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8、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事 ...
-
虽然知道那一遭追杀赌神是皇帝的意思,可回了京城以后水云卿还是不时会“顶风作案”,因为京城相对还是安全的。在京城,不管是谁伤了赌神,都会有相当一部分义愤填膺的人站出来。不过,游历全国的那段日子,好像真的算是赌神赌博生涯中的巅峰了,回到京城之后再没有过那般惊险刺激的赌局了。
钟离珏回了京城。因为小准还太小,不能跟着他奔波,他便带了小准的画像回来,做了祖父的钟离拓炎自是欣喜万分。听说拓跋烨出了那等事情,钟离珏作为他至交好友,也前去王府探望了一番。
作为游侠,钟离珉又出外游历去了。这一次的分别对于水云卿可是格外艰难些,这似乎是他们定情之后,第一次分开这么久。大约钟离珉才走了七日,水云卿便开始计算着他回来的日子了。
“多事之秋”虽不特指秋日,可这个八月,当真是个“多事之秋”。
八月底的时候,皇帝突然驾临卓亲王府,弄得管素纨等人一阵惊惶失措,而拓跋烨却并不吃惊。
没有让下人通报,皇帝径直进了拓跋烨的房里。拓跋烨见皇帝进来了,才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一边挣扎着起身下床,一边道:“不知皇兄圣驾到了臣弟的王府上,臣弟未曾远迎,皇兄恕罪,臣弟给皇兄请安。”
“好了。”皇帝压住了拓跋烨的肩道,“你就不必假惺惺了,也不必起身给朕行礼。既然身子不好,就暂且先不好下去吧。今日朕来,是要下一道圣旨给你。”
拓跋烨即刻正色道:“臣弟接旨。”说罢还是起身跪下。
皇帝只从袖中掏出一张字条,递给拓跋烨道:“朕便不说与你了,这道密旨,阅毕烧毁。”
拓跋烨道:“臣弟谨遵皇兄旨意。”
待送走了皇帝后,管素纨便习惯性地走到了拓跋烨身侧。这一月以来拓跋烨身子一直不好,管素纨便习惯了随时走在他身侧,做他的拐杖。可是这一次却不必了,拓跋烨一改一月来病怏怏的模样,恢复了往日雷厉风行的作风,精神抖擞起来,眼中也充满了生气。仿佛就是那么一瞬,他的病全都好了。
并非如此。
七月二十八日,拓跋烨的确是跪了整整半日,可在那之前,他就已喝下了御寒的药物。这样的风寒和外伤,以他的身体底子,不过半个来月也就痊愈了,如此而已。只是,他需要病一段时日,他也想要病一段时日。俪儿如今也会认人,会笑了,拓跋烨很是欢喜。不过,从接了密旨这一日起,他是有一段日子不能顾及管素纨和俪儿了。这次的公事,可能会是他一生中所办的第二大事了。
九月十三日,那刚好是钟离珏的生辰。随之而来的消息可能算得上是他这一年生辰收到最好的寿礼了。
这一日,毅亲王拓跋烽倒台,罪名是意图谋反。皇帝收了他的兵权,削了他的官爵,封了他的府邸。因着是亲兄弟,才法外开恩,没有诛杀他的九族,只将他的王妃们和子嗣们贬为庶人,将府中其他人充为官奴也便罢了。从前毅亲王手下未随他反的人全都夹起了尾巴,另择佳木了。
此后经历了九月十三日这一动荡的人们,都再不认为六月的动荡是什么大事了。
而毅亲王倒台这一件事最大的功臣,就是卓亲王拓跋烨。这可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才跌入谷底的卓亲王,如今又重新飞上枝头了。一时间,朝中的势力,已经开始重新分配了。
不出几日,拓跋烽便在牢里郁郁而终。后来也传说是服毒而死。
事情全部料理清楚以后已是九月底,那时候钟离珏已准备动身回热托去。拓跋烨请钟离珏到上一次那个小馆子去喝茶,又点了一壶茉莉花。
拓跋烨道:“这个生辰贺礼,弘燚你可还满意啊?”
钟离珏道:“这件事可当真令人拍手称快。不过,董二哥也要格外留心才是。毅亲王倒台了,二哥你固然少了一个敌人,可是没有了毅亲王牵制皇上的精力,也难保皇上会不会从此开始集中精力对付你了。”
拓跋烨冷笑道:“他若能集中精力对付我,那最好。”
“好!好啊!”钟离珏爽朗地笑了一笑,转而突然压低了声音道:“王兄,臣弟在边疆等你。”
“好。”拓跋烨伸出手来,“我们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钟离珏亦伸手与拓跋烨击掌。
如今,钟离珏和拓跋烨之间已有着多了几分的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已经算是结为盟友了。但到真正有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那种气势,还需要些时日。可是亲兄弟姐妹又能算得了什么?皇帝还不是照样逼死了毅亲王,还不是狠心让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远嫁至山高水远的热托合德。
拓跋烨又道:“浔妹妹年纪虽小,心思缜密。”
钟离珏颔首道:“知道了,再次多谢王兄提醒。”
拓跋烨突然转而笑道:“我要回家去陪妻子和女儿了,先走一步。”
钟离珏道:“饶是我妻儿还在大漠的家中,董二哥这般,可真是羡煞了我们这等旁人。”
回到王府中,拓跋烨才一进门,管素纨便抱住了他。拓跋烨愣了一愣——管素纨很少这样。
管素纨娇嗔道:“王爷今日总算将朝堂上的事做了了结,还没有回王府便去会朋友了,可也不想想素纨为你担心了这许多日呢!”
拓跋烨双手一摊道:“如此说来,可都是本王不好了。”
管素纨一转身道:“怎会?素纨可不敢指责王爷的不是,王爷日理万机,素纨若还不能让王爷没有后顾之忧,岂非是做王妃的失职了?”
拓跋烨从身后环住了管素纨的腰,在她耳边道:“你很少跟本王撒娇。不过本王喜欢你跟本王撒娇。”说罢,他横抱起了管素纨,“素纨,我们再为俪儿添个弟弟或者妹妹可好?”
管素纨眼含笑意道:“王爷竟是个如此没正行的!让俪儿看到了可总是不好的。”
这时候,四周所有的下人全都知趣地回避了。
拓跋烨道:“俪儿还小,尚未知世事,不打紧的。”
“王爷……”管素纨握住了拓跋烨的手,“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王爷你装病装得那样像,令素纨担心得紧。若是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能不能……能不能提前知会素纨?”越说到后面,管素纨的声音便越细,细如蚊讷。她知道,这些事是朝堂上的事,她本不应太多过问。
拓跋烨叹了口气道:“这件事……这件事我不是有心瞒你。只是这件事是皇兄与我提前约定,没有第三个人知道。若提前知会与你,你心中便不会有那样的担心,难免漏了破绽,若是如此,被有心人看了去,恐怕会有危难。”
管素纨黯然道:“朝堂上的事情太过复杂,素纨也不想再多过问了,也不该太多过问。只求不拖累王爷,不拖累王府罢了。”
拓跋烨笑道:“你怎会拖累我,拖累王府?我就是要你什么都不用想,安安心心地做我王府里的王妃。”说着,他的唇覆上了她的额,她的眼,她的唇。
消息传得很快,很远,都知道是皇上在卓亲王的帮助下斗垮了毅亲王。一时间,刚刚经历过一次大起,一次大落的卓亲王,很快便又经历了一次大起。没想到,对皇帝而言这堂兄弟竟能亲过了亲兄弟。
水云天在家中悠哉地品着茶,写着书法。早在事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水家就已经探得了消息。水云天静静地旁观着事态的发展,事情,好像正往预计的方向发展呢。这样很好。
如今,水云卿对政界之事也略略有了些了解。哥哥从前在担心什么,如今又在满足什么,她也懂了许多了。
不过朝中的人也不得不说,卓亲王拓跋烨是一个敢于取舍的睿智的人。毅亲王的事情才尘埃落定了没多久,拓跋烨竟就向皇帝请旨,要到边关去历练一段时日。当他在朝堂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可当真令相当一部分朝臣都吃了一惊。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个急流勇退是个明智的决定。自古以来,当一个臣子到了功高震主的那一日,任当朝皇帝再是明君,都很难不心生忌惮。毕竟,君临天下,杀伐决断,本就没有太多的道德可言。
那一日在朝堂上,皇帝听完此言以后,没有过多的情绪表现出来,只是若有所思道:“你的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对于这个决定,拓跋烨并没有告诉管素纨。若是真的顺理成章发展下去,他真的去了边关,他多少对管素纨心怀愧疚,毕竟他是不能拖家带口的。可是,他仍有顾虑。他若去了边关,家人却都要留在京城,随时都会是他的牵绊。犹记得在对付毅亲王的时候,皇兄也是利用了毅亲王府里的几位王妃和两个孩子。可是,这一步棋,是必须走的了,不管是如何走。
次日上朝的时候,皇帝便下了一道旨意。令卓亲王拓跋烨赴边关达兰答通,统率达兰答通十万大军驻守边关,驻守达兰答通的两位将军都将听他号令。也就是说,不但准了他的请,还给了他兵权。
兵权,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他拓跋烨竟就这样拿到了兵权。随即而来的便是极高的戒心。兵权,他是要拿的,没有兵权,又如何起兵?可兵权,不是这么容易拿到手的。尚且不提其他的事,单看皇兄用这般手段对付大哥毅亲王拓跋烽,就看得出他胸中的智谋和手段的狠辣。记得不到十岁的时候,他就在和二哥斗,如今二哥成了皇兄,他还在和皇兄明争暗斗。便是他不斗,皇兄也要对付他。至于皇兄近来和他如此亲厚,不过是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罢了。况且,便是他真是个愚忠的闲散王爷,皇兄对付他的想法也从小就是根深蒂固的了。所以,这枚兵符,可真是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拓跋烨没有推辞,而是爽快地谢恩并接了兵符。再假惺惺地推辞,也没有太大的必要。然后很快便要启程,下了朝他便回王府收拾行装去了。
“王爷真的要去达兰答通吗?我们的俪儿还这样小,皇上真的主意已定吗?”
“对不起,素纨。是我自请去边关的,其实这也算一桩美差,只是条件艰苦了些,可我的俸禄倒是涨了不少。你和俪儿在吃穿用度上,倒是能改善些。”
“何时启程?”
“三日后?”
“何时回来?”
“我不知道,也许一年,也许三年,也许更长。等皇兄宣我回京述职的时候。”
管素纨沉默了。她明白,王爷这个急流勇退的决定是正确的。荣极一时选择明哲保身,既保了自己,也是保了整个王府。
彼时钟离珏已回热托去,离开之前还曾与拓跋烨道别。
此番拓跋烨前往达兰答通是轻装简从,只带了些衣物,其余的只要有钱,路上再置办也很便利。随从也只带了许山和一小队侍卫。
在王府门口,管素纨千般万般叮咛嘱咐,拓跋烨都一一点头称是,还顽笑道:“你嫁入王府这几年来都从未叮嘱过本王这般细致。”
一直都是管素纨在说,而拓跋烨除了应和则说得很少。待到说得差不多了,他便跨上马,匆匆离去,径直策马出了城门。他一直未敢回首,直到回首再望不到长街尽头的卓亲王府。
他二十岁时就封了亲王,这间王府是先帝所赏赐的。如今这里是他的家,这里有他的家人。此一去,便不知归期几何了。这一切,都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不是急流勇退,是以退为进。这不只是一个为了明哲保身的决定,更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为这个决定,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很多年后,他回到这间王府,继续做他的闲散王爷,会有一个与他有几分相像的小姑娘唤他“爹爹”;很多年后,世上再没有拓跋烨,他或是死在达兰答通,或是死在回京城的路上,或是死在京城,届时整间王府也将化为乌有。
待到再看不见拓跋烨的身影,管素纨转过身,默默拭干了眼角的泪水。她想的很简单,不过是作为一个妻子,对丈夫的不舍。
很快,钟离珏在热托也收到了拓跋烨要到达兰答通带兵的消息。下面便是静静等待义父所说的那一句话:“边疆开战日,前朝起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