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卷一02、百年书阁 ...

  •   02、百年书阁
      我的出生,离妖神花千骨灭寂已近两百二十年,长留尊上、七杀圣君、异朽阁阁主这些曾经搅动六界风云的大人物皆已销声匿迹,原因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儒尊仍有人见着面,却也是退隐之身了,长留后人威望不足,仙界崆峒、太白、长留三派鼎立,共同撑起仙凡生灵的保护伞。小门小派趁着仙民们送子修行的需求兴起林立,多到大派难以控制,被妖人频频潜入,惹了不尽的麻烦。
      如同所有平凡仙家添了女丁,我的到来,令家门内外弥漫喜气,传扬着不着边际的祝福。虽然生在运道下行的仙世,意味着历经磨难的开始,人们总得借着好消息抛却愁烦,沉浸在鲜花糖果的海洋里,寒暄道贺、团团相庆。
      民间盛传不知真假的谚谣,说“妖神出世,万年一度”,每满万年之期,妖神必再度出世。离上一次妖神出世还不到三百年,也就意味着我还有九千七百岁可期。我显然生了个好世代。

      五岁起,我便离了家,随师父青园道长跋山涉水、修习道法,原因是我家居住的小镇遭遇妖魔骚扰,妖魔势力愈发壮大,留养幼童愈加不安全,兄弟姐妹、还有邻家的小伙伴们,都分散各地寻仙访道、加入山门去了。
      求道的多,道行高深的少,道术还算过得去的师父,都被人抢着拜。拜完之后,对道法浅尝辄止的多如瀚海群沙,半数以上仙徒每日掐指算着寿数,担忧哪朝修为减降、延寿不灵。若盼得铁树千年开花,一朝顿悟还没死,便该谢天谢地,甭提降妖除魔了。
      但各修仙门派的主张,自还得是道修与术法并进,克制妖邪、守护苍生。所以师父们总是激励弟子们提起责任心,弟子们私下就看得开——修道是为活命,练武也是为活命,遇到妖魔,不死不伤就值得鼓励。
      我有幸得遇个心态平和、不务虚名的师父。他不像别人逼着弟子修炼守护苍生的道法,而是秉持“打不过就跑”的原则,教我灵活施用三十六计之上计,不与人争高下。他不止一次对道友夸我的出身:“瞧我这丫头多好,平常人家,兄弟姐妹多,爹娘都顾不上。要是世家之子,我还不能按自己的心意来养了。”我笑得又傻又得意。

      师父只有我一名弟子,他养我教我如父,我敬他爱他如师。他喜好游历,往返各地交友。我们每至一处落脚,我就和其他师长的弟子玩耍。日子过得悠游自在。
      但师父还是希望我进学堂读一读官学。是以我八岁那年,我们在龙须镇定居,一共住了四年。
      龙须镇是交友的好地界,也是禁足阁诗书戏文盛行的地界。我在这里看了不计其数台戏,几乎每天夜里不是拉着师父逛戏楼,就是自个儿在院里学唱,好待时机给师兄姐弟妹们露两手。
      禁足阁有戏班,也有生意兴隆的售书坊,他们搜集五湖四海的文书充实库藏,也自己编纂;有严谨的团队整理、有经验丰富的文士审编,有自建的印书工坊和装订坊,还有画师、匠师、医师,等等……总之人手不缺,还有人专写我们这些平民小百姓热情追捧的传奇段子。

      师父曾经是禁足阁的“采信人”,就是自愿为禁足阁搜集提供各地信息线索的书友。在我出生前,仙界已然看得紧,他这身份也就闲置不用了。故而他过去在禁足阁走动借阅过书籍,自我跟随他后,却只进过一两次分苑。我年幼,懵里懵懂的啥也没看懂,后来迷上了戏想起来,才好奇地问师父,禁足阁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师父感慨地说,禁足阁初建之年,正值他初生之际,两百年了,他就一路看着这座风雨不倒的书阁走来,从起先的受限制迈不开腿,到后来书籍畅销各地,再到戏阁成立、兴建六大分苑,直至今时与仙盟关系再度僵化……禁足阁与仙界分合不定,表面看十分复杂,内里不过是生存利益牵引着。
      禁足阁的成立可以追溯到妖神之战后十年间。阁中承业家族姓“龙”,异性家族与龙姓人通婚,融合成了半仙半凡的“巡羽族”。传说始祖龙素犯事被逐出仙门,遭遇不光彩的劫堕,失了仙身,才齐聚一批半凡身的道徒,转志于文学。
      所谓半凡身,就是比有仙身而成不了仙的人还不如,有仙身者即有长生体质,而半凡身,只具有一定的术法修习能力,连靠修行延寿都难。
      以故禁足阁遭仙山道门轻视,早年还因所写史传犯了天庭的忌,仙界合计了好几回要不要封了它。好在禁足阁建的时机对,仙界看它有用,就没把它尚未成形的苗子掐掉。
      那时底层仙界的仙镇数量太少,容纳不了经不起时间考验被筛汰出来的一大批“速成班”弟子。这些弟子中不乏堕入魔道、充盈妖魔界武库者。与其看他们壮大七杀派,仙长们倒恨不得把他们全塞进禁足阁算了。加之禁足阁有神龙卫队,攻之不祥,书阁就安然度过了幼弱之年的危险期。

      然而半凡之家,力量毕竟不足与仙家相抗,如非仙界开放风潮起,禁足阁不会进入长逾百年的兴盛期。传言最初开放宽书禁先河的,正是崆峒派现任掌门秦鉴朗。
      禁足阁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崆峒派的贡献。南海妖神之战后第六十年,七杀派分裂,土木流夺取妖、魔二界大权,教主腐木鬼看中崆峒地美,兴兵欲攻山门。崆峒的秦掌门由禁足阁古籍悟得克敌阵法,成功退敌,后又鼓励门中弟子博览群书,广开言路、不避邪说,不拒奇门异术;只要得师长同意,并向门派公开,允许尝试修习任何术法。结果崆峒师门上下共同研讨兴创“五行术法分系学”,在与土木流持久的对战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术法武力大大超过道修同层次的其它派别。
      以至后来昔年守护神器的七大门派都放下了架子效仿学习,陆续为禁足阁的部分书籍解了禁。长留醒悟得及时,没有在衰落的道途上走得更远,太白派也在那时脱颖而出。是以如今三派名师不分高下,都是仙界的顶梁柱,另外,蓬莱、长白、天山、蜀山、茅山……凡有些年历的大门派,都在彼时获益匪浅、后起之秀频出。即便还有些古顽之人,也都为压制了妖魔界的入侵而感到庆幸了。
      整个仙界上下染了浓厚的武学气氛,昔年恹恹终日的弟子们不再为经文的枯燥而烦恼,诸仙派的战力日益提升,也随之默认了包容禁文、禁术的正确。
      在我们这些小辈心目中,秦掌门一直是可堪仰慕的对象,尽管我们“忘恩负义”地歌颂着魔教,我们也打心底里明白,没有仙长们的倾力保护,就没有我们嬉笑怒骂的快意人生。

      不知道为什么,从二、三十年前开始,仙盟复掀起崇古之风,禁足阁书文又屡屡遭遇禁令,销路不如昔时多了,好在在民间已深入人心,在仙镇依然受欢迎。
      传说即便是昔年敢于舌战天庭众仙,明言天庭“为了纸上虚名,强行要求道派严禁禁足阁所有书籍、因小失大,妨碍仙派振兴”的崆峒秦掌门,都不再为禁足阁出头。
      也许是禁足阁与擒天殿论交,真的让仙宗道门后悔太过宽容他们了。
      擒天殿乃现今主宰妖魔界的魔派。
      擒天殿灭了土木流,夺得了妖魔界至尊地位后,禁足阁像是被仙界宠坏了,居然在土木流兴亡史中写出“擒天殿及时兴起与土木流为敌,给了仙派发展武学的绝佳时机”这种肆无忌惮的评论;尔后又不知道怎么回事,和擒天殿的妖魔不清不楚的,就让仙界越发排斥了……
      方珊师姐总想早生一百年,不用一出生就迎来仙界道道增多的禁书令。
      青园师父告诉我,世上的人、事都有双向的缘由。以他长久的了解,禁足阁出书主旨一直都是正邪一碗水端平,仙界并不是近年才被气着的,往日都忍得,如今就忍不下去没道理。且禁足阁势弱自然谨慎,阁中人行事向来都望风向,理应不会故意一再抚了仙界的脸面。当年禁足阁做了某些事惹恼了土木流教主腐木鬼,腐木鬼扬言惩罚他们,禁足阁抓紧仙界各派的保护时,那叫一个会装乖。禁足阁至今都还存留的,节庆时印刷正道经典赠送各派的习俗,便是始自尔时。
      师父相信,仙界诸派定是因为一些别的什么原因,先行想施行禁书举措,才老能找到借口。

      小的时候我一度以为,禁足阁里住的都是内心像齐天大圣那样,无视天庭权威,惹毛了就敢翻天的牛人。在龙须镇安居的时日教我解除了误会。
      有一回,我拉师父逗留在街巷的书摊,不厌其烦地在箩筐的旧书堆里翻找有禁足阁书印的书,师父挑起另外的书卷阅览,小贩被我们磨得要打瞌睡。
      忽然小巧的“禁足语”字样光亮闪动,我眼尖地伸手一抽,抽出一卷面皮发旧的六界史书,碰巧抖开了,卷页正停在《杀阡陌传》,文中豁然印着“六界魔君”称谓。我翻前倒后证实了一番,发现它竟是正统的六界史分卷,疑惑多于失落。
      我举起书,摇了摇书页,喊了声“师父”,师父挪下书卷,对上我询问的目光,淡然道了句:“官史你不是学着吗,禁足阁出的,有不同?”
      “没有,但是是真的吗?”我有些较真意味,“禁足阁怎么替官家卖命了。” 言下之意:禁足阁会印售正儿八经的仙界史书?伪冒的吧?
      “何可怪哉。”师父斜眄了眼书皮,“为生计、为筹财。”
      ……
      慢慢地,我在镇上的书铺见多了禁足阁印的各类正统书物,也就见惯不怪了。据师父言,那些书都是有年月的,从前禁足阁与仙界正派要好,受委托印制仙界经典都加盖“禁足语”宝印,而今关系出了问题,加盖宝印仙派都会拒收,近年帮印的书就都省去了标识。

      禁足阁文论虽然常与仙界正统对着干,但巡羽族人仍以修得仙缘、投生仙家为目标坚持修行;知道舞文弄墨的现世想要修得仙身难度大,就降低难度寄望于尸解或来世投仙胎。“禁足”之名,即是先祖龙素为警示后辈所起,提醒后辈,不可轻忽道修。故而宝印“禁足语”三字含义,乃指龙素临终遗言“道途不可弃,修行不可废,后辈子弟戒之勿忘。”
      禁足阁的书主要有两种书印,一种是藏书印。禁足阁最初组建时只是藏书阁,所有藏书都加盖“禁足阁藏”的印章。这种传统沿用至今,只是书印形式有了分级和变化。另一种印即三足式“禁足语”金印,专门加盖自家印售的书籍。印中三字亭台堆砌,字廓略圆,远望如梅花爪印,小、中、大型皆有,根据书物需要灵活配用。
      听说禁足阁用的是枚法宝印章,章形大小可调节,甚至如果他们想改,印章形状都能变。
      不过三足式金印已成为他们售书招牌,自也不会随便变。
      法宝印章有神奇妙用。师父说他亲眼见过,禁足阁的神龙可以通过书印识别出自家的书,甚至能分清类别。“禁足语”三个金字简直就像隐性符文,平时看不出有任何术法含藏,实则却有术法功用,至于具体功用,就不是禁足阁对外公开的了。

      对于我们年少不羁的戏乐生活,禁足阁的贡献不言而喻,然除我之外,懂得“禁足阁”三字丰富内涵的人并不多。我自摊上个好师父,六界真假消息无不得以通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卷一02、百年书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