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7、九十七、汉王麾下 ...

  •   关兴跟刘备还有诸葛亮单独谈了些什么,我不得而知,反正关兴离开的时候神情显得颇为严肃,也没有多说什么。回到府里之后,他又把薛礼单独叫了过去。我得到允许可以回房休息,如释重负地回到自己房间,又被星寰抓住询问经过。我整个人都跟虚脱了似的,有气无力地把前后经过说了一遍,包括诸葛亮问我出身的细节。

      “……你不知道,我真是被那个气氛吓死了!你摸摸看,我后背的衣服全都湿了!这关兴也真是的,抬举归抬举,突然带我去见这种顶尖大人物,我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在星寰面前我终于可以吐露心声。从大殿出来我就发现后背的衣服都被自己的冷汗给湿透了,风一吹凉飕飕的。一路上虽说风干了几分,仍然湿漉漉的不舒服。叹了口气,一扭头我却发现星寰眉头紧锁,一脸凝重,不由地问道:“你怎么了?在想什么?”

      “……予在想,诸葛孔明曾详细追问公子的出身?”

      “嗯,他是问了。不过好死不死,没想到他自己就是琅琊人!早知道会变成这样,当初就该换个地方!”

      星寰没有回应,仍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我被他吓得也担心起来,急忙问:“怎么了?先生觉得哪里不妥吗?我可是按照先生的吩咐,尽量少说话了……”

      他沉吟片刻,才低声道:“此刻倒也说不上是否不妥……”

      “那你别这么吓人好么?我还以为露馅了呢!”

      星寰抬起头来注视着我,严肃地说:“孔明其人,万万不可大意,这不是开玩笑的。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依予看来,公子以后还是尽量避免与他接触为妙。”

      “这么……严重吗?没想到你对诸葛军师评价很高啊?”

      虽然诸葛亮是公认的智者,但我还从来没见星寰对哪个人评价如此之高、如此忌惮,不免感到在意。他倒也没瞒我,坦然道:“实不相瞒,予是万万不能与孔明正面接触的。予昔年曾与孔明相识,若是相见,必然对公子的立场产生极大影响。”

      “什么?你认识诸葛军师?那……那为什么会影响到我?如果你俩本来就认识,他不是应该对我放心才对吗?”

      星寰轻叹道:“若真是如此,予当然不吝为公子引荐。个中缘由,不便为公子详细解释。只请公子切记,万不可令予同孔明相见!”

      我撇撇嘴:“你不想说就算了。只是比起诸葛亮,我更怕那个法正啊!总觉得今天,我好像开罪他了……”

      我隐约觉得今天法正对我似乎有点不悦,大概是因为我多看了他几眼?虽说最后质问我出身地的是诸葛亮,但一开始把话题引到我身上的人却是法正。他离开宫门前扭头看的那一眼,不是我神经过敏,的确是刻意甩给我的眼神,不知道是什么含义。

      星寰问道:“公子所说的法正,是那位汉中王尚书令法孝直么?”

      “怎么?你该不会也认识他吧?”我打趣道。

      星寰笑笑:“非也。此人的名声,予略有耳闻。此人能做出背弃旧主、暗通他人之事,并非什么正人君子。只是此人确有真才实学,谋略出众,川中名士皆不及。不过比起孔明,法正虽然看似危险,却不必过于防范。”

      “哦,是吗?我怎么觉得他比诸葛军师更可怕呢……”

      星寰但笑不语。我轻叹一声:“这么看来,我能遇上关兴,也算是走运了。至少关兴是真的信赖我。”

      “目前为止可以算是如此。”星寰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公子放宽心。至少今年之内,就安心地做关兴的军司马吧。”

      他说的话颇有点意味深长,我能猜到他的言外之意。算一算,关羽战败将会发生在今年年底。在消息传回成都之后,也许我的处境会发生一点变化?

      不管怎么说,我已经作为关兴新收的副将、着力栽培的心腹,被正式介绍到蜀汉的舞台上。觐见刘备之后第二天,关兴就带我跟薛礼到张苞家中赴宴。因为张苞不能在成都久留。

      张苞本来跟随在父亲张飞麾下,一同镇守巴郡。他先前也说过自己到成都是为了公干,凑巧遇上关兴回来,才特意多留两天的。他宴请关兴,既是回礼,也是道别。因为次日一早,他就要启程出发,回巴郡的驻地去了。

      张苞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他是家中长子,已经能够跟随在父亲身边上阵征战。他的弟弟看起来就不像他那么勇猛了,资质平平的感觉。两个妹妹年纪还小,不过长得都很清秀。遗憾的是我还不够资格见到他的母亲、张飞的夫人。我记得张飞这位夫人的由来颇为传奇,是被他在山中抢来的,更离奇的是这姑娘竟然是夏侯渊的侄女,也就是我——夏侯称的堂姐妹。这样算起来,我跟张苞也算沾亲带故了。如果有可能,我还真想见见这位堂姐妹。

      晚上的宴席更为私人化,张苞并没有叫弟妹同席,只有我们四个人。吃完了饭,张苞忽然兴致大发,非要拉着我跟他比划比划。我百般推辞,终究辞让不过,再加上关兴发了话,没办法,只好跟着张苞下了比武场。

      比武就在院子里进行。夜色已深,院中点起火把,别有一番氛围。为公平起见,我们两人都以长棍作为武器,约定点到为止,不伤彼此。

      其实我也想试试自己的身手,跟名满天下的张飞之子比起来究竟如何。不过我暗中揣测,觉得自己可能不是张苞的对手,不想输得太难看让关兴没面子,便使出了全力。一交上手,我便发觉自己真的不是张苞这个少年猛将的对手。他的攻势非常凌厉,力量大、速度快、招式娴熟,样样都在我之上。我拼尽全力,终于在五十回合之后落败。我输得心服口服。我已使出全力,没有任何放水之处。张苞也赢得心满意足。关兴在一旁看得连连叫好,对我的表现颇为满意。我曾见识过关兴与庞德的厮杀,在心里暗中比较,还是张苞更胜关兴一筹,拼上一拼,或许能跟猛将庞德一较高下。

      这场比武让各人都很满意,大家兴致都不错,坐下之后便敞开来喝了个痛快。张苞更是拉着我连连举杯。我酒量一向不好,很快就喝得大醉。他们几个喝到什么时候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第二天我是在张府的客房醒来的,身边躺着的人是薛礼。

      张苞走后,关兴颇为惆怅了一阵,直言各自镇守一方,下次相见不知待到何时。想想也是。真的在这个时代生活了,才能体会我原来所处的世界是何等便利,万水千山,也不过是几个小时的飞机。早上还在北京城吃油条喝豆汁,晚上就能在罗马城啃披萨切牛排。而古人的世界,这次见了面,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特别是在这种国家分裂的三国时代。

      见到赵云则是另外一大惊喜。赵云此时官拜中护军,坐镇中军,镇守成都,是唯一留在成都大本营的元老级武将。因而关兴在送走张苞之后第二天,就来到赵云府上拜见。这天因为薛礼有别的工作在身,我极为荣幸地成为关兴唯一的随从。

      路上,关兴叮嘱我:“赵将军从小看着我长大,就跟我的亲叔叔一样。他为人也极为正直随和,你见了他不必拘谨,也不用像那天在汉中王面前那样,紧张得话都不会说了。”

      我赧然道:“那日是小人太紧张了。小人没见过什么世面,骤然见到汉中王,难免……”

      关兴大笑着拍拍我的肩,以资鼓励。来到赵云的府邸前,我俩下了马,递上拜帖,稍微等了一会便被带入府中。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穿着淡青色的长袍,一身平常的便装打扮,微笑着在正堂与我们相见。

      “关兴参加赵将军!”

      “贤侄免礼。此处并非朝堂,乃是私宅,贤侄不必多礼,也无需以官职相称。”

      关兴抬起头来,对着赵云露出轻松的微笑,道:“世叔这样说,关兴可要失礼了。一别多日,世叔仍是英武雄壮,令人叹服。”

      赵云浅笑道:“贤侄也愈发沉稳起来,颇有关将军之风。今日跟随贤侄前来的,似乎不是平常跟在贤侄身边的薛礼?”

      关兴随即将我介绍给赵云,我忙不迭行礼拜见,心中激动得小鹿乱撞。赵云在历史上口碑极好,几乎是零污点,因而我对他印象也非常正面,见到本人有种“名不虚传”的感觉。他本身的确是著名的猛将,但完全没有猛将那种凌厉的杀伐之气,整体气质十分柔和,犹如海纳百川一般的感觉,颇具亲和力。这一点上关兴倒是很有几分类似的感觉。他们两人看起来颇为投缘,都是同一种类型的人。

      赵云简单问了下我的情况,又对我说了些鼓励的话。他说话的嗓音也十分平稳沉静,犹如大提琴般的男低音非常好听。他也是年过半百的人,已经不年轻了,仍然身姿挺拔,面容俊朗,锋芒敛而不发,令人神往。我跟他说没几句话,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飘飘然了,好似如坠梦中。所谓“男神跟自己说话”,大概就是这种效果了。

      男神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太长时间,很快就跟他的关兴贤侄开始谈论军政事务。赵云先是询问了关羽在前线的情况,关兴一一回答。末了,关兴试探着询问。

      “世叔,有一事,关兴闷在心头许久,却不敢轻易问出口,不知是否该向世叔请教?”

      “有什么话,贤侄但说无妨。只是……”

      赵云话说一半。关兴明白他的言外之意,立刻回答:“世叔尽管放心,赵乐是足以信赖之人,一如薛礼。”

      赵云轻轻点了下头,看着关兴。关兴犹豫片刻,终于还是问道:“世叔,关兴只是不解,为何父亲在荆州鏖战正酣,川中却始终毫无动静,并无声援之举呢?父亲此番北伐,虽然准备充分,调动了大军粮草,但终究兵力有限,并有江东掣肘,不敢放手一搏。为何……”

      赵云沉默不语。我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想不到关兴竟然一直怀着这样的疑问。这其实也是一个千古谜团,就是关羽在北伐的时候,为何身居益州的刘备和诸葛亮毫无动静。只是我没想到关兴会直接来找赵云寻求答案。

      关兴又道:“昨日我觐见汉中王,也不见殿下有增派将领呼应之意。以我的身份立场,也不便询问。此事父亲虽未提起,但荆州前线,伤亡日增,也是不争的事实。北伐旷日持久,声势浩大,若是后续不挤……”

      赵云轻叹一声,语气中颇有几分无奈:“不瞒贤侄。呼应关将军北伐一事,汉中王与军师并非无所作为、全无打算。汉中王一度曾欲令我率部前往增援,同时令张将军自巴郡兴兵,出关中、攻长安。然而……”

      “出关中攻长安?若能如此,岂不是两路并进,令曹贼首尾不能相顾,两面作战?”

      赵云苦笑一声:“贤侄只道此举可令曹贼相顾不暇分身乏术,却忘了我们自身也要承担两线作战的压力?汉中王平定益州时日尚浅,根基不深。若在此时大肆动员蜀中兵力,兵分两路讨伐曹贼,恐怕并非合适时机。”

      关兴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世叔如此说,关兴方知自己思虑不周。原来蜀中亦有蜀中的难处……”

      赵云静静地道:“安国,你我皆为武将。武将的一生,杀伐征战,看似凶险无常,但仔细想来,许多时候,只需专注战场本身的胜负厮杀,反而简单许多。而殿下、军师,他们所思所虑,远比你我复杂深刻得多。他们所想到的,我们未必能够想到。这也是为何有些时候,我们认为明明应该做的事,他们却按兵不动。也许是有他们的考虑,我们不得而知。”

      “世叔所言极是。那么世叔的意思,是说汉中王不会派人呼应此次北伐?”

      “据我所知,应当已经下达命令给上庸的刘封、孟达两位将军,令他们全力配合关将军的北伐行动,随时准备出兵响应。”

      关兴低头不语,赵云也沉默下来。赵云并没有把话说完,也没有完全说清楚,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两人之间却好像心照不宣一样,彼此都不再继续说下去。我在一旁默默倾听这一切,隐约感到蜀汉内部的情况,也许并不如我先前所想那么简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