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曹操最近比较烦。
      就拿眼下的情况来举例,他独自苦哈哈地坐在乐队最后一排的角落里,面冲着一大片毫无表情的后脑勺和袁绍那张表情过分丰富的脸,明明音乐激昂得恨不得让弦乐队的人都拉弓拉到手抽筋,可不知为什么他就是想睡觉。
      再过小半个月就是学校的新年音乐会了。袁绍隔天一次雷打不动召集全员进行排练。这家伙比曹操大三届,仗着自己有颜家里有钱老爸还是教育部的,在学校里混得风生水起。
      其实就他那条件,当年什么大学去不得,可人家偏偏号称自己是为音乐而生,从小就立志要当第二个冼星海,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投入了艺术的怀抱,考进了这所雄视古今空前绝后的……名牌音乐学院。
      如此装B的事迹曹操都懒得去揭穿他。还记得第一次听说这所学院有个著名的传统叫“校花遍地插,校草成捆扎”的时候,这位既喜欢泡校花又热爱把校草的袁公子就诅咒发誓,哪怕头破血流倾家荡产甚至是卖了老爸,也一定要爱上音乐。
      这个不为人知的猥琐阴谋终于得逞以后,袁公子心花怒放善心大发,用力拍打着从小和自己一块沾花惹草的弟兄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阿瞒,你看啊,反正这正常一点儿的学校你也考不上,以后不如跟哥一样,到艺术院校来混。就凭你的聪明才智,文化课闭着眼就能过。专业课嘛,到时哥替你想想办法,先找个老师带带你,考前再疏通疏通,肯定没问题。”
      曹操虽然觉得学习音乐很可能是自己这辈子即将要做的最不靠谱的事没有之一,但他的心里也有那么一个与袁绍类似的猥琐的阴谋。在听了袁绍向他详尽描述校内花草的品种与质量之后,曹操[]爽快地点了点头。

      袁绍为曹操请来应考的专业课老师姓许。据说这位许老师一开始还挺不愿意,面对袁绍的威逼利诱可谓是坚贞不屈。最后,袁绍灵机一动,将话题义正辞严地上升到推动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和净化人类灵魂的高度,许老师才终于眼含热泪地舍身取义。
      见到了曹操以后,许老师表示很绝望:“这孩子学弦乐会被闷死,学管乐会被憋死,学民乐会被折磨死,学理论……大概会自杀身亡。”
      “幸好,身体长得还挺结实,要不,你就学打击乐吧。”
      曹操非常谦虚好学地问:打击乐是什么?
      许老师哭了。

      入学考试的时候曹操认识了许褚。这哥们考视唱练耳时坐在曹操旁边,比曹操先上。主考老师在钢琴上“当”地弹了个标准音Ra,充满鼓励地说:“来,唱一个C调音阶。”
      曹操心想靠这也太容易了吧,怎么他的运气就这么好,C调音阶不就是哆唻咪法索拉西,最简单的一种,这我也会的啊!
      许褚认真想了一下,遂挺胸收腹张开嘴,特深情洪亮地唱道:“音~~~~~~阶~~~~~~~~~~”
      群众们安静了。
      然后就只见主考老师迅速起身冲向门外,他经过曹操身边时曹操看见他的脸已经被憋笑扭曲得难以辨认了。
      许褚一战成名。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音阶哥”。

      曹操进校的时候袁绍已经大四,专业学得不咋的但人气却很旺盛。
      袁绍学的是作曲。这倒不是因为他有那种才华和创造力,而是因为作曲是音乐学院里最受尊敬的专业。一群学演奏和学声乐的漂亮小姑娘整天围着作曲系的师哥们转悠,注定了这专业将成为袁公子实现人生理想的必经之路。
      爱TA就为TA写一首情歌吧!何况袁公子据说还会写情诗。
      于是,每到学校有什么重要活动,如系里或校里的音乐会或比赛,袁绍都会想尽办法毫不留情地插入自己的作品。维系社会形象和壮大粉丝队伍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袁绍为了耕耘好他那有花有草的一亩三分地,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笔耕不辍。只可惜,他的东西听了只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也就是曹操现在的感觉:想睡觉。
      大一上学期的新年音乐会,袁绍苦熬了三天三夜赶出了一部自认为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回宿舍时脚底都有点打飘,心里面更是飘飘然。当时他上铺的田丰正在阳台上晾衣服,接过此人塞过去的谱子看了几页,然后直接一挥手将那摞谱纸扔到了栏杆外面。
      此后,袁绍跟田丰说过的话平均每个月不超过三句,每句不超过三个字。

      而这一次,袁绍不仅再度“不负众望”地插入了自己的作品,还要亲自担当指挥。
      乐队招人的时候他跑来找曹操:“怎么样,你也参加一个呗!”
      曹操说:“不是说大一新生不给名额的吗?”
      袁绍说:“新年音乐会是个例外,就是为了让新同学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咱这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曹操说:“我什么都不会,你让我去干啥?”
      袁绍说:“这个容易!我都替你想好了。你就打大镲,我专门为你写的。20分钟的曲子,你只需要在开头咣一声,结尾再咣一声,除了这两下,其余时间什么都不用干!”
      曹操听完,没吭声。
      “怎么样怎么样?别犹豫了。刚开始时都这样,谁能一上来就当主角啊!”
      曹操问:“那都还有谁参加啊?”
      袁绍来了兴致:“今年西洋乐考进的尖子生可不少啊,一个比一个养眼。有对姓乔的双胞胎姐妹花,还有那个号称是神童的周瑜,可惜他好像已经名草有主了……哦对了!还有一个叫荀彧的,在跟周瑜竞争首席小提。那模样长得,啧啧!”

      曹操愣了一下。荀彧他认识,就是最近给他们一干演奏班的新生代讲理论课的那位。教乐理的老先生病发住院需要找人代课,这种事一般拎个作曲系的学生过来就可以了,因为作曲系的学生在入学时就要求乐理修毕。可是荀彧也是学演奏的,而且没过多久曹操他们就打听到,这家伙也是同一届的新生。才进校没几个月就被老师抓来代乐理课,可见不是凡人。

      代第一堂课时荀彧来得稍稍早了一点。他左手拎着自己的小提琴,右手拿着本《音乐理论基础》,不紧不慢地走到讲台前,先把琴放好,然后打开书翻了翻。
      他看书的样子很是认真专注,人又长得斯文秀气,眉眼间颇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像一道恬淡的风景。可曹操却同时想着另一件事。他怀疑荀彧之前根本没备过课,只是抓紧上课前的一点时间来临时抱佛脚。
      一班本来就对理论课深恶痛绝的学生见到来了这么个看似很好欺负又很好揉捏的美人老师,嘴角都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丝奸笑。
      “嘿嘿。老师,您怎么称呼啊?”在调戏美人方面,曹操向来不甘人后。
      “我姓荀。”美人老师抬起眼来,微微一笑。
      其他人立刻奋起直追。
      “荀老师,乐理好难啊,您帮我们想想办法呗!”
      “就是啊荀老师,要不您留个手机号,咱们有问题也好问问您啊!”
      荀老师依然微微一笑:“嗯,我会把邮箱留给你们的,有问题可以给我写电邮。”
      曹操眯了眯眼,暂时没再跟着起哄。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位荀老师绝对不是个好欺负的主。
      果然,课上到一半,曹操的直觉应验了。
      乐理课就是睡觉课。尽管荀老师人长得好看,字也写得好看,课也讲得细致,声音更是像仙乐一样动听,但一帮人还是架不住音程理论那惨绝人寰的折磨,前赴后继地倒在桌上睡着了。
      曹操在恍惚间仍不忘望着荀老师那美好的身影,有点儿分不清这是在上课还是在做梦。就在这时,荀老师放下了书,打开琴盒,拿出了自己的提琴和琴弓。
      他把琴弓搭在琴弦上的一刹那,整个人的气场就变了。曹操只觉得一股杀气逼面而来,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听见一声无比凄厉的“吱——”。
      曹操的耳膜这辈子也没受过这么大的刺激。教室里的人全吓醒了,个个都是满脸惊恐宛如看到了2012。睡得投入点的诸如许褚等人,嘴角还挂着口水链子,抬起头来惊慌失措地问:“啊?怎么了怎么了?啊?”
      荀老师轻轻把提琴放回琴盒,拿起书,垂着眼,声音还是那么的温柔平和:“嗯,大家刚刚听到的,就是增四度音程产生的效果。”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乐理课上睡觉了。大家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荀老师虽美,却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在这种又爱又敬又悲又痛的心境中,同学们的乐理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
      曹操对荀彧真正产生好感也是由此开始的。下课以后他趁着问问题的机会笑嘻嘻地凑到荀彧跟前:“荀老师,您那一招可真狠啊。高,实在是高!”
      荀老师拎起琴盒,还是对他微微一笑:“你夸错人了。这招其实是我一个朋友教我的。没别的问题我先走了。”
      说完便飘然而去。

      想起这些耐人寻味的往事,曹操终于下定决心点了点头:“行。大镲就大镲吧。什么时候排练你告诉我一声。”
      袁绍连声说好,事情就这么定了。于是眼下曹操就坐在乐队最后一排打击乐的位置,看着一众人的后脑勺,听着令他昏昏欲睡的音乐,强撑着不让自己睡着。

      袁绍的指挥有个特点,那就是表情特别丰富。据曹操分析,这家伙在10个小节之内,可以先后展现出貌似催眠、爆菊、老年痴呆、和小儿麻痹症等令人蛋疼不已的神态。和全团合练了两次之后,曹操就明白了为什么袁绍在排练时抱怨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怎么就不看指挥呢!要看我,都要看我!”

      曹操非常郁闷。他怀疑袁绍是故意的。在这百无聊赖的时间里,他坐在这儿只能看袁绍,可袁绍站在上面,却能把全团的美色尽收眼底。
      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那样漫长。就在曹操的眼皮终于开始打架的时候,袁绍突然转过头来,瞪着曹操。
      曹操一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袁绍继续瞪着曹操,曹操还是不明白他什么意思。
      袁绍突然用指挥棒一戳,曹操吓了一跳。
      “停停停停停!”袁绍气急败坏地用指挥棒敲打着谱架。
      “曹操[]你怎么回事?!这大镲总共两响,你竟然就有一半儿没放出来!”
      曹操这下明白了。自己光顾着无聊了,早已把结尾时还有一响忘到了爪哇国。
      全团人都转过脸来看着他。曹操自我安慰地想,我好歹也算是把美色尽收了个眼底。

      排练结束时荀彧走过来,曹操正蔫头蔫脑地收拾东西。荀彧走到他跟前一伸手:“把你的谱子给我看看。”
      曹操十分茫然但还是给他了。
      大镲的谱子只有一页纸,在第一声响和第二声响的标记之间,袁绍写了个“空XXX小节”,然后告诉曹操,打完第一声响之后,你就跟着节奏数小节,就像数绵羊那样,等数过这么多小节,就知道该打第二声响了。
      曹操哪有耐性干这种事。数了几小节也不知道自己数得对不对,后来干脆不数了,再后来,干脆就忘了。
      荀彧接过谱子一看:“果然是这样。”然后说,“谱子借我两天,下次排练时还你。”
      曹操的好奇心立刻取代了玻璃心:“你借这玩意干嘛啊?”
      荀彧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次排练开始前荀彧把谱子还给了曹操。谱子还是原来那张薄纸,但上面多了点内容。在大镲的标记之前,其他几个声部的动作也被标记了出来,给了演奏员充分的提示。这样曹操就不用再痛苦地数绵羊了,竖着耳朵听响就行。
      “荀老师您真好人,发卡!”曹操嘴都乐成了八瓣儿。
      荀彧也乐了,只不过他笑起来比曹操要优美得多:“这不是我写的,是找一作曲系的朋友帮你写的。”
      “哦!”曹操点了点头。“那您也替我谢谢他,也给他发一张卡。”
      荀彧眼里的笑意更浓了:“那倒是应该的。他给你写谱子花了不到五分钟,但吐槽这作品却花了半个小时。”
      曹操哈哈大笑。

      有了高人相助,曹操总算平安度过了音乐会。但没过多久他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
      倒数第二堂乐理课在一片愁云惨淡中结束。荀彧看着台下一帮要死要活的同窗,温言安慰道:“大家也别太紧张。这样吧,后天最后一堂课我找个人来给你们划重点,你们照着他说的去背,应付及格应该是没问题的。”
      “荀老师~~~~~~~~~~~~”
      “您就是新时代的洪常青啊!哦不,是活雷锋啊!”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看来咱只能以身相许了!”
      “要不这样,咱请荀老师去食堂二楼吃个饭吧!如何如何?”
      那头一群人还在嚷嚷,这头荀彧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下次课大家最好不要缺席。但我就不用来了。祝大家考试顺利。再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