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7、三五五、命运的嘲弄(上) ...

  •   我横抱着曹丕冲进先前召见的那座偏殿时,郭皇后和星寰还在不紧不慢地喝茶聊天,曹叡在一旁陪伴,气氛清新融洽。看到我抱着曹丕冲进来,三个人都吓了一跳。曹叡立刻起身问道:“父皇怎么了?”

      我一眼看见星寰,忙道:“先生快来看看!陛下刚才突然昏倒,似乎发起了寒热!”

      星寰闻言,脸色竟然有些变了,倏地起身,一把拉住迈步想要上前探望的曹叡,用力把他扯到一旁,对我道:“快将陛下放下!皇后、平原王,暂请不要近前!”

      曹叡平白无故被扯到一边,本来莫名其妙,星寰这么一说,他不好发作,只得与郭皇后退到一旁。郭皇后脸色也有些发白,红唇轻颤,赶紧指挥宫女收拾出一块宽敞的空间。我则小心翼翼地将曹丕平放在地上,顺势跪坐在一旁。

      星寰走过来,神色复杂地看了我一眼,便开始为曹丕诊断。曹丕这时候已经明显开始发烧了,脸上全都是汗,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看起来非常痛苦。我颇有些纳闷,怎么刚才还好好的,一转眼就病成这个样子?眼瞅着星寰的神情越来越凝重,直到他掀开曹丕的衣袖,露出手臂上成片的皮疹,我清楚地听见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是疫病!”他疾言厉色道,“请皇后和王爷立刻离开这间偏殿!并请皇后马上召见所有医官,快!”

      偏殿内外所有的人,因为他的宣告而陷入一阵急促的惊恐。“疫病”这两个字在古代社会带来的恐慌是难以想象的。就连精明干练的郭皇后也瞬间脸色大变,发布命令的声音透出微微的颤抖。

      她迅速而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传唤所有医官马上进宫;命令内侍和卫兵立刻隔离这间偏殿,迅速将偏殿布置为寝宫,准备医护用品;同时安排人在皇宫内全面展开洒扫熏蒸等预防工作。最初的混乱在她的驱动下很快被忙碌取代,宫女、内侍、卫兵各司其职,皇帝突然发病带来的惊恐不知不觉便被冲淡了。

      而我,因为第一个零距离接触到发病的曹丕,隔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理解了星寰先前看我的复杂眼神,心也跟着沉了下去。我虽然不知道曹丕发的是什么病,但在医药技术和卫生条件都乏善可陈的三国时期,传染病的威力是毁灭性的。何况在古代,“疫病”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我根本不知道曹丕得的究竟是什么病!

      郭皇后安排妥当之后,对星寰郑重一拜,凛然道:“陛下龙体,有劳先生。太医官马上就到,劳烦先生与医官一道为陛下诊治。本宫与平原王在别处静候消息!”

      星寰点了点头作为回应。郭皇后便与曹叡一道离开。曹叡脸色苍白,神情凝重地看着我,我也无奈地看着他,暗自庆幸还好星寰反应快,刚才没让他接触到曹丕。现在我也不能接触他了,只能远远看着,看着他一步三回头,跟着皇后离开。

      事已至此,躲也没用,我只好硬着头皮守在曹丕身边,给星寰帮忙打下手。星寰叫宫女们用干净的小块方布绑在脸上,作为简易口罩遮住口鼻。忙乱之中我小声问他:“先生知道陛下得了什么病么?”

      “看陛下的症状,寒战发热、周身无力、惊厥昏迷,并且身体出现斑疹,应当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疫病。但此病的症状与吴军在江陵前线爆发的并不相同,或许是在回京途中染上的。待医官入宫,再一同诊断。”

      很快,太医、药丞等少府属下掌管医药的官员都应召进宫。七八个人围着曹丕,一番紧张忙碌的检查和讨论之后,认为星寰诊断无误,曹丕确实感染了一种非常凶险的疫病,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我的医学常识虽然一般,但这病的症状,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一种著名的恶性传染病——天花!

      意识到他的病可能是天花之后,我一阵眩晕。天花的威力,强大到不是学医的人都会有一定的了解。来势凶猛、传染性强、致死率高、而且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治疗药,被传染后死亡率能达到30%左右。身在现代的我是没什么好怕的,但我打过的所有疫苗都打在那个身体上,跟夏侯称这个身体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在二十一世纪赵乐打过的天花疫苗,并不能保护生活在三世纪的夏侯称。

      让皇帝病倒的病毒很快在宫廷中扩散开来。跟在曹丕身边的内侍和卫兵当中,有几个人相继出现症状,更要命的是没有跟他直接接触的人当中,也出现了发病者。不出三天,京都洛阳陷入了全面爆发天花的灾难之中。

      不可思议的是,我却没有发病。

      因为破罐破摔,也因为不想把可能存在的病毒再传染给亲人和朋友,我索性向郭皇后毛遂自荐,要求在曹丕身边“侍疾”。以我的“给事中”官品,本来没有这份“殊荣”,但郭皇后考虑到疫病不同于普通疾病,便破例同意了。这样一来,我便一直住在皇宫里,而且就住在曹丕“病房”的隔壁,和星寰以及医官们轮流照料曹丕,处理他近身的大小事务。三天下来,医官当中也有两人先后被传染发病,但我和星寰都平安无事。我虽暗自庆幸,很快又陷入了对曹丕病情的担忧之中。

      三天来,曹丕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高热始终没有退下去,身上的斑疹也变成了丘疹,呼吸也一直都很急促,好像喘不上气的感觉。不论太医还是星寰,都对他的症状束手无策,所谓的治疗也不过是采用一些物理手段让病痛稍许缓解,喂曹丕喝一些不知道有没有用的汤药。据他们说,这种病只能等病人自行恢复。若再过几天还是不能退烧恢复意识,那就非常危险了。

      所谓非常危险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后宫人心惶惶,想必外面也一样。后宫所有的妃嫔和皇子公主,都被皇后要求隔离居住,不能前来探望。就连皇后自己,虽然每日过来探望,也只在外面远远地看一眼。而卞太后压根就没有来过。曹叡虽然同样住在宫中,但他也不敢近身照料。我虽然每天都能见到他,但我自己没有发病,不保证我不会把病毒传染给他。因而我们的交流,只能是双方都戴着口罩、间隔一米以上的距离,客客气气地说几句话。

      他告诉我,夏侯家一切都好,目前没有感染疫病的消息传出。但是秦朗染病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染上的。洛阳城内的疫情,朝廷正在积极应对。朝廷官员染病者约有四分之一,其余官员在主政的陈群和司马懿带领下,忙于日常政务和灾情应对。京城内外一片紧张气氛,更甚之前的“任城王之乱”。

      我觉得这真是命运极大的嘲讽。曹彰矫诏说曹丕驾崩、让自己辅政,编造的说法正是曹丕死于疫病。而曹丕好端端地回到洛阳,令他的谎言不攻自破,却转眼间真正染上疫病倒下,生死未卜。倘若曹丕的发病提早几天,在他回到洛阳之前病倒,甚或是在回京的路上病逝,曹彰的政变企图还会流产吗?至少不会输得这么快、这么没有余地吧?

      曹叡当然也很担心我,我从他的眼神当中看得出来。但是当着众人的面,他也不好说叫我不要管他父亲的死活。尤其是在第一个发病的医官出现之后,他的紧张达到了顶点。老实说,那时候我自己也怕得要命。不是怕死,是怕死得太突然,死得心有不甘。好在三天过去了,宫里相继出现发病者,我始终平安无事。我开始觉得会不会是夏侯称小时候曾经感染过天花,以至于有了免疫力。要真是这样,也算是阴差阳错的运气。

      到第三天傍晚,曹丕忽然病情加重。当时星寰在休息,我和一个药丞在御前看护,曹丕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醒了过来。他咳得昏天黑地,喘息急促,汗如雨下。我和那个药丞手忙脚乱,赶紧给他顺气、擦汗、喂水,他忽然一把抓住了我的手。

      “叔……权……你、一直在朕身边……?”

      “是。陛下稍等,臣这就去叫太医过来!”

      “去叫……长文、仲达……进宫来见朕……马上!”

      勉强说完,他又是一阵咳嗽。我一面叫人赶紧出宫去传陈群和司马懿,一面把大夫们都叫过来,同时派人去通知郭皇后和曹叡。曹丕发病三天,期间也不是没有清醒的时候,但主动召见朝臣还是第一次。我隐约觉得有点不寻常。

      郭皇后和曹叡很快就来了。两人隔着幕帘、戴着口罩向曹丕请安。曹丕的咳嗽平复下来之后,虽然极度不适,意识仍然清醒,有气无力地说:“皇后……子文矫诏,你不肯信,朕……十分欣慰。只可惜,朕怕是……要被子文……说中了……”

      郭皇后当即泪如雨下,哽咽道:“陛下烧糊涂了!陛下莫要胡思乱想,这病一定会好的!”

      “朕也希望如此……皇后答应过的事,还不曾……为朕办到……”

      “是臣妾有罪!臣妾无能!”

      郭皇后哭得更伤心了。曹丕躺在病榻上幽幽叹息。

      “你们先出去吧……待长文和仲达到了,朕再叫你们进来……”

      但是郭皇后拒绝了,坚持要陪在曹丕身边。曹丕也勉强不了,便随她去了。过了大约小半个时辰,陈群和司马懿先后赶到,被一齐带进曹丕的病房。两人都戴上了口罩。

      听到两人的声音,曹丕的精神明显更为振奋,虚弱地问道:“长文、仲达,京城疫情……如何了?”

      两人赶忙将疫病蔓延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向曹丕汇报了一番,说完之后又说了几件朝中大事,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陆逊退兵了,江陵围城的危机已经解除。据细作传回的情报称,东吴退兵的原因之一就是疫病蔓延,士兵战力大减,就连高级将领也有染病者,难以为继,不得不偃旗息鼓选择退兵。

      曹丕听了之后,发出一阵虚弱干涩的笑声,有气无力道:“东吴果然……先我们一步爆发疫情……也好,叫曹休……退兵吧……”

      陈群答了一声“是”,曹丕接着道:“立刻传……曹休日夜兼程,火速进京……来见朕。”

      司马懿询问道:“陛下的意思是,叫征东大将军安排了退兵之事,便先行单独回京?”

      “越快越好。”曹丕低声说,“朕不知还能有几日……”

      他这一句话,又引来几人的惊诧反应,忙不迭你一句我一句,劝慰曹丕说他的病一定会好什么的。我跪坐在一旁,默不作声地旁观,内心感受极为复杂。总觉得曹丕像是在立遗言,陈群、司马懿、曹休,若再加上一个曹真,就是历史上不折不扣的托孤辅政大臣名单。难道命运真的如此反复无常,要提前带走曹丕?

      曹丕忽然抬高声音叫了一声:“元仲。”

      曹叡急忙应道:“父皇,儿臣在。”

      曹丕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说得清晰连贯:“朕即日起,立皇长子、平原王曹叡,为皇太子。诏令皇后郭氏教导,尚书令、侍中陈群,尚书仆射、侍中司马懿,并辅之!”

      殿内气氛为之一变,郭皇后停止了啜泣,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曹叡身上。十八岁的少年面色不改,深深地行了一礼。

      “儿臣惶恐,谢父皇隆恩!”

      幕帘中的曹丕长出一口气,并无回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