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桃花依旧朵朵开~ ...

  •   51.
      百艘战船,浩浩荡荡的顺流而下,朝京口驶去。
      目的地在望。
      立在指挥台上的刘裕,极目远眺,讶道:“为何码头处如此灯火辉煌?”
      站在他身旁的除叶浩然和燕飞外。尚有何无忌、魏泳之、彭中和数名北府兵的将领,他们都无法解开刘裕的疑问。
      其中叶浩然和燕飞的眼力最佳。
      叶浩然肩上停着白色的小猫,望着远方,仔细辨认道:“是火把的光芒。”
      “且是数以千计的火把光,方有如此威势。”燕飞也看了一会儿,补充道。
      叶浩然偏过头面对刘裕,眼底一片清明柔和:“你成功了。”
      北府兵已毫无疑问的落入刘裕手中,只要他一道命令,北府兵的男儿便会随他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人会有丝毫犹豫。
      刘裕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浩然,我现在很开心。不过……”
      他笑笑,方才继续道:“不过我能感觉到不完全是因为我成功了,更多的应该是因为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和你一起。”
      叶浩然眼里露出浅淡的笑意,同样低声调侃道:“岳母可在?”
      刘裕:“……”
      “咳咳!”其他人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但是燕飞能听得一清二楚。他实在忍不住提醒他们注意影响。
      与他一样听得到的白猫懒懒瞥了一眼燕飞,满眼嫌弃。
      真不淡定,看我都学会无视了。
      刘裕抬眸看向远方,立刻严肃认真地问道:“刘袭被魔门之人杀死了,京口现在该由谁来主事呢?”
      后面的何无忌答道:“刘袭遇刺身亡,京口当由他的副手主事。”
      燕飞忽然一震道:“我果然没有看错,码头处挤满了人。”
      此时离京口码头已不到一里,人人清楚看到码头处高举着数以千计的火把,映得临江处一片火红,数也数不清的人聚集在那里,造成万头攒动的奇景。
      忽然喊叫声轰天响起,叫的都是“小刘爷”又或“刘裕万岁”,只要不是聋的,都知道他们在欢迎刘裕驾到。
      刘裕顿感浑身热血沸腾,振臂高呼道:“兄弟们!刘裕来了!”
      码头处正迎接他的数以万计军民,爆起另一阵更热烈的欢呼声,把风声和江水拍岸的声音全掩盖过去。
      叶浩然只在自己的祖父身上见过这种壮观的迎接规模,想到刘裕曾说他最佩服之人就是自己的祖父,今日他已有了那样的地位,甚至比起祖父他能走得更远。
      他有种奇怪的感觉,像是祖父未能完成的功绩,有了继承者去完成,而这个人又是他的伴侣。仔细想想,祖父大人一定很高兴自家“孙媳妇”这么厉害的。这也算有个交代了吧?

      幼年的刘裕出生不久,娘亲便过世,在姨母哺养,寄人篱下,因而有了“寄奴”这个小字。他的父亲刘翘后来重新娶了妻子萧氏,很快刘裕就有了两个异母弟弟。几年后,刘翘去世,继母萧氏把他接回了家扶养。萧氏是县令之女,对刘裕不错,给他取了大名,而且刘裕家贫,他能识得文字也是这位继母的功劳。
      刘裕同样对这位继母很是尊敬,在京口太守府安排完大致工作后,就匆匆拉着叶浩然跑回家去。
      萧氏是位很有韵味的女子,不是说她有多貌美,而是一种集温婉与坚韧于一身的魅力。
      “寄奴回来了?”中年妇女的态度自然,并没有疏远和尊敬,好像不管刘裕是否亲生,是否成为北府军的首领,她都是这样面对自家晚辈的态度。
      刘裕行礼道:“见过母亲。”
      “和你的朋友随意找个位子坐下来说吧。家里没那么多礼数。”萧氏笑着指指矮几对面。
      叶浩然和刘裕跪坐在矮几旁边,与萧氏相对而视。白猫趴在矮几上,旁观“见家长”这种烂俗戏码。
      “这位是叶浩然,我的……”刘裕试图找一个正确的名词,来概括他和叶浩然的关系。
      “伴侣。”叶浩然毫不在意刘裕的停顿,淡定自若地自己接了下去。
      刘裕松了口气,立刻点点头道:“对。”
      萧氏掩嘴讶然道:“你……你说什么?”
      刘裕认真地看着萧氏道:“他是我的伴侣。”
      “你好端端地在军中怎么就沾染了这种嗜好?”萧氏秀眉一挑,带着几分恼怒,颇有威严,“你现在马上就是北府军的统领,士族本就看不起出身寒门的你,若是知道你有此嗜好,又怎么会给你联姻的机会。无法踏足高门,你又如何站稳脚跟!”
      叶浩然有些意外,这么听来……萧氏对刘裕倒是有几分真心关怀。
      刘裕双手扶在双膝上,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直视萧氏:“母亲请听我说完。高门对于此类情况一向归为风流逸闻,抱着并不支持也不排斥的态度,我并不担心因此而受到诟病,顶多被背后说几句,造成不了实际伤害。我仔细想过,我是玄帅的继承人,安公、玄帅的影响力还在,我只要打着秉承他二人遗志的说法,高门中还是有不少支持者。我曾在盐城救下琅琊王氏王询之子王弘,从他口中得知他的父亲亦是支持我的。如此,我并不需要联姻来锦上添花,也一样能获得立足之地!”
      “……”萧氏神色疲倦地挥手道,“这且由得你,那你打算何时成家?”
      “既已和浩然有死生之契,那么成家之事自然是不必再提,除非对象是他。”刘裕认真起来,坚毅的眉眼自有一番气度,不愧是现在的北府之首。
      “反了!我待你如何?可曾亏待于你?我的话你是否已听不入耳?”萧氏拍桌怒道。
      刘裕正想回答,刚张口,叶浩然抬手搭在了他的手背上,示意他停下。
      刘裕遂闭嘴,保持沉默。
      “从您的话中便知您待寄奴很好,确实在为他着想,可是我很自私。”叶浩然的声音清冷,仿佛有使人宁心静意的效果,就是萧氏怒火当头,都不由稍稍冷静下来。
      叶浩然很少对一个人用敬称,就是面对谢玄,也不过是平辈般直言。
      萧氏淡淡问道:“你想说什么?”
      叶浩然面无表情地看着萧氏,平静地回答:“您已尽心,他一意孤行,此不孝一;誓不成家,欲违逆伦常,此不孝二;无子送终,难供奉先灵,此不孝三。”
      刘裕一脸不解地看着叶浩然,不知他如此揭短是干什么。
      “然,纵让他负不孝之名,令千夫所指,若他不悔,我绝不弃。”
      话语决绝,掷地有声,仿佛带着剑光锋芒,携着浩荡风雷。
      刘裕一怔,干脆心一横,把手一翻,握住搭在手背上的手,十指相扣。
      然后将两人相握的手抬起,看了眼旁边的叶浩然,才对萧氏道:“母亲,我这一生遇见浩然,合该用光了所有的桃花运,再遇不上比他更好的人了。这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不理解您的苦心,只是相信只要彼此都在,没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二弟和三弟都已长大成人,足矣传我刘家香火。”
      “……”萧氏沉默片刻,终于叹了口气,“罢了,就当养了个一点都不贴心的女儿好了,早晚要嫁人,我管不着。”
      叶浩然看向刘裕:“所以这是把你许配给我了?”
      刘裕:“……”

      叶浩然和燕飞在京口的地位颇为特殊。
      叶浩然有手刃竺法庆的记录,燕飞则干脆成了当今天下第一剑。这两大高手都是荒人,也是刘裕的好友。即使没有任何官职,也足矣让北府将士尊敬有加。
      任谁都知道有这两大高手在京口,刺杀刘裕的人要好好掂量掂量。
      刘裕和叶浩然在何无忌等七、八名北府兵将领陪伴下,策骑巡视,沿城墙走了一匝。
      能守而后能攻,京口正大幅加强城防,特别在码头区一带,广置石垒箭楼,以应付桓玄从水路来的突袭。
      广陵已落入桓玄手上,由桓弘率兵进驻,不过广陵向为北府兵的根据地,没有一年半载,桓玄休想真正的控制广陵,而刘裕是绝不会让桓玄有这样的机会。
      到达码头区时,正为工事忙碌的兵员纷纷对刘裕致敬喝采。
      刘裕甩蹬下马,慰问士兵。
      此时数骑从城门驰出来,赫然是久违了的孔老大孔靖。
      刘裕笑着迎了上去。
      孔靖跃下马来,抓着刘裕的肩头,叹道:“干得好!我们的小刘爷干得好,不但没有令我们失望,还使我们人人喜出望外。”
      孔靖是这一带最有影响力的帮会大龙头,无人不识,登时惹起哄动,均知刘裕得到孔靖的支持。
      刘裕和叶浩然陪着孔靖走到岸边,何无忌等晓得他们有事商量,没有跟随,还为他们挡着来趁热闹的人。
      孔靖再叹道:“小刘爷从海盐出击的那一手实在非常漂亮,得到北府兵兄弟的一致赞赏,事前真的没有人想得到。”
      刘裕谦虚的道:“全赖你老哥照拂有加,运马运粮运金,掏空你的家当真不好意思。”
      孔靖笑道:“有甚么关系,我是做生意的人,只要刘爷你步步高升,我孔靖当然跟着飞黄腾达,大家都有好日子过。”接着正容道:“你找得我这么急,有甚么用得着我的地方?”
      叶浩然和刘裕对视一眼。
      叶浩然简洁道:“京口的粮仓,不足一个月。如果反攻建康,粮食会更为吃紧。”
      孔靖头痛地道:“建康下游的所有城池,均有同样的难题。我从沿海各县搜购回来的粮货,都运往海盐去了。唉!现在有钱都买不到粮货,怎办好呢?”
      刘裕胸有成竹地道:“办法是有的,却需要孔老大你帮忙。”
      孔靖坦然道:“客气话不用说了,大家祸福与共,帮你等于帮我自己。只要我办得到的,定会为刘爷你办得妥妥贴贴。”
      刘裕目光投往大江,五艘北府战船正逆流而上,进行侦察和巡逻的行动,道:“我们是缺粮,桓玄是粮多。如桓玄懂兵法,会如何对付我们呢?”
      孔靖道:“这个我真的不在行,你们直说吧。”
      叶浩然点头道:“桓玄不论在兵员的数目上,还是其它任何一面都占尽上风,不会冒险与我们硬拼,但也不会置之不理,最佳的策略莫如封锁漕运,让我们因缺粮而崩溃。”
      孔靖恍然大悟,同意道:“若我是桓玄,也会这样做。现在北府兵力量分散,有一半的人在另一条战线海盐和天师军余党作战。桓玄现在坐拥天下有最强防御力的坚城,当然是以顺流对逆流,以逸待劳最为上算。经叶兄这般分析,我也认为桓玄会以封锁漕运的方法对付我们。”
      刘裕解释道:“桓玄若要封锁京口的漕运,必须派重兵进驻广陵,还要调来战船,且不可拖延,宜快不宜迟,否则如让我们在他们部署未完成前,对广陵发动攻击,桓玄将损失惨重。”
      “广陵是建康和京口间最重要的大城,你想过如桓玄能守稳广陵,我们将坐等箭尽粮绝吗?”叶浩然和刘裕干脆现场讨论起来。
      刘裕欣然道:“兵员的调动,是复杂庞大的军事行动,须各方面的配合。桓玄手下的将领,并不熟悉江东这区域的情况,更不察民情,兼且如此劳师而来,反变成我们是以逸待劳,情况倒转了过来。”
      “你故意弃广陵取京口,不只是为了夺取刘牢之的兵权,还是要布下引桓玄上勾的鱼饵?”叶浩然眼眸里闪过一丝讶然。
      刘裕点头承认道:“当我决定到广陵挑战刘牢之的权力,便想到种种的可能性。”
      叶浩然想了想,刘裕擅长引诱,那些个小算盘里就能看出他爱利用人心去赌拼的特色。能想出这样的布局,也是他的本事。
      孔靖现出心悦诚服的神色道:“我来京口之前本忧心如焚,现在整个感觉不同了,忽然间充满了信心和斗志。究竟我可以在甚么地方出力?”
      刘裕道:“我有把握把广陵夺回来,且是毫不费力,但时机最重要,否则攻夺广陵,只是徒添我们的负担。”
      孔靖给引出兴趣来,问道:“何谓最适当的时机?”
      刘裕道:“就是当荆州军把大批粮货物料送抵广陵的一刻,我们在广陵城内发动攻击,以雷霆万钧之势杀死桓弘,攻他一个猝不及防,如此荆州军肯定崩垮,我们便可把粮资据为已有了。”
      孔靖是老江湖,一点便明,大喜道:“这件事可包在我身上,广陵是我的老家,目前我在广陵的手下尚有数百之众,只要我潜返广陵,便能配合刘爷行事。”
      刘裕叮嘱道:“最重要是弄清楚桓弘如何存放粮货,先夺粮货后动手,如被敌人撤退时烧掉粮仓,我们等于打了一场败仗。”
      孔靖笑道:“明白!”
      送走孔靖,刘裕忽然叹了口气,苦恼:“我忽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怎么?”叶浩然好笑地问道。
      刘裕茫然地看着江水:“我对付刘牢之和桓玄本来只是为了出口恶气的。你不在,我得给自己找点事干转移注意力,不然我会疯掉的。可是现在……我有些犹豫了。为了一己之私,是不是过分了点?”
      叶浩然摇头道:“燕飞让我劝你不要太过偏激。但我觉得你自己就能意识到,你只是不太习惯把天下大事、民族复兴之类的词和自己联系起来而已。”
      刘裕诧异地问道:“你说的是?”
      “你所继承的梦想。”
      刘裕所有所思,又猛地明白过来。
      叶浩然淡淡地看着江面。
      命运安排一个宋武帝,就是为了这样的改革吧。
      如果刘裕失败,汉族不但无望统一中原,还会陷进沉沦黑暗、万劫不复的悲惨境地。
      自淝水之战后,政局不稳导致战火连天,各大势力争权而置民众的苦乐不顾。当权者如司马道子动辄加税,又巧立名目强征壮丁入伍,弄到生产荒废,民不聊生。
      孙恩则挑拨侨迁世族和本土豪族的仇恨,利用人民对朝政的不满,打着宗教的幌子,叛乱作反。
      桓玄本性狼子野心,为遂私利,封锁建康上游,无视下游民众缺乏粮资的苦难,只为圆他的帝皇梦。
      现在司马氏皇朝已成昨日黄花,天师军亦再难言勇,只剩下进占建康的桓玄在扬威耀武,其带来的祸害更将远过于司马氏皇朝。
      特别是桓玄勾结魔门,一旦让魔门得势主事,首先遭殃的势必是推崇孔孟之学的儒生,接着便是一直与魔门势不两立的佛、道两门。其后果实不堪想象。
      现在力挽狂澜的责任,已落在刘裕肩头上,他的成败,直接与南方高门庶族有最切身的关系。
      刘裕也明白了,他要做的是令南方回复安公在世时的繁荣兴盛,在稳定和清明的政治下,逐渐改革社会上种种不公乎的情况,提高寒门的地位,如此方不负安公和玄帅的厚望。他从来没想过原来他真的能做很多事,不只是报复,为了别的,他也要除去桓玄!
      “刘帅!屠爷回来了。”有人在远处通报。
      “屠奉三?”叶浩然面无表情地问道。
      “让他过来!”刘裕高声回应道。
      刘裕转身看向叶浩然道:“应该是。我让他如建康向司马元显示警,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有负刘帅重托,我无法见到司马元显,于是请王弘公子帮忙去通知司马元显,可是建康戒严,没有军令会是寸步难行,见不着元显,无法转述我们的警告。”屠奉三走过来时,先来解释一番,他的解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叶浩然总觉得屠奉三有不对劲的地方。
      屠奉三看了眼叶浩然,欲言又止。
      刘裕和叶浩然从他的神态中都能猜出屠奉三有什么事要单独报告,不欲让叶浩然知道。
      刘裕立刻坦然道:“奉三有话直说。不必有所顾虑。”
      “任青缇在建康截住我,请求和刘帅里见一面。”屠奉三犹豫片刻还是如实回答,“建康有位‘清谈女王’李淑庄,乃是魔门之人。她主要是贩卖五石散,刘帅应该知道,建康的高门名士对丹药的追求沉溺难返。而她供应的五石散功效神奇,后遗症较少,并且服多了某种药,会生出抗药性,药效当然大打折扣,五石散亦然。可是李淑庄却有十二种配制五石散的丹方,故每次都炼出不同功效的五石散,那种新鲜的感觉,是建康高门无法抗拒的。故令她成为建康最受欢迎的人,也令她成为建康最富有的人。加上她八面玲珑、擅长交际,深明高门名士的心态喜好,成了建康高门那种醉生梦死生活方式的象征,她的取向,直接影响名士们对桓玄的态度。”
      “这个李淑庄和任青缇有什么关系?”刘裕当然记得自己曾经被迫和她合作的往事,后来她见自己没什么价值,有转而和桓玄合作去了。现在居然又来求见?这打的是什么主意?
      “李淑庄的丹药配方是从任遥处学得的。任遥竟曾和李淑庄相好过。任青缇虽为逍遥帝后,但是她与任遥并不是夫妻,而是兄妹,都是曹魏后裔,丹药之法也是曹家曾经的收藏。李淑庄说服建康高门支持桓玄的办法,正是就刘帅布衣出身作文章,指出刘爷永远不会明白建康的高门,不会谅解他们。由于阶级间的水火不容,刘帅只会是个破坏者。这个论据命中大部分高门的要害,令他们盲目支持桓玄。我们不能如此下去,建康高门如果大多支持桓玄,加上建康物资无缺,我们没法支持一场长期的攻防战。李淑庄必须除去,又要除去的合理,以免引发高门的不满。”屠奉三说到此处,无论是刘裕还是叶浩然都明白了任青缇的意思了。
      任青缇能提供的帮助太诱人。
      假设刘裕亦认为李淑庄是打败桓玄最大的障碍,又不可以请出如燕飞、叶浩然般的高手去刺杀她,否则会让别人怀疑到刘裕身上,引出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唯一选择便是乖乖的接受她的条件。
      “她有办法?”刘裕冷笑道,“说吧,任妖女的条件是什么?”
      屠奉三又一次看了眼叶浩然,转告道:“假如她能助我们布局杀死李淑庄,事后又没有人怀疑到刘帅身上去,她要刘帅纳她作小妾。”
      “什么?”刘裕失声道。
      叶浩然面无表情的调侃道:“看来你的桃花运并没有用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桃花依旧朵朵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