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果不其然,李执下一句话便话锋一转,直指他人。

      “对方安插人手过多,以致微臣换了渠道,依旧被钻了空子,如今沐阳再次决堤,微臣万死,但恳请陛下不要放过这其心可诛之人。”李执陈词激昂,颇有肺腑之感。

      皇上听了却并未动容,淡然道:“那你且说出来看看。”

      “此人便是户部尚书蒲守明,平日里蒲大人与微臣素来不合,但为人正直,臣一开始也觉得不可置信,最后证据放在眼前,臣不得不信啊。”

      李执说得声泪涕下,皇上却冷眼旁观:“可有证据?”

      “有,还请皇上容臣两刻。”见皇上点头,李执出了殿门,嘱咐外头的小公公去宫外找人取来。

      待李执回来,蒲守明开始反击:“陛下,臣有启奏!”

      蒲守明直直跪下,不卑不亢,好像方才李执控诉的并非是他。

      “讲。”

      “李执私吞灾银,以次充好。臣有人证。”蒲守明话出惊人,明显比李执更胜一筹。

      皇上阖目,身旁的太监开口宣人,因钱祝住的较远,蒲守明特地喊了个侍卫,能骑马带人。

      “你们可有什么看法?”皇上话语间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臣有一言!李大人既为钦差,此等大事既有过一次自然小心谨慎,如何会有差池。”卫晋只能从官服看出此人为从二品。

      “卢大人此言差矣,李大人正因为是钦差,当地一应事物不慎熟悉,被人蒙蔽也不无可能,据臣所知,这沐阳县令乃是蒲大人门生,也与蒲大人交往甚密,两人若是勾结也不无可能。”

      这事无需蒲守明辩解,卫晋当即便愤然而起:“下官若是与蒲大人勾结,又何必来告御状?”

      “是否勾结自有陛下明鉴,臣只是提出设想,至于告御状,沐阳倾覆,身为县令自然要为自己谋一条生路。”

      这话语中言辞犀利,一项推卸责任的罪名扣下来,卫晋怎么肯认。

      “这位大人还请慎言,我既能上御前告状,便问心无愧,不求对得起自己,但求无愧于沐阳十万冤魂。”卫晋从未经历过这种场合,急了眼连自称都忘了,但此刻已无人在意他是否殿前失仪。

      “皇上明鉴。”那大人不过激他一下,见好就收,当今陛下脾气古怪,说多错多,卫晋能直接惹怒圣上最好。

      “皇上,此时断定是否勾结还为时尚早,究竟是李大人没贪还是蒲大人下套,也得等证据来了,才好评判。”说话的是大理寺卿赵大人,公正严明,一丝不苟。

      众人在等待中渐渐冷静下来,心中思索着要如何站位,又要为谁辩驳?

      两刻钟后蒲守明的证人先来了,钱祝哆哆嗦嗦的上了金銮殿,连请安都磕磕绊绊,不由得让人怀疑他会不会连前因后果都说不清楚。

      蒲守明见此安抚道:“钱祝,你只管将你知道的告知陛下,陛下自然会为你做主。”

      “草民是沐阳县石岩村人,参与前期修堤的,草民一发现石料问题便找了县令大人,县令大人也说了会反应,草民便没想那么多。没想到回了安置点又被找了回来,说为了沐阳百姓让送信给这位大人,草民就来了。”说完又怕惹上什么麻烦,连忙又道:“其余的事草民一概不知。”

      钱祝的事件并不复杂,不过也证明了此事是从卫晋处透露给蒲守明,蒲守明适时将信件呈上。

      皇上阅览之后问卫晋:“你让钱祝送信后,又是如何做的?”

      “臣将此事告知李大人后,李大人第一反应便是臣从何处得知此事,臣一再坚持李大人这才说要彻查。但是自从那天之后,臣就再无接近河堤的机会了。”

      卫晋说完忽然想起李执刚到那天的情况,又道:“且李大人一来沐阳便接手了河堤的一应事物,除了赈灾粮是臣在管,其余赈灾银两臣从未见过,亦不知走向。”

      “李执。”皇上突然点名:“可有此事?”

      李执辩解道:“皇上明鉴,臣赈灾一应账本皆已交由户部,绝无徇私。”

      李执刚说完,蒲守明又交上一份证据:“皇上,这是李执交由户部的账本,其中出入巨大,单是赈灾粮的价格便有极大偏差,价格出入臣以一一标注,还请皇上过目。”

      至此,李执额上以渗出汗水,这中饱私囊的罪名算是扣下了,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手里的证据了。

      李执心里正念叨着,便有太监进来传话,李执的证据也到了,呈到御前,皇上看后博然大怒。

      “蒲守明,你这要如何解释?”一封封书信合着一份名单砸在蒲守明身上。

      蒲守明一一拾起道:“陛下,臣绝无不臣之心,臣年逾四十无子嗣,即便肖想了,也后继无人,臣何苦做这吃力不讨好之事。”

      “那这些书信你又如何解释?汾阳王,朕的好弟弟,朕放他一马没想到还是死心不改。”汾阳王是皇上唯一一位有血缘且活着的弟弟,

      “陛下,此事臣无可辩驳,但还请陛下相信,臣绝无侍二主之心。”若只是材料一事,蒲守明还能推个一干二净,偏偏此事蒲守明有苦难言,无可辩驳。

      “那石料之事确为你的手笔了?”皇上看着蒲守明直挺的身躯,到底是什么让这个男人投靠汾阳王?

      “臣有罪!”

      蒲守明竟然甘愿认罪了?

      李执一时不查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被皇上尽收眼底:“此事暂且搁置,容后再议,现今沐阳剩余百姓已迁出,沐阳境内积水颇多,李执中饱私囊抄家查办,工部尚书一职暂由罗文担任,朕限你十日之内排空积水。”

      罗文上前领命,李执的笑容瞬间垮塌,余光不由得撇向丞相那方,想要求助,奈何丞相连个眼神也没给他。

      “至于户部尚书……便暂由丞相接管,蒲大人好好休息两日吧。”皇上说完便拂袖离去,众人皆知,皇上越是和蔼便越是震怒,后面发落起来只会更加狠佞。

      卫晋出了宫门还觉得不太真实,烈阳照在身上都不觉得痛。其实从一开始,从第一次进青禾坊时,他便已经察觉到这种不对劲了,只是不愿意去相信……

      如今所有的真相,所有的黑暗都都被摊开,沐阳十万条生命在他们眼里竟然只是争权夺利的工具。

      卫晋不知道该去哪里,皇上没让他回去,也没说要革他的职,卫晋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在临安街头,脚随心动,不知觉间他站在了蒲府门口。

      思称了半天,最终还是没踏出那一步,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吱呀一声,门房将门打开道:“大人留步,老爷有请!”

      之前还在纠结,可正当这一刻送到面前时,卫晋却只想逃避,身体也确实这么做了,转身抬脚走了两步,门房又到:“大人不想知道其中缘由吗?”

      最终卫晋还是站在了蒲府的正厅之中,蒲守明正在砌着茶,示意卫晋坐下后,亲手为卫晋斟了茶。

      卫晋不接:“大人还有心思烹茶?”

      卫晋不给面子,蒲守明也不恼,将茶轻轻搁在卫晋面前,自己也斟了一杯浅呷一口道:“刚入官场时我也同你一样,满心抱负,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说好听是刚正不阿,难听了就是不懂事故。”

      “慢慢的懂了些事,也知道官场中诸多不易,但我依旧相信自己能改变些什么。”

      “直到两年前……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可笑。”蒲守明说完将面前的茶一饮而尽,又再次斟满。

      “当时我找到了不少云颉的罪证,我以为我终于能成功了,没想到就如同今日一样,倒了一个同李执一样的爪牙,而我被反将一军,外祖于氏被构陷贪污军饷,男丁一个都没留下来……”说到这儿,蒲守明不由自主得闭上了眼睛,那日于氏的鲜血流满了刑场,夜夜梦回他都梦到五岁的小侄子喊他表叔……

      卫晋听说了那件事,只是不知道这是因他而起,但是这次……

      “上次绥城是丞相所为,那这次沐阳呢,有没有你的手笔?”

      蒲守明点点头道:“有,你送信之前石料之事确实是我安排的,李执贪污是必然的,原想着修堤之时便会出事,我手里还有些安排,能牵出丞相,不过总归是棋差一招。”

      卫晋问道:“那你在殿里为何不辩?”

      “辩?于氏一事是陛下判的,我如何能有不满?无论哪条路,我终归是要死的,只要云颉倒下,于氏必然沉冤得雪。那此时又何必将于氏牵出来惹皇上厌弃呢?”

      “那就一定得百姓身上做文章?”

      蒲守明轻笑道:“官场上就那么多人,哪里有那么多把柄露出来?剩下的自然只能自己创造了。”

      蒲守明看着卫晋灰败的面容道:“我这里还有一个消息,绥城这次落榜的几人,五月出城至今未到,怕是凶多吉少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