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2、一〇二、目的地:上庸(下) ...

  •   “银屏姑娘,你还好吗?是否需要休息一下?”

      “我不累!快点走吧,天黑之前不是要赶到驿站落脚吗?”

      关银屏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俏生生的嗓音里掩饰不住疲惫,但嘴上就是不肯服输。我看着她倔强的背影,心里叹气之余,也不免有几分佩服。

      那天在渡口一场风波,关银屏如愿以偿地上了船,我却落了不少埋怨。同行的下属们都是跟随关兴的“老人”了,都认识关银屏,也知道她的安危不是开玩笑。当着我的面他们虽然不说什么,隐约还是流露出不满之意。其实我何尝愿意带着这么一个大麻烦?当时在渡口我也是被吓住了。上了船冷静下来想想,我要是不理她直接走掉,是不是也就没事了?她总不见得跳下河来追我们吧?

      然而上了船,就没法再把她请下去了。我们的船出了成都,顺流而下,速度很快。一路上昼行夜宿,晚上就在船上过夜,只用五天时间就出了益州地界。到第六天,我们已经离开水路,走陆路北上。船家把我们送上岸,自行返回益州,与我们分别了。

      这几天的水路行程,我一直不太有精神。因为船比较小,顺流而下颠簸更厉害。我不想吐得太难看,就尽量减少活动,一有空就窝着休息。除我之外,其他人都很有精神。关银屏精神格外好,像一只活泼的小麻雀,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有时兴致上来,还会靠在船舷处放声高歌。有这么个活泼俏丽的少女在,又没什么架子,船上的气氛截然不同。亲兵们对她的同行也渐渐不再排斥,众星拱月地把她当做公主一般捧着。要不是我们还肩负着寻找薛礼的重责大任,连我都觉得我们像是坐着船出来玩的一样。

      改走陆路之后,气氛就没有那么活跃了。在水上怎么样都行,陆路必须低调谨慎,不能大张旗鼓地张扬。我们这一行七人,六男一女,组合有点诡异,我只好跟关银屏商定,让她暂时委屈一下,跟我以兄妹相称。关银屏在这一点上还算配合,欣然同意。她这一路上的表现也算是让我刮目相看。本来我对她用这种死缠烂打的手段非要跟着来颇为反感,但一路上她倒是真没给我们拖后腿。上岸之后晓行夜宿,全都是步行。虽然走的是官道,比较好走些,连续赶路还是很累的。而她硬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一声都没叫苦。就凭她这份毅力,我对她的印象已经大大改观,不再觉得她是耍脾气使性子。她对薛礼的感情,想不到竟然如此深厚,让我既惊讶又怀着一份深深的同情。

      上岸之后第六天的傍晚,我们来到了上庸城外。

      上庸这个地方,其实是一片山地,西面和南面都是山,向北可以前往长安,向东则可沿汉水支流而下,前往襄阳、樊城,进入荆州地界。赵云曾经透露过不太确定的情报,说刘备可能诏令上庸的刘封、孟达对关羽北伐进行支援,但具体有没有发布正式命令,似乎也没有听说。关兴让薛礼前来打探消息,实际上就是叫他来刺探上庸的动向,结果是薛礼在上庸附近失去联系。他送来的最后一封信件,就是来自上庸城外二十里处的驿站。

      我决定先到这个驿站落脚,打听一下上庸的情况,再决定以什么样的身份入城。听关兴说,上庸三郡是在刘备攻克汉中之后,刘封、孟达才打下来的,归附不久。刘、孟二人镇守三郡之后虽然迅速平定,但郡中一时间也不能完全平复,保不准有什么人暗中蠢动,需要多加小心。刘封平定三郡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郡内的驿站,建立与成都、汉中、荆州等地的联系。除了军事上的用途,驿站也可以为平民百姓的来往提供方便,有利于安抚民心。

      到驿站安顿下来,天已经擦黑了。我给关银屏单独要了一个小房间,其余人就睡大通铺,连同我自己在内。大家安顿下来,都累得不轻。我叫了两个人去张罗晚饭,自己在驿站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熟悉周围环境的同时,也排除一下不必要的危险。

      这个驿站在我们一路上经过的几个当中,算是比较大的一个了,配有三名驿吏,几个打杂的小厮,马厩里还备了三四匹马,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为首的驿吏较为年长,一看就是颇有经验。我便刻意避开他,找年纪比较轻、看起来好说话的小厮套近乎。连打听带闲聊,到吃饭之前,上庸城的大致情况我已经打听清楚了。

      小厮告诉我,最近从襄阳方向过来的传令兵比之前多了许多,都是神色紧张、行程匆忙的样子,很少在驿站停下歇脚,一般都是喝口水、换了马就走。偶尔有一两个多说几句的,流露出来的消息,似乎是前线军情吃紧,急需上庸这边发兵支援。然而传令兵来了不少,却始终不见城内有调兵出军的动静。前两天,驻屯房陵的孟达也带着少量精兵进了上庸城,但也没见离开。上庸城犹如一个只出不进的貔貅,吞了这么多传令兵,连一个增援的士兵都没有派出去过。

      我听了之后,觉得事情有点不妙。看来前线的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关羽快要顶不住了。其实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我虽然不记得具体时间,说不定,东吴的吕蒙已经白衣渡江得手了呢!那些从襄阳过来的传令兵,一定是关羽派来要求刘封出兵增援的。

      我也打听了薛礼的线索。几个小厮当中,只有一个因为帮他寄信的缘故,对他印象较深,其余人都模棱两可记不清了。即便是帮忙寄信的那个,也只能记得大概。按照他们提供的模糊线索,薛礼来的时候虽然是一个人,但走的时候却不是单独走的,似乎是和一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青年结伴进城了。那个跟他同行的青年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右侧脖子上有一块椭圆形的青斑。因为这个特征比较少见,所以他们也印象深刻。

      能够搜集到这么多情报已经大大超出了我的期待,我心满意足地给了一些酬劳把他们打发走,双方皆大欢喜。薛礼跟人结伴同行的事,想必是没有写在信中,关兴只字未提。我不知道这个跟他结伴的是什么人。也许只是个普通的路人,薛礼为了方便进城,有意找人一起走,可能性也很大。不管怎么说,我提醒自己先记下这件事。脖子上有青斑是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即便这个同行者没有问题,这也算是个重大线索。

      晚上吃完饭后,我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商量对策。我没有把从驿站打听来的消息和盘托出,只是告诉他们上庸城目前戒备森严,盘查严密,我们要混进去难度极大,只好光明正大地入城求见。但我最在意的是刘封是否认识关银屏。很遗憾,她回答说认识。

      “刘封大哥在我小时候就被主上收养,自然相识。只是多年不见,我也不太确定他还能否认得出我。即便从前同在荆州,相见次数也是不多的。”

      即便她这样说,我也不敢过于冒险。想来想去,我们最后商量出一个方案,就是假装我们这几个人是要护送关银屏去荆州的。我觉得这种方式比直接跟刘封说我是来找人的要好得多。至于进城之后能不能留下来打听消息,那就到时候见机行事了。

      不过这样一来,关银屏就成了这次计划的核心。既然打着护送她的幌子,她自然变成团队的中心人物,我可以借着她的掩护躲在一旁,对于我们的任务是有好处的。但这个计划要求她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也是我有些不放心的原因。不过她本人倒是信心十足,表示无论要她做什么,只要能救出薛礼,她都会拼命去做。我别无选择,只好相信她的决心和能力。

      当夜无话。大家心里有事,睡得都不太好,第二天早早就醒了。二十里左右的距离,以我们急行军般的脚程来说不算太远,下午太阳西斜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城池坚固的上庸城。驿站的小厮没有骗我们,城门处的盘查确实非常严格。若是没有通行证明,轻则被赶走不许进城,严重些的甚至会被拘捕审问。我再次小声叮嘱了关银屏和王云他们,镇定心神,带着众人来到守卫城门的士兵面前,递上关兴的令牌,报上关银屏的名号。守卫十分重视,一个小头目亲自验看了我们的证件,带领我们进入城中,直接带到刘封的副军将军衙门。

      也许是因为靠近前线的缘故,不仅城门处严加盘查,城里的气氛也十分压抑,到处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很少能看到老百姓在街头活动,商人更是几乎绝迹,只有一队队士兵频繁往来。我看到这种气氛,心里已经觉得忐忑。联想到先前在驿站中打听到的消息,更是担心关银屏一个小姑娘是否能够扛得住这种压力。

      然而事实证明,我果然还是小看了她。我们在衙门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外面才传来脚步声响。一个粗犷的声音大声道:“银屏妹子!累你久等啊!哪阵风把你给刮来了啊?”

      声到人到。一个身材中等、体型敦实的武将,身披铠甲,头戴金冠,大步走进屋内。关银屏微笑着起身,施施然行了个礼,用她清脆的嗓音不卑不亢地回答:“公仲大哥,许久不见了。银屏拜见副军将军!”

      这个武将就是刘封,刘备收养的义子,上庸的守将。光看他这人的面相,就给人一种争勇斗狠、争强好胜的印象,并不是个容易相处的人。他看关银屏的眼神,也颇有一种皮笑肉不笑的虚假。让我们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出来见面,也不知他是真的军务繁忙,而是故意如此安排。

      “哈哈哈!银屏妹子客气了!自从离开荆州,与妹子也有两年多不曾见了,想不到竟出落得如此俏丽,难怪关将军舍不得将你嫁到江东去啊!”

      这话说得很是微妙。关银屏脸上的笑容顿时凝成尴尬二字,颇有几分笑不出来了。刘封随即让她坐下说话,对我们几个随行人员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也没叫我们坐,任由我们站在堂下。他自己走到正面主位,大大咧咧坐了下来。

      “银屏妹子此来上庸是为了何事?为何安国叫你独自前来呀?”

      关银屏乖巧地回答:“父亲和大哥都在前线鏖战,二哥在家里坐不住,无奈之前受的伤一直不见好,不便长途跋涉。所以银屏便自告奋勇,替二哥去前线走一遭。银屏也许久未曾见过父亲大人,甚是想念呢!”

      “哦,是么?难为银屏妹子的一片孝心了!只是前线兵戎之地,交战正酣。妹子一介女流贸然前往,关将军怕是要生气的吧?关将军虽以爱兵如子著称,一向也是治军严谨的。别说是普通士卒,即便是麾下将领,若是出了差错,也是从不容情的,总不会对自己的女儿另眼相待吧?”

      关银屏叹气道:“小妹亦有此担心,才特意到上庸城来,一来探望公仲大哥,二来也是想问问大哥,有没有我父前线的消息呢?”

      刘封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关银屏会这么问。关银屏说话时带了几分撒娇的感觉,虽然说得直接却又问得在理,他不好拒绝,更不好发火。

      “这个嘛……关将军北伐以来,一直进展顺利。反观上庸境内,郡县初定,四方不安,我与孟公度忙于安抚征讨,与关将军少有来往,近况如何,实在不得而知啊。”

      “是么?原来是这样啊!可是小妹既然已经来了,总不能就这样回去吧?能否容小妹在上庸停留几天,稍微考虑一下呢?从成都过来,真是好远、好累呢!”

      刘封哈哈笑道:“成都过来确实路途遥远啊!也亏了银屏妹子这一路上跋山涉水的。走了多日,确实也辛苦了。上庸城地方偏僻,局势又不稳定,妹子歇息几天倒也没什么,若要长住,恐怕不太方便……”

      关银屏呵呵笑道:“公仲大哥放心,银屏只是稍微歇息几天。若要长留,即便大哥你肯,小妹自己也是不肯的呢!”

      刘封也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大哥我聊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妹子一番。妹子也不必见外,就住到我府上去吧!”

      “好啊!那小妹也不跟大哥客气。只是我在上庸停留一事,还望大哥不要透露给我父亲知道哦!”

      “哈哈哈!妹子是想给关将军一个惊喜吧?放心!大哥不是长舌之辈,更非不识趣之人!”

      “嘻!就知道公仲大哥豪爽仗义,对银屏最是好了!”

      刘封哈哈大笑,愉快地接受了关银屏的吹捧,默认了我们暂留上庸的请求。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