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季闻宁找店铺找得精疲力尽,其心累程度不亚于在现代买房,又要看地段又要看环境又要看周围消费水平,跑了好几天,还要去医院照顾陈钰鹤,还要看店,一天下来累到连楼梯都不想爬。

      这天季闻宁看了一天的店回来,在路口看到有西瓜卖,便停下来买了个瓜,趁着店家称重的功夫,正好看到徐成大家的第五个兄弟路过,和他聊了几句。
      “你们人力车夫一天能挣多少钱呀?”季闻宁问。
      徐成伍道:“这要看生意好不好,要是生意好,一天一块钱是有的,要是没生意,一天可能只有三四毛钱。”
      季闻宁算了算:“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能有15块吧,为什么还说人力车是最辛苦的活呀?”

      徐成伍苦笑道:“哪有15块,一个月能有10块不错了,再说咱这车算是跟公司借的,每个月要给公司租金,每个月租金3块,这就只剩7块了,这还不算客人赖账的,巡警拦住找你打秋风的,万一还碰上车坏了要修……”

      正这时候,路口跑出来一个他那弄堂里的邻居,平时也老来他这儿吃饭的,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见到他眼前一亮,大呼着冲过来:“噢哟季老板啊你总算回来了!快!快!”
      季闻宁脸色一变:“怎么了!是不是流氓又来闹事了!”
      那人跑的狠了,上气不接下气喘着气儿,季闻宁等不及他说话,脚一蹬,连西瓜都来不及拿,呲溜一下窜出去了。

      季闻宁飞快蹬着自行车,只见张妈远远地站在弄堂口,一看见他便招着手,急吼吼道:“噢哟你到哪里去了啦!我们找你半天找不到,快进去快进去!人家在店里等了你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哦!!”

      季闻宁被张妈推进店里,他抬头一看,原来不是流氓。
      ——是五个穿着长袍的长者,或站或坐,看那气质就不似常人,五个里面三个戴眼镜的,一看就是文化人,把他的店里撑得满室生光,别人轻易不敢进来。
      “额,您好?”季闻宁打了个招呼,“我是这里的老板,请问几位是?”
      为首的那个一听,激动地站起来:“您就是季先生?”他笑了起来,上前主动抓住季闻宁的手,“您好,我是同仁大学校长郑延卿。”
      季闻宁一听,心想那么多天,你们终于来了。
      他一点都不惊讶,笑着回握住郑校长的手:“我等各位好久了。郑先生,我们楼上请。”

      楼上是季闻宁自己的住处,季闻宁放下貔貅,草草收拾了一下沙发,不好意思道:“比较乱,各位见笑了。”
      “没事,”郑校长摆摆手,不急着坐下,给季闻宁介绍,“容我介绍,这是同仁大学副校长林谦修,这是理工学院院长陈立焕,这是理工学院教授朱维仪,这是理工学院教授黄志筠。”

      怪不得张妈他们那么紧张呢,文人在民国时地位很高,不仅起到开启民智的作用,还在社会上一呼百应,是这个时代的风骨,是这个时代的栋梁,对老百姓们来说,是顶顶值得尊重的人。
      然而季闻宁让他们在店里等他等了三个小时……

      几个人一一与他握手,众人坐下后,郑校长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问道:“季先生,请问同仁大学的那些书是不是您捐的?”
      季闻宁也不否认,直接点头:“是的。”
      教授们立刻激动起来,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抛过来。
      “这书我从未见过,哪里来的?”
      “这书作者是谁?我想和他当面聊聊!”
      “我在国外也从未学过这样的论点……”
      “它上面解决了我研究十几年来的大问题!”
      “哪个出版社的?”
      ……

      郑校长挥挥手,让大家稍安勿躁,道:“季先生,首先我们众人,代表同仁大学感谢您捐赠的那一百多本书,书中内容如醍醐灌顶,让人茅塞顿开,当然我们只看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还未研究。无论这些书是谁写的,来自哪里,我们万分感谢您的慷慨捐助。”

      说着站起身,就要向季闻宁鞠躬,其他教授们也站起来鞠躬,吓得季闻宁连忙让了:“我只是个捐书的,受不起,各位才是这个时代的栋梁,我只是做了点小小的工作。”

      几人互相行礼后,好不容易又坐了下来,郑校长笑着感慨道:“我们找季先生找得可是千辛万苦啊,没想到季先生大隐隐于市,居然在这弄堂内开了个小店。”

      季闻宁客气道:“糊口罢了,对了,我记得我当时留了名字和地址啊,怎么会找不到呢?”

      郑校长拍了下大腿:“哎,这事说起来属实丢脸,我们那个图书管理员不小心把你那张字条弄丢了,结果还是陈院长从书中发现纸张属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又去印书馆问有没有人来印过书,幸好他们对您印象颇深,说您是这家麻辣烫店的老板,还说您欢迎他们过去吃饭,这才找来了。”

      季闻宁恍然大悟,陈院长这时指着招财问:“季先生,这是您养的宠物?看起来颇为精神呀。”
      季闻宁抱起招财:“对,养了只猫。”
      陈院长哦了一声:“怎么还长了根龙尾巴?这模样,嘶……我似乎在哪里见过。”

      文人可不像邻居们那么好糊弄,季闻宁生怕他们看出什么来,把之前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搪塞了几句,立马扯开话题。

      季闻宁道:“关于书,我知道各位教授都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是即使这么说不礼貌,但是我还是想拜托大家答应我几个要求。”

      “一,我只是一个麻辣烫店老板,不想出风头,也不想被人议论,所以请务必对外保密,别让人知道书是我捐的。”
      郑校长立马就答应了,保证不将此事说出去,不给季闻宁添麻烦。
      “二,这些书只是一部分,我还有很多很多,大家若是在研究时遇到什么问题,请尽管问我,我带着问题回去找相关书籍,再给各位带来。”
      大家对此感激不尽,副校长林谦修抓住了关键处:“回去?季先生的意思是说有个存书的地方?”

      季闻宁说漏了嘴,只好糊弄过去:“差……差不多吧,不过那地方只能我去,别人去不了。”
      “三,书的作者,出版社都不必问我,书里一切知识只当是你们自己研究出来的。”

      季闻宁话还没讲完,一个教授已经变了脸:“这怎么行!”
      “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我们怎么能将人家的成果随意窃取当成自己的!这不是偷窃行径吗!”
      “就是!”
      “我们绝不做这等无耻之事!”

      季闻宁:“各位稍安勿躁,我举个例子。”
      “就拿流水线来说吧,机床起源于英国,机器代替手工,做出来的产品不仅如出一辙,而且效率比人工高多了,可是机床这个东西一直以来都由西方人垄断,中国人想要做出一模一样简直难如登天,想要买一台那是几百万都不够,想要学习,人家根本不给你学。现在学习的机会就放在诸位面前,我捐的书里面有十几本都是讲机床的。”

      “多年来我国一直是西方的产品倾销地,光上海一年的贸易逆差高达5.24亿两白银,中国人辛辛苦苦干一辈子,钱全让外国人赚去了。诸位对现状的判断比我更强,要是我们能做出机床,要是我们能做出产品,我们是不是也能赚外国人的钱?”

      “我便直说吧,我捐的那些书,你们不必问出处,尽管去用,若是这些书能让中国摆脱现状蒸蒸日上,这些书就有了它的价值,书写出来,不就是给人学习的吗?”

      客厅里顿时陷入一片沉默,过了半天,郑校长问:“季先生,我们愿意学习,我们也愿意将所学造福中国,教给学生,但是我们不愿意将我们所学到的当成自己研究出来的,这是他们的心血,不是我等的。”

      “季先生一定知道作者,请先生将作者告知,我们从此之后将成为他们的学生,为国家而学习,为他们而学习。”

      “好,各位高风亮节,我羞愧万分,”季闻宁点头,站起来朝他们深深鞠躬:“拜托了。”

      他送几位学者下楼,正准备道别,郑校长突然转过身:“哦对了,我听闻季先生最近在找店铺,我们同仁大学外面正好有一家店铺,人气旺,地段好,是我们大学自己的资产,原来租房的那对老夫妻回老家了,不知道季先生是否感兴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 1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