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 ...
-
人力不可撼天,而今这句话对我的意义就是,我不能让这篇文的作者删掉从我吃好午饭开始的所有内容。
所以,后悔也无用,只能希望蒋师叔的行动不要成为日后重要剧情的伏笔,那我就庶几无尤了。
好在这一天剩下的时间都很平静。我照旧练练剑,看看书,一边思考人生一边吃掉晚饭,跟同院子的师兄弟一起乘凉聊天看星星,然后各自回宿舍洗洗睡……跟我悟道之前的每一天都没有任何不同。
这些毫无描写必要的生活细节,就算是主角的吃喝拉撒大概都不会写进文里。像我这样的配角,在跟主线产生关系之外的种种事由,到底还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怀着如此高深的哲思,我陷入了梦乡。
我是被钟声吵醒的。
浩然山虽然不限制弟子的个人作息,甚至昼伏夜出的弟子也是存在的,但除了每十天固定的授课日之外,如果有什么集体活动需要大家全部到场,也还是会提前半个时辰敲响集合钟。
这提前的半个时辰,自然是给还没起床的弟子穿衣洗漱用的。哪怕你刚躺下睡着,也得赶紧起来准备集合。
我睁开眼,耳际鸟鸣阵阵,窗外红霞满天,显然才刚刚天亮不久。我一边挣扎着起床,一边想起昨天蒋师叔让我传话的事。
看来果然是有什么事情发生,昨天是掌门找他们商议,今天就是向全山公布了吧。
我昨天的悟道,也许正是这篇文开始的时间点。这么看来,以后这浩然山,怕是陆续会有事发生,方才能展开情节。只能祈祷这是篇平淡安稳种田文,希望作者没有什么狗血的嗜好。
就算有也务必只冲着主角来。千万拜托。
好歹把自己收拾停当,穿上统一的弟子服,匆匆赶到浩思台下的广场,已经集合了不少人了。
人群中看到了秦洛之师弟,我想打个招呼,却发现他根本没有看见我。顺着他呆滞、热切而又幽怨的复杂视线,我抬头看到了浩思台上的凤梧之师兄。
凤师兄一身高阶弟子服,却罩着件天青色的褙子。我立刻理解了秦师弟目光中的复杂。按照浩然山的服饰规矩,那件天青色褙子意味着开始收徒的为人师表。
这果然是件大事。我们这一辈,也就是之字辈弟子,第一次收徒的典礼。
凤师兄身侧站着个十来岁的孩子,身着最初阶的弟子服,想必就是我们那新入门的小师侄了,长得倒是俊秀可喜,颇有些传说中蒋师叔幼年时的风采。
打量着这位小师侄红扑扑的脸蛋,我不禁开始揣测他会有个什么样的名字。
浩然山立派的祖师爷,名讳为沈心养,一向推崇孟子学说,那本砖块般的《浩然经》便是他的手笔。“浩然”二字自是由“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来,祖师爷名讳中又带个“养”字,便定下规矩,凡入门弟子需按门派辈分改名,便是由“养吾浩然之气”这几个字排下来。
当今的掌门师祖乃是浩字辈,我师父和蒋师叔他们是然字辈,到了我们这辈是之字辈——这几个字其实很百搭,很多人都是将上山前的姓名改一个字而已,搭配起来也颇为不错。
譬如凤师兄原名凤修梧,秦师弟原名只是秦洛,改后的名字也都颇好听。罗师弟名字虽俗气,也因他原名就带个“春”字,实在是硬伤无救。
而这位小师侄,赶上的是个“气”字辈,这却叫人如何命名是好。难道下一代浩然弟子走出去,一个两个都是淘气、生气、赌气……听着就影响心情不是。
我想得更长远。等到师侄们也开始收徒,再下一代的名字要如何续下去?是回头从“养”字开始,还是另找句话全新开始?如果另找句话,万一是“富贵不能淫”什么的……在我悟道之前,无聊已极思考人生时,经常会思考这一类的事。
不要觉得我无聊。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是一个很严肃很重要的话题。信我。
思绪又开始信马由缰的时候,却被重重的一声钟声敲了回来。这声钟声意味着“肃静”,掌门要开始发言了。
掌门的发言,说句失敬的话,其实一向冗长而无聊。我大概听了听,抓住了几句重点。
这位小师侄是凤师兄下山办事时路上因故救下的孤儿,无处可去,也愿意跟着凤师兄回山,就此拜在我浩然山门下。经过长老们的商议,及征求了当事者的意愿,最终决定让他拜凤师兄为师,成为气字辈的首徒。
掌门又说了一大堆祝贺的话、勉励的话、展望的话……终于进入到收徒典礼的实质性环节,各种行礼、奉茶的仪式之后,开始了我最关注一个环节:赐名。
上山后改的新名字,其实未必是师父给起的。但在拜师时,则必须象征性地由师父赐名,代表此后的人生中以师为尊。
对于已经琢磨了一个时辰小师弟会叫什么的我来说,这个环节则代表着公布正确答案。
凤师兄的嗓音清泠如皎月,确实颇为悦耳,也难怪如秦师弟那般的脑残粉光是能听见他说话便激动不已。只听他道:“吾徒龙家郎,赐汝之名——紫气。”
龙紫气,好生霸气的姓名。只是希望以后若再有新的师侄,千万别赤橙黄绿蓝靛地排下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浩然山上种满了葫芦。
说起来……这个身世的设定……这个首徒的身份……这个霸气的姓名……
艾玛不会他才是主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