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 54 章 ...

  •   赵高本是赵国的疏远宗室子弟,家族举族流亡至秦国。
      他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身体残缺,被收入秦国官府专门设立的收容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赵高和他的兄弟们皆在此长大。
      他从小就过的很不好,动仄被隐官里的管事太监们打骂,食不果腹。夏季还好,到了冬季,更是经常会被冻的睡不着觉。
      直到嬴政即位后的一个夏天,他无意间独自走到隐官,踩到洒了潲水的地板摔了一跤。
      那地板本是其他太监为了捉弄赵高弄的,虽然擦了看不出来什么,但油粘在木地板上可不好弄干净,仍然滑的很。
      “这怎么回事?来人!”嬴政愤怒的喊着人。
      就站在不远处的赵高立即过去,因为地滑而有意无意的狠狠摔在他面前。
      但他很快爬起来,匍匐在他脚下道“奴婢见过大王”
      “这是何处?”见他也这般狼狈,嬴政心里平衡了许多,虽然仍旧气着,却没有发火。
      “回大王,此处乃隐官,是官府专门收容刑满释放之徒劳作之处”
      嬴政居高临下的看他,饶有兴趣“你犯了什么罪?”
      “奴婢···”他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却又在嬴政略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回答了“是奴婢的娘,她偷盗”
      “唔”嬴政瞥他一眼,并不怎么在意“扶寡人回宫”
      “诺”他恭谨答应,小心的伸手扶着他慢慢向王宫核心走去。
      也是从那一日起,他留在了勤政殿,再也不用饿肚子,也再不用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
      他在勤政殿中一日日的熬着年资,又过了几年,他终于被提拔到内殿服侍。耳濡目染之下,他深切的明白,要想获得嬴政青眼,必得有过人之处。于是,他开始想法设法的学习小篆,修习律法。
      又过了许久,嬴政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让他近身伺候。
      由于他很能观言察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嬴政的赏识和信任,又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
      从整个秦国最底层的太监到秦王身边的红人,他花了二十余年,却很满足。他让当年欺辱过他的都付出了代价,他能庇佑自己的家人了,他能过的很好!
      可这一切满足的幻影,都被华阳太后和楚夫人给打破了。
      看似高贵典雅的华阳太后一脚揣在他膝盖上“你一个阉人,也敢拦哀家?”
      楚夫人同样愤然,怒目而视“还不快带本宫和祖太后去面见大王?”
      “恕奴婢不能领命,大王吩咐,他正和相国大人议事,谁也不能进去”他疼的龇牙咧嘴,却仍然不敢出声,不敢有丝毫不敬。
      他死不放人,她们一群女人自然闯不进去。
      自那时起他才知道,权力,只有至高的权力才能让他不被人看不起,只有让所有人忌惮才不会被人踩在脚底下践踏。
      随着信任的加深,嬴政将从吕不韦那里夺得的刺客团罗网交给他打理,他的权力和能力也因此进一步加强。后来,就连十六公子也是由他一手养大的。
      可就在他再次感到满足时,蒙毅和公子扶苏抓到他对嬴政命令阳奉阴违的证据。可抓到了又怎么样呢?只要他在大王面前把事情解释清楚,大王便不会责怪他。
      也是自那一日起,原本和他关系很不错的王后和公子扶苏成为了他下一个需要铲除的劲敌。他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甚至于丧命。既然如此,为何不扶持由他一手养大的胡亥呢?他也是嬴政的孩子,凭什么就活该一辈子屈居人下?
      独自从嬴政的寝宫中出来,赵高看着手中密函,这道遗诏对自己实在太过不利。电光火石间,一个恶毒的计划在赵高的脑海中逐步形成了,立即转身去找胡亥,劝他取而代之:“而今大权全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手中,还望公子早作打算。”
      胡亥早就知道赵高背地里谋划的,听闻此番所言,必定是有把握的。蓄蕴已久的野心不禁蠢蠢欲动起来,但仍还有些犹豫:“那母后呢?而且父皇尚未病逝,怎么好就去麻烦丞相呢?”
      赵高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胸有成竹道:“公子不必再瞻前顾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事没有丞相的支持不行,臣愿替公子去与丞相谋划。至于皇后,让她和扶苏一起去给陛下陪葬如何?”
      胡亥想起那个女人对扶苏、子婴等人温柔慈爱的模样,又忆起每回见面她对自己淡漠的样子,立即答应了。
      李斯跟随皇帝多年,协助始皇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因而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只有争取到李斯,篡位之事才有可能成功。
      赵高又立即找到李斯,有恃无恐地对他坦言:“皇上病重即将驾崩一事,外人无从知道,给大公子扶苏的诏书及符玺也在我那里,定谁为太子,全在丞相与高一句话,丞相看着办吧!”
      李斯大惊,听出了他想篡诏改立的意图,想起皇后,当下断然拒绝。义正辞严地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怎么说得出口?斯本出身低微,幸得皇上提拔才有今日显贵。皇上现今将天下存亡安危托付你我,怎能够辜负?”
      赵高见正面游说无效,一转话锋:“丞相,依你之见,在才能、功绩、谋略、取信天下以及公子扶苏的信任程度这几方面,你与蒙恬谁强?”
      这句话正触到李斯的痛处,他沉默半晌“不及也。”
      赵高装出十分关切的样子继续道:“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厉害关系恐怕比高看得更清楚。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时,你还能得善终吗?公子胡亥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望丞相仔细度量。”
      李斯心乱如麻,他太懂得失宠之臣是什么滋味了!而且,皇后对他也一直淡淡的,甚至,还和老师一样,恨他害死韩非。
      他终究选择了赵高“遭遇乱世,也只能以保身为重了!”
      赵高欣喜若狂,马上与李斯合谋,假托始皇之命,立胡亥为太子;又另外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
      却不知,他们的谈话全都被皇后听见,当夜带着丽妃逃了出去。
      而且,主帐中被带回的那两具被烧焦的尸体也不过是寻常士兵,扶苏和蒙恬早已隐姓埋名,远走高飞了。
      赵高只以为障碍已除,让胡亥尽快赶回咸阳即位。
      由于气候炎热,短短几日嬴政的尸体便开始腐烂,一阵阵恶臭从车中传出。为掩人耳目,赵高命人买来大批鲍鱼将臭味盖住,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咸阳这才发丧,公告天下。不久举行了空前隆重的葬礼。
      太子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赵高官被封郎中令,成为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
      他的兄弟赵成封为中车府令;女婿阎乐当上咸阳县令。为了堵塞群议,防止二世与其他人接触,进一步把他控制于股掌间,赵高又编造谎言说:“天子之所以尊贵,就在于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威仪,使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陛下年纪还轻,如果在众臣面前不经意地暴露了弱点,恐为天下人耻笑。故陛下不如居内朝处理政事,由微臣等人一旁辅佐。这样,人人都会称颂皇上的圣明。”
      胡亥乐得将朝野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于是不再上朝,一味寻欢作乐。随着权力的扩大,赵高的野心也不断地膨胀。
      他不再满足于只做一名郎中令,而将眼光转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因此,除掉李斯就迫在眉睫了。
      这日,因为陈胜吴广起义波及范围实在太广,李斯邀同几位大将联名上奏二世。建议暂停阿房宫的工程,减少边区戍守和转输,以缓解民愤。
      二世因为赵高的挑拨谗言对李斯早就暗生嫌隙,怒火一触即发。他咆哮道:“这些都是先帝开创的功业,必须继续从事!如今朕方即位两年,就蜂盗并起,皆因尔等镇压不力,却想罢先帝之所为。尔等身为两朝重臣,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还有何资格占着丞相、将军的位子?”
      说罢,下令将他们交付司法官审办。
      二世二年七月,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李斯的罪名终于被赵高罗织而成。
      李斯戴着枷锁坐在刑车上晃晃悠悠的前往腰斩刑场,看着暗沉沉似乎马上就要飘雨的天空,只觉得悔恨交加。当年沙丘之谋,他若是选了师妹和公子扶苏,即便被疏远,也不至于落得今日株连九族的下场。
      胡亥之昏庸,赵高之阴毒,都是他始料不及的。
      暴雨倾盆而下,身边亲人一个个在挣扎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李斯已经分不清他脸上的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了。可心中愤懑不甘却是清楚的。
      看着行刑官拿着刑具走来,他不禁仰天大笑“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大秦的气数,他和嬴政多年心血,竟在胡亥与赵高的手下消耗殆尽!
      原来,当年东郡陨星上所书:亡秦者胡也。这句预言指的不是北方胡人,胡亥是也啊!
      赵高站在城墙上,对他的垂死挣扎不屑一顾,唇角扬起一个冰冷的弧度,举着的手轻轻一落。这咸阳宫波云诡谲的争斗终于落幕了,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也好,贤名远扬,聪明绝顶的皇后、长公子扶苏也好,都输了!
      他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第 5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