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七十一、西南联大 ...

  •   数十年后,李安歌仍然对那段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记忆尤新。
      不管她那时如何讨厌陆家相关的一切人事,恨不得摆脱一切,可那毕竟是她最为美好的年华,也是战争来临前尚且平静的日子。
      以1937年八月十三日那天为分割线,一切都变了。
      至少在那日之前,她并不会有性命之忧;而那天之后,她当真应了陆依萍的这个名字,身若浮萍,命如草芥。
      1938年二月十九日,长沙临大在韭菜园圣经学院举行了誓师大会,正式决定西迁昆明。李安歌站在众学生中,听着台上的教师们各种激情昂扬的演讲,精神却不知飘去了何处。
      自穿越以来未满一年,却经历了那么多。当初她半夜肝论文时,也曾自暴自弃地想过黄石爆发天降陨石世界末日一类,这样她就不用吃这苦了。
      结果她穿越来了乱世,还是得肝论文。
      为了活下去的信仰,为了心中的这一口热气。
      她与大多数师生们一道,选择了经广州、香港出国乘船到越南海防,再坐火车回国去昆明。滇缅线这一条目前尚还运行着,虽然没过多久鬼子也就要打过来了。
      那个时候就要靠美国援华志愿队开辟“驼峰航线”,继续输送种种物资支持大后方抗战。
      李安歌不知道传说中常宋夫人用飞虎队帮她运家具,倒卖军需中饱私囊的事是否真实,她宁愿相信这位统帅空军的女性领袖没那么贪婪——但是她的娘家人可就说不定了。
      与他们一路的有陈寅恪教授,他的夫人因为心脏病而被留在香港。说实话,在这种战乱年代,心脏的确得锻炼得强一点。听说梁思成与林徽因两人的家也被炸了,当他们拉着孩子逃出来时,当面砸下来一枚哑弹。
      这谁受得了?
      李安歌倒想找机会提醒一下林徽因注意身体,别得了肺炎。结果她又忘了时间,这家人早提前踏上了前往昆明的路。不过她本人并非建筑系,与林徽因不熟,贸然前去搭讪太过古怪,想想林女神在路上应该并不会有什么不测,便将此事放下了。
      出发的前一天,叶峥奉余宁的指示特地从重庆赶来陪送她。虽然他们这一路上有国【和协】军护送,安全当有保障,但能遇到一个熟识的人,李安歌还是相当高兴的。
      特别是叶峥给她带来了展鹏的口信。
      这年头打电报打电话太费钱,且李安歌这边接着不方便。她收到过展鹏的几封信,却全部都是报喜不报忧。说实话,就算在现代社会尚且还有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呢,怎么可能尽如他信上写的这般好?
      果然,叶峥私底下给她讲了另一些事。
      展鹏在美国遇到了一个中餐店老板,姓陆,叫陆尓康。老板娘是个白俄人,英文都讲不利索,两夫妻整日辛劳,前不久却因当地帮派冲突,店面被砸,挺惨的。
      展鹏只在那家店吃过两顿饭,本着同胞情谊问了一下姓名,听着感觉说不出的耳熟,便把这事写在了信中寄给了李安歌。
      可是信寄丢了,李安歌从来没见到过这封信。
      展鹏从她的下一封回信中推测出了这一实情,便辗转告知了余宁。余宁把这当成一奇闻轶事让叶峥转告李安歌。她的原意是——你看还真有人叫还珠格格里福尔康大爷的名字啊哈哈哈哈……
      李安歌:“……”
      依萍本尊的记忆告诉她,这特么就是她的五哥!穷瑶奶奶揍爱起这号的名字她能咋办?
      然而于此她也没多想,反正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美日裔都得大遭殃。如果她这位五哥能熬过这段时日,未来把握好时机的话,说不定以后生活能好上许多,压根无需她操心。
      她给上海的方家——而非陆家——去了信,信中写了她要随着临大转移的消息,并附上她在圣经学院的照片。
      她与方瑜仍然保持着频繁的联系。陆家时而也会有信来,都是些空话套话训话,语气像极了陆振华,几封信连起来的大意是可云与秦竹墨结婚了,陆尓豪面上笑嘻嘻地送上祝福,背地里把自己灌了个烂醉,嘟嘟囔囔怀念逝去的青春,真是没用窝囊没担当。如萍和何书桓仍然那么不尴不尬地挂着,在她等着何书桓快要等成一尊望夫石时,杜飞对她坦诚说自己要放弃了,于是如萍又反过去追他,一点都不安生。而就在这一片鸡飞狗跳之中,方家却悄然找好了住处,一心决意搬出去,陆家挽留不得,可不能怪你妈给人照顾不周。
      李安歌并未与陆家完全断开联系。因为地理上的距离,她现在反而不用与陆家一刀两断了,反正陆家烦不着她,留着个通信渠道看他们这一出出戏当个吃瓜群众也挺好,算是烽火战乱的求学生涯中一点娱乐调剂吧。只是她本人除非必要,极少给陆家去信,别的不说,光从陆家这两封信的叙事中她就有无尽的槽想吐,更别提方瑜的信却写了截然不同的内容,把陆家想粉饰太平的这点小心思全戳穿了。
      陆尓豪同学压根没像陆家信中写的那般老实。他试图学何书桓脚踏两条船,在可云与方瑜之间来回不定,与两人都很好,大献殷勤之外还经常作出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幽怨地盯着两人看,活像是被如萍脑控了一般。偏巧因为李安歌事先蝴蝶了剧情,这两位原本该爱他爱到痴狂错乱的女孩子现在谁都不鸟他。于是陆尓豪每天在家咣咣撞大墙,发癫发得方瑜一家不得不搬了出去。
      方瑜够仁至义尽了,她临走时按照李安歌的吩咐,把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了陆振华,还有一部分给了梦萍,结果还被陆家嫌弃不识好歹。
      话说回来,梦萍现在真的长大了,并与可云和方瑜成了好朋友。她是陆家第一个意识到尓豪如萍不对劲的人,结果反而被兄姊联合起来训了一顿。她心中憋闷,便起了学如萍辍学出去做志愿者的念头,被方瑜拦了下来,这才把那些珠宝分了一部分给她,以安定她的心。
      方瑜还引用李安歌的话来安抚梦萍——实际上那也不是李安歌说的,临大有许多热血的年轻人想要回家参战抗日,可这批人都可以说是未来的国之栋梁,都上战场炮灰了那可怎么了得?为此学校特意请了许多社会名流,诸如张治中、张季鸾、白崇禧、陈诚、□□和徐特立等人来演讲。李安歌便把这些人的言语做些摘抄,写在了给方瑜的信中,委婉表达了自己与展鹏想要继续求学的念头。
      当然,他们的讲话中也多有抗战细节的,这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搞得学生们更加群情激奋,这个李安歌自然不会与方瑜多说。
      转移的路程漫长而艰辛,有一段路他们只能坐国【和协】军的卡车,道路起伏不定,别提要连夜坐车要坐断腰摔坏屁股了,有时候还得顾及日军战机有可能会进行的轰炸。一路上的食宿仅限于最低保障,有人病倒,也只能咬牙跟上,或者就留在当地,等身体好转后跟随下一批转移的师生一道上路。
      也许是之前在马约翰教授的督促下好好锻炼了一番,也许是因为叶峥负责的照顾,也许是因为挨过炸所以否极泰来,李安歌的身体倒是结实得很,全程没倒下,还能腾出手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帮着递个水,念念书什么的。当然实际上她能念的书十分有限,路上颠簸,她看两行字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干脆放弃这个,转而给同学们讲起了故事。
      她讲的大多是科幻故事,从《海底两万里》入手,渐渐地融入自己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给众人讲原子弹、□□、三相弹,核子发电厂,可控核聚变,电脑,平板,手机,人工智能,火箭、导弹、卫星、国际空间站、阿波罗登月,火星探测计划,旅行者一号,宇宙起源,黑洞,虫洞,高维空间,《星际穿越》……
      渐渐地她的话题吸引了许多教授也一同参与进来,不约而同地讨论起这些东西的可实践性。只是众人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女学生讲着讲着就开始流泪哭泣,那样满怀希望与憧憬,又那样充满绝望与压抑。
      他们都不知道,日后这段智慧的火花四溅的对话与讨论,被称为“西迁夜谈”,深深影响了在场的诸多学生,为日后新共【和协】和【和协】国的人才们点亮了正确前进的路线。
      1938年4月17日,李安歌等人成功抵达昆明。而在两个礼拜前,教育部下达训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于昆明改建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李安歌站在学校的牌匾之下,长出一口气。
      自此后,她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记住那些她可能会忘却的重要日期了。
      叶峥前去与枭龙的人会和,她则拎着行李与同学们入住了当地老百姓们腾出来的土房子里。
      一个礼拜前,前线传来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师生们纷纷热烈庆祝,有的甚至当场痛哭失声,在这一片久违的气氛下,没人挑剔昆明的条件不好。
      至少她们女生住的地方还算个房子,有些男生们住的那都不能叫建筑,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草棚。虽然是艰苦了些,但起码他们终于定了下来,不用再去坐那没完没了的车了。
      为此连孔家的小姐都会小心注意回避,她不与大家住在一起,但也是穿戴朴素,和众人一致。有传言说她每天早上都能坐车上学——坐到离学校不远处后就下车,然后徒步走过来。
      大家虽然心知肚明孔家作为常宋夫人的姐夫家该多有钱,但起码孔家小姐这点情商在线,不会傻兮兮地跟如萍当年似的,对着依萍本尊撩起袖子兴高采烈道:“这个镯子要二十块钱!好贵的呢!”
      这就是李安歌对这些乱七八糟的八卦唯一的感想了。说实话,凭着孔家小姐的出身,学校里已经有人有意无意地把她孤立了起来。但凡她敢这么做,别说她本人,恐怕连孔祥熙的狗头都要被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捶爆。
      通货膨胀最厉害的1940年还未来,但教授们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和夫人们时不时做些外快。偶尔李安歌还会去找梅贻琦校长夫人买她做的“定胜糕”来吃,热腾腾的刚出锅,带着米香,味道挺不错的,权当讨个彩头。没办法,这里伙食与在长沙时很不能相比,能吃饱算不错了。还好学校不收学费,反而会发放一些不需要偿还的“贷金”,这令学生们的日子稍微宽松了些。
      这样一看好像回家抗日也是条不错的出路?
      那天她正和毛慧君两人一人捧着一块糕吃着的时候,毛慧君鼓着腮帮子凑近八卦道:“据说我们数学系的系主任杨教授的儿子今年也要报考我们学校了,他可发愁着呢。”
      李安歌耸耸肩,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愁什么呀?起码他儿子有食堂吃了,该放松才是。”
      “话可不能这么说,虽然他儿子今年才高二吧,毕竟得他们家日子不好过,儿子上不上大学,还是得靠杨教授一人养活全家。”
      “这倒是”李安歌咽下口中的食物,把糕点全塞进嘴里,“他儿砸想读啥专业?叫啥?”
      毛慧君皱着眉头望天想了一会儿:“杨振……杨振宁?好像我们杨教授想叫他读化学系……依萍?依萍你怎么了?唉吃东西别太急了,我不跟你抢。”
      李安歌咳得惊天动地,脸憋得通红,大半糕点都飞了出去。她搭着毛慧君的肩膀有心想说什么,脑中却只有一句话:册那个记结棍了,砸锅卖铁也得供这位神仙读书啊!
      还有这位神仙怎么去读化学系了?他不该读物理的吗?
      总之西南联大的日子就这么鸡飞狗跳地过着,该怎么读书还是怎么读书。不久杨振宁果然从化学系转进了物理系,一想到自己居然成了这位大神的学姐,李安歌更觉得压力山大,读起书来仿佛后头有狗追着她撵,就算在加州理工大学赶毕业论文那几天也没她这一年这么拼。
      至少,她还有着与展鹏的约定。一年,就一年的期限,她必须修完所有学分,参加了毕业典礼,携清华的证书赴美继续深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七十一、西南联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