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壹 ...

  •   建康城内,火光烛天。

      里巷的木格花窗上衔光晕影,胆子稍大的临街百姓在窗棂格子上勾了一道罅隙,朝街打探,这样行事规整、严严翼翼的队伍,不是南晋的羽林郎儿还能是谁?

      他们分列两道,手持竹篾火把,燎起了两条无尽的长龙。

      少年出仕羽林郎,禁卫宫城可拜将。

      羽林是南晋建康宫的禁卫军。

      城内宵禁后,也只有他们敢明目张胆地在建康城内行事。

      只是,有人会想:这支天子的仪仗守卫宫墙,为何此刻会在大街上严阵以待?

      但凡长居建康城者,无论士族高门还是平民百姓都知道,在如今的晋帝还未在建康称帝时,这支羽林卫原属安东王府,是安东府兵,南晋皇室如今能安然地还姓司马,能顺利地定都建康,也多亏了这支羽林郎儿。

      羽林,是建康宫最后一道屏障。

      城内有人传:“羽林郎出,百僚震肃。”

      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只想安稳度余生的黎庶百姓?于是,那些爬起来凑热闹的人又卧床休息去了。

      只要是北边凶狠的北秦蛮夷不再铁骑南下,其他种种关他们何事?

      *

      青溪里坊大街上,高舆前行,不疾不徐。

      “傅将军,让车與行快些!”缥帘内传出少年焦虑的声音。

      只见一身着绯色铠衫,头戴羽制平巾帻的羽林武将略微向车與躬身行礼。

      “陛下,青溪已到,崔府不远了。”

      他俊眉星眸,神色凝重,低沉的嗓音敲碎了夜晚的平静。

      原来,车内坐着的不是别的王公贵胄,而是南晋当今圣上司马捷。

      五年前,不过方十一岁的年纪便已在建康称帝,都城由洛阳迁至建康。

      此晋非彼晋,原晋朝失了北地,破了山河,亡了宫廷,安东王府拨乱济民,士族联合佐之,尊礼袭祖,以匡晋室,更国号“南晋”,改年号太宁。

      如今太宁五年,司马捷能坐稳先朝遗留的半壁江山,也是亏了七年前洛阳城高门贵族那场浩浩荡荡的涉水南渡。

      南渡的不只是一支军队,一个家族,而是破损不堪的先朝。

      司马捷的祖父怀帝宠幸外戚,致朝政落于宦官与外戚手中数年,后又被北秦国君苻虎率领七十万大军夺下了关中,苻虎军所至处,奸掠妇孺,屠城黎庶,无一例外。趁着苻虎还未带兵闯进洛阳,不得已之下,士族与百姓纷纷南迁,逃避这场覆国灭朝的灾祸。

      也是这场北秦之乱,蔽野塞川,生灵涂炭,南晋子民吓破了胆,安稳的南边成了他们的最后的保命之地,安乐之所。

      ……

      “傅选之!朕命你快些!训姐在等着朕……”晋帝嗓音嘶哑,刹那翻涌出的悲恸似已抑了许久。

      帘内,天子的白玉旒微微晃动。

      傅选之疾步间已然垂首,他面色不改,声音却凉了大半:“陛下,崔令君,她……已经殁了。”

      “住口!给朕住口!”

      司马捷悲愤嘶吼,尾音回旋在寂静的夜里,惊了青溪月,扰了扁舟泊。

      傅选之离车與最近,步与马蹄齐,还能清晰地听见帘幕内,少年天子从未有过的茫然低语,一阵似有若无的喃喃声,不时传出。

      “不会,绝不会……她可是训姐啊……”

      傅选之心中亦是悲痛,刚殁的那人是南晋尚书令崔训,录尚书事,掌中枢相权,她也是一路辅佐晋帝的权臣。

      清河崔氏之名,谁人不知?

      但让崔氏光耀门楣,稳居世家之首的,还得要数这位崔家排行老二的崔训。

      将崔训殁于家中这个消息传给晋帝的正是傅选之。

      他听到尚书令府下人传来这个消息时,险些握不住佩剑,向通传消息的下人确认了许多遍才敢相信,他说的真是崔训。

      后世曾记:“崔训,字仲允,敏而早慧,幼好读书,四岁作诗,总角善文,通典晓礼,名响高门。豆蔻之初,随其兄入安东王府为幕僚,安东王分封扬州之时,得安东王器重,政见睿达,协治江河水患,定流寇安民。晋室南迁,安东王薨,辅其幼子司马捷称南晋帝,时年二十有一,官拜尚书令,实掌相权。”

      至此,崔训一介女流,成为南晋最显赫的士族贵人,亦是如今崔氏的倚靠。

      聪慧敏学,善识达人,明法直绳,有王佐之才。

      此乃时为安东王、如今晋帝司马捷的父亲司马渊,予以时任安东王府幕僚崔训的赞誉。

      让崔训在战乱纷纭中初露头角的,是辅佐司马捷称帝一事。她力排众议,在司马渊一夜暴毙后竟推选出安东府最不起眼的四郎君司马捷为帝。

      士族高门纷纷迟疑。

      主少国疑。

      尤其彼时还算兴盛的颍川庾氏牵头,联合南下的北方士族抗议。

      崔家则联合南方士族齐力扶持司马捷为帝,崔训不知如何又说服了司马捷的嫡母、司马渊的正室庾王妃,终让司马捷登上了建康城的至尊位。

      当时只被怀帝封为安东王的司马渊临死都没能完成的大业,却让自己府中最不起眼的小儿子实现了。

      时任宰相的庾康见自己亲妹如此不成气候,一怒之下辞了官位,带着庾氏族人离了建康城,至此,颍川庾氏风光不再,清河崔氏成了这场南晋浩劫的最终受益者。

      崔训入尚书台初,笼络江东一带庶族,选拔寒门子弟入朝为官,打压显赫一时的王谢二家,一时间竟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望族”的朝野格局。其兄长崔俨任太尉,领兵权,共掌朝政,夹辅少年天子,崔家也成为朝堂最中心的力量。

      就连他傅选之,都是靠着这样的选拔官制升迁至如今的羽林中郎将。

      傅选之思虑至此,又想起了紫极殿上高谈阔论、从容雅致的崔训。

      如此爽达之人,位极人臣,却是个女子。

      傅选之叹服她的政绩斐然,仰慕她的深谋远虑,也曾胆怯于她的显赫身份,甚至不敢抬头去细细瞧上她一眼。

      直到听见她朗声笑道:“傅将军,你治军严谨,器宇轩昂,不愧是傅家子弟。”

      他这才微微抬首,与她对视:俏若三春桃,清雅九秋菊,秀雅水波转,云间玉可摘——

      竟、竟会是位高权重的崔令君?

      然而,就在今夜,她已在府中离世。

      傅选之身体渐渐又紧绷起来,不由地迈大了步子,且吩咐驾车與的内官行得更快了些。

      这建康城的天,已经变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