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挚友·玉笛 ...

  •   桃树下的人豹纹披肩,宽袍长巾,凌乱乌发散在肩后,额前散下的几缕银丝衬出他刀刻般的冷峻面容。此人正是郭旭的知交好友——霹雳飞刀封平。
      两年前,胭脂死后,封平与郭旭在京城最大的东坡酒楼狂饮了整整一日后大笑而去,从此天涯路远,音讯全无。两年之中,江湖上根本没有霹雳飞刀封平的消息。郭旭时常对采玉说:不知道封平那只醉猫又醉宿在了哪里。
      封平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便是直奔长风镖局,没有看见郭旭,采玉平静地给他讲了郭旭的事情。仿佛转瞬即过的两年时光里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让封平呆立当场,不敢相信。
      结束了几乎与世隔绝日子,赶回京城。原以为回来后,还能和他如从前一般畅快洒脱,喝酒论武,却没有想到,那人居然失去了武功,甚至连酒也不能喝了。心有些微微泛疼,不曾在意的平常,眨眼竟成了难以追回的奢求。那么这两年,自己岂不是白费了?
      原来这两年间,封平去了胭脂的故乡——安徽毫州,胭脂酿酒的绝技正是来自她的家乡。封平日日流连于胭脂酒坊,除了因为胭脂,还因为胭脂酿的酒。只是胭脂酿的最好的酒——胭脂桃花酿,他却从未品尝,那是胭脂的私房酒,只为郭旭而酿。胭脂死时,把酿酒的方子给了封平,歉疚地对封平说没有机会请他喝胭脂桃花酿,只能把酒方给他,算是做个补偿。于是封平决定去毫州学酿酒,一去两年,他终于酿成了胭脂桃花酿,此番回到京城,便是要让郭旭尝尝自己酿的酒可和胭脂酿的一样味道。
      可是,郭旭却不能喝酒了。
      回首往事,记忆中与郭旭相知相交的八年,似乎总是聚少离别多,相聚别离,从不在意。这世上有一种知心叫默契,与他每一次见面,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坛好酒,见招拆招间,便已是心意相通。可是如今,见面该当如何?
      封平黯然无语,出了镖局,径自去了胭脂最爱的桃林,却没想到看见了郭旭。看见他人不胜衣,竟一时不忍现身相见。
      望着郭旭远去的背影,封平脑中浮现出八年前与他相识的场景。

      八年前,封平刚二十岁,初出江湖,四处游历。
      那是个满月之夜,京城西郊的竹林中,银白的月光洒落在竹叶上,投下斑驳摇曳的黑影。竹林里的一片空地,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封平独立竹下吹起了黑色玉笛。空山寂林,笛声婉转轻灵,浮动竹香沁人,一时间自己也悠然沉醉。
      一曲吹罢,放下唇边笛,尚未睁开轻阖的双眼,便闻掌声自身后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京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好一曲‘折杨柳’!”
      有些意外的回头望去,只见白衣少年手握长剑从竹林间走了出来。月光照在他精致如画的脸上,友善温暖的笑容竟让思乡的封平感觉到了些许亲近。
      “兄台也懂音韵?”封平问道。
      少年没有答话,突然飞身而上,落地时手中已多了一根拇指粗的竹枝。只见他手起剑挥,竹枝眨眼已变成笛子般长短,轻松地用剑尖在竹身上挖了几个孔,再将竹膜盖上一孔,转眼间一只竹笛便已做好。
      少年放下剑,竹笛举到唇边缓缓吹起。夜色明亮,林钟修竹迎风,飒飒作响,笛音回旋,清丽飘逸,封平沉静凝听,嘴角不觉露出浅笑。一会儿,笛声渐急渐高,已是进入高潮,突然一声刺耳的杂音,笛声嘎然而止,少年看了看手中破裂的竹笛,自嘲的笑笑摇头,随手扔在一旁。
      “用我这只吧。”封平从怀中掏出一只白色的玉笛,递到少年面前。
      少年接过笛看了看,举到唇边继续吹奏。此番吹到高音之处,笛声竟清晰自然,温润典雅中隐隐透出几分铿锵之感,与适才的竹笛比来,竟有天壤之别。
      “果然好笛!”少年吹完曲,抱拳道:“在下郭旭。”说罢,双手将玉笛交还给封平。
      封平没有伸手去接,而是抱拳回礼:“封平!笛子你留着吧。”
      郭旭有些吃惊:“封兄,你我萍水相逢,郭某怎好接受你如此贵重之物。”
      “宝剑赠英雄,玉笛赠知音。这笛子也就是件乐器,赠与识音断律之人,岂不应该。”封平淡淡一笑
      “那郭某便不客气了。”郭旭本是豪爽之人,且有心结交眼前这个朋友,便欣然接受了。
      “郭兄刚才吹的曲子——”封平话未说完,看着郭旭那张略显稚气的脸,转言道:“郭兄贵庚?”
      “郭某十七。”
      “呵呵,我还比你大三岁呢,还是叫你郭旭吧。”
      郭旭点头:“那我也叫你封平。”他细细把玩着手中的玉笛又道:“刚才那首曲子是‘醉花阴’,江南的小曲。”
      封平有些惊讶:“哦,我久居江南,竟未曾听过,你身居京城,竟会这江南小调?”
      玉笛收入怀中,郭旭答道:“我娘亲是江南人,喜欢江南丝竹,我从小耳熏目染,自然会些。”
      “此情此景,要是有酒就好了。”瞥见了封平腰间的葫芦,郭旭眨眼笑道。
      封平闻言,解下腰间的葫芦扔了过去:“我这里正有一壶好酒,若不嫌弃,大可尝尝。”
      郭旭接过葫芦,也不客气,取下塞子,仰头便饮,“好酒!”,他说罢转身而起,酒葫芦抛给封平,抽出长剑舞了起来: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边呤边舞的正是郭旭的成名一绝“惊风密雨断肠剑”!
      封平只觉得眼前这人忽如蛟龙腾空,流光飞舞的剑影将他通身包围,如水月色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银光,漫天的竹叶随着他凌厉的剑气荡荡悠悠地落了下来。
      “好剑!”封平看得技痒,仰头豪饮一口酒,收了葫芦,跃入郭旭剑光当中。“小心!”封平叫道。只见他右手在腰间轻拍,左手于前划个半圆,身形微侧,一柄飞刀噌地飞向了郭旭。
      “好一个飞火流星!”郭旭也不慌张,力运剑身,长剑轻挑,地上的竹叶腾空而起,一招以柔克刚的“雨打芭蕉”便生生将那柄飞刀挡落在地。一刀落下,一刀飞至,郭旭看也不看,转身撩剑,嘡的一声,飞刀撞上剑身,弹出几尺之外。金属破风声又起,三柄飞刀呈品字型飞向郭旭的下盘,只见他足尖点地,飞身跃起躲过前面那柄飞刀,半空中腰身微转,一个凌空扫腿,后两柄飞刀随即改变了方向,砰砰两声,牢牢的钉到了一旁边的竹竿上。
      “好俊的功夫。”封平收了飞刀,忍不住赞道。
      郭旭得意的扬了扬眉:“封平,你还有多少飞刀?”
      “一共十二把。”
      郭旭抬眉:“哦,让我看看。”
      封平起下竹竿上的飞刀,递给郭旭。郭旭仔细掂量,见那飞刀也就是尖头短柄的寻常样式,分量稍重,他点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笑。
      “封平,你这葫芦里的酒太少了,今日我二人一见如故,不如去城里的酒馆秉烛夜饮如何?”

      城西的一家酒楼里,小二懒洋洋的打着哈欠坐在柜台边看窗边喝酒的两人:一黑一白两名少年,白衫的面容俊朗,谈笑风生;黑袍的神色冷峻,寡言少语,此时两人桌边的地上已经放了数十个空酒坛。
      “封平,你的一对玉笛是如何得来?”郭旭已有几分醉意,单手托着腮帮问封平。
      封平似乎醉得更厉害,脑袋靠到桌上,手里却还端着酒碗不放,嘴里答道:“是我父亲留给我的。这笛子是用汉代戈壁奇玉琢成,不仅音色圆润,而且笛身质地坚硬,可以做乐器,也可以做武器。”
      “这一黑一白应该是一对吧。封平,为何把白笛给我?”郭旭摸出玉笛又问。
      封平抬眼:“你若是喜欢黑的,也行,随便你挑。”
      “我还是喜欢这只白的。封平,这么好的一对笛子,按理,是不是该送给你的心上人才对?”郭旭露出玩味的笑容。
      封平摇了摇手,嘴里有些含糊:“本来,本来就是给你的——”
      “?什么叫本来就是给我的?”郭旭不解。
      封平强撑眼帘,抬起头:“十几年前,在皇宫乐队中,有一黑一白两个笛手,两人是同门师兄弟,又是知交好友,这两只笛子原是先皇御赐之物。后来,那个白笛爱上了一个宫女,还发生了苟且之事,被发现以后,他被赐死,宫女也被赶出了宫。白笛死前,把笛子留给了黑笛。”
      “这个黑笛便是你父亲?”郭旭问道
      “是啊。这一对笛子本是属于一对兄弟的,所以我说本来就是给你的。”说完,封平一头载到桌上,已是醉了。
      郭旭笑而点头,不再打搅封平。
      抬眼环看四周,只见静夜皓月当空,月光如流水泻银般照在酒楼窗边的几张空桌上,柜台边的小二早已靠着桌台酣然睡去。他抿嘴一笑,端起酒碗继续自饮
      。
      封平醒来的时候,已是天色大亮,小二在一旁打理摆放桌椅。
      “客官,你醒啦。”小二见封平抬起头,连忙跑了过来。
      封平一手揉着有些发痛的额角,环顾四周。
      “那位公子早走啦。酒钱他已经付过了。对了,他留下一张字条给你。”小二利索的跑进柜台里,拿了一张字条过来。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封平,郭旭有事先告辞,三日后,你我再在此共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挚友·玉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