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花家父女 ...
-
容挽歌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
她出身于古老的修仙家族,姓名为容挽歌,是容氏家族家主的嫡长女。
出生之时,如同这一世一样,生于三月初七子时。
经由前世生母的口中,容挽歌知道了她出生之际非但不哭不闹,还睡得香甜,那时鬼门一样大开,一样有百鬼夜行的景象,一样彻夜嚎哭直至天明。
隐世多年的爷爷赫然出现,看了容挽歌一眼即抬手掐指一算,说:“此女出生时鬼门大开,百鬼夜行,阴魂彻夜嚎哭,命格诡谲又混乱,然而她的根骨可是百年难得的奇佳,将来定然不是池中之物。只可惜她命主孤煞,注定六亲缘薄,亲近她的人怕是会受到影响,她出生于我容家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爷爷说的那一番话,犹如可怕的梦魇般时时纠缠着容家上下,尤其是她那冷酷无情的父亲——容铭,他非但不想跟她亲近,还不让她修习容家的道法,更是无时无刻无不在提防着她,深怕她的存在会累及他,唯恐她的存在会损害容家的利益。
要不是爷爷当年明令禁止不许杀了她,恐怕她早已夭折于襁褓中了。
是以,只要容挽歌没死,她之于容家的地位就是一个总是被欺负的存在,说得直白而难听一些,就是过得比容家的一条狗还不如。
在容挽歌五岁那年,所幸有师父青阳的出现,她才得以修仙,也才得以一步一步地脱离窘境,后来……
前尘旧事俱往矣,再提也无济于事。
不过是一段撒了狗血的故事,虽然那狗血是装在杯具里的。
言归正传。
就是因为容挽歌出身修仙家族,自是知晓婴儿之身最是干净无暇的,若是在此时吸收灵气会更加事半功倍,奈何婴儿的意识是混沌的,不会自个儿吸收灵气。
容挽歌倒是不一样了,她可是带着前世记忆的金手指穿越而来的,那么她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于是,自从她清醒过来理清了思绪并且发现自己生为婴儿的那一刻开始,她开始吸收灵气,再开始修习道法了。
如今的容挽歌已修炼到聆音境界了,真如她前世的爷爷所说的那般,根骨是百年难得的奇佳。
待得能走能跑又能跳之际,容挽歌就要开始锻炼自己了。
……
除了逃走了的容耀,还有已死的秋予香,容家只剩下容挽歌一个人了。
前者为容挽歌今世的父亲,后者为容挽歌今世的母亲。
秋予香的遗体是被那位从昏厥中醒过来的名叫萧湘的风尘女子给埋葬的,这是容挽歌没想到的,毕竟她以为萧湘会直接一走了之。
更让容挽歌没想到的是,萧湘对容耀是真心的,她见秋予香死了、容耀逃了之后,可怜容挽歌一介婴儿孤苦无依,不顾村子里正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于容家悲剧皆是因为容挽歌是扫把星的流言,毅然决然地决定收养容挽歌,还对她视如己出。
可惜好景不长,老天爷不怜见。
在容挽歌七岁的那年,萧湘的抑郁之症愈发严重,就算容挽歌拼尽一身医术也无力回天,最终萧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腊月天撒手西归。
在萧湘临死之前,她去请求那位因为女儿一出生就有容易招惹妖魔并且能使花草枯萎的异香体质而被迫迁居在花莲村外的秀才花正文收养容挽歌,而花正文也曾听闻了容挽歌出生之后所发生的种种不幸事情,又看见萧湘一副快要行将就木的样子,唯恐此后无人愿意收养照拂容挽歌,内心顿时起了怜惜之情,就答应了萧湘的请求。
天知道容挽歌正式见到花正文的时候,冷不防被吓了一跳,花正文的眉宇间泛着隐隐约约的煞气不说,而他不过是三十好几的岁数,却已经跟一个四十好几的中年男子毫无差别。
一看向年仅三岁的花千骨,容挽歌蓦地想起三年前花千骨出生之时的诡异天象,当时她掐指一算,便已知道花千骨跟她一样,也是一个命格诡异、命主孤煞的人,她也没去在乎甚多,毕竟那时的她修为尚浅,还无法算到太多的天机。
只不过容挽歌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她早在之前已修成了仙身,还达到了勘心境界,才能窥见更多的天机。
今日容挽歌迅速地观了花千骨的面相,再在暗地里掐指一算,却发现花千骨的命运诡异归诡异,却也不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而这个变数的原因似乎还是在于容挽歌的身上。
她也只能算到这些,再也算不到那么多了。
对于被花正文收养一事,向来随遇而安的容挽歌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她与花千骨皆是命主孤煞之人,花正文不过一介肉体凡胎,怕是无法承受她们的煞气。
花正文与花千骨不过相处三年,便已是如此模样了,若是再加上容挽歌,那还了得?
容挽歌不由得抬起手来,为花正文算上一算,却算到了花正文活不过五十岁。
天意不可违。
容挽歌可以做的事,就是平常多熬一些汤药或是多做一些药膳给花正文调养身子,好让他在临死之前可以少受一些病痛的折磨。
……
岁月如白驹过隙,十三年转瞬即逝。
花千骨正值二八年华,容挽歌已是双十年华。
夜阑人静,花正文看着两个女儿睡得沉酣的样子,眼神尽是心满意足,却也难掩不舍,明明自己这才四十好几的岁数,外表却已如五十好几的人一样苍老虚弱。
花正文自知死期将近了,却因为舍不得离开两个女儿,宁愿受着病痛的折磨,也要强撑着活下去。
看着容挽歌那出落得愈发出众的样子,花正文的心中是一片欣慰。
容挽歌天生聪颖过人,看过的书籍只要她想记得的,就没有她能忘掉的,更令他震惊的是,当初年仅七岁的她为自己取了如今的名字,对他解释道:“挽歌乃是生者写给亡者的诗歌。生者总以为亡者死了是一了百了,却是不晓得亡者死后的阴魂会遭受怎样的境遇,这一生我愿以挽歌为名,只为自己能在有朝一日可以背着一张琴,在路经亡者飘荡之处,停下来弹一首挽歌,以祝福亡者能不再受尽苦难。”
花正文简直无法想象那时年仅七岁的容挽歌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却在骤然思及容挽歌出生之时的不平凡,又觉得这一切皆是理所应当,再正常不过了。
随着日复一日的相处,花正文总是会觉得容挽歌成熟得不像话,懂事得跟一个成年人似的,无论做任何的事情,容挽歌自有分寸,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更让花正文感到内心熨帖的是,容挽歌不仅会到邻村去挣钱养家,也会去学医治病,还会教导邻村的孩子读书识字。
至于容挽歌为什么会去邻村挣钱、学医及教书,无非是花莲村的村民都避他们如蛇蝎。
每每工作所挣得的钱,容挽歌都会把大部分的钱交给他处理,事后更是全然不会过问他是如何处理那些钱的。
容挽歌虽非自己的亲生女儿却贴心得仿佛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性子虽然偏向冷淡安静了一些,却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处处无不在为他与花千骨着想。
他何其有幸能有这样的女儿相伴在侧?
至于自己的亲生女儿花千骨,长得愈发清丽韶秀了,笑起来的时候宛如孩子般天真可爱,她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凡事一点就通,只是性子却是过于单纯良善了些,不过她的身旁有容挽歌照看着,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儿。
只不过蜀山清虚道长曾经说过,花千骨身上的御魔锦只能保花千骨到十六岁,十六年期一满,必须让她上山拜师学艺去,只是……他怕是不能亲自送她到蜀山拜师学艺去了。
还好花千骨的身边还有容挽歌,她俩可以一起到蜀山拜师学艺去,也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互扶持,至此他总算可以放心了,因为他已经了无牵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