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

  •   二
      白初云在床上躺了一上午,下午时精神便好了许多,只是白老太太依旧不让她下床,还特意叮嘱了水生在屋里看着。

      好容易才晴了两天,不想未时起就开始下雨,起初还只是淅淅沥沥的,不便多时外头便刮起了妖风,乌云沉沉,电闪雷鸣,那雨点也由牛毛转成了黄豆大小,再然后,砸在屋顶上,赫然发出“砰砰——”地声响,煞是吓人。

      “这雨怕是还要下几天。”白老太太跺了跺脚,把木屐上的泥水抖在门外,又擦了擦头上残留的雨水道:“你爹也不晓得啥时候才回来,一会儿我出去买些米粮屯着,这雨若是再下几天,怕是铺子里连这些都没得卖了。”

      水生忙道:“奶奶不着急,一会儿我陪您去。”

      老太太笑道:“晓得你孝顺,不过你姐身子还未好,我怕她一个人在家不方便,你陪着她就是。奶奶干惯了农活儿,力气大得很,不用你陪。”

      初云道:“外头风大雨大的,您就是买了东西也弄不回来,若是淋湿了,赶明儿长了霉,反倒是浪费。倒不如先等等,等阿爹回来了,您让他雇辆车,把要买的东西一股脑全拖回来,也不必劳烦您跑许多趟。”

      “初云姐姐说的是,奶奶您莫要去了。早上我去厨房里瞧过,米面粮油都还剩不少,少说也能吃上一个月。”水生也跟着附和道。

      见两个孩子都孝顺,白老太太心里喜滋滋的,也没再坚持。傍晚时分,白莽没有回来,却让三德子送了一小车东西过来,大米白面和豆油,还有十几斤腌肉和一捆大白菜。

      “这是县令夫人差小的送来的,说本该请老太太去府里坐坐的,只是这几日天气不好,府里事又多,实在抽不得空。”三德子一边说着话,一边伸长了脖子朝屋里探看。

      老太太和他熟,说话自然也不那么客气,遂骂道:“小兔崽子东张西望什么呢?瞧你那贼眉鼠眼的样儿!”

      三德子摸了摸后脑勺,一脸好奇地问:“白捕头一大早上就跟我们炫耀说新收了个儿子,后脑勺尤其生得好,俺们好奇,就过来瞧瞧。”

      说话时,正巧水生从屋里出来,手里拿了把雨伞递给三德子,道:“外头雨大,德叔也不带把伞,这天气阴冷阴冷的,淋了雨再吹吹风,最是容易着凉。”

      三德子半张着嘴,痴痴地接了伞,又目送着水生进了屋,这才回过神来,长长地呼了口气,朝老太太竖起了大拇指,夸道:“老太太真是有眼光,俺就没瞧见过临河城里谁有小少爷这样的气度——日后定要飞黄腾达,老太太您就等着享福吧。”

      白老太太最爱听这样的恭维话,闻言顿时乐得合不拢嘴,又跟三德子说了一阵子话才放他走。

      白莽直到天全黑了才回来,胡乱地扒了几口饭,又穿上蓑衣准备出门。老太太急道:“有什么事儿不能明天去办,非要赶着大晚上去。这外头又是风又是雨的,万一摔着哪里可不得了。”

      初云也劝道:“奶奶说的有道理,有什么事也不急着这一会儿,大晚上漆黑一片的,便是要做也做不好,倒不如好好睡一晚,明儿早上再去办。”

      白莽摇头道:“今儿雨大,城西那边淹了大半,县太爷怕那边的房子受不住要垮掉,让我们把人撤到城隍庙里去。若不然,再这么下一晚上,怕是要死人的。”

      临河县的县令刘太爷今年已经五十五了,虽比不上戏文里的青天大人,但也勉强称得上是个好官。最起码,他到临河县这几年,城里就再也没见过饿死的百姓。

      见兹事体大,白老太太也不好再劝,只得仔细叮嘱了一阵。水生见状,转身去了自己屋里,一会儿竟也换了蓑衣出来,朝白莽道:“奶奶和姐姐不放心,让我跟着一起去吧,便是帮不上忙,好歹也有个照应。”

      白莽一愣,吃惊地看着面前不到他肩膀的小娃儿,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倒是白老太太先反应过来,一时间感动莫名,抹了把眼睛朝白莽道:“瞧瞧这孩子多懂事,还这么小……”

      白莽也赶紧回绝道:“那可不行,你才多大,城西那边人多且乱,万一碰撞到了如何得了。”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是簇着一团暖意,只道老太太果然慧眼如烛,这孩子虽不是亲生,却实实在在是个有良心的,且不说他日后能不能飞黄腾达,单是今儿这一举动,白莽便已下定了决心,定要把他当亲儿子一般看待。

      水生吸了吸鼻子,睁着一汪深泉,正色道:“我不怕。”

      旁人倒也罢了,初云却是晓得他的性子的,最是死心眼,若是认准了,谁劝也没用,当初在瑞王府里,她还是只猫儿的时候,若不是他死心眼儿地护着,就早被那凶残狠毒的大小姐给剪了舌头,自然也就没后来的事了。

      “奶奶,既然水生要去,就让他去吧。”初云看着他道:“多穿件衣服,外头冷得很。”

      老太太本以为她会帮着劝的,谁晓得竟会来拆她的台,狠狠瞪了初云一眼,却还是从善如流地去柜子里给水生找了件贴身背心出来,非逼着换上了,又仔细叮嘱了白莽一番后,才目送着他们父子一起出了门。

      回了屋,老太太又好生发了通脾气,只是初云一直笑眯眯地也不说话,老太太拿她没辙,又顾念着她身体不好,终究还是没再责怪她。

      家里两个“男人”都出了门,她们一老一小也睡不安生,索性燃了灯在屋里等着。老太太拿了鞋底出来纳,初云则找了本游记随意翻看。老太太见状,便小声骂道:“好好的姑娘家,不学着做针线,偏去读什么书。读得心大了,日后都不好嫁人。”

      初云笑道:“奶奶又不是不晓得我手笨,那些东西学不来的。倒不如多看几本书,学得聪明些,日后也省得被人骗。”

      “就你道理多!”

      “…………”

      二人絮絮叨叨地说了许久的话,一直等到了午夜,才听到院子外头有窸窸窣窣的声响。老太太赶紧起身出来迎,才走到门口,那门就已经被推开了,父子俩一前一后进了屋,淋了一地的雨水。

      “怎么还没睡?”白莽皱起眉头朝里屋看了两眼,又问:“初云也没睡?”

      老太太道:“担心你们,睡不踏实,索性就等着。”说话时,初云也披上衣服迎了出来。见老太太在帮白莽脱蓑衣,她便走到水生身边来帮忙。那蓑衣淋了雨,又沉又重,两个孩子年岁都小,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脱掉。

      初云在水生衣服上摸了一把,顿时急了,道:“衣服全湿了,赶紧进屋换新的。”老太太也道:“换了衣服喝碗姜茶再睡,我一直留在炉子上熬着,这会儿还烫着呢。”

      等二人换了衣服,各捧了碗姜茶倒在榻上,一家人精神头却好起来。老太太到底心慈,忍不住问起城西迁移的事儿。白莽深吸了一口气,叹道:“亏得今儿动作快,才把人都转走,便倒了好几栋房子,险些没砸到人。”

      老太太闻言连连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又道:“你们父子俩都是做好事的,老天爷都看着,好人有好报。”说罢,又问起城隍庙那边安置的情况。白莽俱一一答了,罢了又笑道:“您老人家倒是比县太爷问得还仔细。”

      初云则在一旁柔声和水生说话,一会儿问他怕不怕,一会儿又问他累不累,十足十的姐姐样儿。

      他到底是小孩子,身体不如白莽那般强健,忙了大半夜,这一觉下去,硬是睡到了第二日巳时。只是外头依旧在下着雨,滴滴答答的,半点没有要停的意思。

      厨房里头,白老太太正准备蒸包子,初云帮着剁馅儿,瞧见水生进来,弯起眉眼笑道:“可算是睡醒了,肚子饿了吧,锅里有饼。”

      水生默默地点头,几口就把锅里给他留着的两个大饼子吃了个精光,罢了又蹲到灶边帮老太太烧火。他是上个月月初在河边被初云发现的,领回来以后便一直住在乡下白家。本是王府里身份尊贵的世子爷,出入都是七八个丫鬟簇拥着,连吃个饭都不用自己动手,谁曾想,不过是一个多月的光景,他竟然也成了现在这模样。真真地造化弄人!

      白老太太话多,一边和面一边就找话说。

      “你爹说,城西那一片全都给淹了,人都搬去了城隍庙里住,刘太爷让县里的富户门开了粥铺……”

      “南下的官道都给堵了,你没瞧见城里到处都是人,客栈里头住得满满的,驿站里也满了,成天都有人为了抢个房间打架的……”

      “庆国还打起仗来了,听说连皇帝都死了呢,这几天从南边儿逃过来不少人……”

      “啊?”初云猛地听老太太说起庆国的事,不由自主地朝水生看了一眼,却只见他低垂着脑袋并不作声,仿佛没有听见一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