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攻城 ...

  •   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忽然觉得有些天旋地转,他强迫自己硬挺住,他牢牢盯着那斥候,一字一字道:“你再说一遍!”

      斥候脸上犹然惊慌未定,以额头触地,颤抖着道:“敦肃侯,反了!手下二十万大军撤了“洛”旗,打着‘颜’字旗,挥师向北,已打到徐州了!”

      老太师怒道:“荒谬!一个月前,颜靖还在江南诛杀叛军,距离徐州还隔着三郡一十六州!即便是反了,一个关口一个关口打下来,也绝无可能如此神速!真当他是神兵天将,能日行千里不成?”

      “秉大人,敦肃侯让人高呼一句民谣,‘开仓粮,分田亩,投降三年不纳粮……’所过之处,百姓争相夹道欢迎,自己打开城门放他入城……”斥候咽一口唾沫,颤抖着道:“官员但凡阻拦,皆被民众们暴打……因此,敦肃侯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一路便打到了徐州城。徐州太守命小人快马加鞭来报信,路上跑死了三匹马,才赶到京城……如今,只怕敦肃侯早已过了徐州了……请陛下圣夺!”

      皇帝沉默的可怕,冷峻的目光从眼前的众臣身上一一扫过,缓缓道:“满殿忠贤,可有退贼救国之策?”

      阶下众臣四顾无言,皆低垂了头。

      皇帝盛怒,“贼子已然快杀到京城!尔等自诩博古通今,怎的如今各个都变了哑巴不成?说话!都给朕说话!朕养了一群废物不成?若无良策,朕将你们通通罢黜!”

      有御史进言:“臣早劝过陛下广施仁政,切莫株连九族子嗣,造得民生哀怨。只是陛下从不纳谏……”

      皇帝一把将案上砚台扔过去,“现在言此废语还有何用处?朕要退贼之策!”

      那御史被砚台打的头破血流,混着砚台里的墨汁齐齐流下,将一张脸瞬间染的狼狈不堪。

      皇帝如困兽般在朝堂上,忽的大喝一声,“兵部尚书何在?”

      兵部尚书瞬间面色如土,咬紧牙关出列道:“臣在。”

      “朕命你率军前往徐州,必定要把颜靖的人头带回来!不然,朕砍了你全家!”

      兵部尚书全身颤抖,嘴唇蠕动想说些什么,抬起头看到皇帝的脸色,瞬间打了个冷战,复低下头,晦涩道:“臣领旨……”

      消息传回后宫,引起了人们不小的议论,丫头们交头私语,眼里有挥之不去的恐慌。有那有着些先见之明的,已经让人开始收拾细软珠宝;有子女的忙着将子女唤回身边仔细叮嘱;娘家有势力的则忙着寄信问详情。昭祯看着宫里一个个疾步飞奔的人,让人关上了殿门,对丫头道:“前日里让你们准备好的东西都放妥当了,时时紧挨着身子,切莫大意。”

      云霜忍不住问道:“这外面都乱套了,怎的殿下丝毫不见惊慌之色?”

      昭祯缓缓不语,神色却透露出无限的哀伤,她又怎能说,自颜靖被封为敦肃侯的那一日起,自己便在无限的恐慌与忐忑中,等着这一天。如今,悬在颈上的刀,终于落了下来,她一颗心反而平静了。“该来的自会来,谁也阻拦不住。这几日宫里乱,你们莫要出门,看顾好东西便是最要紧的,切记。”

      承担了满朝期盼的兵部尚书,最终也只是辜负了大家的期待。与颜靖交手不过两日,便有节节溃败之兆,从兖州初仗到退兵至京城,也不过用了半个月时间。

      当早朝之上,得知颜靖此刻便在京城城楼之外,已一箭射杀兵部尚书的消息时,整个朝堂的人都知道,再也挡不住颜靖了!

      叛军攻入皇城,皇帝仿佛失神般瘫坐在龙椅上,原先一个个口里“忠君贤良”的大臣如鸟兽散,乱哄哄跑作一团。有一御史厉声高呼,“大洛这便亡了!”,面向龙椅磕了三个头,摘下官帽,仔细打理好放在一侧,泣曰“臣誓死不做亡国之奴!”扭头撞柱而亡,撒下了国灭之殇的第一滴血。

      后宫中往日里仪态万千的贵人们,皆忍不住花容失色。荆生和云霜连翘已经换好了之前准备的粗布衣袍,对昭祯道:“殿下,婢子为您换装。委屈您暂时扮作宫女,躲过这一劫……”

      昭祯看着她们,温柔的笑了,抬起手抚过荆生的头顶,揉揉那细软的头发,谆谆叮嘱道:“颜靖虽反了大洛,却不是穷凶极奢之人,你们只要谨言慎行缩着,该当不会被过分为难……”她一抖衣裙,缓缓打开殿门,“至于我,要去陪着我父皇母后……”

      荆生忍不住上前抓住了她的胳膊,焦急道:“殿下万万不可!贼兵已入了皇城了,您这一去可难逃活路了……”

      昭祯笑着推开了她的手臂,“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犯了错,便要受罚。我昭祯一生坦坦荡荡,不屑去做那亡国公主。此遭若是父皇罹难,我愿同往。我要亲眼看着,颜靖一步步走进来,踏碎我大洛的山河……”昭祯头也不回向外走去,每一步都走的坚毅万千。

      终于这一日还是来了,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像上一世般,害怕的手足无措。不过这一次,她却释然了。想来是噩梦做的多了,如今已是习惯了。“左右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有何惧哉!”她这样想着,忽然感到身后有脚步声,一回头,却见荆生一路小跑的跟了出来。

      “你胡闹!你可知去了是做什么?速速回去!”昭祯斥道。

      “还请殿下让婢子跟着,婢子会些拳脚,能保护殿下!”荆生急道。

      “你懂什么?你那些拳脚敌得过贼兵的刀枪吗?我不需要你伺候,回去!”昭祯毫不容情。

      “殿下!”荆生急的直跺脚,“殿下对荆生有大恩。殿下愿为大洛尽忠,为何不许婢子为殿下尽忠?婢子今日便是要抗命了,左右脚长在我身上,您去哪里,我便去哪里!”这一着急,连称谓都顾不得,直接像民间般说“我”了。

      昭祯险些被她气死。

      早上还热闹的朝奉殿,现在空旷的很。皇帝坐在空空荡荡的龙椅上,看着头顶上方,自开祖皇帝时便挂上去的匾额,“建极绥猷”四个大字,如今也黯淡了不少。他轻轻一嗤,自己这几年,到底是建极的事情多,还是绥猷的事情多?为何上天也厌弃他,降下重重灾祸;百姓也厌弃他,转身都去投靠那个乱臣贼子……想的痴了,不禁涌起重重的心烦,他高高一声:“上酒!”

      御命在空荡荡的大殿,传来一声又一声未了的回音。他突然觉得疲惫极了。

      一双手拖着一个托盘,里面呈放着一壶一杯,递到了他的御案上。皇帝一回头,见康宝半弓着身子,还在静候他的下一个吩咐。

      “啧,满朝皆散了,你这老货,怎还不走?”

      康宝脸上露出那熟悉的笑容,“陛下便是老奴的命,您还在这,却让老奴去服侍哪个?”

      皇帝一杯酒灌入侯中,辛辣的感觉直通肺腑,痛快的很。他缓缓出了一口浊气,“既如此,你便陪着朕吧……你瞧,那些发誓要匡扶社稷的忠贤之臣们,都走了。贼人在外,他们却四散逃命,只留下这座空空的大殿,让祖宗看朕是如何的丢脸……朕,其实孤独的很……”

      他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醉眼朦胧的看着大敞的殿门,看着那熟悉的白玉台阶。回忆起早朝时兴盛的满朝文武,与适才抱头鼠窜的群臣,形成了莫大的讽刺。

      再喝一口酒,模模糊糊看见前方好似有个身影出现,皇帝不自觉绷紧了身子。耳边却听到了康宝的一声惊呼,“我的天爷!公主殿下,您怎的到这来了!”

      “永安?”皇帝一惊,睁大眼去看,眼前的人,可不便是自己的女儿,永安公主!

      祖训后宫女眷不得入前朝,可见今日都乱了,御林军的侍卫也松懈。如今人人避之若浼的朝奉殿与亡国昏君,昭祯逆行而来,毫无阻拦。

      昭祯一步步走进偌大的宫殿,看着自己的父皇,看着他脸上的沧桑与落寞,心里不是不心疼。他的确是个暴君,他的一生苛政暴行,荒废国事,奢靡享乐,每一条拿出来,史书上都罄竹难书。可是,每次面对自己时,他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宠爱有加,就连自己多次忤逆,他虽愤怒,可最后也不过是责骂几句,便轻轻揭过。昭祯不能否认他的错处,可也不能无视对他的感情。

      她的泪水划过面庞,可是却还在笑,“父皇,孩儿来陪着您。”

      皇帝愤怒了,“你胡闹!你可知道这是什么时候?这哪里是你能来的地方!康宝,快将公主送去她母亲那里!”

      康宝颠颠的要来拉昭祯,昭祯却上前了两步,柔声道:“父皇,纵然是母后那里,又能逃得过今日之难吗?孩儿不怕叛军,孩儿只是想陪着父皇,送大洛走完这最后一程。”

      皇帝眼底现出犹豫之色,仍是坚持道:“这是前朝之事,哪里需得你个妇道人家……”

      “20万。”昭祯忽的道,打断了皇帝的话。

      “什么?”

      “父皇你在位这最后三年,被您下令处死的,有20余万人。其中,不乏忠臣义士。”昭祯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说的都很镇定。这些话她想说很久了,只是苦于无人肯听。

      “诏狱冤魂,猎场冬狩,水患灾民,文字狱,塞北屠城之祸……这都是一桩桩血债!百姓对朝廷的愤恨,只能用王室的血去消弭。”昭祯缓缓的道。

      这一步一步由朝奉殿门稳稳踏到御阶之前,仿佛从上一世的国灭之日,走到这一世的今天。她用自己的眼睛,亲眼见过民间的贫瘠;用自己的舌头,亲口尝过灾难的苦涩。两世的所有挣扎与不甘,皆在这一刻,无比清晰的化作了一个认知。她的声音带着抹不去的哀凉,“大洛注定要亡,不过是早几个月晚几个月的事罢了。”

      “你……你在说什么?你个不孝女!”皇帝气的有些喘,伸出颤抖的手指着昭祯。

      “人做错事,便要承担。您是帝王,没有勤政爱民,自有亡国之罪要担着。孩儿身为帝女,没有规劝父皇稳固超纲,国破理当殉国。”昭祯不知为何,这些话说的很平静,仿佛多少个不眠的夜里,这些事都已经翻来覆去想透了。她再次上前两步,来到皇帝的龙椅旁跪下,双手握住了皇帝颤抖的手,柔声道:“父王您无需害怕,您不是孤单的。这最后一段路程,女儿会陪着您。无论地狱里多少刀剑,宗族多少责骂,女儿陪着您走。只是,百姓的恨意,都随着大洛一起覆灭吧。”

      大洛垂危,她不舍得;但是百姓受难,她更不忍心。对于祖宗基业而言,她这样拱手相让的言行实在是懦弱。可是,放眼千千万万的黎民,她却不想再让大洛的错,害了更多无辜的人。

      腐朽的朝廷,只能毁去。期待明朝能孕育出新的枝丫,最终繁衍为一片沃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攻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