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意外收成 ...

  •   第18章意外收成

      唐小鱼对这个娘是相当尊敬的,虽然论起来唐娘子年纪也不大,可她那双眼睛里沉沉安寂,仿佛历尽了人世沧桑。

      小鱼对唐娘子的过去很感兴趣,她觉得她娘身上一定有很多故事,说不定是个世家小姐,怎么着就墙头马上,暮春时节的一低头,与跨马而过的少年郎一见钟情了。又如何冲破藩篱,为了爱情不惜抛去富贵安逸,甘心情愿与爱人一同远赴巴郡回归乡村。

      当然,这只是小鱼没事时候的YY罢了,如果唐娘子真的是与唐明诚私奔的,那她也不会坚持有什么三媒六证。事实的真相,也可能只是唐娘子家虽然以前富贵,但到她长大些便败落了,所以才会便宜了她那个出身乡间,没钱没势的老爹。

      何主簿家里足够大,但是再大也没在院子里存个菜园子。何主簿倒是干脆,将最里面一块上好的花圃清了出来,让人将上头种了多年的名花贵种全都拔了,又使人挑了河泥来,在平整过的花圃上厚厚堆了一层。

      小鱼看着直咂嘴,主簿大人这可真是下血本了,那些花木,放出去也值不少银子呢,居然就这么拔了,砍了?真是浪费!

      何主簿半点不在意,对小鱼说:“这那不过是供人玩赏的东西,悦目养眼却不能填饱肚皮。你若真能种出亩产十五六石的粮食来,便不知可以救多少条人命,别说是这一个小小花圃,便是让我把这宅子都送你又有什么打紧?”

      这话令唐小鱼对他刮目相看了。

      这些当官的大多只想着官声,官运,想着要怎么讨好上峰,迎合上意,能快点青云直上,有个更好的前程。何主簿并不是一县之长,便是将来论功,大头也沾不到他身上,一县主簿,官路也就是那样了,且他又是富养子弟,有这样的心胸也实在难得。

      何主簿将靠近花圃一处的小院拨给小鱼和他挑出来的四个仆妇住。这四人都是他从自己庄子里挑出来做过农活的佃户媳妇,只用手脚粗壮,人品憨厚的妇人,又与人家订了契约,买了她们四个月的时间,只锁在何府后院听小鱼吩咐去伺候那块价值千金的泥地,并不做别的事,这四个月里也不许再见外头人。

      三块种薯能得多少苗?别说四个,以前只有一个小鱼便能轻松看顾了。

      那四个农妇只知道主人家买她们来是伺候地的,见那一小块地方足配了她们四个,凡事要听一个半大小丫头调配,便想着不知这地里种的是啥金贵事物,一个个如覆薄冰般加小心伺候,生怕一个不在意弄掉片叶子,便是卖了她们身上这百十斤肉也赔不起。

      土豆也不是什么难种的东西,小鱼指点过她们一些要点,平日踩着日头去转转,隔三岔五便要请府里管事套个车送她回阳明村一趟。

      几位大人知道小鱼在阳明村里种了两亩地的土豆,自然也是加了无数小心。县丞特地嘱咐了衙役班头,挑了两个嘴紧人又机灵的衙役,扮作农人守在田边,以防有人刨了这地里的宝贝。

      杨三爷自然更是尽心,让人帮这两个县里来的差人盖了棚子不说,自己也搬着铺盖住进了杨进宝家里。

      唐小鱼每回来,都是直接到杨进宝家里去的,全村的人都知道这村子里每过三两天便有县里的马车进来,但没人能见着车里头坐着啥人。一来二去,村人看着杨进宝一家的眼神都变了。

      也不知道他家是摊上了事,还是得到了势。

      不理旁人眼光,杨进宝照旧每日埋头种他家的地,他跟媳妇两人轮着班,又抽空照看那两亩地。因为心里存着事,精神压力太大,短短两三个月,夫妻俩都是瘦了一圈下来。

      不过原先以为今年要大旱的,就在小鱼搬进何府的第二天,老天爷开眼,稀稀沥沥下了七八天的透雨,这刚冒了头的灾情便雷声大雨点小地过去了。

      不止江陵县一家,整个巴郡和江州府都大松了一口气。

      时候虽晚了,但总算口粮不会再有问题。

      绿叶葱葱,原来争艳斗色的花田里只有油绿的颜色,何主簿每日都会过来看看,见田里长势良好,心里越发地期待起来。

      三个月的时间说过就过,唐小鱼那日与何主簿说,时机也差不多了,要起一株苗看成果,得了信的黄知县一夜无眠,天刚蒙蒙亮便带了同样无眠的左县丞到了何主簿家里。

      三人如临大敌一般看着那一垅绿油油看不到花果的植物,唐小鱼穿着一衣麻布的裤褂,裤口、袖口都拿布带子绑上了以防泥土钻到衣裳里头,手掌也拿布条细细缠了起来,头上包了块布帕,一脸兴奋地叉腰站在地里,昂首挺胸杵在叶子堆里,如同那等着检阅的大将军。等了三个多月,终于等到要将成果现于人前的时候了。

      黄知县咽了口唾沫,神情极为凝重,对等着他下令的小鱼一挥手:“开始吧。”

      小鱼点点头,甩了甩手臂,一把揪住一杆绿茎左右摇了摇,嘿哟一声直接拔起来。

      守在地头边的那四个妇人惊叫了一声。这些日子她们可是把这些不高的秧子当祖宗一样伺候着,每天浇水捉虫不知道有多小心,这熊孩子俩手一使劲就连根拔了,可不跟拔了她们心肝一样。

      绿苗苗的根很长,上头挂着几个黑乎乎的蛋蛋,大的如拳头,小的如鸡子,密密的,也看不清有多少。小鱼浑不在意地在地磕了磕,把那些泥蛋蛋一个个揪下来放在手边的竹篮子里头。何主簿一步跨过去,拎起竹篮子来。

      里头都是杨三爷带来给他们看过的那种东西,有大有小,足足五六颗,掂一掂,差不多有四斤多重。他是听小鱼说过的,一颗种子要切开来种,一个芽是一个苗,三颗种子种了这么一片,一根苗就能结出四斤多的果实……何主簿只觉得热血冲头,一时间眼前都有些发花。

      唐小鱼却是蹲下|身子,拿着小锄头继续刨,刨着刨着又从泥里翻出一个断在泥里的土豆,一会功夫,就捡出大小不一的四颗来。

      “差不多了,一颗苗可以结这么些。”

      唐小鱼将土豆都扔在篮子里,拎着送到黄知县面前:“大人,何大人的地是精作的,肥水都足,所以这产量要比正常的多一些。”

      看着满满近一篮子土豆,黄知县手都抖了,他颤着声儿问小鱼:“这这这,每棵都能有这些?”

      唐小鱼抿嘴一笑,转身随机挑了一棵,继续拔,拔了甩,甩了摘,摘完又拿小锄头刨,这回居然给她刨出一颗足有三斤重,大如小儿头的土豆来。

      知县大人嗷一嗓子,也不顾身上簇新的官袍和官靴,踩着泥就进去了。拿着双手跟小鱼一起刨。

      “还有一个,还有一个!”

      在知县的带领下,主簿大人,县丞大人都冲进地里,学着小鱼的样子拔一棵,刨一棵。三人弄得一头一身的泥,心里的震惊化为畅快,一亩地里,可以种这样的苗一千三到一千五百棵,这样算下来,一亩地何止是杨三爷当初说的十五六石,四五十石都摆在这儿呢。

      唐小鱼说这是精作出来的,产量较一般的高,就算打个对折,一亩地有二三十石的产量也是惊世骇俗的成绩了。

      这足以称得上是惊天动地的结果可以说是喜从天降,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这么大的喜讯就哐当一下子砸在了黄知县的头上,砸得他先是晕头转向,再是欣喜若狂,后又细思恐极。一天一地,一冰一火,将他煎熬得显些失了神智。

      一时之间,不知自己是不是还在作梦,又患得患失起来,狠狠往自己脸上扇了个嘴巴。火辣辣地疼,却让他转惊为喜,纵声大笑起来。

      好啊,知道疼,这便不是在作梦。

      是真的有这天赐的神物,种一亩可抵六七亩地,更难得的可以种上三季!

      这么多粮食,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也不会再有人因为挨饿而生民乱。民安则国安啊!他忽又放声痛哭。

      黄知县抱着裹着泥的土豆,又是哭又是笑。何主簿和左县丞比他冷静得多,却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天佑大齐,天佑大齐!什么是祥瑞?花鸟鱼虫都算个屁!这才是真正的祥瑞!有此神物,天下人肚皮可饱,哈哈哈哈!”

      黄知县手舞足蹈,几欲忘形。

      “去,去去,我们再去阳明村,看看那边一般的产量去!”一向温文的知县老爷大吼一声,也不换脏了的衣袍了,带着人,拉着小鱼,把所有衙役官差文书等,不拘官职全都带着,浩浩荡荡杀向阳明村。

      开道的锣鼓在在山路上敲得震天的响,惊得林间的鸦雀张着翅膀没头地乱飞。人还没到,村子里已经鸡飞狗跳了!

      全村老少都涌到路边看进村的队伍。

      那可是县大老爷啊!还有县里的主簿大人,县丞大人,还有那么些官差大人,哎哟我的娘喂,老汉活了一辈子都没机会见过知县老爷啊!没想到县太爷今儿个亲自还村子上了!

      这是出了什么大事喂!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意外收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