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外传4 ...

  •   午餐依旧美味:开水白菜+清蒸鲈鱼,罗大姐的手艺真不是盖的。
      必须手动点赞!
      楠棁摸着略显肥嫩的下巴,暗下决心明日定要少吃一碗饭!
      罗大姐眉眼带着笑,翻手机照片给楠棁看老家堂屋的家具,说是民国传下来的,那意思,值钱不?
      楠棁客客气气道:“我年轻,许是看走眼,要不您找懂行的师傅再瞧瞧”。
      啥意思,值钱还是不值钱?
      这么贵的鲈鱼,可不能白买了。
      大姐走得磨磨蹭蹭,没过俩小时,又来敲门。“不瞒您说,家里着急用钱,叶先生收家具不?”
      楠棁面沉似水,瞅得大姐心里直打鼓:“没看到实物我也不好作价,大姐还是跟当家做主的商量商量,这事也不急”。
      怎会不急!自己和老公在帝都打工,一个月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万把块,可上有老下有小的,哪儿哪儿都得用钱。闺女说出国当交换生一年要10万块,老家的新房都盖一大半了,总不能三层变两层,没得让村里人笑话。

      “什么事?”神出鬼没的林凡冷不丁冒出来,贼吓人。
      “没…没…”罗大姐闪退,凶神恶煞般的大老板往那儿一站,就知不好惹。
      见人走远,楠棁解释:“她想卖老家的家具”。
      “你要买?”
      楠棁点头:“我想买,也买得起”,声调平平却是自信满满。
      林凡心里有几分不是滋味,可他当老大惯了,内心再波涛汹涌脸上也是波澜不惊的,俗称“面瘫”。
      直到近两年,林凡才知小叶的师父是多牛X的人物,收藏界泰斗王世襄先生捐给故宫的那批明式家具,有大半是郑老头修补过的。他们这一行,规矩特多,内里彼此倾轧也不罕见,可说到底手艺好不好一眼便知。郑老头近八十才收下小叶为关门弟子,可见楠棁的天资与勤奋。
      摆在30岁的叶楠棁面前,绝对的康庄大道。
      一时冷了场,楠棁摸摸鼻头:“估计周末去收家具,跟你借个人”。
      心情瞬间逆转,林先生心里又有几分欢快,只要楠棁对他有所求,就有希望。
      “好”。

      强子,大名“李强”,俗大街一人名。
      同样是念书没天分,强子进了体校,专业——拳击。之后当兵八年,历经各种不可描述之艰难困苦后复原,如今为林凡公司里的保安部经理。
      楠棁头一回下乡收家具,心里不免打鼓,这才跟林凡借人,只是没想到派来的是强子,老相识了。
      “奶奶身体可硬朗?”路上四五个小时,楠棁见了面先问长辈。
      这算问到点儿上了,强子是个大孝子,对奶奶甭提多孝顺。“今儿一大早还吃了个肉末烧饼,老太太胃口可好了。秋天90大寿,你可得来”。
      李奶奶是个极通透的老太太,活得太明白了,对几个儿女不偏不倚,儿女反倒争着孝顺。
      “成,我那有块老料,金药檀,回头打个手串,给奶奶贺寿”。
      “哎呦,这敢情好”,强子再不懂木头也明白小叶手里好东西多,“还是二哥说得对,咱们小叶最念旧”。
      不知如何接过话茬,楠棁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了笑。
      念旧,念的什么旧?
      破镜即便重圆,那道裂痕也不会消失,何况他跟林凡的过往堪称孽缘,不提也罢。

      出京城奔东北方一路开去,中午时分进县城。找家像样的馆子饱餐一顿,再出门,有人送来一辆当地牌照的小货车。
      “无论收不收得成,日落前必须离开”,临近清水河村,强子一本正经强调。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俩外人是铁定要吃亏的。
      罗大姐的夫家姓裴,祖上曾是大户人家,这一点从堂屋里的八仙桌与圈椅可见一斑。
      楠棁看家具既细致也不细致,神情如常既不兴奋也无失望。“一张桌子、两张圈椅,裴哥估计也找人看过了。您开个价”。
      老裴闷头抽烟,他提前两天赶回来找人看家具,都说是晚清的核桃木,却极不好估价。老婆那边工钱比他高,不方便请假回家,夫妻俩电话里沟通半天大致定下一个数。“叶先生也看到了,对面的新房子盖了一半,还差20万”。
      “大老远来,裴哥总不能让我空手而归吧。还有时间,咱再聊聊”。
      楠棁跟老裴不留痕迹的砍价,强子就在屋外打电话报地址,没多久,有人开着沃尔沃来送山货。
      老裴认得送货的皮衣男,县里首富的女婿,平日不大搭理人的,今儿倒客客气气。
      这买卖,就好谈了。
      一个小时后,价钱谈拢。
      16万6666,图个大吉大利。
      手机银行转账,瞬间到账,贼方便。
      楠棁多要了点饶头,八仙桌上的提梁茶壶和供桌上的小香炉。
      临走前,楠棁还问了个问题:“这家具修补过,老师傅可还健在?”

      小货车开到县城,换回北京牌照的厢式货车,俩人打包饭菜便往回开。
      楠棁开车,副驾驶上的强子就瞅茶壶与香炉,瞧了半天也瞧不出个子丑寅卯。
      “都是民国晚期的样子货,值不了多少钱”,楠棁答疑解惑。
      “那你还特意要过来?”
      “不要过来,老裴只会觉得自己吃亏”。家具、茶壶与香炉,老裴到最后也弄不清哪个才是值钱的宝贝。
      “16万多,贵不贵?”
      “不贵也不便宜”,楠棁慢慢解释。
      这事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
      八仙桌与圈椅的底子是上等山西核桃木,前清的工艺,极精湛。家具到了裴家也几经修补,看工艺,由同一个人或者师徒相传完成,其间用到东北特有的名贵木料水曲柳与铁桦树,圈椅的扶手由三截以榫卯拼接而成,各有一截是金丝楠的。
      裴家人不懂,修补的工匠定是知道的,当年木头不值钱,现如今也没有把木头换出来,可见工匠是个厚道人。

      车子开回北京,已近午夜。
      一张八仙桌、两把圈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真不好放,只能先搁在林凡的大HOUSE。
      进地库,把家具抬上16楼的豪宅,强子告辞。
      “足足跑了一天,麻烦了。改天饭桌上再谢你”,楠棁弯下腰,对着车窗里的强子道谢。
      强子摸一把板寸头:“我这算出差,月底能领补助”。
      楠棁:……
      “二哥说也不能白跑一趟,这不拿点山货,再顺便跟当地沟通沟通感情,最近要跟那老板做笔买卖”。
      楠棁:……
      果然是顺便啊,无奸不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