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柳暗花明(肆) ...

  •   二人蹲在屋顶对视许久,待到皇上出了门才算回过了神。

      巫师合上了门,拿起镜子端详许久,最终好像泄气一样地放下。

      皇上在此处,必然有高手在附近护卫,虽说陶玉然武功恢复,但终究不是以一敌百的绝顶高手,二人不敢造次,很快回了屋。

      陶玉然将陶幼蓁送回屋内,转身要走,却被她拉住。

      “陶玉然,帮我把镜子弄来。”

      陶玉然抽了抽嘴角,“我是你哥,指使我好歹放尊敬些。”

      陶幼蓁瞥了他一眼,“你还知道你是我哥?多久没回来?”

      陶玉然理亏,瘪瘪嘴,“行行行,那没事我回去睡了。”

      “皇上为甚会在此处?”

      “你问我我哪里知道哟。”陶玉然打了个哈欠,被陶幼蓁扯住了袖子。

      “你的面具不能拖,”陶幼蓁皱眉,“被皇上看见一个当死的人还活着,之后麻烦可大了。”

      “你不会还要拖着我去方才的地方吧!?”陶玉然瞪眼。

      陶幼蓁微笑地点了点头。

      折腾了一个晚上,又是晾晒了一日,面具才终于做好。陶玉然戴上面具,装束成与苍松一样的暗卫,除了活泼些,倒也无甚区别。这几日几人从未出过房门,因此倒也没与皇上撞见。

      又过一天,刚巧是当地的灯会,尽管镇子不大,但灯会照样办的热热闹闹。

      华灯初上之时,陶幼蓁便带着苍松去灯会“偶遇”圣上,而陶玉然在街上随意走动可能会暴露,因此被她留在了屋中。

      皇上来此镇的目的就是为了碰上什么人,自然经常出门走动,如此人头攒动的灯会不可能不来,而陶幼蓁回京城本就是为了面圣,如今在巴掌大的小镇上,还是同一间客栈,与其被发现,不如主动出击。

      灯会上熙熙攘攘,一时半晌找不着目标,陶幼蓁且行且停,在一个小摊儿面前驻足。

      “姑娘,喜欢什么呀?”小贩热情道。

      陶幼蓁伸出手,拿起了一个剑穗,手腕上的镯子滑了出来。

      “姑娘,可是送如意郎君的?”小贩笑道,“你看这个红色的,还有这个蓝色的,也都很好看。”

      陶幼蓁接过小贩手里的剑穗,有些犹豫起来。

      正在这时,一抹桃粉色的身影出现在她身旁。

      “你的镯子好好看啊,哪里买的呀?”一个约莫十七八的姑娘羡慕地看着她的玉镯。

      “不是买的,”陶幼蓁放下剑穗,“是别人送的。”

      年轻姑娘对上了她的眼,仿佛看到了什么怪物一般身子一抖,往后缩了两步,一旁的苍松皱了皱眉,手按在了剑柄上。

      “怎么?”陶幼蓁发现了她的不对劲。

      “不不不,没什么没什么,呵呵哈哈哈……”姑娘尴尬地摸了摸脑袋。

      陶幼蓁暗暗皱眉,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

      “那个,”姑娘有些怯怯的,但似乎十分好奇,“你的镯子……是不是相好送的呀?”

      陶幼蓁有些奇怪,却还是莞尔一笑,“是,怎的?”

      “哦哦哦,那就好,那就好。”姑娘似乎是放下了心,拍拍胸口,“那个抱歉打扰了,我先走了。”

      苍松从暗处凑近了,“小姐,要不要追上去?”

      陶幼蓁蹲下,捡起地上的东西,那是刚刚从那姑娘袖口里掉出来的,而姑娘似乎走得匆忙,并未发现。

      她吹了吹上面的灰,借着灯会的光一瞧,勾起了嘴角。

      “不用了,”她制止道,“我知道她的身份了。”

      那是一面铜镜。

      忙里偷闲的巫师姑娘走了老远,才发现袖子一空,伸手一摸,脸色煞白。

      “坏了坏了坏了坏了……虽然镜子房间里还有一面……”姑娘急得跳脚,“不会丢在了那边吧?”

      “哪边?”

      “啊!”

      姑娘一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我长得这么吓人?”来者摇着扇子从暗处显身,扇子崭新,应当他方才从集市上淘来的。

      “你,你是谁啊……”姑娘扶着墙慢慢站起来,拍着自己快要蹦跶出来的小心肝。

      “嗯,也是,你认识大姐,认识四妹,”来人慢慢揭下脸上的面具,“也当是认识我。”

      “陶……陶玉然?”姑娘瞪大了眼,“你的人设怎么变了?”

      “人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姑娘连连摆手,“陶公子,小女跟您并无瓜葛,那啥,要不考虑高抬贵手一下下?”

      “哦?可是你跟我大姐瓜葛不浅,”陶玉然勾起了唇角,面上染上一分冷色,“把这面镜子给她的,是你吧?”

      姑娘看着他手上的铜镜,就差没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你当日摆摊把镜子卖给大姐的时候我见着了,这镜子里能照出的东西我也见着了,”陶玉然冷下脸,“你到底是什么人?”

      “诶好嘞,姑娘找钱拿好。”

      陶幼蓁接过铜板,忽然感觉身后有什么人停下了脚步。

      “陶小姐,”身着便服的太监悄声道,“不知小姐可否有闲?”

      陶幼蓁微笑,“公公,请。”

      随着太监来到了一座清雅的茶楼,显然楼里楼外已经打点周到,跟着太监的指示来到了三楼,推开雅间的门,里头除了意料之中的皇上,还有三皇子李元进和大姐陶幼楠。

      陶幼蓁微微一皱眉,随即矮身行礼。

      “坐。”皇上面上平平淡淡。

      李元进神色复杂地瞥了陶幼蓁一眼,转头对皇上道,“父皇,不如让我去一次西北。”

      “不行,你要留在此处处理大局。”皇上揉揉眉心。

      陶幼蓁坐在一旁,丫鬟恭敬地呈上了茶。

      “陶幼蓁,”皇上抿了口茶,“你可知你该当何罪?”

      陶幼蓁垂首,掀开衣裙跪下,不慌不忙道,“民女不知。”

      她实在是揣摩不透圣心,他不知道皇帝所指是陶玉然火烧陶府,还是指……

      瓷杯在她面前碎裂,飞溅而出的热茶烫湿了她的衣袖。

      “你不知!?你以为你有个世外高人的师父,朕就拿你不得了吗?”

      陶幼蓁不动声色,“还请皇上告明民女,民女究竟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过。”

      皇上抬手,李元进受到皇上的指示,顿了顿,皱眉道,“陶小姐,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圣上心有怨气,即使纪将军被皇上调配塞外数年,那也是免去了当年杀头的恩赐,如何能恩将仇报呢?”

      “民女从未埋怨过皇上,也从未质疑过皇上的旨意。”陶幼蓁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怎的还嘴硬?”李元进面露不悦,“父皇最近身子不适,一项项查下来才发现饭食中被人下了药,而此种药物只有平顶山生长,而平顶山地势奇特,除了你们师徒二人,旁人连山都找不到,你敢说不是你干的?还是说这是你师父干的?”

      陶幼蓁抬起头,“皇上可是觉得食欲不佳,时常腹痛,身体有些疲乏?”

      “你不再挣扎一下?”皇上冷哼道,“承认了?”

      “此药物的确出自我之手,”陶幼蓁莞尔一笑,“那是我配了想寄给师父当做七十大寿的寿礼的。”

      陶幼蓁缓缓环视着众人不解的神情,目光定格在陶幼楠身上,微微一笑,“师父年纪大了,吃了东西也不动,这是民女配来给他减重用的。”

      陶幼楠身子一抖。

      “皇上可是觉得最近身子轻盈了许多?”陶幼蓁道,“停药过不多久,症状就会慢慢消失,对身体是没有伤害的。”

      皇上将信将疑,确然,先前让太医检查的确未查出什么,只说需要调理,当时只当是配药手段奇诡。

      “若是皇上不信,”陶幼蓁道,“皇上大可叫人监视民女,相信不出三日,皇上定能知晓民女的清白。”

      皇上沉默了半晌,终是挥了挥手,放过了陶幼蓁,陶幼蓁却跪在原地,没有移动。

      “还有何事?”

      陶幼蓁瞥见了陶幼楠苍白的脸色,“民女有一个不情之请。”

      陶幼蓁稳了稳心神,郑重道,“民女请求去西北战场做一名军医,将毕生所学用到实处。”

      皇上抬了抬眉,“你可是在提醒朕把你的夫君扔在了西北,还未接回京城?”

      “皇上,民女并非此意,”陶幼蓁道,“纪容安能在疆场效力,抵消先前的罪责,民女感激都来不及,哪来的怨气呢?”

      “他一定会回京城的,”皇上幽幽道,“而且一定是完好无损地归来。”

      听着这话,陶幼蓁有些奇怪的感觉。

      “因为他是朕的皇子。”

      陶幼蓁蓦然醒悟,这样一来,先前的很多事情便都能解释地通了。为何皇上对纪容安颇有兴趣,为何李元进对他多加照顾,为何皇上对他百般包容,为何皇上不惜提官也要亲自为他指婚……

      “那是一段很久远的故事了。”

      三十年前,后宫宜回宫失火,宜回宫顷刻化为灰烬,正主清妃不见踪影。同时辉歌坊新来一歌女,名唤杨清清,佳人一曲倾城,吸引了纪平,三月后,纪府老爷纪平迎娶妾室杨氏,七月后,杨氏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容安。再八年之后,杨氏生下女婴,取名容楚,但产后疏于调养,杨氏留下一子与幼女,不幸撒手人寰。

      皇上看着众人震惊的神情,淡淡道,清妃在失踪之前,已经怀上了孩子。

      “派人刺杀纪容楚也是我使人做的,”皇上道,“作为帝君,他不能有弱点。”

      “那太子殿下……”

      “靶子而已,”皇上不理会众人目瞪口呆的样子,接着道,“现在李元熠打算带兵马赶去西北,”他起身,俯视着陶幼蓁,不怒自威,“西北最近瘟疫盛行,多数将士感染了瘟疫而亡,既然你有心远赴战场,便去罢。”

      巫师回到皇上身边的时候,桌席上摆着的茶已经完全凉透。

      “巫师,你说的很对。”他突然抬头道。

      巫师吓得抖了抖,掀起袍子跪下。

      “也许陶幼蓁就是能改变这局势之人,”皇上起身,身边的太监立马上前搀扶,“巫师身负天命,神机妙算,赏银千两。”

      巫师俯身应下,袖下的手指指尖不住发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柳暗花明(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