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影响 ...

  •   登基典礼办得极迅速,次后的册立皇后却推了足足一个月。我知道李暅的心思,他倒未必是不愿阿欢为皇后,但却未必愿意以阿盼为太子——守礼之后,守仁已是事实上的长子,又是韦欣所生,伴着他在房陵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相反,阿盼于他却仿如一个耻辱,这孩子的存在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作为父亲,他无法护住自己的长子,作为男人,他亦无法压住他自己的女人。
      阿欢和我深谙他的心思,所以在我们的计划之中,在他登基后的一段日子里,最重要的并不是抢夺逼宫的战果,而是如何确立阿欢与我的影响力,同时却不让自己看起来过于突出。也正因此,在李暅刚刚默许了册立皇后之事后,阿欢便主动上书,请立韦欣为贵妃。
      “贵妃”这个称号是我提议的。在此之前,本朝还没有过“贵妃”这种封号。然而若仅仅将韦欣封为四妃之一,未免显得太过寻常。而若要超出四妃,则必要在称号和待遇上给予区别。阿欢最早还提议过宸妃,但这封号实在过于敏感,终为我与崔明德所否,议来议去,终还是拟定了“贵妃”二字。
      李暅不但十分满意于阿欢的态度,对“贵妃”的称号也很满意,疏奏一上,都不及交朝议,便已制可。接着便是盛大的仪式,先是皇后与贵妃以及封为淑妃的徐长寿、封为惠妃的王五儿同日册封,接着是将皇子守仁封晋王,皇子守忠封卫王。高宗诸孙,李旦以功改封忠王,食实封三千户——这王号是武三思建议的,不得不说此人久历朝堂,损起人来,颇有一手,以李旦庶兄嗣李晟后,为嗣雍王,食实封一千五百户,李晟还有一子,封上原王,食实封千户,李千里以亲爱及拥立之功,封代王,食实封八百户,以李千里长兄嗣吴王,食实封千户,余下吴王诸子,皆封郡王,食实封五百户。制文明以来破家宗室及品官子孙,除从徐敬业、裴炎者外,皆复旧资荫。又,使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诸武氏王公爵位不变,各增户五十至二百不等。以安车接一直隐居在嵩山的安平王武攸绪到都中,授太子宾客。
      于诸武的赏赐较之敬晖等十数人,时日既晚,数目又实不算多,尤其武三思还是亲自参与兵变的人之一。但以他们本来的官爵而言,这些额外的赏赐又显得实在是显赫,朝中难免将有议论。
      制书发布之前,李暅便有些犹豫,寻了我去,扭扭捏捏地吐露他的担忧。我倒不意他独寻我问这问题,但想想他眼下可亲信者的确没有几个,也便坦然:“以阿耶时的制度,制书将由中书拟就,授侍中核验,再发尚书颁布,然而若以前些年的惯例,却是由内廷出制书,直接颁布即可。”
      李暅若有所思:“阿娘那时的制书,多出自婉儿之手,现今婉儿在省中有要务,制书之事,又当委何人呢?”
      我看着他,一句“崔明德”便要出口,迟疑片刻,却终未提她的名字——崔明德在母亲时便已跟随左右,与婉儿一样,有拟制的职权,李暅侍奉母亲,自然深知此事,此刻提及婉儿,却绝口不提崔明德,当是事出有因。何况任用内廷女官的事,阿欢与我都早向他提过,他本人对母亲那些女官也比外官更熟悉些,要用崔明德,自己便用,不必再问我——而是道:“我那里有几个小女子,从前在阿娘处侍奉过文书,也替婉儿写过一二文字,阿兄若不嫌弃,可将几人召来,择一二可用者。”
      这回答显然得李暅的意,他立刻便笑起来:“太平你那里的人,必是好的。叫她们几个都进来罢。”
      我观他神情,反倒更有些犹疑——我那里得用的小娘子,十个里倒有四五个是未婚,生得又都不差,以我这阿兄的德性,叫她们进来,还不知是福是祸。但这无论是于她们,还是于我,又的的确确是绝好的机会——沉吟良久,方道:“叫她们进来倒容易。只是这些人毕竟是女流之辈,没有正经读过什么书,若是认真遴选,或有一二堪用,但要全部任用,恐怕太看中了她们。”想一想,又补道:“叫她们去婉儿那里跟着做事,或许更稳妥些。”
      李暅却全不听我后面的话,将手一挥,道:“眼下是非常时候,德才兼备固然最好,若只能二者取一,却以取德为上。”见我不解,对我一叹,甚是愤慨地道:“我以为当了皇帝,从此便事事自主,谁知下面那帮人,不知为我分忧,只知欺瞒耍滑、居功自肥!”
      这话听得耳熟,多半又是阿欢给他灌输的话——眼下她与我都约好,彼此当以低调、“贤良”为务,莫做那个出头的椽子,无端被人得利,再回想李暅单独找我商量的行动,一切便解释得通了——敬、桓等人虽是功臣,却也是乱党,行事又如此急迫,李暅对他们根本谈不上信任;武氏诸王,亲缘上虽近,毕竟是外姓;李旦更不必提,李暅登基,第一个要防的就是他,从所拟的“忠王“封号便知;剩下一个我,自然是最好的人选,何况我还是个妹妹。
      这倒是好事。
      我再想一想,方道:“制敕等书,繁复百端,中书拟旨之人,有时六七个还不止,何况是眼下这时期。单叫这几个小娘子来拟,未必便够。且中出制书,不过权宜之计,要顾着物议,总还是要交还外朝的。何不效仿阿耶那时,选几位学士,出入北门,备以咨议,如此有甚内官不便之事,还可委任他们去办,阿兄以为如何?”
      李暅眼前一亮:“我倒忘了这桩——那你可有人选推荐?”不待我回答,又道:“你原来那个人,叫…柳什么的,那个老头子就很好。还有郑郎子的侄子,郑元一,他如今是礼部侍郎?”
      我心中本还有几个人推荐,见他自己提了这两个,倒不好意思再说,只能道:“倒不妨再召些年轻些、官品低微的,免惹人注意。”
      李暅笑道:“你替我引荐罢。”看着我,忽地一叹:“而今我能信任的,也不过你罢了。”
      他的目光真挚而热烈,使我竟生出些许心虚来,低下头道:“阿兄这话我不敢当——对了,阿嫂的几个兄弟,也颇有可用之处,阿兄若是缺人,何不委他们以近任?”
      李暅恍然:“你不提,我都忘了——三娘四娘,也都不提醒我。”
      我笑:“两位阿嫂性皆高洁,不愿阿兄因私爱废礼,自然不好开口。”实际上,任用韦氏族人,无论于韦欣还是阿欢,都是件微妙的事。这两个既是同父姊妹,兄弟又多流亡而死,族人除了无生忍之外,都是远亲,于她二人既谈不上亲近,也谈不上疏远。用罢,费了自己的名头,却未必就能和自己一条心,说不定还为对手添砖加瓦,不用罢,又无别的援引。何况她们自己的名分都还未定,总不见得皇后/贵妃未封,便先把皇后/贵妃的兄弟册封了罢?因此李暅登基二月余,这两人竟都不约而同地未提起韦氏的事。
      当然,从李暅的反应来看,比起阿欢,韦欣更不愿提起这些亲戚,要不然他自己都该想起自己有这么一大帮外戚——这个人情倒合该由我来做。
      我看李暅,他此刻已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满面欢欣:“我记得你与韦清交厚?他为人如何?”不待我回答,又道:“三娘的兄弟,而今只剩他一人?从兄弟中再选一二人,可比往日外戚之例,加以封赏——皇后的父母,也该追封。”
      我见他自己有了主意,便不再多说,静候一侧,等他一一决断,百无聊赖间,忽然想念起前世的手机来——要是有了这个,就可以马上给阿欢发条微信,告诉她将人选准备起来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