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野心 ...

  •   就在荣国府一出又一出的热闹的时候,林家也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林如海高升了,不少族人也依附了过来,跟着讨生活。
      进士科这个东西,完全属于文科,不但需要刻苦,也需要天分和运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进士科上出头人地的。那些进京投亲的人,有不少是想走科举、考进士的,也有不少是想跟着林如海混日子的。
      古人注重宗族,而且林如海身为长房嫡支、一家之主,也不可能将前来投奔他的族人置之不理。偏偏他的事情多,邵夫人又有了身子,最后,还是林柘挑起了担子。
      林柘很清楚,自己跟林如海其实没有什么父女之情,更多的是相互利用。林如海对林黛玉那才是真心疼爱,而对自己,不过是一场交易。至于邵夫人,她即将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若是自己不能给自己重新定位,自己势必会失去目前的一切。
      林柘不相信所谓的父女之情,也不相信自己有那个福气,会有真心疼爱自己的家人。所以,林柘也从不期待。
      林柘花了大量的功德,钻了好几位官吏的脑子,翻看对方的记忆,终于找到了一条路子。
      在林柘的前世,因为计划经济和□□政策,几乎每一个县,都会有各色各样的小工厂。从纺织厂到微生物厂,从玻璃厂到机械厂,样样都有,这些小工厂虽然耗能极多,又因为只能供给附近农业生产和民生的需要,而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广为诟病,可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确实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林柘很庆幸当初自己曾经喜欢翻看别人的记忆的爱好,所以,她知道,那些工厂是怎么从无到有,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林柘先在自己的庄子上建了印书作坊,利用林家的藏书,大肆印书,进行资金积累。然后,她又建了造纸作坊,用她记忆里的方子造纸,降低成本。
      接着,她弄出了成药作坊。
      在林柘的前世,她还不是妖的时候,药物是没有批号的。甚至那些乡村卫生所的赤脚医生们,就是拿一些草药,经过熬制、提纯等等工序之后,就是一些西药,或者是特效药的原料了。
      林柘记得那些配方,她也知道,那些原料要添加淀粉之类的东西进行稀释,才能够被人吸收。
      所以,她弄出了青霉素,为了储存青霉素,她还特地建了玻璃作坊。当然,为了寻求庇护,她把镜子的方子献给了皇家。
      皇帝不相信青霉素的效用,不过,当他看到了青霉素对肺结核等绝症的作用和禁忌以后,他一面嘉奖林柘,册封林柘为县君,一面命令内府和兵部大肆采购青霉素,以备不时之需。
      林家的那些人也看到了林柘的风光,有不少人想去这些作坊做事,不过,都被林柘拒绝了。林柘不希望那些秘方被人偷走了。
      拒绝了人家,又不给人找条路子,是会招来怨恨的。
      林柘又置办了两所学堂,一所是蒙学堂,专门给孩子们启蒙,教些基础的东西,比方说一些常用字和起码的算术,还有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另一所是给那些准备走科举的人准备的。
      林柘不懂进士科,而且京畿附近已经有了很多专门教导人家考进士科的书院,林柘准备的则是专门应对明算科的,这个部门出来的大多是去了户部和内府,也有部分会去兵部和工部。
      有人看不起明算科出身的人,可是却还是有几个孩子跟她学。这几个孩子都是当初跟着林柘倒腾双季稻的农民家的孩子。他们信任林柘,自然愿意跟着林柘走。
      明算科有些像现在的立刻考试,它不需要你会写策论,只需要你会背书、会做算术就成。背书只需要死记硬背,而算术,则需要题海战术。而经历过应试教育的人,每一个都是从题海战术里面爬出来的。林柘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中考高考,却进过考生的记忆。(谁叫她是槐树妖,她的本体就在学校的边上,而乡村学校,教师宿舍也是在学校里面的。更不要说,她还翻看了一些官员的记忆。)
      因此,林柘训练了好几个人出来,尤其是第一批,被林柘亲自教导过的人,都通过了明算科的考试,成了正经的官吏。这几个人都还年轻,就是在部员上熬个十年,他们都熬得起。十年之后,凭着资历,他们也能谋个外放,那时候,他们也最多三十岁,日后一步步往上爬都来得及。就算是明算科出来的,不能入阁拜相,可是封疆大吏却是能够的。就是进士科,又有几人能做到封疆大吏的?
      这也是林柘的计划,不停地培养人通过明算科,让十年以后,朝廷中下级官吏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出自自己的麾下。

      在荣国府一团乱麻,无暇顾及林家的时候,林家又添了一位新生儿,一个小少爷。同时,林柘亲自带的那几个孩子都通过了明算科的考试,正式进入了试用期。
      林如海不是一个糊涂的人。同样在推荐贾雨村的事情上,甄士隐先准备了路费,却没有将推荐书一起准备好,使得贾雨村心存芥蒂,致使他在后来甄英莲,也就是香菱的案子上,对恩人之女见死不救。而林如海是怎么做的呢?“……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所有的东西都当面交割明白,不但考虑周全,还顾及到了贾雨村的面子,更不曾失了自己的身份。
      所以,他给每一位前来给林柘磕头、感激教导之恩的新同僚们,都准备了一份贺礼:红木的匣子,最上面是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一百二十两的银票(安家费)和一张两进的、二十来间屋子的宅院的房契。外加特制的、可以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
      这些新官吏们更加感激林如海。如果他们成为官吏以后,依旧住着林如海的房子,别人难免会把他们当做是林如海的附庸,他们自己在林如海面前也会抬不起头来。而如今有了他们自己的房子,那么,就说明,林如海将他们放到与他相对平等的地位来看。
      新官吏们对林如海林柘父女感激不尽。林家姑苏老家的人也得了消息,更多的人收拾了行李,进京投奔林如海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野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