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唐家铺子 ...

  •   第17章唐家铺子

      小鱼动作很快,当天就跑回阳明村去了。

      杨三爷被吓了一跳,这才回去啊,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

      听说小鱼把主簿大人说动了,许他去献宝,杨三爷腿脚发软有些站不稳。小鱼也不多话,包了三个土豆,先领着杨三爷进城,找了邻着县衙的客栈住下。然后跟杨三爷对了一晚上的词儿。

      最重要的,便是这高产的土豆到底是怎么出现在阳明村的。

      若真能成,这东西对朝廷来说,跟祥瑞一样,是个能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的神物。要让阳明村,江陵县从土豆上得到最大的好处,便要让这东西来得正当、自然,却又难得。

      唐小鱼不能说这是她穿越过来时从后世带来的,说了也没人信,说不定还要把她当妖怪用火烤了。

      最简便,最省事,也最没后顾之忧的,便是将这一切推到没人见过的神仙身上去。

      不用说,这说法第一时间得到了杨三爷的认同。

      “可不是神仙给的吗!”杨三爷指着小鱼说,“你以前那痴痴傻傻样儿,娘都不会叫,跟个棒槌一样,从山上这么一滚,脑子开窍了,人也漂亮了,这么聪明伶俐,还做了一手你娘都不会的好吃食,若不是遇着神仙,三爷我把脑袋拧给你。”

      小鱼只能讪讪地笑,您要拧我也不敢要啊。

      “我就是摔了头,迷迷糊糊地什么也记不清了,恍惚中好像有人跟我说了话,那些事儿就莫名其妙到脑子里了,一下子敞亮开。”

      “对对对,当是如此!”杨三爷长出一口气,“傻孩子,那定是神仙啊!”

      “呵呵……”小鱼胡乱点头,“这东西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是做了个梦,梦里有人要送我东西,叫我去界碑那儿取,便取回了三个来,后来种出这么些,这您老也都见了。”

      “可这神仙为什么把这东西给我没给旁人呢?”小鱼皱着小脸,做出努力想的样子,“这我一直没想通啊!”

      “神仙赐物,自然是有神仙的道理,咱们凡人哪能知道神仙是怎么想的!”杨三爷不以为然。

      “当然不是了!”小鱼眨了眨眼睛,“我想着,大约是因为皇上勤勉治国,知府知县大人们又爱民的缘故,老天爷觉得要勉励一下,便随便扯了我出来,把宝贝交待了吧。”

      杨三爷那是经年的妖精,只听小鱼这么一说,脑子立刻清明了。

      “对对对,必是那样,是上顺天意,下得民心啊……”

      一老一少两个狐狸对视着,嘿嘿笑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唐小鱼领着杨三爷叩开了何主簿家的门。

      也不知道杨三爷和主簿大人关在门里头谈了多久,直到晚间,唐家小摊子收了摊,洪晖急匆匆跑来了大宅院,鬼鬼祟祟地跟唐娘子支会了声,说是主簿大人和县老爷要见唐小鱼姑娘,把唐娘子吓得好玄没晕过去。

      小鱼平生第一次坐了轿子,一路飞奔去往何家,只觉得头晕目眩。以前没晕过车,现在倒晕起了轿子。

      轿子直接抬进了何府的大门,小鱼几乎是用爬的才下了轿子,人跟喝醉了酒似的一摇三晃,若不是有上来的丫鬟扶着,她就要一头栽到地上亲吻大地去了。

      知府和何主簿及左县丞都在,一个个引颈肃目正等着小鱼姑娘。

      “原来是她!”三人对望了一眼,突然心头都涌起一股兴奋之情。

      那阳明村的里长说得天花乱坠,说是村子里一个傻丫头得了神仙赐的宝贝之后变得聪明伶俐,他们觉得这老头儿牛皮吹过了,借着神仙赐宝的名头献东西自然好听些,但一个村野丫头遇仙得灵能灵成什么样子?

      昨天语笑嫣然的唐小鱼便在此时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那个齐整干净,进退有度,应答有理的丫头,从里到外都没有三两土渣子。

      “她以前真的是个傻子?”

      “真的是,您派人去阳明村打听打听便知,她在村子里头做了五年的傻丫头,不哭不笑,连声娘都不会叫的。”杨三爷肯定地回答。

      小鱼笑了笑,勉强站直了,给三个官老爷行礼:“小鱼见过几位大人,这么巧,又见面了。”

      巧什么啊,何主簿暗笑了一声,他是看出来了,从头到尾,都是这小丫头在操持着,若这里长所言不需,说不定,还真是遇见了神仙!

      几人进了屋,当着小鱼的面将商议的结果说了出来。

      杨三爷到底胆子小些,不敢说这土豆亩产能有二十石,略减了减,只说能产十五六石,这已经让知县大人差点发了疯。不过这东西没有种出来,没人有胆子敢这样报上去。若没有那么高产量,到时候丢人丢份落个戏弄上官之名,指不定乌纱帽都不能保。此事必要眼见为实,知县打算派几个妥当人去村子里盯着,到了收成的时候亲自量算产量。

      小鱼插了嘴说:“这事是上天的祥瑞,落在咱们县里。只是成与不成现在大家都没底,何必再派人去守着,消息传开了总归不好。再稳妥的人也不如只三位大人知道的稳妥。三爷爷带了种来,不如就借主簿大人家一小块地方试种,我每日过来照看一二,过了三个月成熟时,大人们亲眼看着收获,计量产量,不是更安心妥当?”

      黄知县点头,大手一挥道:“就这么办吧!”

      何主簿看了她一眼说:“小鱼姑娘还要开早点铺子,总不能让她白白来我府上种地,正大街上,我名下正有一处闲置的铺面,便借与你娘开店用,你便安心在我府上住下。不过话说在前头,若这东西能成,那铺面送与你都行。若是不能成,我可要收回来还要管你要租钱的!”

      小鱼眉开眼笑,何主簿果然大方,没见兔子都肯撒鹰,她这是要平白得间铺子了!

      小鱼立刻跳起来,给何主簿行了个礼:“小鱼谢谢主簿大人的赏。”

      “可不是白赏你的!”何主簿笑着瞥了她一眼。

      “大人一定会满意的。”唐小鱼对他眨了眨眼睛。

      接下来的日子,对唐娘子而言简直如梦里一般。女儿去了趟主簿家里,居然弄来了一间大铺面。里头足能放下二十张桌,后头又有大厨房,现成的三个大灶台子。她们再也不用起早摸黑推着板车风吹日晒着卖吃食了。只是唐娘子还没被幸福砸晕呢,又听说女儿要去主簿家里住三个月,她又被慌乱砸晕了。

      小鱼再三跟她保证,不是主簿大人要买她当婢女,而是到他府上当三个月厨娘。唐娘子当时便说,你一个孩子家,怎么能上人家当厨娘去?要去还是我去!

      小鱼忙拦了她,好说歹说,让她在铺子里当家,并保证每三天回家住一个晚上,唐娘子这才心神不宁战战兢兢地应了。

      何主簿既然作了人情送了铺面,索性大方下去,着人将那铺面好好收拾了一番,又帮着找了个账房先生帮着收银作账,挑了吉日帮着唐娘子开了张。

      知县大人虽然没花银子,但想着那事若成,真是天降的大好事,指不定自己可以靠着它连升三级,便大笔一挥,亲自给唐家的铺子题了匾,上首两个大字——“唐家”,底下一行略小点的字——“江陵第一味”。

      唐家的小吃摊子进了大铺面,又有知县大人的亲笔题词,开张那天,几乎是人山人海,全挤来凑热闹了。

      好在唐小鱼那些点心粥饼的做法唐娘子都知道,而且好些还是娘儿两个一道改进的,所以小鱼就算不在,唐娘子在灶上也应付得来。不过一些关键的步骤和配料,唐小鱼再三叮嘱唐娘子不好叫人知道,便是再熟的人,再近的人也不能说出去。这可是她们安身立命赚银子的命门。

      不过店铺大了,只做些点心粥饭到底有些不合适,唐娘子便又请了两个掌勺的大师傅,也学那些酒楼茶肆弄些正式的饭食,只是到底不如自家做的早点来得名声响亮。

      原来请的四个媳妇闺女肯定不够了,唐娘子一来感恩,二来也不愿费精神在外头招不知根底的人来店里,便在大宅院里问了问,有空闲的媳妇婆子并十三岁以上的闺女的,愿意来店里做工的便来,一天照旧是给十五文工钱,每月月底照着收益好坏再发不定的赏钱。

      大宅院子里头喜气洋洋的,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东家去?

      只是这一方成了雇主,一方成了雇员,到底不如先前那会,见了面说话时也多有了些顾忌。

      唐娘子却也不在意,手头有钱了,依旧不搬出大杂院子里,每日收了店,在店里盘好账,落了门锁,便自回大杂院子里,安安静静地坐在家里做绣活。还时不时带着点心散给院子里的孩子们吃。

      唐小鱼一直觉得她娘虽然看着弱得很,但出身一定不简单。这年头除了大户人家,谁还能供家里的女子念书呢?你看着唐娘子遇着点响动便会害怕吧,可真到紧要关头,她又决绝坚强得不像样。

      就像那时被杨高成逼着时,不惜拿命出来拼。

      又像失了丈夫,带着痴傻的女儿,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时,她也能咬着牙拖着小鱼这么大的累赘跋山涉水跑到阳明村找到安身之地。

      明明是没做过农活粗活的小姐手,却也磨了厚厚的茧子,迈着小脚去田里除虫拔草,只为了母女的一□□命汤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唐家铺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