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日落星起华灯初 ...

  •   落日黄云,暮色苍茫;北风吹雁,游子他乡。
      此山名为横断山脉,地处玉门关外,数百里荒芜人烟。因贴近戈壁边缘,山陵地势平坦,绵延伏卧。唯主峰屋脊山兀峰突起,断壁悬崖危然险立,形成一座天然屏障。山脚孤立一座郭城,名作扶苏城,相传为秦时太子扶苏所建。
      时过秋分,山间稀落的老树渐显枯黄颜色。高拔处无所遮蔽,风啸晴天,席卷沙石,依稀可见一名中年男子直身崖石上。壁崖犹如刀削,齐整入云,男子面朝悬壁,在狂风乱石中巍然不动。
      这人身着暗灰色布衫,面容刚毅,经由岁月的刻画,增添了几笔孤旷落寞,狂风下他束发乱舞,衣袂飞卷,着实有说不出的清秀潇逸。他背上轻便的布袋也随风扬起,却见正面边角处迎光闪亮,仔细一看,是谁用金丝线绣了个两寸大小的“佛”字。再看这灰袍人双手合十,迎着晚霞落日垂头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一串黄铜佛链自项中垂落。原来这灰袍男子竟是屋脊山天王寺中的一名带发修行的和尚,法名道济。
      道济本是江南武林中名门子弟,十余年前艺成出师,北向游历,途经此西北边陲小城,竟遭遇到平生憾事,心灰意冷之下,在此处觅得一归属落脚驻住,带发修行。天王寺本是一间荒野小寺,便是为道济在此处落定后,将武学与禅宗融会贯通,才出了声名。乱世尚武,寺庙也因此变得香火鼎盛起来。
      随着“呱”地一声婴儿啼哭,扶苏城郊寡妇村的刘寡妇临盆,生下了一个七斤一两重的大胖小子。产婆张三婆倒拎起婴儿的脚,用手在屁股上拍了一掌,惊讶道:“一哭起来跟打雷似的,接生了这么多个娃儿,没见过哭声这么嘹亮的。这小子刚生下就五官分明,多好的面相。瞧他的耳垂肉实的样儿。村里人都说刘家娃儿有福气,看来真没说错。”
      村人严六姑为刘寡妇掩好棉被,笑呵呵地从产婆手里接过婴儿,抱到浴盆处为他净身,说道:“可不是吗。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寡妇村的女人一有身孕,当家的没几个月就会得怪病死去,刘家那口子愣是撑到孩子九个月大才走,算起来也是件稀罕事。这娃儿生得一脸福相,没出世就给家里带福气,长大了该是个富贵命。”
      产婆点头道:“早先刘家的有身子那会儿,大家都说她肯定生个白胖小子。这时真出来了,刘家的算松了一口气。”六姑道:“提这事村里哪个有闺女的不寒心。三婆,你说我家闺女都二十一了,还没有人登门提亲。说得也是,外头但凡知道寡妇村的,谁敢娶咱村里的闺女。”叹一口气,又道:“别说,连村里人都不愿娶自村姑娘,却也须怪不得外人。”
      产婆道:“你也别急,兵荒马乱的,总有不知究竟的外乡人撞上来。”将沾血的布和剪刀等用具都丢到了清水盆里,随手撮弄起来。六姑给婴儿洗完澡,用小被子包起来放到刘寡妇床头。唏嘘道:“咱们做女人的,再怎么也是个寡妇命。便只像刘家的这样生男娃的才有指望了。”
      刘寡妇从生产的痛苦中慢慢恢复过来,这时已有了些气力,见自己生了个白白胖胖的男娃儿,也觉得十分欢喜。满脸怜爱,抬手轻抚着娃儿头上湿搭搭的胎毛。产婆笑道:“刘家的运道好,把男娃好好养着,等他将来出人头地,娶个外头的媳妇。”
      三人正乐呵呵地看着床上粉雕玉琢般的娃儿,突听老远有人喊道:“刘家的生了吗?生了男娃还是女娃?”不一会,村长瑞喜婆婆推门进来,走到刘寡妇面前,还没来得及细看新生的婴儿,就禁不住笑意盈盈,道:“刘家的,你可生了个宝贝。你家门口有好大一片云哪,我看就是戏文上说的什么祥瑞。”
      产婆和六姑闻言惊喜,都急忙走到门口。门外已经聚了好几个村民,对着天边密集的云霞指指点点。一个道:“白花花的一堆,肯定是祥瑞。”又一个道:“听说贵人降生时上天都会有吉兆,看那云的模样,一点不错,是观音大士的座莲。”
      产婆和六姑听着,笑逐言开,连连点头,道:“瑞喜婆婆是村里最聪慧的长者,她说的话绝对不会错。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们也跟着沾光了。”刘寡妇从床上挣扎着起身,透过花窗的缝隙向天上望去,果真看到几朵硕大的白云连成一片,像一朵怒放的白莲。她轻轻拍着身边的娃儿,喜道:“还真应了他爹在时,天王寺解签和尚的那句话,甚么福泽绵长。我肚里掉下来的定不会是个简单的人物。既然上天都给了吉兆,就叫他阿吉吧。”
      浮云变幻,日月穿梭,寡妇村的小人物也好,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也好,都同时在时间册上谱写下命运前行的篇章。这时,中原一带历经多年战祸,百姓流离失所,时局混乱,唯中原和西域通商往来不断,无数人与骆驼在荒漠的边陲之地踏出了一条丝绸之路。
      扶苏城是西域通商的必由之路,一些往来商队在此屯扎,买卖移易,使得这荒凉古城逐渐繁荣起来。这里地处偏远,方圆百里无人居住,王命难达,竟成了许多浪子游侠避祸佳所。乱世之中,一片难得的安宁乐土,便这般在这边陲古城中建立起来。寡妇村里应着祥云吉兆而生的刘阿吉,则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在他娘的悉心呵护及阿姑阿婆的疼爱下,平平安安地长大。
      阿吉顶着吉祥的光环出生,在这蒙昧淳朴的村落中生活成长,自然不须学识过人才华出众,平素稍有长处,便赢得村众的器重和关爱。他天生乖觉机灵,善用大伙儿对自己的偏爱,时而举止讨好,更是倍受村中一干长辈赞许。阿吉长到十一二岁,率一群孩童在村中嬉闹玩耍,俨然便成了寡妇村同辈中的领袖人物。
      其时扶苏城里四方云聚的各路势力,均已渐渐盘根稳扎,往来商队车马川流,带来了丰裕的物资。扶苏城中一片热闹繁华,堪称一个小中原。
      寡妇村在扶苏城内是个相对闭塞的小村落,一则村中男丁多是早亡,使村庄蒙上了一层不洁的色彩,知情人于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来走动,再则村人若有人能够出村去在外立足,也不愿告知他人自己出自寡妇村,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阿吉等小孩儿从小便只在村内活动,小孩子都是玩性儿重,有时听大人们从村外回来说起外面的繁华,不由得萌发出村到扶苏城街市上玩耍的念头。
      寡妇村中大都是女流,与外界交往接触,不免受些欺负。因而提起外界的人情世故,往往便是豺狼当道,十分可怖,自然也是为了孩童不要太过贪玩,外出闯祸。但阿吉等听了,却信以为真,将这出村游玩当作了一件性命攸关的大事。犹豫再三,才终于组成了一个五人次的敢死小分队,由阿吉为首,决定于凌晨时分勇闯虎狼之地。
      天蒙蒙亮,阿吉一行五人整装待发。一个个用厚实的衣物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还用头巾扎在脑袋上充当保护。他们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危险场景,但为了看一眼外面的花花世界,却又执意勇往直前。阿吉大喊一声“出发”,大伙儿就一同向着村口前进。阿吉走在队伍最中间一个,他虽然是领头人,但此时天色尚有些昏暗,自幼就怕黑的阿吉便暂时无视职责。
      五人都是第一次出村,村中大人不愿意孩童出外玩闹,就也从来没有向他们透露过进城的道路情况、途中耗时。他们便也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方向。一路上停停走走,打打闹闹,直到太阳升到半空,阿吉伸手一指前方,人头拥挤,熙熙攘攘。孩子们知道是扶苏城到了。
      阿吉这时走在了队伍前面,他看看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倒有两个面色微微发白,惊恐地看着人潮的方向。他于是咬咬牙,道:“别怕,你们跟在我后面。”整了整身上保护自己的衣物,一行人向前走去。
      五个衣着特异的孩童出现在扶苏街头,为首的男孩手持一根短棍,横在胸前。路人不由得多看几眼。
      几个孩子的打扮在人们的眼中自然是透着几分古怪,但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这个充满新奇的地方不仅有着稀奇的小玩意,还有一些衣着发式样貌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让孩子们又惊又喜。他们防备地看着周围的人们,过了好一会儿,虽然有人向自己一群人投来了诧异的目光,但却没有人过来鞭打或放虎狼撕咬自己,大家做着自己的事说着自己的话,竟似十分安全,他们便渐渐放松了警惕。突然,阿吉看到了一个杂耍艺人正在拨弄一只小猴子,猴子上蹿下跳十分有趣,就将短棒在腰上一插,欢呼一声奔了过去,孩子们也纷纷上前挤进围观的人群。
      扶苏城虽因远离战乱之祸,造就了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毕竟是个无治之城,官府形同虚设,而往来之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几个孩童在街头尽情嬉闹玩耍,全然不知有人已经盯上了他们。
      阿吉正好奇地看着一个木雕的但是会发声的娃娃,听到小伙伴阿墨在身后欢叫“阿吉,来看,这个就是六姑说的那个乌——乌龟呀”。阿吉背着身子向阿墨晃晃手,还不想离开这个奇怪的木偶娃娃,突然阿墨“啊”了一声,“呜呜”哭了起来。阿吉回头一看,阿墨跌倒在地上,一个满脸横肉的大个子伸出一只脚向他踢去。
      阿吉立刻冲到阿墨的身边,对着大个子一记猛推,护住了阿墨。其他几个小伙伴看到,也都围到了阿墨身边。那大个子踉跄几步,不由得怒骂道:“小兔崽子,胆子还不小,敢推你爷爷。”
      原来这大个子是扶苏街头的一个街霸,仗着自己的身形气力,素来横行霸道。小商小贩见了他都是忍气吞声,吃点小亏求个太平。他这日在街上闲逛,随手从老张处捞一张油饼,老李处敲诈了二两银子,看到这群穿着奇怪又在街上大惊小怪的孩童在自己面前晃悠,只觉得不顺眼,就随意踢了阿墨几脚,没想到阿吉猛冲之下,几乎把自己推倒,便有些恼羞成怒。
      阿吉几个早就预备到在扶苏城里会见到恶霸,虽然没料到是这样的场景,但几个人早就演练过无数次遇袭之时的应对之法,立时就围成了一个小圈,将阿墨护在身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日落星起华灯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