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窑洞燕子 ...

  •   窑洞燕子
      陕北窑洞招燕子,村里多数人家都有燕子窝。但也不是是个窑洞就来燕。无人住的寒窑燕子是不会来筑窝的,不仅是闲窑,就是库房窑,避雨窑也没有燕子。但是牲口窑是有燕窝的,牛圈、驴圈都有。就是说燕子要人气,特别喜欢陕北的人气。
      陕北受苦人对燕子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一直琢磨不透:是喜欢?不是,很少看见他们特意停留去关注燕子,即使燕子就在他们家的窑顶忙碌;是尊重?也不是,他们把燕子叫做燕燕,像叫小女子,从不敬香朝拜。春天了,他们盼燕燕来筑窝的心情是可以体会到的,钉橛桩,开窗洞,挡在门口的树杈都修剪的整整齐齐。山村里养狗很多,几乎家家都有,陕北山村里猫却很少,柳树青过年吃遍了全村,没有感觉谁家炕头卧着猫。倒是春天,看见老钟婆拿着个扫帚把一只老花猫赶出了窑,直赶到睑畔下的秫秸垛上,嘴里还叨唠着:“就在这生,别回窑。”原来他家来了燕燕。家里有碎娃的都千叮万嘱的:“悄悄些,别睄燕燕。”
      陕北多数人家都在窑洞的门框里边钉两个木橛子,V字型岔开钉在门边的窑洞土墙上。春天来时,燕子飞过,在睑畔外飞来飞去观望几回,就飞进门来(有直接从开着的门外飞进,有些人家门上还有窗格,窗户纸都开着洞,或者干脆就把门上的窗子开个缝),站到木橛子上。两只燕子来回飞了几遍,站在橛子上叽叽喳喳商量来商量去,觉着这家合适,就开始衔泥筑窝了。
      陕北的燕子绝不嫌贫爱富,石窑箍白灰抹的窑面,反而不受光顾。苏元兵和柳树青搬进的学校寒窑,虽然简陋、寒酸,当年就来了一对燕子。最穷的混昌家,年年来燕子,老胡家却总也不来,都说他们家,炕烧的太暖和了。所谓“王谢堂前不留燕,只爱百姓寒窑家”。
      燕燕喜爱什么样的地方呢?要清静、凉爽、整洁。所谓清静,不是鸦雀无声,而是任它飞来飞去,不要理它,剁菜劈柴,唱歌念书,驴吼狗叫并不碍事。只要你忙你的,它忙它的,不要管它就行。前面说琢磨不透受苦人对燕燕的感情,就是这样的情景,燕燕在窑顶上飞来飞去的忙,窑里的人担水、擀面、扫地、烧火忙这忙那,从不看燕燕一眼。就是一家人坐在阶地上吃饭,也只是自吃自谝,从不关心头上的燕燕。
      怪就怪在那燕燕只要被哪只猫、哪个碎娃们注意到了,即使没有恶意或恶作剧任何动作,就是长时间呆呆地站在那里看它们忙碌,或者心疼的扔把米。它们也不好意思待下去了,千辛万苦衔了一半的窝也搬了家。学校窑里来的那对燕子就是茂林家的,他家的娃来上学,看见那对燕子,就说:“咦,那不是俄们家的燕燕吗?头上还有个白点呢。”他家娃多,没有经守住。茂林懊悔的不行。学校窑里的两个知青,忙的晕天黑地,回窑倒头就睡,哪顾得上窑顶上的燕子。学校娃们上课来下课走也轻易不到知青窑这边来。再说这些学生娃调教的都知道心疼燕燕。因此这窝燕子欢欢喜喜的待了一夏天,第二年又来了,即使这窑里什么也没有。
      燕子辛辛苦苦筑了窝,下了蛋,孵了娃,又忙着飞进飞出捉虫喂雏。这时如果受到重大干扰,大燕会丢下小燕再不回来,小燕活活饿死。因此窑里的人就格外小心。大燕出去寻食,燕窝静静的没有一点儿动静。大燕一回来,四五只小燕张开嘴冲天细声欢叫着等大燕从嘴里往小燕的嘴里吐食。有时一窝下的多,渐渐长大了,窝里挤不下,掉下来的,窑主人就要赶紧捧上送回窝里,千万不要自己喂食。
      燕窝也是黄色的,跟陕北黄土高坡上的土一个颜色。光光的圆圆的很是规则。一般不在窝周边大便,有些大的杂物,多余的枝杈、羽毛,都衔走了。到给小燕喂食的时节,掉下的杂物、粪便开始多起来,主人千万不要嫌烦,扫起来,倒出去就得了。陕北婆姨做这些事的时候,一点怨气都没有,甚至嘴里都不叨唠两句。说是燕燕能听懂主人的话,如果厌它了,它就不回来了,明年春天它就不进你的窑洞了。
      这么麻烦,陕北受苦人为什么还要迎它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窑洞燕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