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后记 评论 ...

  •   后记和友人的评论
      评论一:作品的自然生态背景
      这部作品立意是非常现实主义的,以讲述自然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悲剧,来惊醒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特别是作品选择黄土高原这一大环境在讲故事,有着特别的意义。
      陕北的黄土是世界上最适于植被生长的土壤。这是专家研究认定的。世界上有广大的沙漠和戈壁,要改造它们变成绿洲比登天还难。可是陕北黄土不用,撂荒几年植被就可以郁郁葱葱。何况陕北古代历史上确实是草树覆盖,见不到一点黄土的地方。
      土壤是生命的源泉,陕北这样的土地实际是极适于植物生长的。首先一点是土层厚,世界任何地方没有陕北的土壤厚度大;再就是和其他任何地方的土质不一样,松软的黄土,既不粘、也不散,极适于植物生根发芽、成长抽穗。任何一块荒坡,只要撂上半年就会长出绿油油的植被,放上两年就茂密的郁郁葱葱。也不见得非要风调雨顺,有两场透雨就行了。
      但是陕北的土地又极其脆弱,由于它松软、又都在坡地上,就极易流失。水土流失总是从土地的上层开始,上层土地一旦流失,就带去了大量的有机物质,留下的土地就成了贫瘠黄土,影响植被的生长。土地又多数是坡地,蓄不住水,缺水致使植被生长困难。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自然现象。因此就蔓延了特殊的农耕方式和农耕文化。
      黄土高原又是黄河流域最古老的中国社会发源地,华夏民族在此诞生,黄帝陵就在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在此繁衍生息,需要这块土地供他们生活。最直接的就是在黄土坡上开荒种地,包括延安根据地的自力更生。新开的荒地,头一两年碰上风调雨顺,还能打下点粮食,两年以后庄稼吸收、洪水冲刷,地力逐渐衰退。这种黄土坡地不像平原地区,农民觉得根本就不值得精耕细作、浇水施肥,换块荒地再种就是了。实际上这种轮作方式在最初阶段还是一个很好的生产方式,一部分坡地耕种,一部分坡地撂荒,荒地多于耕地,撂荒时间长,足够植被茂盛成长,存蓄地力。前面说到黄土地极易植被生长,这也是在有充足时间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再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反复前提之下才形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开那么一点荒地已经不够老婆(陕北叫婆姨)孩子裹腹的了,就要扩大荒地的开垦。这就形成了陕北地区长期落后特殊的耕作方式——“广种薄收”。延安根据地还要承载那么多的军队、学校、和机关,荒地就被无限制的扩大开垦,轮作的时间越来越短。恶性循环下去,广种薄收的农耕方式就无法改变,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很多年。
      再加上这么多人口,生活做饭总要柴禾吧,能长柴禾的地方都在撂荒地上,连砍带伐,撂荒地就更不能形成完整的植被了。
      再有,陕北山羊是有名的,每个村都有好几群羊,每群也有几十至上百只。陕北的山羊全部放养,陕北放羊叫“拦羊”,陕北放的多数是山羊,山羊吃东西几乎把长在黄土坡上的所有有机物全部啃光,不光是草,枯枝烂叶、树枝树皮、甚至草绳烂布,吃草更是连根带叶一起拔光,羊群过去寸草不生。你说这个黄土地能承载的起吗,黄土高原就真成了黄土高坡了。于是就造成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长期贫瘠,落后,苦难。
      这就是这部作品的自然环境背景,作品非常深刻的描述了陕北自然环境逐渐恶劣的历史过程。

      评论二:作者的梦
      黄土高坡的形成完全是人类破坏造成的,那种黄色的干圪梁梁并不是陕北自然地貌的本来特色。作品就给读者展示了在黄土高原的深处,有着赛过江南的好地方(比如过去的南泥湾,作品里面的锅塌沟),在偏僻的山村里还有胜过桃花源的美景。作者把这些美景怀揣进自己的梦想,憧憬黄土高坡由黄变绿的美梦成真,可是这梦想最后也遭到破坏,作品以呐喊痛哭的方式描述了这一悲剧过程。
      这就是作品最核心的主题思想:让“黄土高坡”回归它本来的面貌,还原这样一个梦想!这就是“中国梦”,这就是“陕北梦”、是作品的梦。

      评论三:作品的历史背景

      陕北所处地域,历史上虽荒莽,却是历代兵祸之地:西夏东进横扫延州36寨,金元南下夺延州而开门户,李自成起事万千陕北饥民揭竿而起,康乾西进延州遂成前沿……范仲淹担负陕甘地区御敌抗夏的重任时,吟出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词《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生动的描述了陕北战事频仍的壮丽情景。
      到近代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八路军的根据地。
      在战火连绵的历史长河之中,黄土高原上人口由无到有,由少增多,建村立屯,繁衍生息(作品中的冷庙沟就是因兵祸而诞生的)。百姓吃粮、政府养兵,因此就要开荒种地,打粮交税。黄土地适合植被生长,也就适合粮食生长。这是对新荒地而言(荒地遗落的腐殖质),对于不施肥浇水、广种薄收的耕种方式来说,种不了几年就打不下粮食了。早期的历史上陕北地广人稀,荒芜的黄土坡很多,因此任其撂荒轮作,甚至都来不及定为私产,就又撂荒开垦新的荒地了。多年这样轮作开荒、广种薄收,地力遭到破坏,逐渐失去了恢复的能力,越来越贫瘠,草不长,树不生,就成了现今的黄土高坡了。
      这个过程是逐渐的,是由北向南发展的。北边战事多,屯兵多,人口增长就快,土地沙化现象就严重。作品所在的延安地区当时有大量从上边(榆林米脂绥德地区)下来的黑人黑户,在荒山野破上开荒种地,因此延安周边已无梢林,而再往南(富县宜川黄陵地区)还存留者片片梢林。因此说陕北“黄化”过程是逐渐形成的,是人口增多和迁移造成的。不制止或弱化人类在陕北的农业行为,陕北的黄化会越来越严重。
      自古以来一直到解放初期,陕北的农业生产一直是放任的,广种薄收的轮作方式支撑着陕北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一种生产方式。抗日时期延安根据地的自力更生开荒种地更是支撑胜利的保证,是应交口称赞,大力赞扬的。
      那么解放以后,为什么还没有制止开荒呢?作品中的开荒场景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很多读者在初看这部作品时的最大困惑:农民为什么要开荒,为什么能开荒,为什么就禁止不住呢?
      其实新中国在黄河治理上已经非常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灾害的影响。政府也有不让开荒的政策,老百姓中间也流传着“陕北开荒,河南遭殃”的谚语。那为什么还是制止不住呢?
      1、陕北太穷、太贫瘠了,十年九旱,年年灾荒,饥饿是陕北农村最常见的现象。
      2、广种薄收,开荒轮作是陕北农耕的传统方式,坡陡地贫导致只有开荒扩种才能增产。政府不让开荒,又拿不出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农业学大寨只能进一步破坏陕北黄土地质的自然环境,增加水土流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3、基层在禁荒问题上时紧时松,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陕北地广人稀管不过来,一方面因为拿不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大规模增产,上面又责备延安老区解放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解决不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只好暗由农民开荒增产,解决饥荒、安定人心,欺上瞒下;再有就是由于运动造成的混乱,一些人为了各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纵容农民开荒。造成了陕北表面上大张旗鼓的禁荒,实际上山区的各个生产队年年都要开荒扩种,流传的顺口溜:“禁荒禁荒,越禁越荒”。
      在改革开放前陕北开荒和禁荒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矛盾现象,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场不可理喻的荒唐闹剧,但是历史上却从中演绎出多少人间悲剧。作品正是抓住和揭示这一历史现象的悲剧色彩,结合生态系统的被破坏,讲述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
      改革开放前,陕北开荒禁不住的根本原因还是共和国太穷了,发展才是硬道理。1998年后陕北开始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这四个字的政策使陕北的自然生态和农耕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陕北黄土高坡由黄变绿有了希望,作品的梦想就要变为现实。

      评论四:作品的人文背景
      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最古老的中国社会发源地,华夏民族在此诞生、繁衍生息,黄帝陵就在这片土地上。
      陕北有史以来一直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农耕社会,黄土高原是一个适于农耕的土地,世世代代的农民延续相传原始的农耕方式,加上避塞、深入中国大陆的中心地带,封闭的固有文化,使得他的农业经济和文化思想长期保持传统古老的模式。曾有人专门撰文指证陕北方言遗传了中国古代的语言(《听见古代》)
      陕北稍沟中有一种灌木,刚长出来的枝条非常直,也较钢韧,陕北农民把它切下来,去掉叶子,无须加工,直接当筷子用,很好用,当地人不叫它筷子,叫它“箸材材”,是不是古韵犹存。
      陕北人文特色颇多,比如美食浊酒,任何一位端起陕北米酒的外地人,醇香的液体一入喉,再听范仲淹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不由不低头感慨,泪洒衣襟。那就是想家的味道。
      又比如民歌,全国人民都喜爱的陕北民歌,要是在黄土高坡上听,震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作品里有很多篇幅用jpg格式登录了许多未曾在世面上传唱的陕北民歌简谱,可惜在晋江文学城里不能刊登jpg格式。
      又比如儿话,用陕北方言谝出的带有极其幽默特色语言和故事,让人忍俊不禁,没有龌龊,只有文化。
      这些丰富的陕北人文特色在作品里面都大量体现。
      作者热爱和深谙这一特色,作品用极其细腻的大量篇幅描述了黄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整页、整篇的写他们的饮食、他们的农作、他们的山川地貌、他们的山歌、秧歌舞,他们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爱恨情仇。小村跌宕起伏的历史占去了作品大量的篇幅。作者曾经把作品里的很多故事单独抽出来给人看,那些小故事向人们展示的是陕北美丽的山川地貌、特殊的当地美食、醇厚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农耕方式。看过的人们惊讶:陕北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一个小山村凸显出陕北的文化特色。(可惜由于出版的规制,初稿中大量的民俗、儿话被删去了。)
      因此作品并不是俗套的讲一群知青的插队故事,虽然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不失为一部介绍陕北自然风光、历史渊源、风土人情的好作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后记 评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