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次日,八月十六,皇后周氏生辰,亦是本朝的千秋节,京城里的命妇们各按品级大妆入宫庆贺皇后娘娘千秋,每家的贺礼也是费尽心思,皇上曾下令严禁豪奢,各家呈上去的千秋贺礼便尽是看着不打眼实则巧夺天工的稀罕物件,就拿景国公府的贺礼就是幅用头发丝绣出的水墨《麻姑献寿图》,几能以假乱真。
      命妇们见面,相熟的便凑在一起聊天,聊的也尽是哪家的传闻,其实也与市井无二。思恩侯夫人远远看见武定侯夫人,就直直走过去,想上去分辨几句,哪知武定侯夫人瞥见她之后,忙侧过身,拉着睿亲王府的世子妃嘘寒问暖。
      京城皆知睿亲王妃是个不拎事的,老王妃在时就不准她管家,等世子妃一进门干脆直接让孙媳妇主持中馈,前年老王妃薨了,王妃便想摆摆婆婆的威风,哪知世子妃也是个厉害的主儿,愣是没让婆婆占什么便宜。坊间传的最盛的一段趣事就是去年端午节前后,世子妃查出二度有孕,王妃就把身边两个美貌丫鬟塞给世子当通房丫头,又说让自己的堂侄女入府当个侧妃,世子妃面上满口答应,还忙着安排房子并服侍的人等,先博了一个贤良的美名。
      没过几日,王妃的堂侄女自持是王府的半个主子,帮着姑妈出头,当天世子妃身子就见了红,太医把过脉直说若再折腾下去,世子妃这胎是保不住的,那时,世子爷还在京郊的大营里,快马赶回府邸,二话没说,就把那两个美貌丫鬟的身契给了牙婆,又让孔武有力的婆子们把表小姐“请”出睿亲王府。之后,王妃大骂儿媳妇善“妒”,世子爷干脆说是自己“不孝”,直接去宫里皇帝面前请罪去了,下朝归来的睿亲王气得扇了王妃一个耳光,这一番折腾下来,王妃才算老实下来,自端午节后就称病不再露面了。
      如今,世子妃生的二儿子都七八个月了,她在睿亲王府的地位总算是稳当,此刻见了武定侯夫人,便笑盈盈攀谈起来,彼此也都知道对方府里那些个糟心的事儿,武定侯夫人对这位世子妃颇有几分好感,“如今你可就没什么操心的了,福气可都在往后呢”,睿亲王一脉的子嗣始终不多,王爷与世子爷都是独子,世子妃进门第二年就生下日后承袭的嫡长子,这一胎又是个男丁,以睿亲王府的地位,成年后请封个郡王也是可以的。
      世子妃性格里兼具婉约和果敢,有些像过世的太婆婆老王妃,“让夫人见笑了,世子爷人在兰州,妾身就盼着夫君平安归来,两个孩子也平平安安的,日后能精忠报国撑起门庭就成,其它的,倒顾不上想了,哎”,话尾处的一声叹息可谓道尽她的心酸。
      循序入坤宁宫给中宫行礼恭贺千秋之后,照例是周皇后设宴,皇宫里的吃食自然是珍馐美味,可贵妇们哪里敢多动筷子,看似频频举箸,实则吃不了什么。
      用过国宴,命妇们各自回府,睿亲王世子妃就被宫人接到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入后殿的怡情书室耳房,自有宫人服侍她梳洗,脱去厚重的吉服,换上轻便的常服,说是常服。亦是皇家内务府苏州织造进贡来的,市面上可没地方买。
      梳洗完毕,便进来位女官,“给二小姐请安”,说的是吴侬软语,行的乃是家礼,这女子名叫素琴,是长春宫品级最高的女官,而她的主人就是后宫里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康贵妃叶氏,也是世子妃叶氏的堂姐。
      听到家乡话,世子妃方想起,自己已经两个月未进宫看望堂姐了,边寒暄着,边随素琴走到怡情书室正房,早有宫人摆上几样精致的清粥小菜,而端坐在炕桌东侧就是康贵妃叶一寒。
      “大姐可是又清瘦了几分”,姐妹二人相见,说的自是家乡无锡话,屏退其她宫人,只一个素琴在旁伺候用膳。贵妃出自江南,吃不惯北方菜,皇帝就特旨在长春宫开个小厨房,放眼东西六宫,除去皇后,只贵妃有此等恩典,羡煞各宫嫔妃。
      用过午膳,宫嬷嬷将大公主抱进来给贵妃请安,皇长女年方四岁半,相貌颇似贵妃,年纪虽小,却有模有样行礼,正要夸她像个大人样了,公主倒跑过来抱着贵妃的腿要糖吃,彼此玩了一会,宫嬷嬷又将公主抱下去午睡去了。
      膝下无皇子傍身是贵妃最大的隐忧,世子妃看她轻蹙眉头,只得宽慰:“这子嗣的事最是急不得的,大姐可要放宽心,想必是好事多磨的”。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这世上的事总不能让人事事如意的”,贵妃生大公主时疼了两天一夜,太医说她身子亏得太厉害,总要休养上几年,才能再想子嗣的事。宫里的孩子难将养,元皇后是一尸两命,现在的周皇后自当年小产过就再没了动静,两相比较,她算是幸运的。
      “正好有件事来跟姐姐拿个主意”,看世子妃面带难色,康贵妃便打趣道:“你那不着调的婆婆又怎么了?”
      “什么事都瞒不过长姐”,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世子妃此刻仍露出一番小女儿心性来,“昨儿府里中秋家宴,王爷就解了婆婆的禁足,她娘家嫂子永康侯夫人登门,两人关起门来嘀咕了许久,我心中总觉得不安,命人打听才知她们姑嫂听说如今边贸最是挣钱,况世子爷在兰州、主西北军务,就想着去做那无本万利的盐引生意”。
      “你婆婆没那个脑子,准是永康侯家的想出来的主意”,贵妃嘴角泛起一丝嘲讽,京城勋贵多得是纨绔子弟,不思劳作,却总想着无本万利的好事,须知,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一提起她不成器的婆婆,世子妃就是一阵头疼,“我已连夜给世子爷去信,这会子公爹想必也知道她们的盘算了,这次的事总算拦住,可我婆婆什么都听她嫂子的,保不齐下回又想出什么腌臜事来”。
      “永康侯空有一个爵位,没有官职差事在身,府里就靠着田庄铺子,夫人又是刁钻不肯容人的,下人们自然离心离德,想必他府上这几年进项越来越少,看着你们睿亲王府日子好过,你婆婆又是个好拿捏的,这才一而再再而三找上门。也罢,姐姐替你出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姐姐不愧是咱们叶家的女诸葛,若是男儿身,必是朝中肱骨之臣”。
      若她是男儿身…康贵妃此刻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女子,那样的人才称得上“女诸葛”吧,“皇上要做万世的英主,自然容不下这些勋贵子弟的胡作非为。咱们叶家一心为官就好,如今父亲、叔父在浙%U6\'9F福建为官,东南迟早要开海禁的,那时候打量海外贸易的人会更多,务必让父亲、叔父想办法明哲保身,搀和进去就是灭门的大罪”。
      “竟这样厉害!”

      没过几日,就有人瞧见一顶粉轿进了永康侯府,侯爷纳了一位良家女子高氏为良妾,府里的姨娘出身都不高,这位高氏一进门就是仅次于侯夫人的“如夫人”,据说生的袅娜、性情柔顺又颇通文墨,深得宠爱。不过也从这一天开始,侯府后院就没消停的一日,永康侯夫人作威作福十多年,这次算是遇到了对手,几次交锋下来竟没占到什么便宜,反倒是高氏更得侯爷疼惜。侯夫人见一计不成,就扮作柔弱状,与夫君提起那“盐引”的生意,本以为这回能得侯爷高看,谁曾想永康侯只留下一句“你出身高门,见识却远不及一个贵妾”就拂袖而去。
      原来前一日,永康侯翻看官员之间互通消息的邸报,内务府广储司管银两的主事姚光远不日就要问斩,罪名就是贪墨内库银两。永康侯只觉奇怪,打听一番愣是瘆出身冷汗来,西南安南国、寮国、暹罗等地盛产银子,但成色不纯,边贸大开,这三地商人就用银子换中原的丝绸茶叶,但进来的银子需要再次加工方能在内地使用,加工作坊都是官家的买卖,有人瞅着眼红就私开作坊,这位姚主事品级不高,却熟悉提纯银子的一干工序,也干起了这桩生意,顺天府从他家抄出来银子上万两,他一个小小的主事,年俸禄不过五六十两,背后定是有大人物撑腰,可妙就妙在内务府慎刑司的追查也到此为止。
      内务府大小人等俱是皇室的家奴,犯了罪不交刑部,由内务府慎刑司追查,最终是皇帝本人定罪,开国百年,内务府的犯了死罪也是令狱内自裁,这位姚光远主事可是头一个要在菜市口公开问斩的皇室家奴。
      永康侯心中一惊,西南的生意他不是没动过心思,但风险太大,最终作罢,没想到内务府都有人搀和进来,这边贸的水实在时深。
      晚间宿在如夫人的“宜兰院”,见高氏颇通文墨,侯爷就提及边贸之事,高氏听罢竟跪在侯爷膝前,“妾身为内宅女,本不该乱议朝堂,可妾身心中实在不安,这边贸开了,多少人家盯着,万岁爷怕是要杀鸡儆猴”。
      永康侯忙扶起如夫人,以往入内院,女人们说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只有这位高氏懂些外宅的门道,不愧是秀才之女,“西南边贸才开了几个月,就出了这种事,谨慎些也是对的”。
      “说句不敬的话,咱们侯府只要家宅安宁、子孙争气、田产铺子又经营得当,就没有败落的道理,已是富贵至极的人家,何苦去求那些掉脑袋的生意”,高氏几句话正说在侯爷心坎儿里,他越发觉得迎高氏入府是对的,再想自己那位原配,言语粗鄙,哪里像个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自此,愈发冷待正室夫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 5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