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那天之后,我跟江淮海的交流就慢慢多了起来。我们的交流大多是在纸上进行的,开始只是讨论一些文学,慢慢地,我也会在纸上问她一些学习问题。不过大多还是集中在文学上。

      江淮海似乎对在纸上交流情有独钟,平日里和她聊天,她只是应付般地简单回应几个字,但在纸上写下的,不管是多小的事,她都会给予回应,而且是特别认真地回应。

      我们的交流慢慢多起来之后,我也会下意识地和她分享我听闻的事。我们两人的关系终于不再是那明明离得最近却从不交流,不尴不尬的关系了。

      我知道能在重点班,大家的成绩都很不错,但我完全没想到江淮海,一个上课从来都在埋头做自己事情的人,成绩竟然好得上天。

      那是期中考,我在新环境里待得还行,并没有什么能影响我的水平。或许和江淮海的交流有关系,我语文的写作水平突然提高了许多,总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我觉得还算理想。

      但是江淮海,她是全校第一,市前三,省前十,这样的实力让我不得不佩服,而后我也听说,她一直都保持在省前十。原来“学神”这个词,也不是凭空捏造。

      她很优秀。
      我心里这么想。

      而优秀的人似乎总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逐渐变得关注江淮海,上课时我总会时不时朝她瞥一眼,闲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想找她交流各种奇奇怪怪的话题。她总能提出一些奇怪但却很独特的观点,我喜欢和她一起交流,那会让我感到放松。

      今年的冬天来得似乎比往年要早一些,期中考过后就慢慢转冷了,在某天刮了一阵妖风之后,温度骤减,冬天就这么来临了。

      江淮海还是一个人,做着自己的事情。

      体育课时,她独自在操场一角跳绳,我和几个玩得好一些的男生一起打篮球。我累了,蹲在一棵树下,女生们在附近打排球,我问其中一个同样在休息的女生:“她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啊?”

      那个女生似乎没反应过来:“她?”

      “江淮海啊。”我望着远处的江淮海说。

      “谁知道呢,我们大家都想和她一起玩来着,可是她总是很冷淡,对我们也爱搭不理的,咱们也不愿意拿热脸贴冷屁股啊!这么高高在上的,一点也不好相处嘛!”

      “啊?”我转头,“我觉得她还挺好相处的啊。”

      这是真话。

      在纸上的交流,我和她完全就像朋友。只是说像,我并不知道她有没有把我当朋友。

      不过和她的交流,倒是成了我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放松。

      .

      学期悠悠过去了大半,教室的窗子关得严严实实,教室外冷风夹着缕缕雨丝呼啸着,教室里气闷喧闹。

      江淮海似乎不怎么怕冷,她穿着不怎么厚重的冬衣。

      我站着望着窗外,视线穿过有些光秃的树木,我看到操场上有大半个班级的,冒着冷风和细雨奔跑的体育生。

      我拿出一张白纸,写道:“你觉得努力可以换来一切这种说法可靠吗?”

      她在我那句话下写:“事在人为,没有什么是努力换不来的。”她顿了一下,又补上一句:“当然,我说的是物质世界的东西。”

      “那精神世界呢,你不这么认为吗?”

      “主观的东西,变性太大,没有人能说得准。”

      我看着她,没有继续在纸上写,而是在喧闹的教室中对她说:“可正因为主观的存在,才让一切都有了可能。”

      她也看着我,眼睛弯成弧形,笑得很开心。

      我一怔,心里有些莫名的情愫冒出了芽。我看着她,继续说:“事在人为,但总得先有想去‘为’的想法。”

      她眯了眯眼睛,笑着说:“对,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管是‘为’的想法,还是‘为’的行动,都在于人。也就是‘事在人为’。是非黑白,对错与否,善恶难辨,全在于人。”

      “没有鬼怪,只是个好日子。”她突然说了哈桑对阿米尔说的一句话。

      后来她其实还说了些什么,我也不太记得清了,只是听清了她说的《追风筝的人》里的那句话。印象中只记得教室本就喧哗的吵闹声突然大了几分贝,班长拿着一张纸站在人群中。

      ――换座位了。

      高三书多,不常调动座位,我在最后一排待了大半个学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调整,我换到了前排,和另一位女生成了同桌。我下意识地在表上找江淮海的名字,然而我发现她的座位并没有变化,仍然是在最后一排,并且又成了最初的一个人。

      后来我才知道,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这是她向班主任申请的,只不过因为我的到来而临时和我搭了个伙。

      散伙。
      我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有些烦躁。

      新同桌比较话唠,跟前后左右都很能聊得来。我对他们聊天的大多内容都不感兴趣,自顾自翻看着自己的书籍。

      同桌兴许是觉得冷落了我,凑过来瞥了一眼,“你在看什么?”

      我没答话,把书的封面露出来。

      “三体啊,你竟然还有时间看这个?”

      我不明所以地望着她。

      “哎呀,这些高考又不考,有这时间不如多看些作文素材之类的……”

      我皱了一下眉,心里的烦躁感越来越强烈了。

      她见我没答话,似乎认为我默认了。“诶,你要看的话我这有很多素材的,你可以挑些你喜欢的,不过我最推荐的还是……”新同桌叽叽喳喳地给我推荐作文素材,我没听进去半分,我只是下意识回头去看江淮海――

      她在看一本厚厚的书,我知道,她在看《红楼梦》,她最近在回温这本书。

      我记得她说:“我不太喜欢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太过于感性会给世界蒙上悲情的色彩。”
      我说:“可太过于理性,世界会少很多文艺。”
      她点点头。
      “那你呢?”我说,“你很文艺。”
      她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微微笑了笑,“生活是艺术,文艺来源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艺。”
      ……

      “你看过《红楼梦》吗?”我问新同桌。

      “啊?”她愣了一下,似乎没反应过来,几秒后才说:“看过啊,不过就是看了些主要内容。大概的剧情都懂,看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许考试会用得上。”

      “我跟你说,同一个片段内容,它能出的题目可多了……”新同桌依旧说个不停,我觉得很吵闹。我知道这不对,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烦躁。
      ――我只是将这归咎于她的聒噪。

      .

      和江淮海分开之后,日子忽然慢了起来,在这个学期最后的日子里,我很少能有机会再像之前那样同她交流,我时常在她座位经过,总能看到她在看各种类型的书。

      我曾问过她对于文学有什么定义,她说每个人对文学的定义都不一样,“我喜欢的,写得好的,能让我着迷的,我都称为‘文学’。文学随心。”

      文学随心么?
      我心里默默地想。

      .

      寒假很快到来,高三只有十来天的假期,就只是卡在新年的那几天,不过我觉得这已经很奢侈。我没有回家,打算找个宾馆住上那么十来天。

      班群里一到假期便十分活跃,我没有去看那上千条消息,而是点开群成员,一个一个的寻找着那个名字。

      江淮海。
      她并没有在群里。

      我企图找到她的联系方式,但我从旁人那知道了她其实并没有什么社交账号,也没见她怎么用电子产品。于是我旁敲侧击又打听到了些关于她的事,因为不熟,大家对她都不太了解,只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大概还有个弟弟。

      清冷,孤独,特立独行。
      我在心里这么评价她。
      但是又温柔随和。

      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十天里我一直在查漏补缺,把落下的知识点给补上,休息之余我会重温曾经读过的文学作品。

      我喜欢文字,喜欢文字间流淌的温暖与美好,喜欢文字触动我内心的那一刹那――风筝掠过心底,怦然心动。

      我盯着房间书架上中英双译的《追风筝的人》,我把它抽出来,盯着封面,许久。

      “For you , a thousand times over.”

      我没有听过江淮海念出这句话,但我脑里突然响起了她的声音,字正腔圆,清凉温润,如同山间潺潺流水淌过圆润的鹅卵石。

      不知怎的,那一刻,我突然很想见到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