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五章 ...

  •   不提孝庄和苏麻万般心思,单说朱由检主仆二人正忙活着算计把中宫皇太后拉出来吸引众人注意力的这个计划。

      顺治朝太医院里的那些猫腻,崇祯是不清楚的,但有了王承恩这个大八卦分子,哪个是孝庄的死忠,哪个是皇父摄政王的狗腿,哪个完全忠于皇上,哪个无门无派只是混日子,哪个医术甚佳出身不好总受排挤,哪个不过是墙头草,哪个是财迷……王承恩都了解得跟自己个儿手掌心儿似的。

      崇祯仔仔细细听王承恩给自己嘀咕该派谁去哪家看病才不惹人疑心,又该叫谁去看孝端才能得来真话,嘴里真是啧啧称奇,拍着王承恩的肩膀,鼓励他把八卦这项事业做大做仔细喽,努力成为满清第一八卦大太监,气得王承恩差点儿没噎过去:这明明是伟大的情报事业好么万岁爷!?您也太能贬低人了!奴才这武功再高强点儿就是粘杆处!手段再惨烈点儿就是血滴子好么!?崇祯撇嘴:出息!

      三月马上就要过了,俩人也不记得孝端上辈子具体是死在四月里的那一天的了,宜早不宜迟,王承恩手快脚快的在太医院那头安排好的第二天,崇祯就又带着全副仪仗,呼呼啦啦的去了慈宁宫!

      别的不细表,崇祯今天来这儿就是为了给孝端老太太瞧病的,太医院当值的太医今天全宣了来,要给两位皇太后瞧瞧玉体金安与否。

      孝庄活蹦乱跳的,除了偶尔被顺治气得胸口疼,那真是一点儿隐疾也么有,太医们不过说些人鬼都听不懂的文词儿,开些金贵的温补药材罢了。等一群人呼呼啦啦到了孝端这,才头疼呢,谁都能看出这位状态不好,再这么下去肯定没几天活头了,但谁也不吱声,轮番儿的诊治完毕,只说皇太后平日里用的药就很好,便各个装没嘴儿的葫芦,不发一言。

      崇祯心里冷笑,面上不显,此间事毕,也不和一脸欣慰的孝庄多啰嗦,干脆利索的回了乾清宫,由着王承恩和太医里安排下来的人联系,暗地里不动声色的给孝端换了药。

      蒙古老太太因此能活多久暂不知,说了好久要回京奔丧的多尔衮,终于在三月末,回到了京师,比前世热闹得多的镶白旗争夺战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其实,原本顺治五年三月多尔衮逼死豪格后,自天聪九年十二月后一直是清太宗长子豪格为旗主的正蓝旗,就被多尔衮以正蓝旗与镶白旗众多旗人互变旗籍,正蓝旗人变镶白旗人,而镶白旗人变正蓝旗人的法子给弄到了手——方法虽笨,也麻烦,但架不住好用,顺治没有实权,也拿多尔衮无之奈何。

      且多尔衮使其同母兄弟镶白旗两王多铎、阿济格入主正蓝旗,但身上旧有职责不卸,仍领辖旧属,即领辖由镶白调入正蓝的旗人。多尔衮自己则以正白旗主兼领镶白旗,也即兼顾调入白旗的豪格属人。这样打乱编制后,以领白旗之形式占有豪格属员,便可免去后人对其夺占正蓝旗之讥——叫崇祯看来完全是把大家伙儿当傻瓜,掩耳盗铃响叮当。

      再者,原正蓝旗还有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一支的端重王博洛、贝勒岳乐,这是一支颇有权势的宗支,多尔衮不能无故将这一支及其所领牛录调出正蓝,若将自己同母兄弟由镶白调入正蓝,与阿巴泰一支同在正蓝旗,则容易得多,自己也可独占镶白旗。于是,多尔衮便把正蓝旗委托给镶白旗主多铎,自己领两白旗。

      这样一来,虽说官面上,多铎领镶白旗旗主之位,但其实镶白旗早就在多尔衮手中了,如今多铎身死,多尔衮此番进京,不过是为了把已成事实落定正式文书,变为既定事实罢了。

      按理说,除了莽撞的福临,现如今满清上上下下,还真没人有这个胆子敢和多尔衮在镶白旗归属的问题上呛声。当年豪格的正蓝旗属员被没收后,本应归其同父异母弟顺治皇帝,但实际是被多尔衮强行占有,福临在这事儿上一直不服不忿,绞尽脑汁儿的想找多尔衮不痛快,可惜,多尔衮痛不痛快不知道,镶白旗这事儿一完,顺治当年确实是十分的不痛快!

      不过崇祯是谁,怎么可能去触这个霉头,在阳间紫禁城晃悠了近三百年的老鬼,鬼主意和坏水儿那是一肚子一肚子的,这不,眼珠子一转,现成的给多尔衮找麻烦的替死鬼就被小朱子给找出来了!

      多尔衮亲哥哥和硕英亲王阿济格,此人乃满清上下公认的剽悍少谋,脑子里缺根筋,就连多尔衮自己,也不大敢和自己这位哥哥谋事,只在军事上侧重于他,而朝堂上那些阴谋诡计争权夺位的勾当,多尔衮只肯和多铎谋划,不敢叫阿济格这个莽夫参与其中,唯恐他坏事儿。

      不谋事,某些暗地里的好处就捞不着,好处捞不着,分赃不均,这人心里就难免不平衡,三兄弟,大家都是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我还是老大哥,凭什么你俩就比我得的多呢?——崇祯估摸着,阿济格后期就是这个心理,于是多铎死后,莽汉阿济格就比顺治还要不服不忿的开始和多尔衮挑事儿了。

      顺治六年,瓖将刘迁犯代州,遣博洛赴援,围乃解。多尔衮至大同视师,时阿济格两福晋病卒,命归视。阿济格这个一心揽权的,福晋死不死不当一回事儿,只表忠心:“摄政王躬摄大政,为国不遑,吾敢以妻死废国事?”

      表完了忠心,便开始邀功劳:“辅政德豫亲王征流寇至庆都,潜身僻地,破潼关、西安不歼其众,追腾机思不取,功绩未著,不当优异其子。郑亲王乃叔父之子,不当称‘叔王’。予乃太祖之子,皇帝之叔,宜称‘叔王’。”

      这个傻缺儿,贬低一下政敌济尔哈郎也就罢了,挑你弟弟的错儿干什么呢!?尤其你弟弟还已经死了,本来多铎死后,多尔衮失一臂,就挺难受,阿济格这一番话,更是狠狠戳着多尔衮的肺管子!暴怒的多尔衮当场斥其妄,论其为骄妄罪并禁议部事!差一点儿就砍了阿济格的脑袋!

      啥也没捞着,原来的权利也丢了!这不倒霉催的么!

      不过这还不是阿济格最莽撞最倒霉最叫人叹为观止的时候。

      顺治七年冬,多尔衮率阿济格等往边外围猎,年底,多尔衮病危,自知不起,独自召阿济格秘密议论后事——你说你和阿济格一个浑人能论出什么后事来啊,大概这时候多尔衮不是实在无人可用,就是真的是病糊涂了。

      也不知道摄政王和自己哥哥说了些什么,多尔衮死后,阿济格欲当摄政王!注意啊,他的志向,欲当摄政王,仅此而已,暗中派人往召其子劳亲,令劳亲多率兵来,并嘱劳亲不要把多尔衮病死及调兵事告之诸王。与此同时,他又胁迫多尔衮所管两白旗大臣附己,遭到拒绝后又以兵戎相威胁——这就是一个只会用暴力的莽汉啊莽汉。

      两白旗大臣也不傻,多尔衮一死,阿济格这个缺心眼儿的指定靠不住,跟谁混都别跟阿济格混,大家伙儿凑一起一商量,决定“依皇上为生”,并向郑亲王济尔哈朗告发阿济格乘丧欲谋乱夺政。而同时,跟随多尔衮围猎的大学士刚林早已察觉阿济格的意图,抢先独自“策马行”,日夜疾驰七百里抵达京师,告发此事——这也是个有名的墙头草,他的下场咱另提。

      清廷得到消息后,立即关闭九门,在阿济格回京的必经之路德胜门外派驻重兵,以防不测。不久,多尔衮柩车还京,行至石门时,阿济格与其子劳亲合军,令部下大张旗帜,环丧车而行——这就看出此人之脑筋缺弦儿来了,你怎么就敢这么高调捏?

      当时,老仇人多尔衮死了,心里都快乐晕过去的顺治帝亲率诸王、大臣迎柩车于德胜门外!傻冒泡儿的阿济格父子竟然就大刺刺的居首而坐!全然不拿顺治这位皇上当盘儿菜啊这是。

      济尔哈朗等见阿济格身带佩刀,举动叵测,派兵紧密监视,随后将其随从三百骑尽收诛之!这老兄连个下手的机会都没捞着,估计甚至连个篡位的想法都没来的及寻思一下,不过是想学他弟弟干干摄政王的工作,就被一掳到底吃牢饭去了——顺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议政王大臣会议阿济格罪,将其幽禁,其子劳亲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

      崇祯估摸着,直到阿济格死,这家伙也没弄明白,凭什么多尔衮嚣张可以,轮到他就不行了,大家不都是为了满清干革命么,我不就想是给自己肩膀上加点儿分量么,怎么自己就成了谋逆了?多尔衮死了还被追封为义皇帝呢!凭毛啊!为毛我就这么冤啊——别着急,他九侄子顺治暗示他,你弟弟也有被论罪的那一天!

      尽管吃了牢饭,这老兄也没消停下来。阿济格在幽禁期间,不仅没有一丝收敛,反而益加狂暴无礼,在监房内私藏大刀,暗掘地道,声称要放火烧毁监房——这是得有多傻缺儿才干的出来啊,也不知道那把大刀是哪个更傻缺儿的带给英亲王的。

      闹到后来顺治也烦了,把他弟弟多尔衮身后事处理得一干二净之后,也给了阿济格这个莽汉一个痛快——顺治八年十月,福临赐阿济格自尽!这老兄就此才结束了傻缺儿的一生!

      满清后人给英亲王的定论是:军事家,这个崇祯不予置评!据后宫第一八卦太监王承恩猜测,他家主子这不是不屑,而是嫉妒,阿济格最大的功劳就是干掉了李自成,这要是承认了阿济格,被李自成逼到绝路的自家陛下多没面子啊……咳咳,老太监,你又真相了……

      有英亲王阿济格这个暴脾气的好孩子顶缸上阵,如今的顺治帝何必自己出头和多尔衮对着干呢!?于是这个不知道有多少当量的超级大炮仗,就被崇祯在满清朝会上给点着了。

      说是多尔衮摄政,遇到大事儿,顺治还是要出来表个态的。这回,和多尔衮比起来,绝对毫无一战之力的多铎之子多尼——唉,这家伙后来被封信王,小心眼儿崇祯及其不待见这孩子——就被崇祯给舍弃不用了。在朝会上,顺治帝相当出人意料的提议:“英亲王阿济格功勋卓著,原属德豫亲王多铎统领的镶白旗,便归英亲王吧!”

      至于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么,皆因之前皇父大人自己说“予既摄政,侧目于予者甚多。两黄旗大臣侍卫等人皆信实。予出外欲赖其力以为予卫,俟归政,然后隶于上。”——就是说他自己身为摄政王需增加护卫,将正蓝旗暂时隶属于他,等顺治帝长大,他归政后再还给皇帝这个不着四六的借口为由,取得了正蓝旗统领权,于是小皇帝就说了:您统领正蓝旗同时又是正白旗旗主,实不宜再领一旗,理应退出镶白旗旗主争夺。当然,顺治随后又很识时务的表示,自己只是提议而已,提议……

      镶白旗,归英亲王吧!归英亲王,归英亲,归英……回音在大殿内无限循环中……

      哎呦您提议不要紧,别瞎提议行么!?这活生生就是个炸药馅儿的馅饼啊!多尔衮当场就被炸蒙了,阿济格被这个馅饼儿给刺激的,兴奋得差点儿没当场果奔!直接一脑门磕到地上叩谢皇恩了!——管你们议不议的,赶鸭子上架爷今儿也得把这事儿定下来!否则老子能给小皇帝磕头,美得他毛都没长齐!哼!

      多尼!?没多尼什么事儿,这孩子就是等着被他亲二叔指派的命,即便如今皇上提议他亲大伯接管他阿玛的兵权,他也没资格插嘴。

      朝臣们不敢哗然,却也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心里也暗自嘀咕,皇上这一手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想要夺摄政王的权?不像,英亲王可绝对是摄政王这一派的!不是要夺权?那干嘛不直接把镶白旗给了摄政王呢?或者,皇上就是表面的意思?觉得阿济格那莽夫合适?不是吧,那是给摄政王内部制造矛盾!?唉!噤声!难道你在暗示摄政王无容人之量么!英亲王可是他亲兄弟!想不想活了!?

      暗送眼神儿的臣子们装模作样的低着脑袋装木头人儿,实则各个皱着眉仔细琢磨究竟,胡子都揪掉百十来根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原本多尔衮预料得很简单的事儿,他收到的线报福临计划把镶白旗叫多尼继承,多尔衮早就准备下说辞能断了福临这个念头!今□□会上就等着顺治进套,再好好羞辱这小皇帝一番呢!

      可惜,他收到的线报是崇祯没来之前的事儿,等崇祯来了之后,再没在人前提过这事儿,故此多尔衮这回完全是被打个措手不及!之前在正蓝旗镶白旗两旗之间弄得鬼,也都一拳落空!这可是怎么着哇!

      你说直接驳了福临这小混球的提议?阿济格那浑人还不得当场和自己就闹起来!?可要是叫阿济格接了镶白旗旗主之位,多尔衮又满心的不乐意!就阿济格那性子,能压得住被调至镶白旗里的原正蓝旗旗人!?

      皇父摄政王头都疼了,给手底下几个大臣使了个眼色,叫他们把话题转到别处去,众人心领神会,奏报内容一换,大家伙儿转而开始心不在焉的讨论起德豫亲王的葬礼议程问题来,没一会儿,朝会就破天荒地稀里糊涂的结束了。

      崇祯带着王承恩美滋滋的回宫,多尔衮带着阿济格气势汹汹的回府:这事儿没完!

      果然,阿济格一到摄政王府就和多尔衮拍桌子:“为毛刚才在朝会上,不立刻同意我来执掌镶白旗!?是不是看不起你哥哥我!?怎么着,多铎是你亲弟弟,你就只信他!我就不是你亲哥哥,可着劲儿嫌弃我是不是!?”

      眼瞅着上好的梨花木桌子被阿济格几巴掌下去拍了个裂纹出来,再拍就得散架子了,多尔衮头疼的揉揉太阳穴,只觉得胸口发闷眼前发花。

      摄政王手底下的谋事见事不妙,忙上来劝,原本这些人,阿济格根本不放在眼里,不过是爱新觉罗家的狗奴才,我们兄弟说话,你们有什么资格插嘴,早一巴掌一个扇得远远儿的了,可今儿阿济格也长了个心眼儿,知道不能把他弟弟往死里得罪,否则多尔衮真火了,镶白旗旗主之位就真的和自己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了!

      于是借坡下驴吧,莽汉也气呼呼的做了一回戏,被谋士们劝着顺势坐在了一边的椅子上。脑瓜子生疼的多尔衮也不理他,直接问谋士们,议议今天这事儿,到底怎么办!小皇帝到底有什么阴谋!?

      屁个阴谋,丫儿的毛都没长齐,知道什么阴谋阳谋的!阿济格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听见多尔衮如此高看福临,禁不住嘀咕起来。

      多尔衮也不吭声,眉头皱得死死的,寻思自己是不是该进宫和孝庄好好“聊聊”,再把探子叫来,看看福临这小子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不得不说,还是摄政王的直觉最敏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五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