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9、二五七、一江不纳二龙(上) ...


  •   没想到第二天下午,曹仁忽然叫我去中军。我去了一看,蒋济和辛毗都在不说,曹叡也在。他们三个人面对曹叡一个,曹仁脸色非常不好,曹叡也不怎么高兴的样子,蒋济和辛毗都显得有点为难。我一见这场面吓了一跳,以为曹叡和我的事又传到曹仁耳朵里,叫我来挨骂的。硬着头皮上前行礼,曹仁开门见山问:“叔权,昨夜百里洲之事,你可有耳闻?”

      “百里洲?”我一听不是在说我们俩的事,顿时放心一半,回应道:“百里洲何事?下官不曾听说。”

      辛毗道:“昨夜驻扎在百里洲的潘璋部下,和张雄小将军的部下发生冲突,这事情大约尚未传到大营这边。”

      “发生冲突?那不是……”

      我听了并不吃惊。百里洲上的三千吴军和六千魏军并存,发生冲突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双方虽说名义上是同盟,实际上谁也没真心把对方当成自己人。加上明里暗里有种互相监视互相威慑的意思,从军官到士兵,彼此的不友好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共同驻防百里洲以来,发生的小冲突小摩擦不下二三十次,从来也没被当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到了嘴边那句“家常便饭”没说出口,只是觉得在曹仁面前不好过于口无遮拦。

      “这次却有些严重。”蒋济解释道,“昨日傍晚,我军一名伍长带了手下军士,打算在江边捞几条鱼改善伙食,附近吴军看到,也来捞鱼。双方忙活了一阵,吴军兵士颇有收获,我军却收获不佳。那名伍长便认为是吴人叨扰,惊吓了自己这边的鱼,内心愤恨,便与吴人起了争执。双方互不相让,争吵不休,火气渐渐上来,伍长一气之下操起鱼叉,戳倒一名吴军,竟然就此戳死了!此前我军和吴军纵有争执,拳脚推搡虽有,却从未出过人命。大将军和左将军都曾三令五申,不得与吴人发生性命冲突。因而这样一来,实在有些棘手。”

      “出了人命,事情便不一样。被鱼叉刺死的吴军是个小队率,争吵又是我军先挑起来的,吴人自不肯善罢甘休。潘璋当晚便吵吵嚷嚷地去找张小将军理论,小将军急忙去请了张将军出面。张将军总算把潘璋稳住,答应查清此事,惩办杀人者,给吴军一个交代。不想今日一大早,潘璋便带人闯入我军营中,一定要讨一个说法,张将军便决定今晚在百里洲设宴,请大将军亲自出面调解此事。然而潘璋却说,大将军是否到场无所谓,但一定要平原王亲自出席宴会,他才愿意接受调解。”

      我不由地“啊?”了一声。这件事怎么会扯上曹叡?潘璋并非吴军主帅,大将军曹仁亲自出面调停,已经是给足了天大的面子,他非要曹叡出面却过分了。据辛毗他们说,张郃当时听了也感不妥,便解释说平原王只是随军监察,并非主事者。军中纠纷,两军将帅协商解决就是,言语间流露出让他不要太过分、适可而止的意思。潘璋不知是真听不懂,还是插科打诨装傻,坚持要平原王出来“主持公道”,说不这样做就难以平息江东士卒的愤恨。张郃气得要命,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跟吴军翻脸,便说先问问中军再说。潘璋留下一句话,说“平原王不到,江东绝不接受和解!”径自回自己水军寨去了。

      张郃立刻派人把事情报告给曹仁。曹仁起初很生气,觉得潘璋太不知道好歹,不想搭理他,索性连调停都不想去费心思。辛毗和蒋济劝他不能意气用事,说不如接受,让曹叡出面处理此事,也没什么不好的。曹仁被两个谋士劝说一番,觉得挺有道理。他身为主帅,本来就不想去处理这种底层士兵杀人惹出来的小麻烦。哪知道他把事情跟曹叡一说,曹叡却不愿意去。三个人都有点意外,曹仁当时就火了,被辛毗劝住没有发作。辛毗和蒋济又反复劝说曹叡,他才勉强同意晚上去百里洲赴宴,只是提出,一定要我陪他一起去。

      我总算明白了我为什么被叫过来。看看眼前的四个人,我也没什么发言权,便拱手行礼道:“既然大将军、两位大人、还有王爷都这么说了,下官责无旁贷。下官会全力以赴保护王爷的安全,请诸位大人们尽管放心!”

      曹仁沉着脸不说话。辛毗微笑道:“都尉大人办事,一向令人放心。特别是与王爷有关的事,大人总是格外尽心。依我看,晚宴总是在张将军营中,有张将军坐镇,那个吴将潘璋即便蛮横,也不会当真掀起什么风浪。非要王爷去走这一遭,只是照顾吴人的面子,让王爷委屈了。”

      曹叡很无奈地说了句:“国家大事,责无旁贷。”

      我嘴里跟着应付,心里却很介意那句“王爷的事总是格外尽心”的话。这句话太像是意有所指了,让我不得不在意。我偷偷留意曹仁的反应,见他始终不怎么愿意跟我说话,曹叡的脸色也不好看,忍不住心里叹气。曹叡身边这个眼线只要存在一天,我和他的事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在场的这三个人,搞不好都已经知道了。

      按照辛毗他们的安排,我动员了手下一半的人,也就是一千骑兵。陈庆跟着星寰去襄阳还没回来,我就让文钦在我身边临时充当副手。曹叡只带了毌丘俭随行,亲兵一个都没带。准备妥当,午饭过后稍事休息,我们便离开了中军大营。

      走出营地之后,我跟曹叡一道走在队伍最前方,我才有机会问他为什么那么不情愿去参加这个晚宴。这不像是他的性格。他皱了皱眉,小声说了句:“我讨厌那个吴将。”

      “潘璋?”我一下子想起当初潘璋来占百里洲,对曹叡出言不逊,看他的眼神也十分令人不快。难怪他不愿意去!而我却差不多快忘了这件事。

      “抱歉,我忘了之前他曾对你无礼。若是早些想起来,或许刚才应该说服大将军他们改变主意……”

      他轻吁一口气:“算、算了吧,他们不会为此改变主意。我去的话,对彼此各方,都比较……方便。”

      扭头对我微微一笑,他又道:“还好,口吃的毛病,多亏了叔权,已……好了不少。”

      但他其实很不愿意,非常不愿意。他的笑容一直都很勉强,我完全看得出来。想想潘璋上一次的言辞不逊,我确实很心疼,苦于身后的一千双眼睛盯着,没法安慰他什么,只得坚定地回答:“这次我决不允许潘璋再对你有无礼举动!”

      他轻轻一笑:“可别忘了,你我是去调停,别、别再生出事端来才好。”

      “放心,当然记得呢!”

      千把人走不快,虽然距离不远,还是走了半个时辰才到张郃的西营。张郃带人出来迎接,将我和曹叡接到帐中,其他人则被带去安顿休息。行礼相见过后,张郃对曹叡道:“劳烦王爷亲自走一趟,末将万分惭愧。都是末将无能,治下不严,才弄出这件事来,还惊动了王爷。”

      曹叡答道:“张将军不必……如此。吴军心怀鬼胎,对我军屡、屡挑衅,早不是一日两日。没有将军的管束,或许早有更严重事态发生。如今这样,已经十分好了。”

      “多谢王爷,末将深感惭愧。”张郃道,“晚上的宴饮已经叫人准备,就在末将营中,无需劳烦王爷前去百里洲。那潘璋听说王爷同意前来,也答应了末将提出设宴在此的要求。既然是在自己地盘,便一切好说,王爷和夏侯贤侄尽可安心。”

      我啧了一声:“这个潘璋,还真是胆子大啊!”

      张郃愤愤道:“他这个人岂止是胆子大,为人十分粗鲁,性烈如火。贤侄有所不知,我这边三天两头便要应付他找上门来吵吵嚷嚷,实在不胜其烦。”

      “他只有区、区三千水军,为何如此嚣张?就不怕我军……”

      张郃摇了摇头:“他知道我军不会,亦不敢。若是公然将他赶走,或是与他交战起来,无疑授人以柄,我军便会陷入被动。我私下揣测,或许潘璋原本接受的命令便是要挑衅我军,制造公然翻脸的口实。而我军一直克制,倒令他上了瘾,一味寻衅滋事无法自拔了。”

      “将军这样说,也不无道理。不过总是这样僵持着,也不是办法……”我试探道。

      张郃深切点头:“他时时前来挑衅,我军要对付他明明易如反掌,却不得不忍耐克制,如何不令人生气?军中上下,都对此颇有不满。尤其是百里洲驻守的六千将兵,忍耐克制已临近极限,不知哪天便会失控。倘若事态演变至此,却是正中对手下怀了!”

      曹叡点点头,道:“将军所虑,我亦深以为然。听闻……吴蜀之间,近来似乎有暗通款曲之嫌?该不会已、已暗中停战,我军尚被蒙在鼓里?”

      “的确暗通款曲,不过据斥候打探,尚未彼此妥协。只是蜀军近来似乎染了疫病,才迟迟没有动静,一味按兵不动。”

      “疫病?”我和曹叡异口同声。我追问:“具体情况如何?严重么?”

      “似乎有些棘手,刘备甚至打算即便江东不同意和解,也想撤军回成都,但又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才一直僵持下来。”

      “这消息,大将军也知道了吧?”

      “早上刚刚与设宴一事一起上报,大将军尚未有回应。”张郃叹气道,“若蜀军当真撤军,我们跟吴军之间,恐怕就不再需要挑衅了。”

      我沉吟不语,思考着这条最新情报。如果刘备军中疫病流行,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那不管是对吴军还是对我们,都会是极好的攻击机会。若是放他们撤回去,固然对打开僵局有好处,情况却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刘备若是撤军,势必将保存大量有生力量,他本人也活蹦乱跳,对以后是不利的。我记得以前从什么书上看到过,战争比起争抢土地,歼灭或者抢夺敌人的有生力量更为重要。而蜀军若是走了,剩下我们跟吴军,就像张郃说的,也许马上就会真刀真枪动起手来。甚至更进一步说,蜀军若是撤军,说不定我们也要马上跟着撤了,有没有机会跟吴军争夺江陵都是个问题呢!

      曹叡忽然道:“夏侯都尉……不是有个计划,想跟张将军商议么?”

      我颇感意外,张郃已经兴致盎然地问我:“哦?夏侯贤侄有何计策,不妨说来听听?”

      我看看曹叡,他鼓励地看着我,我明白了他的意思,轻咳一声对张郃道:“其实晚辈所想,无非是个火攻的计策。”

      “火攻?攻蜀军大营?”

      “水路并举!”我道,“我仔细观察过蜀军营地,发现他们连营漫长,且分布区域狭小,一旦引燃大火,只要风力合适,军营首尾相接烧成一片,并非不可能。而水寨中的船只,同时设法烧起一把火来,不愁不破!”

      张郃沉思片刻,道:“火攻多适合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使用。眼下正值春夏,潮湿多雨,先前更是连续数日阴雨不断,如何能够行得通?”

      我苦笑:“这也正是我将此计呈现给大将军时,他没有同意的原因所在。”

      “你已同大将军商量过了?”

      我点点头:“商议了两次,都被驳回。大将军说,除非天气干燥起来,或许可以用得上这个计策。我只担心,等到那时候,或许就没有用得上的地方了。”

      “的确。眼下这个情况,迟迟没有进展,我军哪怕接到陛下撤军的命令,也并不稀奇。”

      我暗暗有点心惊,原来张郃也是这么想的!看来我必须加快步伐了。只要给他们一个必须动手、动手能有很大把握成功的方案,我相信不管是曹仁、辛毗、蒋济,还是张郃、夏侯尚,谁都不会真的愿意无功而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