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三十六章 史太君心为儿孙计 神瑛君不忘前世情 ...


  •   回府之后,王夫人立刻去梨香院找了自己的妹妹,告知她元春看好二宝亲事的消息。薛姨妈得知了这一喜讯兴奋得很,却不仅是因为宝钗的终身有了着落——娘娘赐婚乃是天大的体面,宝丫头得了这样的名头,日后在婆家也好立足。

      贾母却没工夫理会王氏姐妹的小算计,她毕竟曾经是史家的千金小姐,对于家族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顾不得入宫一趟身子疲惫,贾母忙让人等贾政下朝之后立马把他请过来。

      老太太从来都是慈眉善目的,就连鸳鸯也是头一回见她这么严肃。贾母与元春密谈之时,鸳鸯一直在屋里伺候着,自然清楚老太太着急上火是为了什么。她比贾家那些爷们还要明白些,无奈自己人微言轻,只恨帮不上老太太的忙。

      贾政来到正房,只见贾母紧锁双眉,手中的拐杖不停地敲打着地面,连忙上前问道:“母亲着急唤我过来,有什么要紧事吩咐?”

      贾母深吸了一口气,闭了闭眼道:“先坐下吧。琥珀,你们先下去,留鸳鸯一个人在这儿就好。”

      待等琥珀领着小丫头们出去之后,贾母才细细地把元春透露的消息告诉贾政,听得贾政也是一惊。他在朝堂上只是每天点个卯而已,完全不知道与自家联系紧密的甄家即将陷入危机。就算贾政平日不理庶务,也知道贾家与甄家等勋贵是唇齿相依,一旦甄家获了罪,金陵这些世家恐怕都逃不掉。

      “那咱们该如何是好?”贾政也没了主意,只眼巴巴地望向贾母。

      贾母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想说什么却又咽了下去,把元春嘱咐的“远离甄府、约束家人”的“八字箴言”缓缓吐了出来。

      “你大哥我是不指望了,况且他暗地里兴许就办了什么腌臜事呢。琏儿凤姐还好,只是咱们家那些旁支的子弟们,保不齐就可能闹出仗势欺人的丑闻来。还有东府的珍哥儿,没有他老子管着,他怕是连天都敢掀了去。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咱们虽然不在一处住,圣上眼里可是不分家的。我原想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哪个大家子不是这般呢?娘娘这一通话可把我给吓坏了,若不好好整顿一番,日后怕是要吃官司的。政儿,你是府里的主心骨儿,整顿贾家的重任就交到你身上啦。”贾母语重心长地交代道。

      “这……”听了这话,贾政心里又是自豪又是忐忑,沉吟片刻便道,“既然母亲信任我,打明天开始,我就把咱们府上的规矩立一立。”

      贾母却知道自己这儿子的底细,她长出了一口气,又道:“若是哪支的子孙不听管教,还有我老婆子呢。”

      贾政忙道:“不敢劳烦老太太,纵是内宅的事情也合该王氏料理。”

      “王氏?”贾母冷笑道,“她这会子恐怕正为宝玉和宝钗的婚事高兴,心里还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呢!”

      忽然又听到宝玉这个孽障的名字,贾政急忙问个究竟,这才知道元春将要给宝玉和薛家的姑娘赐婚。他为不能与蒸蒸日上的林家结亲叹了半天,却也只好无奈地接受事实。唉,恨只恨甄家做的孽吧。

      贾母和贾政正为全府的未来忧心,凤凰蛋儿贾宝玉却仍不知愁滋味,每天只盘算着怎么和姐妹们顽。

      黛玉长得愈发脱俗,宝玉本来觉得她的模样总像是梦里见过的,但每每想和林妹妹亲近时,却总被她身旁那个不长眼的丫鬟止住,屡次三番下来便也扫了兴。邢岫烟和李纹、李绮都不爱玩闹,只是每次开诗社时才露个面。探春和惜春最近爱上了棋艺,宝玉又是个坐不住的,很不耐烦看她们两人对着棋盘研究,而且一坐就是大半天。这样算下来就只剩下宝钗、宝琴和湘云三人时常陪着宝玉顽。

      然而,薛姨妈扭头就把元春将要赐婚的事情告诉了宝钗——打从薛老爷去世之后,大事小事薛姨妈都先找宝钗商量,因此对待她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与寻常女子不同。

      宝钗心里多少也有些少女的羞涩,便对薛姨妈道:“妈,虽然正式的谕旨还没下来,我却不便再常跟宝玉他们混闹了,索性每天就在这院子里跟妈一起看看咱们家的账本子吧。”

      薛姨妈本欲让她二人培养培养感情,但转念一想:既然宝丫头和宝玉的喜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还是趁此时间赶紧把自家铺子的琐碎事打理好。再者说,成亲之前来往过密,对女儿家的名声也有碍。

      宝钗渐渐地就不怎么出门了,探春等人都多少听说了一些内中的缘故——哪怕是贾母和王夫人屋里的丫鬟婆子也难免嘴碎。园子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了,唯独宝玉仍被瞒在鼓里。

      端午节时,宫中元妃处照例赐了节礼,亲戚家的几位姑娘俱都是和探春、惜春一样的,唯独宝钗的和宝玉的一样。众人听说宝钗得的赏赐与宝玉相同,心中也猜想到了元春的意思。

      本来依着荣国府和薛家的地位,是当不得宫中娘娘赐婚的。然而如今宝玉头上担着个国舅的名头,故而元春便命夏太监出宫传了给二宝指婚的口谕。元春虽不得圣宠,但在贾家却是说一不二的,她的谕旨本来就无人敢违抗,何况贾母、王夫人等还早就和她商议好了这门亲事。

      直到贾政和王夫人都摆香案谢恩完毕,探春、黛玉并府中的女孩儿们也进来时,宝玉仍是一副呆呆的样子。袭人见他神色有些不对,忙悄悄凑近他的耳朵,小声叫道:“宝玉?二爷?”

      宝玉却双眼发直地盯着地面,丝毫没有半点回应。袭人吓得有些发慌,朝人群那边一看,王夫人脸上喜气洋洋的,正和薛姨妈互道恭喜,没理会得这边的动静。袭人想到薛姨妈在场,而宝玉和宝姑娘的喜事又才初定,她又不敢这时去搅了气氛,只得替宝玉遮掩着,好不容易才算顺利地把他送回了怡红院。

      探春那边却是瞧见了宝玉的不对劲儿,心里暗道:难道这赐婚的谕旨一下来,宝玉就跟上次失了玉一般心智失常不成?

      感觉到袖口有些动静,探春扭头一看,便见惜春冲园子那边努了努嘴,低声道:“二哥哥听了这好消息,高兴得都有点魔怔了。”

      虽然旁边无人,探春忙谨慎地掩住她的嘴道:“噤声!”

      惜春本就对府中昙花一现般的盛景十分不以为然,这回又见众人听了娘娘的旨意都喜得跟什么似的,宝玉更是仿佛高兴得呆住了,因而才出言讽刺,她倒是没有料到宝玉竟然有糊涂的可能,因而便冷笑一声住了嘴。

      她们二人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原来,虽然这一世宝玉和黛玉没有多少交集,但那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前世却酝酿了一场单相思的姻缘。

      那三生石旁的绛珠仙草受了神瑛的灌溉之恩,并借了甘露的滋养修成人形。警幻仙子对她甚是喜爱,与她以姐妹相称,却没料到绛珠所投之胎竟为金陵十二钗之首林氏黛玉,其命运乃是要还泪而死。无奈投胎之事已成定局,警幻一怒之下,耗费自己一半功力用仙火将金陵十二钗正册焚毁,才保得黛玉等人一生顺遂。

      黛玉幼年只在贾家逗留了不到一年,因两人相隔甚远,这还泪之事自然无从提起了。然而比起一无所知的绛珠,神瑛侍者下凡之时却带着灌溉绛珠草的记忆,因此心中便刻下了这段孽缘。

      袭人哄着宝玉回去之后,只见他一连几天说话都前言不搭后语,口中又常叫着黛玉的名字,脾气更是越发怪异。袭人只道宝玉是心中属意黛玉,因而才有些受了打击,要是因为这点小事去烦太太,却是不值当的。因此,她只好叮嘱晴雯麝月几个好好的伺候宝玉,自己也是加倍的小心,生怕惹他生气。

      宝玉和宝钗的亲事定下之后,宝琴、邢岫烟和李氏姐妹因男女有别,都不怎么过来和宝玉走动了,因而并不知道他性情有变。袭人有心去拜托宝钗开解宝玉一番,怎奈宝钗也觉得两人因有了亲事,一时不便相见,便也不常过来。惜春那日得了探春的劝告,况且她又是个冷漠的性子,也只躲在暖香坞不怎么出门。

      就连湘云也是懒懒的——她本来心中对宝玉存了些喜欢的心思,又自认为这些女孩儿之中唯有自己与宝玉可谓是青梅竹马,没想到最终这宝二奶奶却是宝钗的归宿,难免心中很是闷闷不乐。

      湘云住在蘅芜苑,和宝钗仅有一墙之隔,往日里常和宝钗说些自己的心事,近来也不去找她了。宝钗乃是玲珑心,原就看出了湘云朦朦胧胧的少女情思,她不想两人尴尬相见,便也由她去了。

      王夫人转头就去忙着为即将到来的亲事准备,一时半会的难免忽视了宝玉这边。而宝玉这症状说来也奇怪,身上并没有哪里不适,只是愈发的呆了,但说话倒还利落,每天早晚去给贾母王夫人请安也没出什么差错。袭人整日担心宝二爷得了什么奇怪的毛病,但她回了王夫人去请医问药之后,大夫也看不出是什么缘故。

      王夫人不满地斥道:“我原以为你是个经得住事的,才放心把宝玉交给你。如今正是忙乱的时候,你却又拿这些个不值紧要的事情来回我。别说宝玉身上没什么不对付的,即便是有,薛家要是知道宝玉总念叨着林丫头而得了病,心里也难免会有疙瘩。你是办老了事的,怎么竟然毛毛躁躁起来了?”

      袭人只好眉头紧皱的回去,于是便只苦了怡红院的丫鬟,每日都心怀忐忑地伺候宝玉,生怕他又出了什么差错。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史太君心为儿孙计 神瑛君不忘前世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