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卷一18、溟夕交锋 ...

  •   18、溟夕交锋
      与许多修习新兴的五行分系术法的师傅一样,裘师傅也有术法系,属于御气系,他本性属木。
      五行术法系别学兴起于百年前的崆峒,创始人乃崆峒掌门秦鉴朗。
      术法分系之后,与传统五行术法显著区别是,同等内力、同等修为、同等熟练程度,有术法系的,比没有术法系的,武力高出一大截。甚至,下级的真气可以灭上级的真气,虽然有限制条件,但是成为了可能。
      原因何在呢?
      人体的五行属性是单一的,除非像花千骨的神质能点亮“五色宫铃”,否则五行中一定有长有短,有偏向和弱点。仙人修习术法,一旦五行属性定了,就难以更改,成为人隐性的修行固念和阻碍,甚至是产生不利修行的情绪欲望之源,但没有属性偏向,又等于没有长项,术法就更平庸了。
      百年前,崆峒的师叔伯们发现,人惯用的武器,就是兵灵与人意念呼应的兵器,其五行属性可以与主人不同。而且不同还有好处……用阵法淬炼仙兵,其属性可以在金、木、水、火、土中轮转变化,不一定要转全五行,只要仙兵与主人属性相异,主人驭使之就会有补益效果,术法威力增强;若经五行循环几轮,就连内力也会突破修行层次的界限,上层的真气也抵挡不住。
      用转性的仙兵习武,法力自然运化出与阵法相仿的特性。以特性起一个特定的集成名,便成就了五花八门的术法系。
      裘师傅的术法是“御气系”,朱师伯是“凝光系”,万瑛师叔是“溶影系”。
      也有人没有法系的,比如我的青园师父,是木属性术法。
      还有倾闻师傅,继承漆颜长老火系术法,他还曾作为交换班导到崆峒住过几年,修习“猎星系”术法,但回蓬莱后弃用了。
      法系多只能进入大派修习,故广大仙民也仍习传统术法为主。法系乃流行在道宗名门。

      最早的术法系为崆峒建立的“苍云”、“猎星”、“湖纹”三大法系。百年来各仙门陆续跟进,分别自创出一些厉害的法系,名望甚至压过崆峒,术法系就丰富多彩了,甚至有的真假难辨。
      术法系通常以其炼兵的化灵阵命名,也有以武器命名的。
      比如最原始的“苍云系”术法,得名自崆峒秦掌门初悟得改变兵器属性的仙阵时,所用的苍云剑。后来腐木鬼作了古,秦掌门以庆祝大魔头败亡为名,断了苍云剑,葬剑入土,改用了至今随身的“渥云剑”。

      每一种术法系的建立都是大派师长们通力合作的结果。因为转变仙兵属性的化灵阵,需主阵人有深厚功力、扎实的阵法学,还需足够的助手共同建立、维护、传承。
      每种法系的化灵阵定式形成成文,在各派中流传,小门派也可以按照阵法书自行造阵。但小门派要想自创一种新的法系,罕有可能。每种术法系的创建,都需金、木、水、火、土五种法力精纯的仙师合作试验改进,小门小派凑不齐五行英才,自难研究得来。

      据言兵灵经五行轮回,主人灵性也会跟着开通,有益修行。虽然只对仙真级别以下起效,至今还没有人能修炼术法系,突破成为上仙。但综观整个仙界,上仙数目本就寥寥,仙真道境已使众修仙人举首仰望了。术法分系自然成为仙界诸派尊崇的武学主流。
      五行术法系也有显著缺点,属性灵活转变,易于通灵,也就容易乱,乱则走火。因此各仙派弟子新修炼法系,都需要师长们监督看护。
      这缺点虽会使得不慎踏入魔道的仙徒多一些,但于仙界而言,又偏偏是优点。
      妖魔元气性阴浊,凡人元气阴阳平衡,只有仙气性清阳。
      唯清阳变而不乱。
      故所有术法系的修炼均要求元气清阳,法系都是“仙系”,妖魔与凡人均练不成,甚至道行稍低的仙人都练不来,可谓仙界法力优势之保障。昔年各大仙派岂能不放下颜面跟着崆峒派尾巴后边谦虚学习……

      裘师傅向我系统讲解了六日五行术法系学以及御气系术法特征,让我深刻认识到胡乱尝试的后果,我发誓脚踏实地,不急躁不冒进,为了能长久地逍遥天外,暂时清静无为是必要的。
      可我最突破无望的,分明就是我的修行……
      日复一日,我愈发怏怏地提不起神来。三师姐乐得暂松了口气,用手搓着我容色蔫蔫的脸,说:“冰杨啊,你要一直都那么乖,师姐以后养你哦。”我没精打采地抬眼睑看她一眼:“哦。师姐,我要一辈子都这鬼样,麻烦你埋了我……”
      我不甘心一辈子止步于仙门外,我还没学得一身骄人武艺,跟着我的白衣师父腾云万里、仗剑江湖,尽览山河风月呢。

      夕阳日正落,裘师傅被倾闻师傅叫出去了,师姐被她以前同班叫出去了,傅兰师兄被别的师傅的弟子叫出去了,我一个人应该打坐……
      然而正当我集中精神排除脑海一切思虑时,万师叔的弟子——两名师姐来了……仍没见着雪雯。
      “冰杨!”她们从院外招呼我,“你不去看你师傅大展神威吗。”内力传声,声音像一丝丝毛絮,撩得我耳朵痒,“你不知道吧?倾闻师傅这个时辰邀他去海岸,一般都是比剑。”两人说到最后半句,激动的尾音都似攥紧了拳想跳高。我立刻明白了一切——这俩想去看我师傅的朋友,但非亲非故的不好意思,只好拉我搭桥牵线。
      当然我耳朵也竖直了。想想看,倾闻师傅和我师傅过招,得是多么惊天动地的辉煌情形……我眼睛睁得老大,早就与入定无缘了,双手一扑床榻跳出一丈外,推门,掩门,转身拔剑:“走吧!”直接从院子飞出墙,两师姐瞧见敏捷跟上。

      一路乘剑在天,我顺道问雪雯的情况。
      她俩说:“不用管她,她又被师傅给罚了,我们出门的时候,师傅正在训她呢。”
      “啊?”我惊讶得刹了一下,右边的云一溜过去,才发现我没跟上,倒退回来,一个问:“冰杨咋了?”
      另一师姐灵醒点,说:“嗨,冰杨,不用担心,我们刚来的时候哪个没经过这关,严师出高徒,熬过去了就好了。”
      “好,走啊。”我伸手向前,两师姐一起跟着我手示方向箭速前进。

      海天霞影动荡,剑气、雾气与海风交缠,十几名巡守弟子黑黑的小人影在海面飘来飘去,圈子绕得比平时都大三倍,把两位师傅斗剑的场地让足了出来,我们师姐妹手拉手在时而凛冽、时而轻微的风中穿梭,不受任何阻拦。
      我们从海面斜形回旋上天,因为御剑功力不足以直接浮升太高,到了良好的观测地点,一师姐以指做笔,银光闪闪的,绕到我背后,画防风防水的仙符,以防时间长坚持不住,被吹飞了或者坠海。

      铺涨漫天的云霞以红调为主,间含几段金色的辉芒。海面玄色沉劲,似含力道,底色越深,映出霞色越鲜艳纯粹。就如玄铁磨成镜,磨得锃光瓦亮,深邃的底色只使得映照的一切更立体真实、异彩缤纷。
      两位师傅和他们剑势影响范围内所有形势变化,在海面上、海面下同步呈现,海天之大,堪堪可做他们的比武场,仿佛他们取代夕阳,成为了这道绚烂无边的画廊的主角。
      倾闻师傅似乎穿的不是湖蓝色、也不是蓝灰色素缎,或许只是蓝裳融入霞光,舞成了一朵紫色的蝴蝶兰。而师傅,不是淡淡绯红染白袍,倒像是披了一袭浅金色飘衣,仿佛他的灵气专程吸引阳光。
      师傅的身法快过我的辨识能力,我总看到十几个裘师傅同时以不同剑姿,出现在不同位置,跟分身法似的。然我知道是我功力尚浅,目力有限。
      再细看倾闻师傅的剑法,我才受到鼓舞……我功力再怎么不济也进步了!
      他的御光术精妙绝伦,依旧群芳迷目,只多了几分强劲,看表象,刺亮的火光团极速出击,到达师傅环周炸破,釉彩瓷片般零零碎碎、四向八方飞旋抛落,在半空绽开、垂散一朵又一朵巨大的烟花……而我居然能看出,幻彩随他运剑指引而动,其中进退攻守的剑意,乃是一只只昂首破空、浴光飞驰、警醒候敌、刨土打洞、摇头摆尾……情态各异的灵宠!
      难怪倾闻师傅见灵宠就借,原来他的剑气需模仿它们的灵气。
      从比剑能窥出他玩过的灵宠之多……有展翅的天马,有矫捷的猎豹,有慵懒而目含狡诈的猫,有望月啼鸣的雪狼,有鲨鱼、青鸾、银环蛇、乌鸦、九尾狐、白泽、麒麟、蜻蜓、金蝉、仙鹤……光形变化无穷,一种兽类眨眼过渡为另一种,首、尾、爪、翼、眼目、鼻、舌、角、额漫天舞动,东抻西抻又抻出一个新的物种,看久了眼花又辨不明招式的用意了。但我毕竟能间歇看懂,说明果然值得鼓励。
      不过师傅如何化解他的剑招我仍看得稀里糊涂,只见师傅似无需思考,剑影快起来比风还透明,忽地一个定身,夕阳的余晖汇聚在他薄薄的剑身,远望如在连绵的云彩画卷上切了一道细直的口子。“灵宠”们居然嗷叫着各自掉头跑散了,还有的一瘸一拐,情态挺委屈。
      倾闻师傅挥剑让“残兵败将”们形迹消尽,又掷剑悬空,徒手结法印,以意念催动剑气。
      此时正系冥海晚潮初上,潮汐之势在剑气引动下愈发壮大。
      不多时海浪震动加剧,忽地一个浪腾,茫茫波涛中心拱出一块椭圆的巨型浪头,足足拔了一层楼的高度,向着师傅涌上!
      我所在位置霎时望不见了师傅人影,海声漫漫,云光四笼,夕阳亦被红波浸没。
      我不得不替师傅捏把汗。
      倾闻师傅系用功力强行引动海波里的夕晖,海水受光力曲变成形,仿如平地凸起丘陵,其实是只……大、宝、鲸。倾闻师傅说过宝鲸是他师尊的灵宠,他一定是得空就玩。模仿宝鲸的剑气能不是他专长吗?
      我能直觉到他的功力层次比师傅还高,因为此刻漫布我们周围的海风无不带着法力,虽然离得远,只剩弱力吹拂,但能影响如此大片的海空区域,他修为应已达灵仙顶级,甚至快晋位仙真了吧?
      师傅同样是灵仙,但他以武技见长,用剑很讲究技巧,我想他的功力一定没有如此可怕。
      果然,再见到师傅钻出水时,一身水淋淋的光汽,乌发的曲波全不见了飘洒荡漾,大概也是湿漉漉的黏成一绺一绺了。
      如果不是功力欠佳,以他的飞行速度和应变力,怎么可能逃不过水的涨势呢?一定是功力不足以突破法光的阻碍。
      他背朝我们这面,比先前离我们近了许多。
      目估两人的功力差距,我能判断出,这个位置对他不利,只有倾闻师傅能打到他,他必须突进十丈,不然干脆回海里去吧。
      我刚想完,一只丹霞伞般的“猛禽”平翅飞掠而过,师傅刚闪离原位,又一片彩晕从“鲸吻”部位喷出,师傅不见了,低头一瞧,海里一团小沫,人进去了吧?我心想,好险。师姐们已是齐齐看着海波摇头:“冰杨,看样子你师傅要输。”
      片刻之后,半空里执剑守候的倾闻师傅突然警觉,剑形转动,“宝鲸”也御水转向,但仍给师傅擦边飞了出来。一道直直的剑气如云烟遥射而成,从水面至空中拉成一条“钢绳”,有剑刃的锋利,晃眼间闪逝,“鲸体”一片三角竹叶形的“肉翅”被切割,抛弧而出。
      如果说这一刻我还没反应过来,水怎么会保持叶翅形状直至投回浪面,下一刻我对于水的认识就彻底更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