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4、第 94 章 ...


  •   陈舒青看着她俩,笑着摇摇头,然后公布了答案:“是吃饭。”

      玉启失笑道:“你这不是捉弄我们吗?我记得你对着我舅父侃侃而谈,说什么职业技术学院能够让老百姓的孩子学上一门手艺,然后赖以为生。他们来读书,本身就是为了吃饭。”

      提到李博,陈舒青立马端正坐姿,对玉启道:“这就是我求您的第一件事情了。等您回了太守府,一定要多多为我美言,千万让太守大人消消气。”

      “怎么,我舅父觉得这传单不靠谱?”玉启笑着问。

      “太守大人高瞻远瞩,自有他的道理。”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金/主,陈舒青不吝夸奖。虽然连丘敦雨都听出来,她的话有点敷衍。但陈舒青依旧面色冷静地继续说下去:“他觉得我最初的想法比较好,就是让入学的孩子们上午读书算术,下午学习手艺。但——”

      “人数太少了。”玉启渐渐有点理解陈舒青想说的内容了。

      “正是如此。”这一问题整整困扰了陈舒青几个月,她从提出免费供应饭食,再到如今借施粥的机会发传单,可以说尝试了许许多多的方法,只为了提高了入学率。

      “我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便是一个孩子,即便他可能还不到十岁,但只要能够在家里做点活计,都能减轻家中的负担。所以尽管我们提供了饭食,有些负担比较重的家庭,还是不愿意送孩子们来学习。”

      “那这个‘交税算账’又是怎么回事?”玉启大概能想到李博不高兴的地方,陈舒青这么一来,不是怂恿着老百姓在交税的时候自己私下多算算吗?这样他秀水太守府的颜面何存?

      “这只是一个噱头!”陈舒青断然答道。

      既然那些家庭舍不得让孩子们牺牲做活的时间来读书,那她就把主意打到别人身上。

      毛纺所对面那间酒肆的店小二,启发了陈舒青的思路。
      即便是在这个封建的时代,也没有人愿意永远踏步不前。那些茶馆、当铺和绸缎行内的小伙计们,哪个不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店铺里的掌柜呢?
      那么想要实现这样的人生理想,就要学会算账。

      一间铺子里面可能有四五名伙计,想要从中脱颖而出,获得掌柜或者账房的青睐得以学习记账和打理货物,需要的可能是几年乃是十几年的时间。而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本来就是每个人都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到的知识。

      “所以,我开设了晚班和旬班。这些伙计们,只要愿意来上课,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合适的班次。要么晚上打烊了之后来上课,要么等到自己休息的那一天来上课。”陈舒青说到这个安排,眼睛亮亮的。她不是什么出众的美人,但此刻双眸如星,竟让人有种炫目的感觉。

      玉启忽然想到方才谢峰的态度。早在普光寺的时候,她就发现了异样。那次地藏殿双方相持的事情之后,她特意命随行的武士将前后因果都讲了一遍。原本谢峰并没有朝着地藏殿的方向来,是听到了陈舒青她们主仆被武士拦截,所以才出头的。

      她不喜欢这些招惹是非的仆人,因此不久之后,就将当时在场的武士和身边随侍的宫女都遣回了王府。后来女帝派了墨雪卫来,她身边也就常常只带着丘敦雨了。

      现在想来,谢峰并非为了和皇族怄气才如此行事。

      他……

      玉启看着陈舒青,有些羡慕对方。能够这样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事,能够有人在身后无时无刻地关注,真的很幸福。

      陈舒青见玉启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难免有些忐忑,道:“县主觉得这主意如何?”
      玉启回过神来,点点头,道:“倒是另辟蹊径。”

      事实上,陈舒青并没有将自己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说出来。她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自己是这件事具体的执行者,李博和玉启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若是事事都找他们解决,那这间书院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了。

      比如坚持要办晚班这件事,李博实在不能理解。他都逼着商户们出钱供养这些学生了,他们连学费都不愿意讨,居然还要去做工?
      陈舒青花费了很大力气,才劝得李博同意了这件事。

      再比如因为拆分出三种班型了,那么原来的老师就不足了。陈舒青便去找白木书院的学生,看看他们谁愿意来兼任老师——至少可以分担习字和算术的课程。
      和为了进一步升学的蒙学不一样,职业技术学院的孩子们需要的知识更基础,或者说更世俗,所以即便是许书生也有些犹豫,不太愿意来兼任。

      还有课本的问题。
      如果说在蒙学教授一遍《论语》也算是让自己复习了一遍儒学经典的话,那么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的却是更日用的文字,那些老百姓或是商人需要的生活用字。
      《九章算术》中集合许多实用的题目,但是考学的人需要侧重“均输”和“商功”等章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孩子们则更应该多练习“盈不足”和“方田”类题目。前者是任地方官必须了解的内容,后者则偏重商业计算。而对木匠手艺有兴趣的孩子,更应该了解“勾股”的知识。

      陈舒青无奈,只得自编了课本,而且考虑到许多人接受不了女子教授课业,还假托了父亲的名字。
      她可以去教女孩子读书——这是最令陈舒青高兴的一件事,在进行了二轮宣传后,有几名商户家的女儿来入学了。
      但男学生的占比更高,在初创阶段,陈舒青还是想要保守一些,因此她再心急如焚,也不能直接自己出任。

      她没有想到,最后竟是句嵘替她解了围。他们莫延氏的武士,除了武艺和军阵之外,也要学习文化知识。虽然远远达不到秀才的水平,但拿着陈舒青自编的“人口手”课本,还是足以胜任的。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让她从冬至一直忙到了腊八。看到秦氏帮着筹划白木书院的粥棚,她计上心头。
      腊八节一直是秀水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如果能在这一天广发宣传,那么肯定会有更多人了解到职业技术学院。即便他们不会立刻送孩子入学,也能为将来的招生打好基础。

      “所以,才有了您手上这传单。”陈舒青最后总结道。

      玉启看着手中的传单,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离京之前,女帝会叮嘱自己,不要把办学一事当成过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4章 第 9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