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居家旅行必备单品2 ...

  •   二、家庭、宿舍必备

      【2KG及以上规格的干粉灭火器】

      (参考价:50-100r
      必须购买有3C认证、质检报告、可扫二维码溯源的正规消防品牌产品)

      【1】

      八级地震,超大飓风,暴雨积成洪涝,寒潮雪灾,火山喷发,流氓骚扰,入室盗窃抢劫,随机杀人,化学材料爆炸,电器天然气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火灾……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和自己最害怕的天灾人祸全部罗列出来,挨个筛选一遍。

      你就会发现……

      家庭宿舍里的火灾,可以说是唯一一种出现概率大,但事先做了准备、个人就能应对的灾害。

      只要着火以后手边有个灭火器,哪怕无法完全消灭火源,也足以为自己冲出一条可供逃生的安全通道。

      【2023年一到十月,全国共接报火灾74.5万起,造成死亡1381人,受伤2063人。其中各类住宅发生火灾就有24.4万起,占比32.8%;造成979人死亡,占比70.9%;造成1244人受伤,占比60.3%。

      *注:数据来自中国消防】

      把去年的地震洪水歹徒闯空门之类的危险事件摞在一块儿,也到不了24万那么多。

      而且60%的住宅火灾受伤占比,意味着一旦发生,自己就有一半以上的概率受伤。

      所以,一个住所最需要的不是防盗门链、门窗报警器和带行动追踪功能的摄像头,而是最朴素不过的灭火器。

      (没有说不该买这些的意思。)

      总之,有限预算只够买一件东西的情况下,选!灭!火!器!

      灭火器分为几大种类。
      根据填充的灭火剂不同,可以分为干粉型、水基型、泡沫型、二氧化碳型和气溶胶型等等。

      这几种灭火器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分清它们之前,先来看一下我国消防标准划分的六个火灾类型。

      【按燃烧对象不同,可分为: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火灾。按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间,C 类火灾可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两种,其中失去控制的预混燃烧会产生爆炸,这是 C 类火灾最危险的燃烧方式。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锂、钠、钾等火灾。D类火灾发生时热量很大,为普通燃料的5~20倍,有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且高温条件下金属性质特别活泼,能与水、二氧化碳、氮、卤素及含卤化合物发生反应,使常用灭火剂失去作用。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架空电线、变压器、配电箱等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注:资料引用自中国消防】

      ……当然了,我哪有那么多功夫一天天背这个,所以用了自己的简单粗暴记忆法。

      A,烧纸
      B,烧油
      C,烧气
      D,烧金属
      E,带电的
      F,做饭的

      为什么又要先记这些呢?

      【因为没有一种灭火器,能应付所有火灾类型!】

      如果你手头现在就有灭火器,翻到背面,会看到说明标签上写着一行像这样的小字,【灭火级别:1A/2A/55B/8ι9B/E】……总之会有一些“数字+大写字母”的组合。

      这行标签里的大写字母,对应的就是上面的六种火灾类型。

      每种灭火器应对的火灾类型必须要记住。
      A就是烧纸的,B就是烧油的。

      而灭火器的数字对应的是灭火性能的级别代号。

      这个级别代号不用背熟,只需要知道它是用燃烧木条做模拟实验测试出来的火势级别,灭火器上标注的数字越大,能应付的火势越大。

      2kg规格的灭火器就足以应对家庭火灾了。

      反正火灾级别,对于需要逃生的普通人来说只分两种。

      一种是“我能跑掉的”。
      另一种是“我跑不掉的”。

      我们消灭火源转移到安全地带,和虽然没有消灭火源但保护自己转移到安全地带,都算作“我能跑掉”的范围。

      (有些老款灭火器上可能写的是“13A”“27A”之类,因为国家更换过一次灭火参数级别,这是旧款模型的参数,不作介绍。)

      了解这些前置知识之后,终于可以来看普通家用灭火器能应对的火灾类型了。

      1、干粉型灭火器(瓶身通常是红色)

      市面上最便宜也最常见的干粉灭火器,主要成分是磷酸铵盐,通用灭火类型是“ABC”,能灭纸、油、气火。(30块钱左右)

      再加点钱,买灭火粉剂品质比较好的、粉质均匀细腻的,能灭ABCE(纸、油、气、带电的)火灾。(50块钱)

      再再加点钱,买那种“超细微粒子粉剂、高性能、什么什么(其他广告词我不记得了)”的磷酸二氢铵加一些其他成分复配粉剂的,能灭ABCEF类火(除了D类金属着火都能应对)。(80块钱)

      具体看商品使用说明和标签。

      80块就能买到成分很好且保质期超长的灭火器了。

      必须要注意的是,使用磷酸铵盐这类化合物的干粉灭火器,再贵也不能灭D类金属火灾!

      比如新能源汽车或者电动车的锂电池起火,用干粉灭火器越喷越容易爆炸,我找了一些大型电池起火的事故视频,监控显示,干粉灭火器并不能完全消灭火势,只能暂时压制,给自己开辟逃生通道。

      家庭小电器着火,比如手机充电的时候导致火灾,2kg干粉灭火器还是能应付一下的。

      2、水基型灭火器(瓶身通常是绿色)

      以前的水基型不能消灭CDE类火灾,主要成分毕竟是水嘛,扑电火容易导电。

      但现在版本也升级了,主流水基型使用纯水,或者买复配发泡剂和阻燃剂的升级版,【可以消灭ABEF型(纸、油、带电的、做饭)。】

      但仍旧不能灭CD类(气体、金属)火灾。

      【无论多贵的水基型,都不能灭气体火!】

      天然气着火不能用水基!

      但水基灭火器相比干粉,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它可以直接喷在身上降温。

      遇到人体着火、需要打湿自己冲出火势包围圈的情况,水基灭火器都有非常优秀的表现。

      对于哮喘患者等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水基也更安全。

      家庭宿舍最推荐的配置是一个干粉型加一个水基型,双管齐下。
      想要性价比之王,买干粉型。

      3、D类金属灭火器(瓶身通常是黄色)

      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干粉,只能用来扑灭金属火灾,日常生活不多见,工厂车间用的多,不多介绍了。

      4、二氧化碳型、泡沫型、气溶胶型灭火器。

      科技升级后出现的新类型,具体应对的火灾类型看标签,和干粉型水基型大差不差,但通常价格更贵,预算充足可以考虑购入。

      二氧化碳型、泡沫型这类新型灭火器一般应用在实验室、机房、网吧和数码产品商城。

      因为水基和干粉的共同缺点是——一旦喷到精密电器上了,清理起来非常麻烦,尤其是干粉灭火器,哪怕只有一点粉末溅入内部,也会导致电器整个报废,所以配备精密仪器的地方往往使用无害的二氧化碳等灭火器。

      气溶胶型的特点体积小耐高温,私家车配得多,特点也是贵,二百多快吧。

      【2】

      那么该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呢?

      首先,我们打开视频网站,搜索“灭火器使用教学”,然后开始观看……真不是我偷懒呜呜呜,文案说了,有些防卫知识不容易通过文字描述清楚,实物操作当然是视频教学更直观。

      不过我也有一套个人使用的操作口诀,建议配合视频一起看。

      (不光是常见教学里的“提拔握压”四字诀,更复杂点,其中一个最关键的注意事项没怎么见到有人提起过。)

      1、“提”,提起灭火器的鸭嘴状把手。有时间的,可以在使用之前提起灭火器来回晃荡几下,使成分均匀。不晃也没事。

      2、“拔”,拔掉把手上的金属拉环,那个是保险栓,没拔之前按不动把手。

      3、“站”,尽量站在火焰不往自己身上吹的方向(也就是上风口或斜上风口,危急时刻想不起来什么叫上风口也没关系,总之火不往身上飘就对了)。找不到站位也没关系。

      4、“握”,一只手握住灭火器的胶管喷嘴,瞄准火源(小型灭火器可能不配胶管,出粉的地方直接是个喷嘴),另一只手下压把手,灭火剂就喷出来了。

      5、“屏息,头部尽可能远离喷射范围”!

      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地方。

      干粉灭火器的射程虽然有3米,但粉末强力出膛的那一瞬间,你会觉得自己周围的空气也浑浊了,好像充满微辣的雾。所以开喷的一瞬间千万别呼吸,稍微屏息一下再喘气,避免冷不防被呛到,不然会一直一直一直咳嗽,有点难受。

      (就这点,没见有教程提醒过,难道只有我倒霉被呛了?)
      尤其在室内使用,那个粉末一股刚刷完大白墙的味儿,有呼吸道疾病的一定要远离。

      【3】

      灭火器的维护管理非常简单。

      上面有个压力阀,一般在把手侧面。

      压力阀的指针处在绿色ι区域——一切正常。

      指针处在黄色ι区域——压力过高,但不影响使用,注意避开高温和阳光。

      指针处在红色ι区域——压力过低,必须换新。

      你只需要定时检查压力阀,指针落到红色ι区或者过了保质期,丢掉换个新的就行。
      如果是在线下消防器材店买的,他们那里还能回收抵扣买新的灭火器。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

      【所有灭火器都是一次性的!】

      不管多大容量的灭火器都只能用一次,哪怕里面的灭火剂没用完,瓶身内部都没有压力了,粉剂喷不出来,必须买新的。

      【4】

      干粉灭火器容易呛到人,有呼吸道疾病不能使用,更不能给人体降温,为什么还优先推荐干粉灭火器?

      因为它那个“不能对人使用”的点,是缺点,也是优点。

      必要时刻,它可以当做武器。

      而且不是简单的抡起来砸人。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说明书也好,使用教程也好,都会反复提醒你一件事……绝对不能直接对着人用,粉末吸入口鼻会造成严重伤害,如果吸入肺部,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那么……冲着歹徒喷呢?

      我第一次意识到灭火器也可以作为正了八经的武器,是在14年的“招ì远ìì邪ì教杀人案”之后。

      【2014年5月28日21时许,山东省招远市一麦当劳快餐店内发生一起命案,邪ì教“全能ì神”再次对无辜群众欠下血债。“全能ì神”邪ì教组织信徒张帆、张立冬等人因向被害人吴硕艳索要电话号码不成,因此认定吴硕艳身上有“邪灵”,竟将这名36岁的年轻妇女活活打死。而在此之前,吴硕艳与这些“全能ì神”信徒毫不相识。
      *注:新闻引自中国反邪ì教网】

      案发当时,店里也有一些目击者,因为邪ì教分子人多势众,没能及时制止,而且也不是所有人出门都会携带足以击退多名歹徒的武器。

      但灭火器不同。

      它不光能在你家里出现,在外面也经常有刷新,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任何经营性公共场所都属于消防必备物品。

      还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中远程武器。

      射程足有三米,比大部分长刀还长。

      “招远邪ι教案”案发之后,网上就有讨论什么武器可以同时击退多名空手的歹徒,有人提名灭火器,直接抄起来对着歹徒的头脸狂喷,最起码也能躺下一个。邪ι教分子为了躲避干粉暂时住手,受害者说不定就可以活下来。

      如今2024年,也有了不少直接拿干粉灭火器喷人的恶意实践新闻,从伤人效果到使用后的处罚都有资料可循。

      有人要问了,万一歹徒也用这个伤人呢?

      我觉得吧……首先,当一个陌生人明目张胆的提着灭火器走过来,又是拔插销又是捏喷嘴,以它极低的隐蔽性,完全不可能贴身隐藏,都已经看见它了,还不知道往旁边让让的话……那不着急琢磨怎么躲刀,先去复习一下“提高警戒心”那章。

      其次,还真有类似的新闻。

      “cosplay女孩放仙女棒被男子拿灭火器狂喷”。

      【1月14日,在杭州某汽车主题公园策划的漫展活动上,一位cosplay女孩燃放仙女棒时,突然被一位红衣男子拿着灭火器怼脸狂喷。涉事女生激动地表示:“你可以叫我灭掉啊,为什么要直接往我身上喷?”双方发生争执后报警。

      主办方表示园区禁止燃放烟花,不清楚男子身份,非园方安保人员。涉事女生在网传视频里表示,男子在警察和园方工作人员的要求下道了歉,写了和解书,但是未赔偿衣服。

      *注:引用自搜狐新闻】

      这个男的小题大做,以消防为名拿着灭火器对人和衣服狂喷,受害者遭遇之后立刻躲避,没有受到致命伤。最终,男子在警察要求下只是道歉和解,也没有受到严重处罚。

      先看受害者的结果——躲得很迅速,受了点小伤,不致命。

      也就是说,干粉灭火器的击退效果非常好,致死性其实不如刀。

      这就是天选的防御性武器啊!

      它的另一个优点类似上章的双肩包,主打一个“合法且无缝陪你出现在任何场合”。

      拿刀砍歹徒,哪怕是正当防卫,事后也要被询问“为什么你身上会有管制武器”。而且在合租住宿的环境下,你还有室友,让室友发现你拿着刀,不管怎么解释说这是防坏人的,室友也会觉得你更像坏人。

      毕竟歹徒暂时远在天边,可手持管制物品的你近在眼前。

      万一又要搬家,又打算怎么运输,不让自己的管制武器被发现并没收?

      但灭火器就安全多了。

      之前微博上的一个新闻。某男子想爬进女生宿舍偷拍,从楼外潜入,整个人就挂在某间女生宿舍阳台的防盗窗外面,住宿女生发现后吓了一跳,举起手机把他拍下来,还有女生壮着胆子用晾衣杆捅那个偷拍男的手。

      但偷拍男仍然厚着脸皮挂在防盗窗上,没松开。晾衣杆作为宿舍里当时最长的东西攻击力毕竟有限。

      (我当时收藏了现场事发视频,但时间太长,原博失效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保存下来。)

      尽管当事人没有把偷拍男捅下去,但这种行为超勇的。

      只是,如果我们再大胆一点……用灭火器呢?

      咳,我不是在教唆哦,我的意思是绝对不要使用灭火器攻击歹徒。

      铺天盖地的干粉喷雾怼过来,射程长达三米,偷拍男不松手捂嘴,就得被呛死,松手捂嘴就得滚下去。

      这样太不好了。

      而且也不能在行动之后说:“……我买灭火器又不是为了伤人,而是为了消防,眼下突然出现一个歹徒,我吓慌了,随手就抄起不知道什么东西冲着他怼过去了。一个宿舍里出现灭火器,突兀吗?犯法吗?室友会害怕吗?”

      【5】

      灭火器的正当用途和防卫用途都讲完了。

      下面到了本章最关键的知识点。

      请听题:

      你买来的灭火器,应该放在家中或宿舍的哪个地方?

      A、厨房,放门后或灶台
      B、客厅或入户口
      C、洗手间或厕所
      D、卧室
      E、阳台

      ……

      正确答案是D。
      准确说,应该放在你睡觉的地方。

      再详细规定,【所有备灾装备都必须放在床铺附近!】

      还是先来看一则新闻。

      【2021年6月2日6时,重庆南岸区城南家园一栋高层住宅居民家中起火。视频中,居民家中浓烟滚滚,一名女子爬出窗外扒着窗台,突然不慎失手坠楼,消防员与医护人员将其救走。据当地消防通报,坠楼女子23岁,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火灾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注:引自新闻报道)

      这个案例有对面楼拍的现场视频,恐高症不要看。受害者从13楼的窗户爬出来,扒着狭窄的窗沿苦苦坚持了很久,还是被滚烫浓烟熏得站不住,失手坠落了。】

      我没搜到这件事的官方后续通报,只看到坊间传闻说,火灾起因是女子父母在厨房开小火炖了汤,以为这样没事,然后出门买菜去了。受害人并不知情,还在卧室睡觉。

      不管这场悲剧的起因究竟为何,至少可以确定一件事——案发时间清晨六点,受害者绝对是在卧室睡觉时被火惊醒,不得已才爬到窗外避难的。

      如果她当时在客厅或者其他地方,第一反应该是往门口退。

      只有一睁眼发现卧室已经出不去了,才只能被迫去窗口。

      当人在清醒状态下发现火灾降临,别说灭火器放在自家阳台上,就是它放在别人家的阳台上,性命攸关的时候你也会敲门去抢灭火器。因为那时候有足够的判断力和行动力做准备。

      只有一种情况抢不了。

      就是毫无知觉的状态下。

      什么叫毫无知觉?

      正常健康的人唯一毫无知觉的状态就是睡眠。人刚惊醒,灾难已经来了,可能是火灾,可能是地震。比如上面的案例,当事人睡着睡着发现不对,睁开眼后,火已经烧到眼皮底下了!

      这时候,灭火器放在厨房、阳台、客厅、洗手池等任何一个地方还有用吗?

      最不清醒的时候,就是最需要防备的时候。

      最不清醒的地方,周围一定要有防卫装备。

      什么时间脑子最迷糊、能力最弱,就把救命的东西放在哪里。

      存放地点再精确一些,是放在【你的床头柜】。

      不管地震洪水火灾歹徒入侵,你在毫无防备的状况下骤然惊醒,第一反应就是摸向最近的床头柜拿东西,这样才能发挥自救作用!

      有的人可能没有床头柜,或者床头柜尺寸不足以放下灭火器,也没必要买新家具,放在床铺附近也够用。

      我通常把这套东西放在床尾,用窗帘遮挡起来,避光且比较美观,用的时候一翻身就拿到手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