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7、二世三年 ...

  •   项羽率军攻打外黄和雍丘。

      看来他们是因为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濮阳,是以改而先从旁攻打,对濮阳形成包围之势,如此一来攻下濮阳便成了探囊取物。

      雍丘富足,兵强马壮,而外黄较为贫瘠,兵少粮缺,这样看来雍丘难攻外黄易破。

      “其实不然。”章邯营帐中挂着行军地图,此时正与我一道查看,“雍丘之所以如此富足,据影密卫情报,县令是通过关系花钱买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他绝对不会卖命守城?”

      章邯略一点头:“的确如此。而外黄县令却是十分顽固之人,且忠于大秦,极有可能死守至最后。”

      “明白了。”我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现在我们的援兵还没有到,而敌军气势汹汹,不如外黄和雍丘先让给他们,反正攻下外黄也还需要时日,这段时间我们再想办法。”

      “的确如此。”他虽这样说着,我却能看到他眉宇间的惆怅,“项羽年轻气盛,就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会将外黄攻下。”

      我看出来他在担心什么,如今军情紧急,大秦实则无法经历这样的失败,如若在这之后没有别的办法,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城池落入敌军之手么?

      虽说我心中也没有底,不过此时我却还是要装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没关系,不必担心,项梁他们这样骄傲,一定有破绽的。”

      外黄和雍丘算是送给他们的礼物,以此来降低他们的警惕,俗话说骄兵必败,我倒要看看他们能骄傲到什么时候。

      我想了一会儿,便与章邯道:“命人造一头大牛,要足够大,和城门那么高,中间造空心的,要有可以让人进出的通道。”

      章邯疑惑,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我冲他笑了笑,保密道:“你只管吩咐人造就是了。”

      *****
      事情果然如我们所料。

      雍丘投降投得很快,甚至都没等刘邦的劝降书送到,就已经于城门悬挂素白旌旗,的确是个怕死的。

      外黄倒是坚|挺,项羽全力攻了八日,尚且未能攻下。

      而值此时,援军到了濮阳,先前我让章邯吩咐下去造的那头巨大无比的牛也已完工。

      万事俱备。

      雍丘已破,外黄也危在旦夕,项梁却还没有动作,必然是在等外黄攻下之后我们会军心涣散弃城逃跑。

      他想得是挺美,不过其中漏了两点最重要的,第一,他没想到援军会到,第二,他没想到对手是我。

      多亏我晚生了好几个世纪,四渡赤水我都懂了,对付个项梁难道还是问题吗?

      五月十五,夜,云遮月,雨如注。

      早些时候,章邯已经带着几队人马躲进了那头牛的身体中,我们又在牛的底座周围放了许多牲口以及粮食,并且还着人写了降书,便将牛推到了定陶城外。

      项梁的军队正是驻扎此处。

      外黄的副将摆出一副投降的姿态,甚至杀了外黄县令,将其人头奉上,以增加事实可信度。

      而项梁果然信了,且大喜过望,当即便下令让人打开城门,将巨牛迎了进去。

      副将愿归降项梁,项梁听了很是高兴,于是便安排了酒宴,要给多日来征战不歇的将士们摆个庆功宴。

      我撑着纸伞带着人马在不远处观望,不久之后便听项梁军的军营中传出骚动,一时间火光冲天,竟连大雨也难以熄灭。

      我眯着眼睛看了看,与手下人马道:“得手了,我们上。”

      先由章邯率的人马突袭,再由我带军前往协助,项梁的军队喝得醉醺醺的没有防备,必然为我所破。

      当然我们也没指望如此就能歼灭敌军,只不过擒贼先擒王,项梁毕竟是大将军,其地位基本等同于贼首,是以只要他一死,敌军中必然会大乱。

      战争之中内乱是最要不得的一种,项梁在时还可以身份与军功压制,不过他一旦死了,只怕底下人心躁动,稍微有点本事的都想自立为王。

      章邯带的人马攻势很猛,极短的时间内就打破了敌军的节奏。等我到的时候,基本就是收拾残局了。

      而项梁也已经被章邯一箭击毙。

      我笑眯眯地撩了把被雨水打湿的碎发,道:“不愧是勇冠三军的章将军,这一箭射得可谓是精准。”

      章邯冷笑道:“濮阳城头一箭之仇。”

      我讶异:“没想到你这样记仇啊——看来往后我得小心点了,免得哪天不小心得罪了章将军,章将军改天也这样对我。”

      说着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后勃颈,竟真觉得有一点点痛。

      “仇是为你报的。”章邯摇了摇头,“如若不是我替你挡下那一箭,你怕不是已经……”

      “倒也不必。”我微笑着打断他,“往后不用如此,因为我不会死,甚至根本不会受伤。”

      章邯蹙眉:“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从他腰间拔|出那把匕首,毫不犹豫地往自己手臂上划了一道。章邯本想吼我,不料话音刚出口就顿住。

      只见我手臂上的伤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愈合,直到完好如初。

      “所以你明白了吗?”我一边放下袖子一边道,“我不会受伤,就是这个意思。”

      他眸中却是关切与害怕:“怎会如此?”

      我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一个交易罢了。话说回来,往后你倒是可以将我当挡箭牌,反正我也不会有事,顶多睡一觉就好了。”

      他沉默地看着我,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显得有些憔悴。

      半晌,他又笑,笑容中却带了些让人心疼的意思。

      他将我揽进怀里,下巴轻轻搁在我的肩膀上,用只有我们两人才能听得到的声音道:“你笨啊,我怎么舍得你受伤?”

      *****
      项梁一死,濮阳、环水之困得解。

      我真是要给自己鼓鼓掌,连我自己都被自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

      昔有特洛伊木马,今有我牛奶四溢大奶牛。

      公元前十世纪,为争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希腊与特洛伊之间发生过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

      当然争夺女人只是借口,真正的理由是因为特洛伊地处交通要道经济发达,亚细亚各君主对此地垂涎,便结了联军想将之占为己有——毕竟谁会真的为了一个女人去打十年的仗呢?

      而在这十年战役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木马了。

      希腊人突然撤军让特洛伊人感到奇怪,而更奇怪的是,希腊人留了一匹木马在城外。

      特洛伊人将木马拉进城内,不料当晚就遭到了早已埋伏在木马内的希腊人的屠杀。

      特洛伊战争就此拉下帷幕。

      的确,古代先贤的智慧不管用到哪里,道理都是相通的。

      用两座城,换了一个项梁,并不算亏。

      就像当年韩安都愿意用边境五座城,把我换回去。

      副将送来军营中今日的点将名册,章邯正细细地看。

      便听副将问道:“将军,既然敌将已被枭首,为何不乘胜追击?”

      见章邯查看得仔细,我便道:“敌军尚有十万之众,如若继续追击,他们必然抱团,我们未必占上风啊。”

      因上次攻定陶之战大获全胜,如今军中众将皆对我刮目相看,是以此话一出,副将也未反驳,只连连称是,又问:“那么如今我们该如何?”

      “倒不如给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项梁一死,敌军中暂且尚无足够威信者一统军队。由此他们必将引发明争暗夺,而最后这些争斗都会成为内部火拼,趁此时我们先行北上,攻赵地。”

      副将脸上满是喜色,与我道:“白姑娘当真神机妙算。”

      我正笑嘻嘻地想同他客气一二,却听章邯道:“你先出去吧。”

      副将得了令,便退出了营帐。

      我敏锐地察觉出章邯方才那五个字中似有不快之意,便问道:“你怎么了?”

      章邯似笑非笑:“现在我手下的兵不听我的,反倒对你十分恭敬呢。”

      听罢此言我浑身一颤,脸上挂着一丝尴尬的笑容:“倒……倒也不是,你多虑了。”

      他挑眉:“哦?”

      这个“哦”字十分有讲究,此时他尾音上挑,显然是不信任我的意思。

      于是我狗腿地扑过去,趴在桌边抬头谄媚道:“章将军,我可是你的军师啊。”

      说着还疯狂朝他眨眼睛。

      然后他就没崩住,“噗”地笑出了声。

      又用指尖一点我的眉心,无奈道了两个字:“你啊。”

      我冲他笑。

      “对了,你在韩国的老朋友们趁着我们与项军对抗之时,已经接连克下五座城池了。”

      我想了想道:“按照张良的脾气,一定不会继续西进,韩王的兵力不多,如果他们再大肆行动,怕是会引起我们警觉的。

      “韩军不成气候,一旦楚军倒了,韩军也就岌岌可危。”

      话到此处我再没说下去,虽然韩军不强,不过张良的谋略不可小觑。现在他是没跟对人,如果跟对了有能力的主公,对我们来说一定是巨大的威胁。

      “说起来,如果你向北进攻了,楚军必然会借此机会攻我大军。”我点了点地图一处,“这里留给我,你放心去打吧。”

      “楚楚……”

      我摆了个让他放心的笑,道:“没关系,你不用担心我。”

      有我在,必让你所向披靡。

      *****
      刘邦率了两万人马西进攻秦。

      “也太小看我们秦军了。”李姓的参军义愤填膺,“才两万的人马,怎么,敌军没人了吗!”

      彼时我正在研究行军地图,估摸着此时刘邦的人马已经到昌邑了,便抬头与李参军道:“别小看他们,这个刘邦自起义以来屡战屡胜,既然有人愿意追随他,就说明他一定是有本事的。”

      说起来,我还没有找人调查过这个刘邦,如此一想,当即找了一个影密卫,让他去把刘邦的底替我摸一摸。

      结果却是让我大吃一惊。

      这个刘邦,竟然就是当初在东郡认识的刘季,那个吊儿郎当,又有点小俊俏的无|赖。

      真不知道该说地球是个圈呢还是我认识的人太多了。

      当时在东郡还真没看出来他有这样的野心,要是能看出来的话,早在东郡就把他砍了完事,哪还有现在的麻烦呢。

      说起这个刘邦,我倒是想到了我的阿戚,如果届时我与刘邦必定兵戎相见,对阿戚来说会不会太残忍了?

      但是,这现在已经不是我需要头疼的问题,我早已没有多余的精力思考这些,就随他去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7章 二世三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