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一章 是非 ...

  •   夏末入秋的时候,边关已经来了消息,信里称楼缅国衍亲王一行已经入关,由沁州坐船渡深沦江,一路南下至淮州转陆路进京。消息传开后,一时间,京城各大王公大臣们均沸腾了起来。当然,表面上,一如既往的平静,暗里却如平静河面下的急流旋涡,暗自奔腾。

      贤郡王府在这片混乱中,表现出了平静,连带显武伯府都平静异常。
      顾之惜在这天,迎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欧阳仲清。
      两人相行见礼后,欧阳仲清开门见山道:“隐之,我今日来此,实有一事不明。”
      顾之惜笑了笑,待陈怀安端上茶又退下后,才开口道:“仲清先生替伯侯来的吧。”
      欧阳仲清点了点头:“的确是侯爷命我前来,不过这事我也有所不明。之前贤郡王传信于侯爷,说是不可有任何动作,信中虽稍有解释,侯爷也与我和另几位先生探讨过,但都认为这实在不算什么大错。如今京城各府都有些动作,侯爷这次让我来,就是想问下隐之,到底为何不能结交,而要硬生生放弃这个机会。”
      顾之惜听后,便知道罗睿砚信中并未详细说明理由,故而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欧阳仲清,并又道:“还有一个问题,虽然现在并不甚明显,但之后几年必定会暴露出来。”
      欧阳仲清先前已听过来由,早已心惊不已,自己这么多人都没看到的问题,却被顾之惜提出,而现在他却说,还另有一个问题存在,所以凝神屏气的认真听着。
      顾之惜见他如此,也不卖关子,直接道:“今上年富力强,而太子却已长大,不论今上有多宠爱太子,在权势这方面,他始终是皇帝,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太子已存有野心,今上就算现在不动手,过几年也必会动手。而这次跳出来的皇子们,一个都逃不了。再来,贤郡王目前的声望,名声,地位,都不如另几位,何必要去冒这么大的危险。不如安安稳稳的当个刑部主事,办好自己的差事,为今上解忧。”
      欧阳仲清听后,赞同的点头。的确,于皇上而言,他先是天下之主,后才是丈夫父亲,如果有人对他的权威有所威胁,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断不会手软。
      如此一想,欧阳仲清更是心惊。如果当初毒杀了顾之惜,现今他们是否已入了皇上设的局?一个对权利拿捏得如此牢固的君王,怎会没发现下面这么大的动静,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是他故意放纵,有意为之。
      欧阳仲清发现自己后背已湿,却又想到,顾之惜如今是在帮贤郡王,如有朝一日,他决定改头他人。。。
      这么想着,眼着顾之惜的眼睛里,也闪过了一抹杀气。顾之惜看得分明,想了想,还是开口道:“仲清先生不必防范隐之,当初隐之的志向是安逸度日,如今既已为郡王所用,就不会再有二心。”
      欧阳仲清面上闪过一丝尴尬,不再多言。。。

      与此同时,正在刑部的罗睿砚,却被一件诉讼为难着。原告是京城有名的富商,状告的却是他的堂兄、北静王的嫡长子,北静世子罗逸敏。事情的起因并不严重,在罗睿砚看来,自己的几位兄长堂兄常干这样的事,但后果却有些小严重,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这位富商虽不说富甲天下,但也为富有仁,常常会开仓济民,可以说,在京城有着好名声。今年三月,他的独女在庙会时因解出了北静王府的灯谜,而被罗逸敏注意到,并当场调戏一番。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未有肌肤之亲,也无强抢民女,谁知那位小姐是个烈性,回家就上吊自缢了,等天明后,家人发现时,早已断气多时,尸体也已冰冷。
      富商虽气,但也被其家人劝阻下来,想要息事宁人。谁知事隔一月后,京城突然流言四起,说那位小姐自缢,实是因为已被北静王世子玷污,又得不到名分,羞愤难忍才寻死的。
      如此一来,富商自是不能平静下来,自己唯一的女儿因北静王世子的言语调戏而亡,如今死后还被污了名节,这口气如何能忍,就一纸诉讼告进了应天府,应天府自是不敢得罪北静王府,可这富商也与一些中立官员交好,在京城百姓里的名声又是向来不错,自也不能冒众驳回,只能递交刑部,由刑部审理。
      刑部一众官员也不敢得罪北静王,只能驳回诉讼,谁知这富商被驳后却不死心,一次次递上诉讼,即使被打过了板子,仍不肯放弃。正当刑部官员无可奈何的时候,罗睿砚入主了刑部,这让这群大臣松了一口气,忙将这个案子交递于罗睿砚,美其名是先由小案看起,比较容易上手。其实人人都想着,皇家的事,还是由皇家的人自己去解决吧。
      罗睿砚却也不知该怎么处理才妥当。这事并不算大事,每年京城不知会发生多少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女子的事,更严重的也有过,大多都是赔钱了事。这次别说什么玷污清白,连手都没碰上,如果这位小姐的性子不是这么烈,根本连人命都不会出。想到这里,又有些抱怨起自己的那位堂兄,家中妻妾已是不少,还到处留情,自以为风流倜傥,如不是他的这个毛病,怎会有这件事发生?
      在思考了许久都想不到解决之法后,罗睿砚让身边的小厮带了封信去贤郡王府给顾之惜。
      两刻后,小厮带着回信回来,罗睿砚忙打开信细看,看完后,吐了口气,面上露出了丝笑容。起身往北静王府行去。
      两日后,北静王世子迎娶了那位小姐的牌位为妾。这事让本就热闹的京城,又添了一个话题聊资。

      “听说你亲去北静王府说服你皇叔的?”雍武帝语气平静的问着站在御书房阶下的罗睿砚。
      “是。”罗睿砚也平稳的回道。
      “哦?你是怎么想的?”雍武帝很是好奇自己这个一向表现得温和善良的儿子是怎么会想到如此解决这件事的。
      罗睿砚想了想后,有序的说道:“回父皇,其实当时那个商人因这件诉讼已经被打过多次,应天府或是刑部,无人再接理这个案件,更有甚者提议,将这商人一家入罪,以诬告皇亲之罪惩罚。儿子不忍,何况这事的起因的确是敏堂兄做错,但也不能全怪罪于敏堂兄,毕竟他并无任何过激举止。而着商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状告,不过是因为京城内四起的流言,所谓流言,也找不到具体是谁传出的,度人以己,如果是儿子的妹妹死后还被人这么污了名声,儿子也忍不下这口气,何况是独女。
      所以儿子就想,是否可以两全。即不让敏堂兄受太多众人的言论苛责,免得大好前程毁在此事上。也可让那商人觉得,皇家并不以势压人,律法对贵族对百姓都是平等的,也可让天下人知道,年轻的皇贵并不都是纨绔,还有敢作敢当之人。何况这商人儿子也细查过,在京城的名声甚好,有仁德之名已久,为人也是和气良善之辈,所以才亲自去了北静皇叔那里说明了原由,并说服皇叔。”
      雍武帝未说话,只是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许久才说道:“你就不怕那商人今后借你皇叔的名字在京城作威作福?”
      “回父皇话,他的女儿已死,本就无亲家之实,何况律法有明言,妾之娘家不为亲。他又如何可以假借皇叔之名作威作福?”罗睿砚的回答有条有理。
      雍武帝点了点头,又道:“这次楼缅国来朝,朕派你去接待如何?”
      罗睿砚忙跪下推辞道:“儿子请父皇收回成命。”
      雍武帝挑了挑眉道:“你不愿意?”
      “不是,儿子很愿意,但是不能接受。”罗睿砚的语气里带着丝勉强。
      雍武帝听出了那勉强之意,看着跪在地上,头低得很低的罗睿砚道:“起身吧。说说你为何愿意,却又要请辞。”
      罗睿砚起身后,抬头看着雍武帝,眼神仿若清澈见底:“回父皇,这次楼缅国所来之人,乃是一位掌有实权的亲王。父皇愿给儿臣这个机会亲近于他,儿臣心里实是高兴,也万分愿意。但,万事都有规矩,儿臣掌管的是刑部,而接待一事,向来是礼部所管。再则,儿臣只是郡王,上有太子与北静皇叔,儿臣接待,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儿臣才推辞。”
      “那是否朕将礼部也交于你,你才能接待?”雍武帝话中语气仍是平静无波。
      罗睿砚心里却起了丝丝涟漪,正了正神色后又道:“回父皇,儿臣刚进刑部,所学都还刚起步,还未能有能力管理,而且刑部事务,儿臣也渐渐在适应,如果要调换或是增加其他部,儿臣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雍武帝听后,淡淡笑了一下,挥退了罗睿砚,自己独留御书房静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是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