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下 ...

  •   唐元的酒喝得很不自在,他喝的酒的确是胡晓叹的喜酒。他不是在星子酒楼喝的酒,酒楼的伙计塞给他一坛酒,然后恭恭敬敬地请他走到门口,猛地一脚将他踢出了酒楼!他只有怀抱着女儿红绿着脸找地方自己消遣。
      关于唐元选择消遣的地方,权威人士颇有争议。他们甚至列出了清单,运用排除法将他们想象中唐元最没有可能去的地方排除在外。最后他们终于将唐元“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分析了出来——赌场、酒坊、青楼。
      其实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些个自以为是的人,总是将别人想得那么简单。他们分析得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唐元最后决定消遣的地方。
      据当地最大的团伙——丐帮的人传说,当日晚不止一个相貌比较顺眼、神情比较不正常的年轻男人被人踹出了星子酒楼。具体原因是各不相同又各有千秋,什么情场失意啦,吃霸王餐啦,企图闹洞房啦,房间不够用啦……其中有一个气质最好目光最迷离神情最苦闷的男人被踹得最狠,他狼狈地爬起来一摇三晃地进了赌场……
      唐元进了赌场,又出来了。因为所有的赌徒都用那种想要杀死蚊子报仇血恨一般的眼神看着他。因为在场的所有人在“最后关键时刻”都认为星子酒楼这一战唐元非胜不可,因此全下了注。等到买定离手的时候才发现“最后关键时刻”根本就不是最后关键时刻而是最后关键时刻之前的时刻。于是庄家通吃。
      唐元于是进了酒坊。却发觉似乎今日情场失意的对手几乎全在这里喝酒!好家伙!居然都凑过来称兄道弟来!唐元的脸色更绿了——想他堂堂天鸿宫少主岂能是一般世俗愚男?借酒消愁虽然愁更愁,但是总要找个比较风雅的地方吧……
      于是唐大少爷很自然地就晃进了扬州最最奢华的那个青楼。青楼这种地方到处都一样,什么环肥燕瘦、浓妆艳抹、轻歌曼舞诉衷肠……但是今天唐元的火气挺大!
      他觉得桌上的酒太醇、肉太鲜;
      他觉得雅座台上风太大、花太香;
      他觉得身边的姑娘脂太浓、粉太艳……
      醇酒香花艳粉中,唐元又听到一声莫名叹息,他的心不觉颤抖起来……
      怀抱着那星子酒楼的女儿红,跌跌撞撞地落荒而逃。

      “红颜,红颜,似云烟……”远远的似乎有人在唱。
      ——确实,道理谁都会说,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堪破这个道理。比如大家都知道红颜似云烟,转瞬即逝。但道理终究是道理——美女大家都喜欢——这就是事实。
      从不头疼的叶雨花今天开始觉得头疼。
      因为他实在不晓得那个逃跑的女人有什么正当的、比较说得过去的理由在新婚之夜落荒而逃。
      他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吵着闹着要一个解释,因为有时候有些事情很难解释。

      秋,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来了。
      在秋的苍穹上时而咿呀地飞过一群鸿雁。
      在诗人们的印象中,秋的美一定与盛菊、秋蝉、火枫等等等等这样的落叶飘花虫悲鸣有关。
      然而在忙碌着的人们眼中,真正的秋并不那样伤感。伤感的是诗人,因为他们没事做。
      胡晓叹很忙。
      她忙着逃跑。
      她怀疑自己上辈子作孽,因此招来叶雨花这么个大麻烦。每次不小心让他逮着的时候他总用那种悲痛无比的眼神瞅着自己,真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她只有趁他不留神的时候拼命飞奔。
      固执的晓叹因为逃跑,所以没时间思考。

      江湖中有人,就像江、湖中有鱼一样。
      胡晓叹逃婚的消息最后还是传了出去。每个听到这消息的人都在第一时间不谋而合地说了这样俩字——“什么?!”
      八卦的人们很敬业地列出了许多种猜测,他们经过无数次茶余饭后的讨论之后得出这样一个结果——
      小两口吵架了。
      后来就传说魔教在江湖上大肆追捕胡晓叹,凡是叫胡晓叹的女人都遭到了追捕。最离谱的是追捕的人不分老少美丑,只要是叫胡晓叹的女人,就抓。等到这个追捕事件搞大了的时候魔教那个懒美人教主才搞明白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因为她下的命令是——“追捕一个叫胡晓叹的女人。”
      就因为平息这事儿,花无痕重出江湖。她亲自将这些不幸被误抓的老太太和小女孩送了回去,并分发了为数可观的精神损失费。
      传闻剩下的青年胡晓叹据说有三十万三千零三人,装满了魔教总坛的所有牢房。
      但传闻终究是传闻,难免夸大其辞。其实魔教的牢房根本没有多少个,而且天下那么多年轻女子加起来也未必有三十万那么多,更何况找的还必须是姓胡名晓叹的。事实上最终被留下来的胡晓叹仅有九人,毕竟叫胡晓叹的女人不多,能找到这九人已见得魔教实力之大了。
      这个消息走漏以后,中原武林很是担心。其实不该说是中原武林,该说是武林中的正派人士。
      正派人士真是个很有趣的群体。他们做任何事似乎都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例如造福武林、例如拯救天下苍生。为此他们抢劫杀人放火烧山打群架,都因有了这样的理由而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其实江湖上分门分派本就是错误。因为好事者的天性是惟恐天下不乱。
      魔教就是在某个武林人士悟出这个道理之后横空出世的。创教的这位高人抄袭了佛经上的一句话,改了四个字,作为魔教的入教切口:“我不入魔教,谁入魔教!”宗旨是统一天下武林、平息江湖血腥。
      世界就是这样,你要做一件伟大的事你必须牺牲很多很多,例如只有用更暴戾的江湖血腥才能真正平息江湖血腥。
      但这为魔教高人终究也只是一介凡人,他费劲心机却独独算漏了一点,也就是凡事不可太过张扬。
      江湖上哪门哪派不想自己做老大?否则搞那些个名声做什么?舆论啊!民心所望啊!大家都要做好人骗个“武林盟主”之类的位置,坏心眼就只能放在肚子里不说。这个叫做“包藏祸心”。于是当魔教开始张牙舞爪地崛起时,武林中的其他门派难免眼红,因此他们有史以来首次勾结在一起共同对付魔教“妖人”,美其名曰“盟友会”,并为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史称“正派武林盟友会第一次会议”。
      魔教的那次“血腥革命”就是由于太过张扬,又计划不周全,最终被正派武林盟友会打得溃不成军,最终归隐江湖。
      而此番谁也没有料到魔教会重现江湖,而且传闻它的实力之浩大,不容小勘。
      一张脸就这样开始折腾江湖。
      “正派武林盟友会第二次会议”总共开了九日。主题是“魔教妖女重出江湖,武林甚危!”把这十三个字简化了讲其实就只有三个字:“怎么办?!”在这会议期间什么山珍野味生猛海鲜连皇帝老儿都不一定吃得到的食物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正派武林盟友会根据地——武当山。由于武当山是道士们的清修之地,因此当时就有许多人质疑这条消息的可靠程度。丐帮的代言长老就说了一句话——“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举。”
      花无痕苦笑着望向面前那九个风格迥异,形貌不同的胡晓叹,心下甚知此中无一人是她想见的,谁知这九个胡晓叹竟九口咬定自己就是叶雨花的新婚妻子,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泼辣地互相讥讽。花无痕伸了个懒腰,继续苦笑,暗地里将银牙咬碎肚里吞——
      她的宝贝儿呵~究竟惹上的是谁家女子?
      后来魔教一直都没有动静。众武林人士就闲不住了——好歹也开了这么久的会议,大家都策划并且劳民伤财这么久了,若是派不上用场岂不是大家都下不了台?于是他们考虑再三之后决定“拜教”。虽然兵书上说,好的军事家要善于静观其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事还唱唱空城计;但兵书上也说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如今没人知道那个美女教主花无痕的肠子打了几个弯,而且魔教重出江湖的速度又太快,根本就来不及在魔教中安插眼线。书生们感叹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时间传成“情报用时方觉无”。众人久议不下,只得硬着头皮来一招“先礼后兵”。

      花无痕坐在华丽的大厅正中,接见了正派武林人士代表。并且很有心地让人留了记录。
      当时魔教正本的对话记录是这样的——
      “花无痕:来者何人?
      众:门有灰代表——少林上课、母蛋无须、鹅梅害人、青海遗留……前来拜教。
      ……”
      这本记录在流传出去的时候引起很大轰动,比较礼貌的说法是——做记录的人显然使用了通假字,其实大家心理清楚那些都是错别字。
      据考,这些盟友会代表的正名应该是——少林善可、武当无虚、娥媚海仁、青海依柳。
      经过正派人士校正翻译,接下来的一段是这样的——
      “……
      花无痕:所为何事?
      众愕然:这……
      少林善可:贵教近日重出江湖,真是可喜可贺,众盟友前来相贺。
      武当无虚:不知贵教大肆寻人所为何事?可有难处?众道友兴许能助贵教一臂之力。
      花无痕:哈哈哈哈!我教自创教以来从未退出江湖,何来‘重出’之说?此番举动所为……哎~不提也罢……
      娥媚海仁:看教主似个豪爽女侠,怎地如此不爽快?何不直说,众人也好参详参详。
      花无痕:你等真个想知?
      众:真个想知。
      花无痕:说得乃是家事。
      众:家事也是事,教主的家事便是贵教大事。
      花无痕: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看来今日无痕所见皆是高人!
      众:教主过奖,此话从和从何说起?
      花无痕:无痕不才,膝下只有一爱子,才貌不惊然甚得我心。眼看着吾儿一年长过一年,为娘的心里难免计划着儿女婚姻大事。谁知吾儿一心想着婚事从简、不必大肆宣扬,竟离教而去自行择妻!近日听得吾儿新婚,无痕大喜过望、四下打听,谁知这新婚的小两口子竟闹起别扭,在江湖上一逃一追是传得沸沸扬扬……哎~”
      ——那本记录上的文字就此为止了,正本上满是别字,叫人笑掉大牙。

      有人说,这一记录说明了连魔教内部的史官都是白字先生,可见魔教外强中干,灭教之期不久矣;
      又有人说,魔教此举乃故意奚落正派人士,拿他们的名字做笑柄,妖人行事,心存不轨。
      花无痕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她只是抱着她刚刚习字一年的小女儿,懒懒地对满坛教众说:“谁把少主的习字本弄丢了,谁去追回来。”
      几百年后编写戏文的人们考证此节,对花无痕是否有个女儿提出了疑问,因为当日她在教中会见盟友会代表时确实说了句“无痕不才,膝下只有一爱子,才貌不惊然甚得我心。”不过也有人说,她说得是只有一个“爱子”,那不见得就是说她没有“爱女”。
      那段记录之后的情形其实是这样的——
      花无痕幽幽叹气,苦笑着望向厅中数人。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得知那扬州比武招亲的丑女胡晓叹的新婚夫婿就是她的儿子。
      花无痕当即表示,她想见见着儿媳妇,谁知教中尽是些粗人,将嘱咐当成了追捕令——也就是说,这全是误会。
      花无痕还问出了一个问题——“对于此事,各位可有良策?”
      无奈这个问题难度太高,听到这个问题的来访者不约而同地发出“这个……这个……”的声音。
      话说这花无痕有三邪,其一,是她美得近乎邪气的容貌;其二,是她神秘得邪乎的身世;其三是她直爽得邪门的处事方式。
      当时确实有人猜测花无痕的重出江湖与胡晓叹的逃婚有关,他们想花无痕总不会将家事放在大庭广众之下传扬吧?人说家丑不可外扬,他们以为此事并不单纯,就像一般人不会因为想找一粒米而放弃吃饭。他们忽略了三点:
      一、胡晓叹若是米,就是粒金米;
      二、花无痕也是人,而且是位母亲;
      三、在花无痕看来,夫妻吵架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
      看着“魔教妖女”笑吟吟地命人将那九位胡晓叹请出来说是要大家一起参详参详,众人不禁直冒冷汗。
      后来经过讨论,一众正派武林人士代表终于得出结论——
      九人中无一人是胡晓叹。
      因为据他们所知,胡晓叹不喜抛头露面,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这样的女子性情孤高,怎会贪图荣华富贵死赖在教中不走?更何况若她真是此样人,又何来逃婚之举?其实他们心下清楚,根本用不着讨论,只因为这九个女子容貌端丽都不算太丑,如何能是那比武招亲的传单上所写的那样“貌丑”?只是他们虽然这样想,却不敢,或者说觉得不能这样说。
      花无痕笑得很开心,就像十六岁的单纯少女第一次看见蝴蝶飞舞那样开心。
      接下来她更开心了,因为她有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安置这九个人?”
      说到“安置”,人们难免会想到“惩罚”二字,一时间九女哭声震天,令人烦不胜烦。
      挨板子?抽鞭子?流放?凌迟?想到此处,僧尼道俗都不禁连连打颤,可见一定的惩罚是会在人们心中树威立信,即使这些人从未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他们一样会打颤。
      看着花无痕近乎天真的眼神,盟友会代表如临大敌,面色凝重,心想此刻这九个胡晓叹的生死存亡就系在他们几个人的嘴上了。谁能救下这九人在名门正派中确定地位这个愿望就可以基本上实现了。
      但冒充魔教教主儿媳妇这么大的罪没有惩罚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僧尼说起我佛慈悲不可用重刑,道俗开始与花无痕讨论修身养性不可造太多杀孽……
      最后花无痕做出了一个几乎要令人惊掉下巴的决定——
      以重金赠九女,并敲锣打鼓欢送她们出教!
      花无痕的理由很简单,她说:“儿子有人抢着要嫁,媳妇的响亮名声有人抢着要用,是好事。”
      ……
      “武林大劫嫌疑”就这么解除了。
      正派中人被驳得灰头灰脑,其中知道来龙去脉的人不禁大骂花无痕邪乎其邪,滥用职权,私底下却羡慕其呼风唤雨的能力。这道理往白了说就是,吃不着葡萄虽然嘴里说是酸的,心里却依然异常想望。而僧尼们虽然表面上很和蔼地表示“花施主慈悲为怀”,但在各派内部召开的会议上讨论的主题确是“如何对付正以重金状似慈悲地笼络人心扩大势力的魔教”。
      各家茶余饭后的话题不约而同地统一为“魔教妖女未死重出江湖,为儿寻妻重金追晓叹”
      魔教一时名声大好,许多想不劳而获的姑娘从此抛弃祖宗改名换姓胡晓叹,坐在家中守株待兔;许多江湖小混混强烈要求进入魔教,并将求禅的禅语“佛不渡我,谁渡我?”改为“魔教不要我,谁要我?”喊得凄惨无比。
      花无痕在某日午睡后听到属下汇报,笑得花枝乱颤,之后她说了四个字:“不动声色”然后她伸了个懒腰,就在大厅中一晃,消失了。
      ……
      胡晓叹已经三天三夜没吃没喝了,她此刻落魄得像只逃难的耗子,她倚在破庙的柱子上剧烈地喘着气,发着抖。
      叶雨花一时心如刀绞,他左手拎着一只烧鸡右手抱着一坛好酒,缓缓走入破庙。
      胡晓叹瞪大了眼,作势又要狂奔,忽然叶雨花开口了,他说:“你吃,我走。”然后破庙地上就留下一坛酒,一只烧鸡,他的人已不见踪影。
      远远的似乎有个声音在叹息:“不喜欢,就休了我~~”
      正在狼吞虎咽的胡晓忽然吃不下了,几日的狂奔都没让她难过,此刻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她委屈得放声大哭。
      休夫——多可怕的俩字啊!
      胡晓叹气想着想着才发觉她赶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跑,如果当初有个谁谁在她面前大喝一声:“站住!跑什么跑?!”她绝对会冷静下来不再逃跑,而善良的叶雨花居然提出了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建议。
      后世人们传唱这个故事的时候有好事者就这个现象做了采访——
      甲:胡晓叹是个疯女人!
      乙:叶雨花是受虐狂!
      丙:胡晓叹这样的女人娶不得,不是说她长太难看,而是一结婚就强迫丈夫锻炼身体,我最讨厌赛跑了,弄得一身汗臭。
      丁:我的娘啊!叶雨花这样的男人太懦弱了!按我说就是一巴掌打晕了扛回家好好审问!
      戊:胡晓叹好有性格!会跑的兔子肉……
      ……
      回答是千奇百怪乱七八糟的。
      不过胡晓叹果然在一哭之后就不跑了。她心下思索着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跑?”她知道答案绝不像她曾经回答叶雨花的“你没有参加比武”那么简单。
      就在她终于想到答案乐得抬起头的时候,她撞上了一个人的下巴。
      那人惊叫一声跳了开去。
      她抬起头,看见一位绝世美女。
      “你你你你你……”那女人瞪大了眼,指着胡晓叹的脸,“你”个不停。
      这说明了一个定理:再神秘的女人,吃饭时也是不戴面纱的。
      胡晓叹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可怖的脸上无形地出现累累伤痕。她在心下掂量着该不该给这美女一剑——因为她对待这种无礼冒犯她的人,一向都是用剑处理。然而这次遇上的不是对手,而是一个陌生美女。
      那美女“你”了半天终于“你”出一句话“你想吓死老娘呀?!”
      胡晓叹开始落泪。
      那美女恍然大悟,大声嚷嚷道:“小妹妹你长得那么特别,是人都会吓一跳这很正常嘛,若大家都和你长得与你一样,你们就是见着我吓一跳了!”
      胡晓叹睁大泪眼,仔细打量着眼前美女。
      “来,跟着我说:‘看什么看?!没见过丑女啊?!’”
      胡晓叹长这么大首次接受了她是丑女的事实,她没有再自卑,就如同陌生美女说的,“一辈子罩着脸,纱里看人更是没有用。”旁人说什么是旁人的事,生活永远是自己的生活。
      后来嘴里塞满东西的胡晓叹听完陌生美女的长篇大论,问了声:“你是谁?为什么说这些?”
      陌生美女刚要开口,忽然紧张地说:“他来了!”然后就不见了。
      叶雨花慢慢出现在破庙里,他说:“晓叹,我想谈谈。”
      胡晓叹抹了抹嘴上的油,喝了口酒,道:“说。”
      这回轮到叶雨花瞪大了眼睛。
      “看什么看?!没见过丑女啊?!”胡晓叹用她美丽的声音不满地斥道。
      “这……晓叹,为什么逃?”
      “不知道。”
      ……有时候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太优美太华丽的解释反而另人生厌。

      江湖上传闻胡晓叹息夫妇和好的速度与吵架的速度一样惊人地快。因为自此之后连丐帮与魔教都没了他们的消息。
      花无痕懒洋洋地靠在躺椅上打着呵欠喝着茶想着某个姑娘油腻腻的手和清亮可爱的眸子,对急匆匆从塞外赶回来的丈夫叶展叶说:“他们?应该和好了吧~”
      一张脸的江湖就此告一段落,所有后世的版本都是:“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白头偕老。”
      也可能,晓叹真的休夫;
      也可能,再过着跑跑追追的生活;
      也可能,过了一段夫妻生活后感情不和遂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
      这个世界上是存在许多可能的。
      你可以去猜测,可你永远不会知道真相是哪一个。
      因为这是别人的人生。
      至于叶雨花是不是那日躲在树上和唐元一起看胡晓叹杀人的那个年轻男性高手,除了叶雨花自己没有人知道。
      你说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