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高朋宇天天忙得焦头烂额。不是别的,仅仅只是高家书院的学生名单。
高老让他先把现在的学生名单统计出来,包括家乡,年龄,到高家书院几年等等。
这只是个开头。
高老打算让他从学生人数推算出书院现在有多少先生,每天的伙食费,进而计算出书院一年的花费有多少。
打个比方,这是小学要学的东西。
到了高中,可以教他书院有多少地。这些地里有多少是别人送的,官府给的,他们租的,还有多少是高家自己的。每年要交多少粮食给朝廷,书院自用多少,逢到灾年、荒年要舍出去多少,碰到鳏寡孤独要送多少,书院里的穷苦人家有多少,类似奖学金要花多少,等等。
到了大学,高朋宇要知道临洲有多少人家给书院募捐。他们每年都会给高家送钱送物,送田送地,送房子送下人,送一切。高家哪些可以收,哪些不能收。收的话收多少,收了还给人家什么?
到了研究生,高朋宇需要明白临洲上下人情往来,如何跟官府打交道,如何跟临洲众世家保持友好长久的关系。
到了博士生,高朋宇就可以成仙了。他接下来需要干的是把高家书院进一步发扬光大。
高老端着茶围着伏案奋笔疾书的高朋宇转,一边呵呵笑:“朋宇啊,别急啊,慢慢学。你要学的多着呢,爷爷我这辈子也没参到最后一层,我可盼着你把咱们高家书院再扩大一倍呢!”
通俗点说,高老干到了研究生,他想让高朋宇当博士生。
高朋宇想吐血,文雅点说,他想仰天长叹!捶胸顿足!可惜悔之晚矣!
他现在明白了!最聪明的是他爹!看看高老给他安排的功课!跟这些东西相比,琴棋书画是多么简单、惬意的东西啊!
他爹太幸福了!前半辈子摊上高老这么个好爹,后半辈子又生了他这么个劳心劳力的好儿子!
高朋宇斜眼对着高老哼哼:“果然他才是你亲儿子吧!”
高老笑眯眯的:“那是当然!要不我怎么这么疼他呢?乖孙子,好好干啊!”说完拍拍高朋宇的肩,自己出去了。走出门去还能听见他扬声哼唱:“问大王~”
杨曼刚刚当上一个陌生人的妻子,让她立刻对高朋宇的痛苦感同身受就太难了,所以她的关心只是在看到他的黑眼圈时问道:“昨天晚上没睡好?”
高朋宇眯眯瞪瞪的坐下吃早饭,挟着馒头往大米粥里放,好险让杨曼一把拦住。
“还行,书院里的学生太多了。”他说。吃完饭就各干各的去了。
杨曼没细问,一是古代男人管外面的事,女人管家里的事。二是她是刚嫁进来的新媳妇,身份敏感,太关心高家书院里的事也不太合适。万一高家不喜欢媳妇过问书院的事呢?
范氏之前就教过她,在婆家不确定该不该做的时候,最好只做最简单、最基本的,不容易出错。
所以她就打算比着之前嫁进高家的媳妇来做。像婆婆孔氏,天天画画写诗读书。像二婶陶氏,只管家里的事,像六婶严氏,每天只管着六叔。
杨曼觉得她现在管好自己就行了,兼再跟高家的人混得熟一点,关系再好一点。这个高家人里包括高朋宇。
看,她对着孔氏是婆婆,对着高老是爷爷,对着高朋宇是丈夫。一个个关系都挺清楚的。
对着孔氏,她一天问三回安。早上去一次,中午吃饭前去一次,晚上睡前再一次。
对着高老,每天早上去跟老太太请安时一起见了。
对着高朋宇,晚上一起睡,早上一块起,再加上每天有两顿饭是一起吃的。一个月后,她跟高朋宇还真生出点‘亲近’感来。
这是跟高家其他人比。
他们见得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她自然觉得高家全体中高朋宇最熟,一熟话就多了,话一多,两人都有点把不住嘴,稍稍涉及了彼此的内心世界。
高朋宇挺担心高妙章嫁到许家后过得怎么样,这天早饭时,望着窗外小花园里泛黄的树叶说:“不知道妙妙现在在干什么?”
这个时间只要没有意外,应该也是在吃早饭。
杨曼也跟着看发黄的树叶,她不是像高朋宇他们想像的那样完全不通墨水,就像现在,她能看得出来是秋景萧瑟,引起高朋宇的愁怀,兼而想起了高妙章。
不过他管高妙章叫妙妙倒是第一次听说。
“妙妙喜欢吃红薯丸子,不知道许家有没有。”杨曼跟着感性一下,随便也一起改了口。果然高朋宇感动的看过来,两人的天线对接了。
“要不,我去看看妙妙?”杨曼突发奇想。
两人看着对方发愣,看来都被这个主意吓了一跳。
“好啊!”高朋宇跳起来了!“咱们去跟爹娘说……不,直接去跟爷爷说!你现在去,天黑前就能回来了!”
能出门让杨曼兴奋了!还是到古代后第一次自己出门!虽然是出公差,但也是头一回放风啊!
做为一个成年人,被迫当了将近五年出门要大人带着的小丫头,真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
她发现成亲的另一个好处:只要成亲了,她就变成大人了!哪怕一个月前她还是个‘小孩子’呢。
两人刚从高老那里回来,早饭没吃完又回去了。正碰上高老咬着半个韭菜肉包子,胡子上还挂着油星。
高老吃得很香,点头说:“行,你一个人去……让老二家的去,你跟着吧。”
看来在高老眼中,她还是一个要大人带着出门的小丫头。不过这是高老心疼她。
杨曼挺领情的。嫁到高家后她是越来越喜欢高老了,也越来越崇拜他了。
说风就是雨,这也是因为这一家人生活都比较简单,都是给自己家打工,说放假都能放假的。
二婶陶氏也是正吃着早饭,见杨曼和高朋宇一起过来,还带来了高老的吩咐,立刻放下筷子规矩的站起来严肃道:“那我立刻就去准备。小五和朋宇就在二婶这里用早饭,吃完了咱们就走。”
杨曼和高朋宇就坐了下来,正对脸的就是高家二叔,他怀里还抱着他们的女儿高妙婷。
二叔高文志皮肤白而且脸长,形似奸佞。他留着一把老鼠须似的胡子,一看就是胡子不多的人。高朋宇说他二叔这把胡子从他回来前就是这么长,长了十几年了还是这么长,高老说老二这把胡子从长胡子起留到现在。
从之前见面的时候,杨曼一直觉得高文志是个古板认真的人,因为从来没见他说过话,什么时候都是微蹙着眉,一手背后,一手捻须凝视远方,看着有点清高的文人气。但现在他怀里抱着女儿高妙婷哄她吃鸡蛋,衣襟上全是掉的饭汤饭粒。
杨曼一下子觉得这个二叔显得有人气了,连那不够善良的面相都变善良了。
吃完早饭,高文志抱着女儿去书房了,听说他们父女两个正在合作一幅画。高朋宇早就应该去高老那里继续学习工作了,可他跟前跟后,想亲眼送她们出门后再去。
陶氏管家规矩多,但一条条的特别清楚,所以这车准备起来也很快,该给许家什么礼,照着条款拿出来就行了。走前去跟孔氏说一声,问她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高妙章。
婆婆孔氏一听他们要去看望女儿,眼圈立刻红了。
过门这么多天,杨曼越看孔氏越觉得像林妹妹。不是说像林妹妹那么口齿伶俐,林妹妹虽然多愁善感,但人家平常嘴上也不吃亏。孔氏是长了林妹妹的形,弱柳扶风那种,芯里像迎春,软绵绵的,再加感情丰富,才高八斗,揉到一块成了孔氏。
有这么个婆婆,杨曼不怕得罪她,但有时有点跟不上她的思路,比如现在。孔氏突然一哭,这叫杨曼怎么办?
陶氏看来是习惯了,跟杨曼一起扶她坐下,再从杨曼手里接过热茶给她,再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没有?别难过了,日后还能常去看嘛。”
“对啊,娘。”杨曼赶紧哄她,“娘和婶婶们不好去,今天我去认了路,以后我就能天天去看妙妙了。”
孔氏秋水一样的眼睛闪闪动人的看着杨曼,拉着她的手轻轻晃了晃,撒娇般说:“那你可一定要常去看她。”
“我一定去!”杨曼举手保证。
出门坐在车上,杨曼回味了一下,觉得怎么她跟孔氏好像颠倒了?刚才她在跟她撒娇?
孔氏倒不是那种心机深沉的人,这么说来是天性?
杨曼突然羡慕起孔氏来!想必孔氏在娘家肯定过得很幸福才养得这么天真,结果嫁人了,到高家还是万事不愁,连丈夫都那么合拍,上面的公婆,下面的妯娌都不爱找麻烦,生了儿子、女儿都这么省心,于是她就一直天真到现在了。
这才叫幸福!
许家在临洲北边洪洞桥旁。车过去先看到的是两扇高大的牌坊,一座较陈旧,看着都有点风化了。一座很新,牌坊顶上石头都还是白色的。
许家住在牌坊街,这里半条街都归许家。陶氏指给杨曼看,这半条街上的店铺都是租得许家的房子。
许家果然有钱,听说以前整条街都是许家的。后来许爹爹死了,许家两个叔叔争产。有人说是薛氏把那半条街卖了给官府送钱,好换牌坊,也有人说是薛氏把半条街卖了,把银子给了许家两位叔叔换全家平安。
不管怎么说,反正是薛氏把这半条街卖了的,银子去哪里了?没人知道,也可能埋在许家后院呢。
杨曼看了感叹,高老怎么这么会挑孙女婿?瞧许家这样,也是吃肉不说的人家。
许家大门很不起眼,开在巷子尾,周围连个摆摊的都看不到。以前杨曼不懂,现在杨曼知道这是许家不让人在这里摆摊,免得闲杂人等聚在寡妇门前不好听。
见是亲家来人了,薛氏居然亲自迎出来了!
陶氏带着杨曼下车,薛氏上来扶着陶氏笑道:“快进来喝口茶,路上不好走,颠着了吧?这路年年修,年年修完都是一个样。”
看起来她跟陶氏挺熟悉的。
薛氏一手扶着陶氏,一手去拉杨曼:“这就是你家朋宇的媳妇吧?好孩子!到了这里跟自己家一样,我让人送你去找你妹妹。”再对陶氏说,“中午不要走了,留下来吃饭,然后我让仙庭送你们回去。”
杨曼只在刚见面时匆匆行了个礼,还没行完就让薛氏拉起来一起进屋了。陶氏从头到尾只是笑,也没机会插得上话。然后杨曼让人领着去看高妙章,陶氏被薛氏拉到屋里说话,期间薛氏让人去田里叫许仙庭回来,再让人告诉厨房中午加菜,去一品仙订那里的头等席面。
从头到尾就看薛氏一个人说话。
杨曼快走到高妙章的屋子了才回过神来,怪不得薛氏能从两个叔叔手里守住家产呢,这份人才难得啊!
许家房子不算小,建得是临洲老房子式的,跟杨曼去过的范家、高家的房子很像。大概也是盼着家里子孙多,所以才会特地把房子盖得大些,免得以后儿孙多了,再娶媳妇回来住不下。
但现在许家就三口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就显得太空了,一路走来只看见下人。
高妙章和许仙庭小两口显然住的是个新院子,新墙新瓦新门,不知道是不是新盖的,占地很大。
进门先是一道照壁,绕过照壁才看到院子的全貌。
院子里被花园隔成两个差不多等大的院子,是个‘日’字型,整个院子和高家大房的院子差不多的大小。两个院子中间建了一条花廊,墙壁两面全是对开的镂空雕花的大窗户,要是夏天坐在这样的花廊里,打开所有的窗户,挂上轻飘飘的纱帘,一边吹着凉风,一边欣赏花园的美景,那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高妙章他们显然是住在里面的院子里。可能是听说杨曼他们来了,高妙章迎出来了。杨曼看到她从侧边走廊绕过来,一路急步,走近了几乎都快跑起来了。
“五……嫂嫂!”高妙章喜极而泣道。
杨曼本来都要迎过去了,一听‘嫂嫂’,脚下一拐,满腔欢喜瞬间变成了囧。
嫂嫂什么的……听起来差着辈了……
幸好不止她一个人过来。
刘婆婆在旁边扶着杨曼。她是被一起带过来的。杨曼想自己来看还不够,要让一个像刘婆婆这样的,孔氏、高朋宇、高妙章都熟的,身份资历都摆在那里的人一起来。陶氏是主人,可是像这种事,刘婆婆做来比陶氏更方便。
此时就用着刘婆婆了,她是高朋宇的奶娘,也是从小看着高妙章长大的。
“大姑娘!”刘婆婆也眼含热泪的上前握住高妙章的手,周围的丫头下人全都一副‘好感动快哭了’的表情。
杨曼实在哭不出来,只好掩饰的拿手帕盖住眼角。
在外面哭了一场,进到屋里来,坐下后又哭了一场,等到端上茶来了,杨曼才解放的能正常说话了。
“过得怎么样?”
“有什么不习惯的吗?”
……
杨曼问一遍,刘婆婆再问一遍,高妙章说一次哭一次,幸好是高兴的哭。断断续续的,从高妙章的嘴里听出来她嫁过来其实过得非常不错。
首先,许仙庭不像杨曼之前担心的跟高妙章处不来,他对琴棋书画也是很有研究的,特别是棋,高妙章的棋艺不错,但跟许仙庭下次次都输。她还领着杨曼欣赏他们夫妻一起画的画,提的诗。她嫁过来还不到一个月,夫妻一起画的画都有十七八幅了,哪怕一天一幅呢,也表示许仙庭不是天天在外面跑,至少他用了一多半的时间在家里陪妻子。
比起高朋宇来说,许仙庭做得好。
但杨曼既不能把高朋宇留下来夫妻一起绣花,也不能跟他聊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何况夫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跟高朋宇现在这种距离和亲密度是刚刚好。
不过杨曼看到这一幅幅代表夫妻情浓的画作时,不由得也想跟高朋宇合作一下。虽然她只跟卢定安学过三年的画,但画出来还是能看的,虽然不能跟名家比啦,希望到时高朋宇不要嫌弃……
到了中午,许仙庭回来了。杨曼……没见着。她到古代来了以后才知道什么叫男女大防,只要不该她见的人,她是怎么都遇不着的。小说里那种一男一女一同逛花园,然后巧遇,再那啥啥的事是很难发生的。
比如她到许家来做客,身边跟着刘婆婆和石榴两个下人。她来找高妙章,薛氏派了一个小丫头一个婆子带路说话。到了中午一起吃饭,她想上厕所,高妙章又叫她身边的一个丫头陪着去。
于是只要动一下,她身边就有五个人跟着。
就像当初的高朋宇,再像今天的许仙庭。按说她跟高妙章以前是闺蜜,现在是姑嫂,关系近得不能再近了,但照样见不着许仙庭,亲眼看看他跟高妙章相处得怎么样,亲口问问他对高妙章好不好。
她只能问下人,还让刘婆婆私底下去找高妙章带过来的下人说话。
怪不得古代女子相信自己的陪嫁丫头和婆子呢,她们基本上出了内宅就是聋子瞎子,没有下人帮忙那是寸步难行的。
等吃完了饭又说了一会儿话,陶氏才带着杨曼告辞,在车上她跟她说起了许仙庭。午饭时许仙庭是在前面陪着陶氏和薛氏一起吃的,也是薛氏想让陶氏这个娘家人见一见许仙庭,回到高家说一说他们许家对新媳妇还是不错的。
听陶氏说的意思,许仙庭挺不错的,虽然年轻,但是够稳重,人看着也斯文。
“倒比朋宇强些。”陶氏呵呵笑着打趣了一句。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缺父少母的孩子其实也早当家。其实就是家里没人了,孩子自然就要强迫自己长大了。高朋宇有父有母,还有高老撑着,许仙庭就他和薛氏两人,就算杨曼没见过他,也能想像得出来人家是要比高朋宇更成熟些。
回到高家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正好是吃晚饭的时候,陶氏说:“咱们先去见你爷爷,说不定晚上饭就要在那边吃了。”
陶氏说对了。她们到了高老那边,直接就留下来了。高老发话把家人都叫过来一起吃饭,人没来之前先让她们把去许家的事学一遍。
高朋宇就在高老旁边,杨曼站在下面,高老问一句,她答一句。
高老开头问的都是小事,比如问她:
‘你们在哪里说的话啊?’
‘中午都吃了什么啊?’
‘他们家的菜吃得惯不惯啊?’
……
杨曼一边答一边奇怪,难道不该问高妙章过得好不好吗?但看见高朋宇的脸色越来越好看,后来都露出笑来了。
吃饭时家里人的脸色都不错。六婶严氏把杨曼拉到身边,问的也是‘中午你在许家吃了什么好吃的了?’
吃完晚饭了,回到大房的院子里,婆婆孔氏再次把杨曼叫到屋里,婆媳两个说悄悄话。她细细的问了好几遍她们见面时的事,高妙章说了什么话也让她一句句的学,孔氏就眼中含泪,脸上带笑的听,边听边点头。
今天晚上睡觉时,高朋宇试探了几回,很不熟练的把杨曼搂到了怀里,生涩的拍着她的肩说:“今天多亏了你,爹和娘还有爷爷他们都很高兴。我也放心了,妙妙在许家过得不错,他们家没把她当外人看。”
杨曼嗯了一声。刚才孔氏拉着她问来问去,让她想起范氏了。她嫁到高家已经快一个月了,不知道古代女子回娘家有没有什么讲究?她想回去看范氏。
“怎么了?”高朋宇发现她走神了。
“我想回家看看。”杨曼说。
“嗯,行。明天早上我们去给爷爷请安时说,我陪你一起回去。”他挺爽快的说。
杨曼把到嘴边的客气话‘不用’给吞回去,然后心里泛起丝丝的甜。其实……有丈夫一起陪着回娘家还是挺好的,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