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2、加油!女工们! 28 ...

  •   三月份报名时葛家的启动资金终于凑上了,一千条内裤,男女各五百,钱打给了李建辉,货是李建辉亲自起办的。四月回去考试的时候孟云已经开始卖货了。

      这次回来是葛家出事后气氛最好的一次,孟云拿着一个破本子说着这些天赚到的钱,“一块一条不要票,在早市夜市挺好卖,我跟你爸赶了几次大集,农村还是嫌贵,要是能弄些再便宜点就好了。她们不怕便宜,禁穿耐用结实就行,下次你跟建辉说说,能找点便宜货不?”

      “好,我会写信告诉他,你们卖多少钱先拿着用,本钱我用工资还。下一批货的货款你们直接打给建辉。”葛诵带他们去邮局教了一下怎么会款,怎么打长途等等。

      她很想去看看万老师,要不是有万老师的指点她不可能这么块赚到翻译费。匆匆与父母告别,连夜去了天津看望万老师。她从大连买了特产,这次见到了万老师的爱人佟奶奶。

      海参葛诵不会做,还好佟奶奶会弄,“去跟你万爷爷聊吧!”佟奶奶没让葛诵插手,知道她只留一天,时间宝贵。

      葛诵没客气,因为这个口语考试她一点底都没有,可能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场合,也可能是她与人对话没经验,总之这次口语不一定能过。如果写作能过好在只剩下这一科了——

      五月份成绩过来,果然口语没过,而李春梅的逻辑学也没过。倒是沐家姐妹全过!真是人比人羡慕死人,唯独她们光明正大的上班学习,因为是与岗位有关的书籍是可以看可以学,还有人教!

      “不过她们付出的努力也是超常的,据说她们上班没什么闲空,不是学习就是做化验,还有实验。她们正参与化验室的一项实验,一项可以简化化验步骤的实验。”李春梅透出小道消息,她时常想起表姐那句话:“未来的大华属于你们这一批,好好学,将来一定有机会。”

      她想到姚小军那些男工的努力,是真真实实的在学,不管多艰苦的环境都跟着进设备去观察去检修。或许人比其他条件更为重要,想此她拿起一团毛线,这是姚小军硬塞过来的,让她给他织件毛衣。

      既然心思定了,那就织吧!还剩下两课了,争取下次考过!葛诵整理着东西,五月换季,有些衣服也该收起来了。李建辉给她寄来了两身运动装,现在穿正合适。两人边干活边聊着实习生活,聊着这些人。

      “咱们这批人真是人才济济!”葛诵感慨道,就这样拼命学的人终有一天会有所成绩。
      想着自己的口语,葛诵不得不找时间去外国语学院逛逛,她打听过了,外国语学院经常举办活动,时常有外国人参加,而且大连这座海滨城市又是一座海港城市更是有外籍商船上岸,大街上遇到外国人都不稀奇。

      葛诵决定好好利用天然优势,她试着去参加活动,试着与外籍人沟通,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落落大方,坦然面对。

      班上几个大姐给她提供了熟悉这座城市的一手资料,哪里景色好,哪儿的小吃棒,哪儿的建筑历史,哪条街的故事——
      厂子的图书馆是对他们实习生开放的,李春梅现在很喜欢去,那里安静凉快,是读书写作的好地方,她给葛诵找了一本当地历史书籍,里面记录了这座城市从商周到现代的几千年的历史,重点时间段从大清到现代,因为这段历史是中华从屈辱走向独立民主的写照。

      每每读到段历史葛诵就会激动,激励她要努力,不能在挨打了,她很微小,却也想震动一下翅膀让国家快速起飞!

      这半年是葛诵蜕变的办年,也许是读了更多历史,也许是接触到了更多的人,学了更多的知识,她感觉自己心境沉淀了,原来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不足,更渴望得到更多的补给。

      葛诵在口语考试上从容对答,连考场的老师都很惊讶,自学的孩子原来可以这样优秀!只是一科,想换到毕业证还需要一片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二月。
      葛诵这次回家家里有了显著的变化,桌子上再也不是白菜咸菜萝卜了,有了水果和糕点。孟云知道闺女回来还特意买了肉好鱼。

      满桌的饭菜和笑脸相迎父母葛诵心里酸酸的,两年多了,她们家熬过了最艰苦的时候。
      孟云说这半年家里还了外面两千块钱了,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进的货多了几种,孟云已经决定明年办病退,能拿25块的病退。

      “早上赶早市,晚上赶夜市,有大集了赶个大集,一年还几千块钱应该可以。我给厂长主人送了两瓶酒两条烟,找了一个扫卫生的活,也不累,就是熬时间。等超退伍了咱们日子就好过了!”孟云心情好了很多,脸上也都是笑。

      葛超到年底就是两年了,按说也快退伍了,“妈,你们想超去哪个单位吗?”
      “哪个单位还能咱们说算?当然是越好越好,我跟你爸都想让他去八大局里,哪怕是当个看门的。要是去大华也好,你不说你们结婚都有房子吗?那样咱们家就不为房子发愁了,你看这两间房,要是你弟弟结婚再有了孩子——”

      现在葛诵和葛超住的地方都堆了货物,要是再添人口可想而知。
      葛诵想到了马良曾说的话,如果她能去外贸李建辉怎么办?他为她选择了化工,难道她就不能牺牲一下吗?葛家没人脉,葛超想去更好的单位显然不可能,那么去大华未尝不可。

      葛诵让她爸去人事局勤问着点,万一大华招工要人葛超或许就可以去。国企央企有为国家社会分担就业的责任,或许就有机会。

      葛秋生现在脾气收敛了很多,因为家里赚钱的事靠着李建辉才实现的,对葛诵的态度也好了很多。孟云不住夸赞李建辉的能力,家里真是多亏了他。

      “我遇到过几次他妈,那女人还是一副傲气的嘴脸,不过我不跟她一般见识,还塞给她几条裤衩几双袜子,我看她也没扔了!”孟云大笑。

      葛诵心情也好,如果她将来要嫁给李建辉,当然希望两家关系好。她给家里留了三百块钱,孟云第一次给回葛诵五十,“在外面也不要太苦了自己,家里跟以前不一样了,要是能一直摆摊,咱们家的日子会很快熬出来,早知道卖内衣也这么赚钱当初真不该让你放弃高考。”

      孟云现在想想最亏钱的就是这孩子了,好在闺女努力,自己自学考试也快拿到文凭了。
      这半年葛诵因为一直忙于口语都没怎么翻译马良寄过去的材料,这回有时间了,她一定要好好翻译几个。

      万老师那边还是要去看看,商量一下论文答辩的事,这次她从当地买了一些特产带了过去。要说他们这里最有名的便是棋子烧饼和薄如蝉翼的点心。两位老人很喜欢吃,葛诵在万家住了一宿才回去。

      刚回来便得知大华的第二批招工开始了,这回招的都是辅助车间的工人,非农业城镇户口,初中毕业。

      李春梅的妹妹农中毕业,没有她姐姐那么幸运不能考。李春梅读完妹妹的来信心里也是很不好受,李小青却是心情很好,她小妹妹却能考,因为她们属于占地户,不管什么户口,只要别太垃圾就能入厂。小妹妹不如大妹妹学习好,早就想考工,机会终于来了。

      葛诵想的是她弟弟,她弟弟退伍时间还在明年,这次是赶不上了。
      消息在他们这一批人中只是几天便很少有人再提,大家都在轮岗,每个岗位几乎是呆一两月便换岗,因为都系统实习过,这次便是熟悉再熟悉!

      葛诵和李春梅都在准没毕业论文,能在两年多考完的只是去去少数几个,正在大家忙碌的时候第二批新工在年前到了。据说这次招了二百人,来大连的一百,就是这一百人的到来让整个招待所都热闹起来。

      这批新工活力十足,打牌喝酒唱歌,有的耍酒疯,还有的在外面寻事。不管男女都烫了发,喇叭裤大墨镜,说话声音都高几调!两个带队的头大,这批新工与老的这批差距怎么如此大?

      “这就是文化素质的问题,接受的教育不同,素质不同。还有大环境,开放搞活,搞活了经济也搞坏某些人,尤其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男女,对什么都好奇,尤其新鲜事物不分好坏全学了来!”王磊习惯了第一批听话懂事的工人对第二批工人早就头大了。

      两位带队者为新工开了一次又一次会,大道理小道理都讲,更是让老工人现身说法,他们没上大学却从不服输,这种进取精神才是大华的精神。

      这群活跃的新工受教后能安静几天,可没几天又蹦达起来,你说他们有多大错吧,谈不上,上班倒是好好上,只不过下班过于活跃,活跃没问题,你倒是别影响别人啊!

      葛诵听着楼道又一声爆响拿起书去了图书馆,这群孩子家里可能条件好,几乎天天买水果罐头吃,吃完瓶子朝着楼道就是一扔,扔好了没事,不好了便爆裂。

      来图书馆一看都是熟人,凑到姚小军和李春梅那边找了凳子坐下。
      付鹏伸脖子看过来,随后被周丽君用笔敲了一下脑袋,付鹏忙低头看书,眼看着别人都快拿到毕业证了,他们还有三四科没有过,不着急是假!

      本来说要老工人带新工,没想到这批老工人躲新工躲得远远的!
      葛诵着手论文,也开始了翻译工作,她的论文便是针对改革开放进出口贸易中外语的应用。

      “葛诵,李春梅有你们的信和包裹!”招待所的阿姨看到她们回来喊道。
      葛诵是两封信一张汇款单,另一封信上写着她们三人名字。
      “谁来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2章 加油!女工们! 28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