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今夜蛙声到几时 ...
-
半睡半醒之间,我忽然被一阵奇异的声音惊醒。那声音不像江轮不堪重负的冗长呜呜声,也不像汽车碾过水泥路面的沉闷嗡嗡声,更不像飞机鸟瞰芸芸众生的高傲轰轰声。它时断时续,隐隐传到枕边,近处的发出“吱呀,吱呀——”之声,远处的则一律是“呱——呱——”。它夹杂在“轰隆,轰隆”的大型搅拌机中,显得异常微弱,若不仔细聆听,很难捕捉到。
那声音极熟悉而又极陌生,我几疑是在梦中。谛听了好一阵子,才恍然忆起是蛙声。
久违了,蛙声!
寓所与高耸云天的某报社办公大楼遥遥相对,站在宿舍就能眺望东湖。在武汉市内,东湖地处武昌市区中心,因其中几处属于军事管制区,这片水域才得以较好地保存。傍晚刚下过一场暴雨,难怪此时会有蛙声了。真没想到,在这已被钢筋水泥武装的城市里,我竟能奢侈地听到天簌之音!
我索性坐起来,推开窗子。雨早已停歇,深蓝的天幕上绣着几枚银星,蛙声便和浓浓的夜色,还有桅子花香一齐涌进来。
“好爽啊!”我微闭双眼,静静地躺在凉凉的芦席上,一边贪婪地吸着清凉的桅子花香,一边聆听这美妙的歌声。它似一支遥远的催眠曲,恍惚之中将我带回家乡。
乡下的蛙声可是最为常见的,远没这般寒碜,从初春至仲秋,贯穿了大半个年头。那日夜不停的叫声,无时不刻不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它似澎湃的钱塘江水层层涌进,一波接一波,一浪赶一浪,一潮推一潮,万蛙齐鸣,无始无终,蔚为壮观。可正因为太普通了,人们反而忽略了它。在人们的心里,蛙声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滋润着他们的山川、河流、泥土一样亲近、自然和不可分割,因而谁也没有在意。
蛙声的大小、强弱、缓急还是人们判断一年收成的晴雨表。倘若蛙声叫得特别响,特别欢,那一年定会粮食满仓,家家喜气洋洋;如果蛙声稀稀落落,必是大旱之年,甚至颗粒无收,人们将愁眉苦脸地熬过一整年。
夜里睡不着觉,我常睁大眼睛望着黑乎乎的蚊帐,竖起耳朵仔细辨别那蛙声,我惊讶于蛙声竟有许多种:有的如密集的鼓点,“呱,呱呱,呱呱呱”,急促而又有力;有的“哇——哇——”如小儿啼哭;有的“唧——唧——”若蟋蟀在草叶尖上唱歌;有的“咯咯,咯咯咯咯”,如母亲下蛋后激动地报信;有的刚一开口,便戛然而止;有的不仅拖音很长,而且能起承转合,婉转出多种音调,比某些歌星的所谓“美声唱法”悦耳多了……倘若开设一门“蛙声学”,对蛙声进行解析研究,定能为世界音乐之林平添一份宝贵的财富。
“轰隆,轰隆” 那静谧和谐的天籁之音终于被粗重的搅拌机无情地掐断了。我才意识到,那缥缈的一幕幕,只能出现在多年以后的枕边梦里了。或许是怀乡情结使然,每隔一段时日,我总要去东湖边走走。我不无痛心地发现,东湖的水也开始变质了:有一片荷塘,去年夏季还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可今年已近绝迹;一位假日休闲的“渔夫”将从东湖钓回的活鱼煎熟,居然嗅到了煤油味。
昔日的千湖之省,竟沦落到了这般!我不无忧虑地想,这蛙声还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