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宋天圣三年,秋。
      阴云密布,风沙忽起。
      远处绵延千里的横山雪峰一瞬间隐入了苍茫,天地暗淡,秋风猎猎,蓬草被风刮到了半空,又打着旋飘到了更远的旷野。
      宋夏边境的榷场,正是一天的交易结束之时。简易的草棚下,忽至的怪风让正在收拾物品准备散去的人们忽然慌乱起来。原本安安静静栓在木栏上的马匹也惊慌起来,纷纷抬蹄嘶叫,奋力挣脱了缰绳,在榷场中横冲乱撞。
      整个榷场人马乱做一团,众人拥挤踩踏着逃离,唯有西北角上一名白衣黑冠,身佩弓矢,腰挂宝刀的党项青年冷眼镇定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此人个子不高,生的魁梧雄壮,面圆若盘,目光炯炯,高高的鹰钩鼻让整个面容显出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他正是宋绶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李德明之独子李元昊。
      榷场东面,几匹似乎无人控制的脱缰之马并头正对着西北角狂奔而来,距离不足一丈之距时,中间马头突然分开,一枚黑色袖箭嗖的射出,直奔李元昊胸前而来。
      李元昊面色一冷,猛退几步,来不及抽出的宝刀带鞘横胸,只听嘡一声响,黑色袖箭应声落地,他虽挡开此箭,却也被这巨大的的劲道震的虎口流血,倒退了三步。
      “有刺客——”
      周围一声喝起,李元昊身边的随行武士立刻张弓搭箭围上那几匹猛冲过来的脱缰之马。只见马后忽然跃出三人,挥剑斩落激射过来的箭羽,坐上马背时,当中又是一枚袖箭直奔李元昊头颅。元昊识得厉害,慌忙退避,无奈箭势来的太猛太快,身旁地势又太过狭小,躲闪不及,眼睁睁见那箭就要射上脑门,危急之时,身边闪出一名武士,高大身躯替挡在他面前,袖箭穿透那人身体,砰一声钉在了木柱之上。
      李元昊大怒,口中高声道:“将刺客碎尸万段!”
      一时间箭密如雨,将那三人团团罩住。
      那三人毫无惧色,拉马分向脱围,借着慌乱的人流和受惊的马群掩护,冲出了榷场,朝南奔去。

      夜幕降临,寒霜冷雾,月似狼牙斜挂东天。
      保安军城门外,一人一马施然而至。马背上的人,须髯若神,年过四十,身高臂长,白衣飘飘,一头散发披在肩上,冷色月光下显出一份出尘之态。
      边关之地,城门早早关闭,城门之上,士兵严密守卫,见了陌生人,一律需严加盘问,不予放入城内。
      白衣人知道规矩,也就不自找麻烦。远远的下了马,抚了抚马背,对着马儿臀上轻轻一拍,那马儿便咯哒咯哒的自己走开了。
      他提了剑,运气大步向城门边角掠去。寻到城墙根下,觅了个无人僻静之处,纵身一跃,身如飞燕,轻轻跃上了城池。
      半个时辰之后,他又从同一地方飞身而出。落地时,口中轻轻吹哨,不一会儿就听见马蹄声哒哒而至。
      白衣人翻身上马,猛拉缰绳,口中驾的一声,往北而去。他心中焦急不已,一路催促马儿往边境榷场方向赶去。

      月色渐明,烈风如刀。
      白衣人纵马疾行,终于在半路一处小树林中发现了火把和人声。
      他弃马悄悄近前,果见一群西夏武士围住一名宋人在厮杀。那宋人身插两箭,浑身是血,正是自己此番专程前来寻找的师弟——李超。
      眼见情况危急,白衣人闪身而出,手中青锋出鞘,凌空劈开一道光影,西夏武士应声倒地几人。只见他半空中双腿交错,落入包围圈中,一手扶住摇摇欲倒的李超。
      李超见了来人,眼中闪过惊异之色,唤道:“师兄——?”
      白衣人顾不上答他,只点点头,脚下踏步如风,手中青锋剑不停,于包围圈中舞开一虹剑气如龙,令西夏人一时无法近身。只见他进退自如,清冷月色下剑光如网,挡开西夏武士轮番进攻,李超置身剑网中,也得以暂喘一口气,振了振精神,又与白衣人并肩作战起来。
      西夏武士一路追杀至此,李超同行两人已死,他仗着功夫了得,且打且逃到了接近保安军的地方,斗了半日,双方都已筋疲力尽,李超身负重伤,全仗着一股信念坚持到了此时。
      西夏武士见李超等来了帮手,且功夫极高,又听他口中尖声长哨,渐渐有马蹄声接近,以为还有帮手前来,考虑到此处已接近宋营保安军处,若引来宋军定然无法脱身,他们只斗了片刻,便慌忙撤退离开。
      见西夏武士离去,李超松下紧绷的神经,脚下站立不稳,摔倒在地。
      白衣人赶紧上前扶他,口中道:“师弟,撑一下,我带你回营疗伤。”
      李超摇头:“师兄,超已是强弩之末,能撑到此时已属不易。”他说出这两句,忍不住呛咳起来,鲜血顺嘴角蜿蜒而下。
      白衣人道:“你少说话,我先替你拔掉身上箭羽。”
      他腾出手握住李超胸前一只箭尾,仔细看了看,又缓缓放下。
      李超喘了两口气淡笑道:“双箭穿胸而过,皆在要害之处,师兄若拔下的话,只怕李超立刻就要气绝身亡。”
      白衣人心下了然,沉默片刻,扶住李超,道:“不怕,为兄带你回营再做打算。”
      李超拉住他手,轻声道:“师兄,超自知不能活着回营——”他右手伸到胸前,缓缓摸出一张折好的布巾,交给白衣人道:“这张图麻烦师兄替我交到曹玮大将军之手,就说李超不能完成任务,只能带回这张画像了。”
      白衣人接过布巾打开,见是一名党项青年画像,问道:“画中人是谁?”
      李超提一口气答道:“西夏太子李元昊,据闻此人远见卓识,文有韬略,武有谋勇,生性凶残暴虐。曹大将军言,此人乃我大宋后患,欲除之。”
      白衣人道:“你此次是专门去行刺他?”
      李超费力点头:“我军斥候探得李元昊为了解我大宋民情风俗,常在边境榷场出现,我与另两名勇士乔装在榷场多日,终于认清他模样,悄悄绘下了这幅图像。今日乘大风忽起,我等......我等刺杀他,只可惜,功亏一篑,未能得手。”
      白衣人听他语气减弱,似已不支,叹一声道:“一切皆是定数。师弟,你提气护住心脉,为兄替你行气疗伤。”
      李超摇头:“师兄何必徒劳,超受的是外伤,血将流尽,大限已至。”
      白衣人无语,仍是一手置于李超身后,将精纯内力缓缓吐入。
      李超歇了闭目喘息片刻,睁眼道:“师兄,超求你一事。”
      见白衣人默默点头,他方道:“内子即将临盆,超原本打算年末回吴中一趟,看来已是......不能。”
      他歇了歇,又摸出腰间一块锥形羊脂古玉,对白衣人费力道:“这块玉,替我......送给......我那没见过面的孩子,无论男女,请师兄......请师兄替他起个名字。”
      白衣人接过那玉,李超又道:“再请师兄取下超臂上袖箭箭套。当年师父……将袖箭绝技传我,如今,超将这箭套……交给师兄,万望师兄……将此绝技传给,传给有,缘,之人——”
      白衣人默默点头,正要伸手去解他袖口,惊觉扶靠在怀中的人猛然一沉,原本半坐起的身子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所有支撑,向后仰了下去。
      “师弟!”
      残月隐入云层,夜风如刀,一声声在耳畔呼啸而过,苍茫天地,一片漆黑,唯有长庚星独自在天边隐约闪烁。

      保安军城内宋军大营,白衣人如入无人之境。
      他将李超尸身交给营中之人,只身到主帐求见彰武军节度使,大将军曹玮。
      曹玮听闻李超身死,不由面露哀伤怅然,叹道:“当年三都谷之战,我曹家军大败李立遵,正是靠李将军的百步穿杨,一箭射杀吐蕃军高级将领,方赢得胜仗局面。他跟了我十多年,历经无数生死,没想到,此次——”
      白衣人开口道:“我师弟一生忠勇,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算死得其所,只是他遗有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望大将军酌情体恤。”
      曹玮点头:“本使定会上报朝廷,着力论功抚恤。”
      白衣人淡淡抱拳,转身离去。
      曹玮与李超相处多年,并未听他讲过自己的师兄,此刻见白衣人气质不凡,武功修为甚高,似江湖顶尖高手,好奇开口问他:“敢问大侠姓名?”
      白衣人已出帐外,风中送来一句:“在下孟若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