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陈玮的故事(下) ...

  •   如何在高授权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这家公司?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彻底抛开管理学教科书中的煌煌大论,进入C公司的成长背景:
      1999年的C公司,连人力资源部都没有,它的前几名员工是陈玮自己扛着毛笔写就的大纸板海报、去人才市场招来的。1999年的陈玮,是不足30岁的初生牛犊,在阀门厂跑过几年销售,翻过几本李嘉诚、□□的传记,但从未接触过任何西方管理学理论或所谓的“业界最佳管理实践”。他完全没有“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高授权与强审计并举”、“建立规范董事会”之类的规划,更没有我们今天流行的“扁平化架构”、“无边界组织”、“事业合伙人计划”之类的创意,他的治理理念完全是无师自通,源于自己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与绝大多数草创民企一样,陈玮凝聚团队的首要因素是感情。“对员工来说,你怎么严厉批评他们都没关系。他们都知道我脾气不好!但你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我心里始终装着他们,永远都和他们在一起战斗。”
      公司规模尚小时,他常和员工一起吃饭、打球。公司大了,他坚持和基层员工平等的工作条件——一样的办公环境、一样的制度约束、一样的朴实心态。
      前一条,在民营企业中司空见惯,我们见过太多胼手胝足、情比金坚的创业团队,至于这些团队之后是走向同床异梦还是同室操戈,那是后话。
      而后一条,却是极少见的。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咨询师朱升这样向他的客户朱元璋先生建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黄袍加身的飘然滋味实在太诱人,好多民企老板都做不到“缓一缓”。嘴上吆喝着“提高员工满意度”,实际行为早就远远脱离劳苦大众。陈玮至今和基层员工一样坐格子间,坐磨破了毛边的椅子,用质地粗糙的玻璃杯喝水。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原点,也不允许公司内部任何人有“称王”的妄念。
      陈玮坚持,对自己的团队必须有真诚而深沉的情感投入。他从来不是马大哈式的老板,相反,他非常细心,对周遭众人的言行举止、情绪起伏十分敏感。当下属之间发生分歧时,他第一时间帮他们排解心结,不让摩擦加剧、留下芥蒂。
      最重要的是,他这个大股东兼总经理和普通员工一样,脑袋上带着法治的紧箍咒。各位副总经理、各职能部门每年和公司约定目标责任,不达标者,要接受惩处。他自己也一样。陈玮给自己拟定的条款是:如果他对经销商、对员工、对市场的承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兑现,身为总经理的他轻则全年分文不取,重则就地下岗。
      “不能因为身份、角色不同,就给自己开后门、行特权。我们是一个团队。他们种地,我也种地;他们挑粪,我也挑粪。我可以一周不到公司,但我要让员工心里明白,他们在地里忙活,我一直在田埂上陪着。要不,员工的心就和你慢慢远了。
      我的角色是要让大家都清楚知道,人心才是最珍贵的。我常和同事们说:身家亿万又怎么样?厂房、货物、存款……全是身外之物,说不定一把火烧掉了,一夜间统统消失不见。你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最宝贵的资产。只要这个团队还在,三年内我们就可以再造基业。”

      用学术词汇来概括,陈玮的思想中有普适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成分。在企业管理中,他履践的是“道”,而不是“术”。
      “请问你在公司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我曾问过数百位企业家这样的问题。
      “就是承担责任!”只有两个人,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
      一个是C公司的陈玮,另一个是万科的王石。
      (哈,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要把陈同学列为本文中的“民企老板第一人”了!)
      “为什么是‘承担责任’?”我曾颇费解地追问王石。
      “因为这个现实世界中,不承担责任的人太多太多了!”王石用他惯常的、很戏谑又严肃的口吻解释:“你是企业的老板,你拥有100%的产权,你就会对企业承担责任?
      错!错!错!很多民企老板都不会真正对自己的公司承担责任。封建帝王思想会作祟,个人英雄主义会作祟,老板的面子和特权意识会作祟。这些东西会让你不愿面对事实,不愿低头认错,不会真正用制度来约束自己。
      在很多企业都是这样,任何人错了,都可以放在桌面上说;老板错了,就只能藏着掖着。这样,公司内部就会有样学样,养出很多小老板。各位高管在老板面前可以有错,到了下属面前,就是没有错的。久而久之,制度就让位于权威了。刑不上大夫嘛!你说,这样的老板是真正承担责任的吗?”
      这是王石对“责任”二字的理解。
      陈玮当然没有听到王石的这番话。但2010年春天,坐在那简朴至极的格子间里,他用一种很平淡的口吻对我说:
      “作为总经理,你可以不熟悉公司运营过程中所有的细节,但当出现问题、出现偏差时,你必须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
      清晰的价值观让他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极为明确。他首先是对公司长期绩效负责的管理者,然后,才是“大伙儿的哥们”、“铁杆兄弟”、“球场上的玩伴”。他对员工的确有真挚的感情,也乐于随时让员工体会到他的感情,但这感情,自始而终,圈定在理性框架内。
      陈玮说:只有这样,感情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2007年前后,C公司曾因业务量激增、数次逾期交货,不得不一次次对经销商食言。
      陈玮获知这一情况后,召集了全体经销商开会,当场立下军令状。“我向他们鞠躬,只说了几句话:各位,请给我一年时间。如果明年货期还是赶不上的话,我立刻滚蛋回家。我不能呆在这个位置上害你们。我一定会请有能力的人来帮你们做。”
      当日,生产副总主动找到老板:“陈总,你给我时间,明年我搞定。如果能搞得定,我好歹是一爷们。搞不定就是孙子,立马走人。”
      陈玮只答了一个字:“好”。
      从此,即便是赶工最急的旺季,C公司也没有出现过逾期交货的现象。
      事后,陈玮这样向我解释他的心态:“我的客户(指经销商)都是好多年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我不能让他们伤心。怎样才能不让他们伤心?说空话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你要说到做到。我们公司的游戏规则就是这么简单,谁搞不定,就立刻收拾东西滚蛋。我对别人这样要求,对自己的要求当然更严格。
      我的团队都知道我的规矩,他们没有二话。我跟他们说,我天天踢足球打篮球,这个你管不了我。但是我必须承担质量、货期、销售、设计每一个环节全部的责任。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我都应当负全责。我先炒了自己,先打包滚蛋,你们自己看着办。
      我说这些话,没有一点虚套,没有一点含糊、姑息的成份。他们都知道我的原则。我一直都是这样,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是C公司的铁律。
      在思想意识层面充满理想的公司,我见过许多;在墙上张贴“诚信至上”、“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的公司,我见过更多。但在转型中国这激昂粗放的创业环境中,真正在执行细节上言出必行的民企,实在太少太少了。
      不用说企业管理中种种需要团队作业、多人配合的行为,就是我们自己,对付个人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坏习惯,捶胸顿足、指天骂地,发了多少回毒誓(不再熬夜了!不再吃辣了!我一定要减**肥!我一定要戒网!),到最后,还不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轻而易举就放过了自己。
      知易行难。
      严于律己难上加难。
      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大多数民企老板来说,机会太多、钱太好赚、利润空间太大,他们没有足够的压力自讨苦吃,在内部管理上下笨功夫。
      在我的土豪朋友圈子里,一掷千金请咨询公司的很多,不惜血本挖空降兵的很多,轰轰烈烈搞企业文化建设的更多,但真正肯给自己带紧箍咒、肯在日常细节中坚守原则、持之以恒的,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对那些具有坚韧定力与强大自律精神的“凤毛麟角们”心怀崇高敬意。
      我们的大众传媒、财经记者花了太多笔墨描绘那些极富传奇色彩的商界风云,这样的故事写起来跌宕起伏、精彩绝伦,让人回肠荡气。但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天赋异禀、一战成名的壮举少有,真正奠定百年基业的是那些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笨功夫。
      这些“笨功夫”通常只是常识性的、基础性的、悄无声息的,无法收实时之效,更难能吸引镁光灯的聚焦。脑筋灵光的民企老板们往往不屑为之。但当虚荣的泡沫吹破、澎湃的潮水退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野恰恰在此。
      一流公司从来没有比三流公司掌握更多精深玄妙的宝典,它们的区别只是:在那些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笨功夫”上,前者咬紧牙关、不声不响做了,而后者,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兴师动众开场,草率马虎了事。
      在一股独大的民企,组织执行力锻造的关键,不在于员工是否响应迅速,而在于老板如何自律。
      这种自律,在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中,叫做“慎独”。

      顺理成章,除“言出必行”外,C公司另一大规矩是“我们好好干活就行,永远不要敲锣打鼓”。
      在我接触的民企老板中,陈玮是敏思而寡言的人。他几乎从不主动对人说起他的公司,更不会在公开场合阔论自己的治理之道。他穿着朴素,谈吐随意,鲜少出席名流聚会,也基本谢绝媒体采访。C公司官网上,从不出现他和其他高管的姓名,每一篇文稿的叙事口吻都以客户为中心。
      2009年,C公司市场份额居邻近四省第一。父母官请他出任行业协会理事长,他立刻回绝了。“我不喜欢和政府打交道”,他很率性地说。
      在好心的朋友看来,他屡次放弃了“做大做强”的机会,但陈玮选择固守他的世界观。
      这样内敛淡定的一个人,他内心未尝没有凌云壮志,但在人生道路上,他坚持平平淡淡才是真。

      从不插手公司运营细节的总经理、握有百分百审批权的职业团队、高学历的基层员工、低调务实的作风、不折不扣的执行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故事说到这儿,我们对C公司的处世之道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认识。
      陈玮说,这辈子有两个人对他影响至深。一个是他的父亲,身体力行,教会他“言出必行”;另一个是他的太太,潜移默化,教会他“爱与分享”。
      在中国民营经济这方翻云覆雨的大舞台上,陈玮的故事太淡泊、太简单、太缺少卖点。这个故事里,没有内幕,没有原罪,没有政商博弈,没有产权纠葛,没有一夜成名的绚烂,也没有宫廷政变的狗血。它平淡得像一壶白开水,陈玮坐在他那朴实无华的大格子间,二十年如一日,啜饮不息。
      2014年底,当我身边那些“做大做强”的朋友屡遭黑天鹅之变时,我在一份专业性刊物上看到了陈玮的好消息。C公司本年度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净利润增长372%,其在中国地区的市场份额超越某德资巨头,由去年的全国第六位跃居亚军,被称为“业内成长最快的企业”。
      我没有给陈玮发去祝贺短信。
      我开了一瓶纯净水,坐在窗下,为远方的朋友满斟此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