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Chapter 4. Mone me si erro ...

  •   20th Jun, 2017
      亲爱的阿不思:
      不要惊讶于我写信速度之快。我相信你此刻心中一定已认定我与人关系熟络起来的速度更快。我,那个轻薄之徒可有猜中?
      我绝不相信我们之前从未见过。然而一切才刚刚展开,线索总会浮出水面。介于此,似乎适当的社交之繁文缛节有助于对话的展开,既然你执意如此。今日,当你向我祝贺,和我握手时,仿佛俨然是我所听闻的、年高德勋的圣人阿不思,符合所有人的期望。这可和你在之前昏昏欲睡之际突然看见我时那缜视的眼光大相径庭啊,邓布利多教授。我还没有昏聩无知到无视你如此热切而锐利目光的纠缠的地步吧?我猜想。
      这其间绝对有不对劲。我并非以玩笑的口吻叙述。你和我,身处在这样的位置,度过了这样的人生,而今天才第一次见面。从逻辑、事理亦或常情的角度皆不可能。如果这是某种“现象”的话,显然我只是现象中的一员,任由安排。而你,阿不思,你是否在“现象”之外?你是否又隐藏了什么,在你那温和平静的蓝眸之下?
      祝愉快,
      盖勒特·格林德沃

      21st Jun, 2017
      亲爱的盖勒特:
      我料想会在回到家门口时就接到你的信。幸甚至哉我又侥幸对了一次。请相信你的态度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困扰。并且我确切地知道你并非轻薄之徒。
      我们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立中,是吗?或许信件的困扰就在于此,而当面的谈话更有助于进行你所热衷的逻辑游戏。你会从他人的眼神、肌肉的颤动、当日的着装断定一个人的全部,再用所有的演绎证实一个逻辑式的结论。很遗憾的是,我早已过了以欣赏他人脸上惊异或是嫌恶的表情为乐的年纪了。再次地,请不要认为我是在责怪你,我断无此意。我如何有这个资格责怪你?先验式的才华拥有天才式的豁免权。
      我在这句话停留了半个小时。在尽可能地避免对你说谎、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前提下……“现象”这个称呼不错,现阶段我只能推论至此。
      另外,谢谢你对我的赞美。我甚至略有受宠若惊之感。请相信,尽管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确实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或者说,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或许这段历史比你——甚至比我自己想象的都要久远。而我实在不愿用“命运”这样似是而非、无病呻吟的字眼。它会让我看起来更像一个娘娘腔的英国怪老头,不是吗?请告诉我,我是否有幸猜中了这一句?
      你忠实的,
      阿不思·邓布利多

      30th Jun, 2017
      阿不思:
      你看,这才是我们之间的第三封信,而我已经略去了对你的敬称。尽管,大概曾经有无数的学生和晚辈在你的要求之下对你直呼其名而又不小心“说漏了嘴”,哪怕我如是亦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角色。梅林保佑(英国人好像喜欢这么说吧,嗯?)——你没有被我少女般的别扭娇羞笑到椅子下。那有失身份啊,教授。
      全是废话,我上面写的,一点意义都没有。要说回信,我现在就能用一句话解决问题:“哦亲爱的阿不思,你真是个天才!连标点符号和主谓顺序都一样,你是在信纸上加了摄神取念吗!”没有魔法,巫师们能做的或许比麻瓜少得多——我一直觉得这个念头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会被笑死,不过也算值回票价了,笑死你。读心只能靠摄神取念?多么幽默的优越感!大约有一天你会不得不教一年级的新生们用Accio来拿魔杖的,教授。
      我竟然也停了半个小时。我想,现在我明白你当时的感受了……这样说来,受宠若惊的应当是我。难道你认为我会因为你的保留和为难而责怪你?这点很不好,很不好。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你现在的性格,思考这个问题成了我的新鲜乐趣。另,最后一个比喻不像是你的语言。是谁,曾这么形容你?是谁曾享有这份殊荣?我又是否有幸与他来一场决斗,为乘着时间的作弊而抢了本属于我的权利?
      尽可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是您的义务。
      你思想怪癖的,
      盖勒特·格林德沃

      2nd Jul, 2017
      亲爱的盖勒特:
      看来你似乎默认地确信了我所拆信地点的安全程度。事实上,在全家聚餐的饭桌上忍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你还是那么残忍。希望你不要对“还是”二字作无谓的猜想,那于自尊心健康和脑细胞都无益。尽管我猜这样说绝对会让你生气,事实上这也只是个类比——你很像我的一位故人。
      类比的程度请参违法和犯罪的性质差异大小,我对自己的幽默感能不能在外国人面前适用持怀疑态度。
      你提到的观点恰巧是我常常隐喻在四处的,幸而尚不曾有人看出来。毕竟,就像你说的那样,因为灵感火花的迸发而把另一个无辜的人送进圣芒戈四楼病房是不太符合道德的。我忍不住要展开:要压抑这种直觉导向的愉悦光辉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仅在这点上,我们永远都不能从中吸取教训……无论在一个世纪的前与后。或者说,教条式的经验只是一片一片的信息,只有在经历了某个大的整合后,它才可能在下一次的应激中被想起——纵然它的出现即意味着与某物的永别。意义便也消散了。
      离题到我都羞于致歉的地步。尽管你自喻为学生更让我汗毛倒竖。看在梅林的份上——让我第一次对你保守秘密吧, for honesty.这丝毫不会让我感到遗憾, for sham.
      你知道为什么。或者说,你第一个猜到的便是答案。
      依然是你忠实的,
      阿不思·邓布利多

      2nd Jul, 2017
      [随函附上一枚Art Nouveau雕花底托蓝宝石戒指,黄金质]
      希望你能喜欢。
      G.G.

      31st Jul, 2017
      阿不思·邓布利多缓慢地将戒指套上了右手的无名指。
      他闭上眼缓缓感觉迅猛掠过的欧洲大陆。睁开双眼,是他原本理应会熟悉的风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Chapter 4. Mone me si erro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