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情深缘却已不在(下) ...

  •   朝凤18岁的时候,思荣就为她和敏元办了婚事,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办完婚事,她让敏元陪着朝风去杭州看看他父亲,这样她这一辈子也没什么惦念的了。

      朝凤回来告诉思荣,那边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人都很好,就是后娘人不好,弟弟妹妹们也不喜欢那个娘。父亲李德更是念念不忘思荣,临来时,还再三嘱咐她要孝敬母亲。

      思荣听了之后心里觉得暖暖的。觉得这一辈子也就安心了。没多久,思荣接到东北打来的电报,父亲病危了。思荣带上小女儿就匆匆地坐上了敏元准备的板车。

      第一次坐上火车,思荣心里慌乱的很,紧紧抓住小女儿的手,她真得很怕父亲有什么意外。才刚刚的会的亲情,为什么不能长久点呢?38年的离别,自己没有为父亲做过什么?难道又要别离了吗?

      思荣是拿着电报,一步步问到父亲家里的。思荣有点怨自己了,现在为了父亲敢一个人闯关东,当年怎么就没赶去杭州呢?如过去了,现在也不至于弄到这个地步了吧?她有些后悔了。

      父亲住的地方不大,房子里很冷。父亲的那些干儿子干女儿们一个也不在身边。看到思荣,父亲的眼里满是泪水,紧紧地抓住她的手说不出话来。

      思荣求人把父亲送到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也不见好转,医生说可能奥布过年了。父亲也念叨着要回家,说死也要死在老家,要和思荣的母亲葬在一起。

      思荣听的心酸酸的,她看着父亲那满含渴望的眼睛,告诉父亲自己一定带他回家。当思荣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时,一声惊呆了,为这个小脚女人眼睛里的坚毅和执着。医生问她织布直到老人随时会死掉,思荣说知道,但是她还是要完成父亲的心愿,带他回家。

      医生被她感动了,医院给她配好药,帮她把父亲抬到了火车上,还专门交待了火车上的医护人员照顾他们。看着火车跑过一篇有一片的雪地,看着火车进了关,摸摸父亲还热的身体,看他还安静地呼吸,思荣的心里百感交集。

      终于熬到了车站,却没看到敏元来接站。地上厚厚的雪,都没到大腿了。思荣没有办法,离家还有60多里地,她只能背父亲回家。小小的望云帮她把父亲扶到背上,思荣一步一挪地带着病弱的父亲和年幼的女儿踏上了归程。60多里路,思荣爬了三天,最后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家的,是心中的一股信念,是要带父亲回家的决心,让她在学里背着父亲爬了三天。思荣是晕倒在村口的,望云喊来敏元,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们抬回了家。

      醒来时,看着满屋子的人,思荣第一句话就是:俺爹还活着吗?屋里的人都哭了,只说这个女人不容易,只说她是好样的。父亲还活着,经历了这么多的折磨,老人竟然还留着一口气。
      思荣细心伺候了父亲一个月,看着老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思荣用从东北寄回来的父亲的工资请人打了棺材,又雇人把父亲抬回了老家,和母亲合葬在了一起。

      父亲死了,思荣却没个月都能收到从东北寄来的钱和粮票。她没有给那边去信说父亲死了。那边就没个月都会汇钱和粮票过来。说实话,父亲也许生前没有疼过思荣,但是他死后一直寄过来的钱和粮票却在三年自然大灾害中,就乐思荣一家的命,思荣就是靠着这些攒下的粮食和钱熬了过来。这些钱一直寄到了望云也长大成人,大概那边猜到了父亲的过世,或者那边有了变动。思荣接到了一封电报,让她回去处理父亲遗留下来的那个小房子。

      思荣又带着望云来到了东北,就地重回,看着父亲的小房子思荣满心的悲伤,那边想让思荣落下,说可以给她安排工作,思荣也确实动心了。她打算带着女儿在这边落下来。可是,不到半年,家堂的二帝就来了,说要接望云回去,说这是大哥留下的一只独苗,不能让她流落到东北,说不阻拦思荣过好日子。思荣舍不得女儿,何况朝凤也在关内,如果没有了两个女儿,自己又有什么意思呢?于是,思荣卖掉了房子,带着望云和二弟回到了家,记叙过着曾经的生活。

      过了两年,望云也订了亲,是邻村的一个小伙子,长得相貌不错。女婿家里穷,总是喜欢来这边走动,思荣也挺喜欢女婿的,就帮他们尽早地办了婚事。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思荣一个人住在院子里,就冷清了很多。

      分的田地倒是不用愁,两个女婿帮忙,根本不算什么。大女儿生了一个男娃,三个女娃;小女儿,也生了一个男娃,两个女娃。来来往往倒也热闹。

      二弟家庭贫困,大侄子结婚,思荣帮着出了100多块钱,二弟夫妻两个早早地就过世了,侄子很是懂事,拿她当亲娘一样孝顺,拗不过侄子地坚持,思荣就和侄子还有侄媳住到了一起。侄子有四个女儿,思荣就帮侄子照看孩子,也很少去女儿家。

      后来孩子们都大了,上学也很有出息,思荣也老了,两个女儿商量着把她接出来,侄子不同意,说思荣帮自己照管孩子,自己不能没有良心。于是最后决定,平时思荣在两个女儿家轮流住,过年过节,侄子接回家团聚。

      村里的老人都说思荣好福气,没有儿子,却比有儿子的还好命。思荣也觉得自己算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能有这么懂事的孩子。

      人老了,也不知道怎么的,总是像以前的事情,想起在一起最久的李德。思荣是很迷信的,她相信自己死了之后,会和李德在一起,毕竟自己和她是原配夫妻。她不知道怎么和女儿提,怕大女儿和小女儿在这件事上闹不愉快,更怕侄子怪着。但是她心里一只念着这件事,一只念着李德。

      思荣一直以为,她和李德这一辈子不会相见了,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无奈。也许是老天可怜她,他们竟然在死前又见到了。

      那时在思荣75岁的时候,大女儿来接她的时候,神情很激动,说是她父亲要回来看她了。思荣一听,心就一动,想和李德见见。但是二女婿不同意,说已经和那边没什么关系了,小女儿也不是很愿意。他们根本不敢和侄子提这件事。因为大女儿和侄子在一个村里,要是见面只能在小女儿家。

      思荣知道李德回来了,因为,她很快地被送到了侄子家,大女儿也没去看她。没多久,她又被二女儿接走了。

      大女儿来二女儿家,提出父亲想见见母亲,二女婿还是不同意,二女儿也没有办法,只能陪着母亲落泪。

      最后娘三个商量出了一个办法,由二女儿陪着母亲从马路上走,大女儿带父亲来,让他们匆匆见个面。

      那次的见面很仓促,却很感人。李德也已经白发苍苍,他泪眼婆娑地看着思荣,思荣也泪流慢慢地看着她。李德告诉思荣自己很后悔和她离婚,害苦了她,说那边的老伴没有思荣一半好,说自己就快死了,最后的心愿就是来见见她,还说,要把一般的骨灰留给她,要和她一起葬在他们的家里。思荣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14年恩爱夫妻,只是有缘无分,她嘱咐李德要保重身体,要想开一些。

      也许李德真的是没有遗憾了,回去后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思荣毅为自己也会随他而去,但是竟然活过来了。

      思荣知道自己合理的合葬是不可能的,自己现在是在第二个丈夫的家里住着,自己和他早就已经成了过去,即使自己在愿意,也不可能死同穴了。

      女儿们都过的幸福,思荣也没有了心愿,每次过年的时候,她都向神祈祷,让自己早点去了吧,早点和李德团圆。

      不知道是自己以前的遭遇太苦,还是老天爷也舍不得她早走,思荣的身体一直很健朗,孩子们也孝顺,她一直活到了84岁。

      在正月14日,她喝完大女儿准备的水,把侄子和侄媳赶回去之后,没多久,就去了,思荣是穿戴整齐,盖着被子,坐着死的,思的时候面貌和蔼,神情自然。村里人都说她是好人友好宝,成神了,没受什么罪就升天了。

      思荣葬在了家堂的身边,丧事是侄子办的,来的人很多,整整待了四十桌的客人。陪灵的五十多人,另外还有14个穿孝衣的。她的丧事办得很轰动,人们都说她比有儿子的还有福气。

      大女儿给思荣做了个牌位,和自己父亲的骨灰埋在了一起,也算是圆了思荣的最后一个心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