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6、雍北学府 ...

  •   苏青戈给早先学校起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雏鹰学院,大学便叫精英学院,大约这样的名字有悖与这个时代的审美观,老爹和林叔却说这两个名字太过直白,不够有内涵,原话虽不是这么说的,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苏青戈满脑袋装的都是现代思维,让他想出一个有古语深意的学校名字那不是为难人吗,便干脆把起名的事直接推给了老爹,他俩琢磨了好些名字,最后决定用“雍北学府”,以此对应当今的最高学府稷下学宫。他怎么看也没看出这名字里有什么深意,不过好在听起来也不算拗口,之后就这么定了。

      “稷下学宫”这四个字以后世的审美看来,似乎很有深意,其实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并不是那么回事,“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是指稷门附近,稷下学宫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国君在此设立学宫。

      ——所以,这个名字到底从哪看出不“直白”的来着?

      学校名字定了,就让石匠雕刻在一块黑色大石板上,石板横着安放在校门里面的正中心,一进校门抬头就能看到“雍北学府”四个大字。

      因着雍北学府是几百年来远近设立的第一所学府,要知道这里周边从古至今生活的都是游牧部落,在这片荒原上,又有哪家有那个能力和眼界设立学府呢?

      故而,雍北学府从开放之初,就被到访姑臧的远客们做为必要参观的十大场所之首,至于另外九大场所都有哪些,大家自行脑补吧,这里就不一一而举。

      这所学府最受欢迎的地方就要数这北斗阁了,只因此间藏书之丰富、布局之新颖独特,都是时下任何一个藏书阁都不能比的,且,这里可以随意进入借阅书籍,并非仅对学府内部的学子开放,也对外面的人免费开放,当然,外面的人想进来借阅书籍,也不是完全不设门槛,如果已入籍的,只需出示户籍证明,如果是外籍人士,需要在政务所登记备案获得暂住资格,拿这两种证明文件去学务处登记个人信息,才能领到一个铜制的号牌,方可取得进入北斗阁借阅的资格。

      这铜制号牌是用合金铜液浇筑在模具中成型制成,长5厘米、宽1厘米、厚1厘米的长条形小印章,小写编号阳刻在一面侧脊上,另外两面阴刻了“雍北学府”和“北斗阁”字样,这些字样事先都刻在模具中,只需将铜液浇筑上去等待冷却后脱模即可,制作工序并不繁琐费时,制作好以后由学务处领出备着发放。这号牌并没有收回的期限限制,只要主人不主动办理退号归还号牌,那么,这个号牌说是终身制也是可以的,故,有些个学子便请匠人在另外一面空白的侧脊上雕刻了自己的名字,顶端穿孔系一根绳,可挂于腰带上,不过,也有人将它挂在脖子或腕上,当装饰品也好,显示其身份也罢,都随他/她们,学府并不在佩戴位置上做统一规定。

      如西乞泽就这所藏书阁没有设专门管理人员很为疑惑一样,大多数学子最初来这里不乏有同感,当然,他们自然更喜欢在这种没有旁人虎视眈眈像防贼一样巡视来巡视去的环境里读书,这里的环境读书更加自在。

      这所藏书阁若说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也不尽然,不过只有一位专职管理人员罢了,是山庄的九婶,九婶不但负责登记到访的学子号牌以及外借登记,还要打扫三层的卫生,平时烧水补充一楼的汤饮,且要按时去顶楼敲钟,所以她没有多余时间去盯着各处,全靠学子自觉遵守规定。

      要说,自北斗阁开放月余,难道这里就没有丢过书吗?

      ——自然是丢过的,约莫十几本的样子。然而,这十几本书的成本比起每层雇佣一个管理员的薪水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尤其人家自己就能将造纸、雕版、印刷一条龙完成,丢失的那几本书的成本就更加不值一提,九婶每月再去后勤处领出来补充进去就是了。况且,丢失的书无非不是偷偷卖了,就是据为己有,留着自己慢慢看,从某种角度看,其实未尝不是一种传播文化的途径呢?

      彼时,当苏青戈坐在北斗阁二楼一处靠近窗户的矮榻上,如是回答西乞亥时,这番话还是让这位一向稳重的男人也不禁失笑起来,他没有想到,原来这座藏书阁不设管理员的真正原因,并非如他们私下里猜想的那样,以此来考验学子的品行。

      苏青戈笑笑:“学子的品行如何并不能从他偷不偷书就能考量出什么来,即便是一个曾经偷过书的人,以后就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作为,一时的行为说明不了什么,我是个看重结果的人。”

      今日和苏青戈在学务处遇上,正好也要找他商谈事情,两人便约定办完事以后在此一聚,西乞亥和这位苏家的小主子打过几次交道,很是了解这位的论调和时下世人是不大相同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不喜欢虚头巴脑那一套,或者说,他是个非常清醒的智者,完全明白自己每一步走出去要达到什么目的,若是把每次推出的新式设备、新式农具,以及各种新规的时间点排序,就会发现,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条清晰的发展线,没有任何一项是无用的,而且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相互之间还可推波助澜。

      认真算起来,这是一位下棋高手,在将原本死水一潭的塞外小镇盘活。

      目前来看,显然,这盘棋下的卓有成效,眼见着,这座微不见经传的贫瘠之地,变成世人争相前来、商贾遍布云集的香饽饽,原先众人还只是冲着那个神幻的名声来的,如今再去会馆食肆听听,众人相谈甚多的是各种新式设备、新鲜吃食以及层出不断的新闻,早就把原本的目的抛之脑后。

      谁也不敢轻视这样一位看似随和年纪轻轻的当家人,尽管有人看的出来,他的行事老辣和他的年纪并不相当,可这又能怎样,他仍然依旧故我,并不在意你怎么看他,就像现在这样,看似轻描淡写地诉诸着他对这座学府的各项举措,实则细细品来,每一处举措又都饱含深意,只不过面对的人不同,理解自然也就各有千秋。

      西乞亥想着自己的事情,便直接将想法告之,他打算在秦国眉县也建一座这样的学府,有这样一座学府,正可吸引天下有识之士汇聚,他们西乞家是靠军功发家,人望方面本就差些,经常被所谓的老牌名门望族暗讽为“兵家子”,尤其这些年,族中子弟少有能拿的出手的,再不有所行动,说不好再过几代也就湮没在岁月更迭的长河中了。

      说到藏书自然比不上那些百年望族,但是如果集合三族之力,当可算得上强强联手,三族的藏书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是受雍北学府的启发,几个人商量以后才做出这个决定,然而,这样一座学府又岂是有钱就能开办起来的,如今各地私学盛行,养士之风风靡一时,素有“得士者存,失士者忘”一说,因着“士”的身价很高,不少人以此做为晋升的捷径,所以纷纷争着入学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学而优则仕”,也就使私学的竞争愈加激烈,若是没有大儒主持讲学,很难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在视察过雍州学府之后,他们办学院的想法不可遏止,原来学院也可以这样办,观苏青戈是个思想开明之人,于是今日找他相商此事,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他们还想仿照这座北斗阁的行制也建一座藏书阁呢。

      这当然是要大力支持的好事,苏青戈大加赞赏他们的想法,然后和西乞亥细细说了一番创办学院的细则,完了还答应他,明日差人给他送一份雍北学府的教学和管理细则,给他们做个参考,西乞亥自是高兴的接受了这份帮助,并且说到想把那座学院起名为“眉县学府”,苏青戈很赞成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两所连锁学院。

      苏青戈想了想,又说:“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两所学院的藏书可以彼此互换收藏,你们送来刻印的藏书我给半价,不但如此,藏书阁的借阅规定也可以两地统一执行,也就是说,执眉县学府的借阅号牌也可以自由进出雍北学府的北斗阁,雍北学府的借阅号牌也可以到眉县学府的藏书阁,每年还可以委派学子到对方学院交流学习。”

      西乞亥多清明的人,立马就听出了这里面对眉县学府的利益有多大了,背后靠着雍北学府的大粗腿,还担心眉县这所学院办不起来,当即一拍即合,两人又就交换藏书的细则等等事项商讨了一番,三日后,秦国老三族又发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商队回秦国,这批货品里不但有六千套太阳灶、热水器和暖气,还有两万册纸质版新书一并要运回眉县,这次押队送货的不是他们自己人,他们的商队刚走十来天,此时还没到秦国呢,自然不能等商队送完货再回返,故,他们用了姑臧商会组织的送货队。

      豫离终于在苏青戈暗地里的推动下,组建起了姑臧商会,商会就设在榨油坊旁边,豫离带着他的小弟们建了一排青石平房,不但他们自己需要地方住,还给商会专门腾出一间房做为平日活动聚会的地方,定下会长、副会长、理事成员后,整理出花名册和章程送政务处的商务部登记备案,这就可以以商会的名义行事了,因最近货物运送繁忙,自家的商队也有所不逮,给各地运送货物的押运队也就应运而生,这也是商会成立以来为各地商贾做的第一件令人拍手叫好的事情,同时运货队还负责给各地捎带书信往来,当然,这些都是要付费的,但是算下来也比自己组建商队要划算多了,队里只需跟一名自家管事即可。

      如今政务所搬到新建好的场所办公后,也改名为政务处,办公环境自是没得说,下设了好几个部门,其中有民生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总之,一进政务处,看着那并排摆放的宽大的办公桌上面竖着的一个个木牌,镇民来办事便一目了然,该到哪个办公桌办理直接过去就行,可谓方便的很。

      秦国老三族的商队从南门出发的时候,从北方遥遥行来一支风尘仆仆的战队,这只队伍押送了几十辆新式货车,后面还跟着一队神俊矫健的马儿,待看清领队战士样貌,绕是有纪律约束,城门站岗执勤的战士还是“嗷~”一嗓子吼了出来。

      ——“护送良马的战队回来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