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卧佛小寺 ...


  •   这些银钱上面的事情是不用窦明操心的,她也没把这事情看的太重。

      窦明过了生辰,天气越来越热,而王映雪也开始活跃了起来。

      这时姐姐窦昭再次来庄子散心,带来了些消息,窦氏姐妹俩才发现有些事情被表面的光鲜覆盖了,是她们所不知道的。

      这次姐姐窦昭让打听消息的人,连王家在四川发生事情的时间也都详细的记了下来,她们才发现开始有些想当然了,有些事情本就透着蹊跷。

      原来开始她们凭借着表面来看,以为是王行宜离了四川,王映雪才和离离开四川的,然后被送回京城,因着王行宜和王许氏的宠爱,才插手到窦家的事情上来。

      这回捋顺了时间顺序,窦昭和窦明就看出了蹊跷。

      首先王映雪是在王行宜还在四川任职的时候就已经和离的,而且王映雪和离半年后王行宜才从四川回京。也就是说,王映雪在这半年里面是在王行宜身边的,或者相对来说是没有束缚的。

      而更重要的一点窦昭以前都不知道,就是王映雪在王行宜回京的时候并没有跟随,而是被王行宜留在了四川,恐怕是想让女儿再嫁,毕竟王映雪这样的女儿带回京城也是丢脸的。

      可在王行宜离开四川一个月之后,王映雪私自离了四川回京,并且比王行宜晚了三个月回京。

      掐头去尾的算去,王映雪有一个多月的空白期,没有人说得清楚她的去处。

      而且王映雪身边根本就没有得力的护卫,窦昭也没有发现她有雇用过镖师什么的。也就是说她一个女人自己跑了两千多里路回京!这是绝对不现实的。

      王映雪怎么离开的四川?王行宜给她留下的人不可能就简单的放了王映雪回京的。而关键是王映雪回京的这三个月的路,是谁在她身边,没有人护送是不可能的,而且王映雪也不是白痴,不会随便跟着男人就走的。

      还有就是给插手窦明上族谱的事情,在京城王家的寿宴上,窦明都明显看出王许氏对她的不喜。所以王映雪是否真的是打着同情牌,让王家在之前的事情上,心甘情愿的为她这个名不正、言不顺外孙女出力也就很值得怀疑。

      在有就是送到宫里和王家有关的两个女子,还有就是王映雪上次提到的选秀,这一切都透着诡异,透着蹊跷。

      窦明和姐姐都认为这后面不是王家,而是王映雪得到了什么人的指点,或者干脆就是受了某人的指使才做的这些事情。

      窦昭借机告诉窦明,何少爷已经说定了婚事,邬善不知道怎么和张氏又扯上了关系,把窦七老爷给惹烦了。现在窦七老爷火急火燎的要给她找婆家,不过她又在张氏哪里加了把火,现在窦七老爷已经将步子缓了下来。

      窦明听着姐姐转述着京中的事情,心里想着窦七老爷的人生到底有多失败,就是乖巧听话的大女儿也从没把他当做靠山过。

      还有就是窦晓明年十二了,窦七老爷要他先取个秀才的功名,入了秋就要他回来,毕竟科考是要回原籍的,虽然现在管的不是很严格,但是京里乌烟瘴气的实在不适合窦晓。

      窦明倒是对窦晓兄弟两个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想着去个清静的寺庙,连避暑在躲着王映雪过了夏天。

      …… ……

      卧佛寺坐落在真定县的边界上,据说有一部分院落已经出了真定的地界。

      不过这座不是有名的那个卧佛寺,而是一座很小的且地势很险峻的小寺庙。

      小卧佛寺建在山顶,面积不大,之所以被称为卧佛寺,是因为寺庙后山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就是一尊卧佛的样子。这块卧佛石很大,高有三米,长达十八米多,站在卧佛寺里面的观佛台看去,正是一尊卧佛。

      这里的景色很好,也凉快,就是地势太险峻了,上山的路有一半是与地面垂直的,要想上山必须是自己爬上去。据说就是这么小的寺庙,当初建起来也是劳民伤财,运材料就费劲了脑筋。

      不过这个小寺庙也算是难得的世外桃源了,在山顶有一个水池,被称为卧佛池,这个池子和卧佛池相邻,从观佛台上看去,这池子里面还有卧佛的倒影。

      这池子可能是真的沾了佛祖的光,即使是大旱之年,这池子的水也没有干过。在加上寺庙边上也开垦出一些田地,完全是自给自足的小世界了。

      窦明第一次登上山顶,觉得这就是佛祖的圣地了,那么美丽的夕阳打在寺庙之上,一层层的金光,透着神圣。窦明轻叹一声,心道:姐姐没能过来,真是可惜了。

      这次过来她只带了两个护卫和冬忍、杏儿和叶儿。毕竟这寺庙也接待不了太多人,就是这样姐姐还出钱出力的给寺庙送了不少粮食和香油钱。

      秋眉自从回了庄子心里面就装着事情,她是个心重的,窦明也想她自己把事情捋顺了,便让她留下来在庄子上。琉璃一直伺候着庄子上面种植的蔬果,而且年纪小,也在这清静的地方待不住,干脆就留在庄子上面照料那些豆子、果子什么的。

      小卧佛寺真的很小,进了寺院的大门直对着大殿,东西两侧还有很小的偏殿,还没有窦明在祖宅的闺房大。东侧的跨院有三间正房三间倒座房,西侧也是同样的格局。寺庙后面偏西有一个小院落,三间小一些的正屋,东西各有两间厢房,院落有两个门,一个可以直接通道大殿后面的天井,一个向东开门,出门不远就是观佛台。

      东侧的跨院是寺庙里的和尚住的,加上这里的主持一共就四个人,老主持悟尘法师听说以前还很有名,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自从二十多年前上了山便没有下去过,现在只是专心的礼佛,。寺里的事情都交给他的大徒弟戒空打理,众人平时都叫戒空和尚为主持,他的年龄也不小了,最少也要五十多岁。戒空有两个徒弟,大的二十多岁叫念悲,小的只有十五六的样子叫念嗔。

      西跨院本来是存放粮食和杂物的,厨房也在这里。窦明上来的时候带了两个护卫,就被戒空主持安排在这个院落里。

      而窦明带着冬忍三个住到了后面的跨院,听戒空主持说这个跨院是专门留给客人的。

      当时听了这话,我窦明就大大的翻了个白眼,心想这小寺庙都要盖到天上了,有哪个又能爬上来呢!?还给客人住……

      这里吃用的水都来自卧佛池,取水到不是很麻烦,就是柴火少了些,不过窦明又不打算在这里过冬,也就不想这么多了。

      冬忍重新安排了下她们三个丫头的工作,毕竟这里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的。

      窦明不是那么娇气的人,穿衣吃饭什么的也不用人伺候,就是值夜的事情也被免了。就这么大点院子,有什么事情都知道了,况且半夜起来喝个水、上个净房还要叫丫鬟也不是窦明的作风。

      首先冬忍安排的是叶子的工作,这里做饭的事情就交给她了,众人并不和寺里的和尚一起吃饭,每天叶子只要解决她们几个和两个护院的吃食问题就好了。

      然后是杏儿,这里规矩相应的少了,但是也不能直接就散养了她这个小姐。杏儿除了平时负责跟着服侍窦明以外,也负责洗衣服的事情,当然了,是洗窦明的衣服。

      最后是冬忍,这里的几个人她最大,最累的打水,收拾屋子,外加给窦明缝缝补补的事情都归她管。

      当然了,两个护院也不是米虫,他们每隔三天要有一个人下山给窦明和姐姐送信,也为了报平安。毕竟这个地方太与世隔绝了。

      …… ……

      第一天来到山上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一切安顿好了在囫囵的吃个饭,草草的梳洗一下,认认寺庙里的人,窦明就直接睡了。

      第二日清晨,她早早的爬了起来。

      山上的清晨还是有些冷的,窦明看着已经打好的洗脸水,想是冬忍已经早起来了。她自己洗了洗脸,简单的将头发扎成一条辫子,穿着一套简单的水青色衣裙便出了屋子。

      她住在这个跨院的正屋,冬忍三个住在两间西厢房里,东面的厢房里面是些杂物。

      院子里面没有人,窦明想大家可能都去忙各自的了。

      她没有去前面的西侧院儿,她猜叶儿应该在那里做饭,冬忍和杏儿八成也在那里。

      从东侧的小门出来,一条石子铺的小路直通观佛台。小路两边种着时令的蔬菜瓜豆,应该是寺里面的和尚种植的。

      这里虽然叫观佛台,但实际上盖了一座小亭子,亭子的地基是一整块的石头,看样子是将原有的巨石雕刻成了小亭子的底座。窦明站在亭子上欣赏了一下卧佛石的景色,池水倒影着卧佛石的影子,日出的阳光打在水面上看起来像是给佛祖渡了七彩的霞衣。

      …… ……

      山顶上一些平整的地方也被和尚开垦了种些玉米一类抗旱的作物,现在也已经长得很高了。

      窦明向着卧佛石走去,想近处看看它的样子。下了观佛台沿着石子路继续向前,路一直铺到卧佛池前,她蹲在池子边上,想研究研究这里到底是下雨的积水还是山泉什么的,这时一侧的玉米地里传来了唏唏索索的声音。

      窦明到不是很惊慌,这里是不可能有什么野兽的,顶多是蛇虫,那些她是不怕的。

      窦明盯着玉米地半天,没想到却是走出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和尚,她当时真的很像大骂两句,竟然害的她聚精会神的盯着玉米地半天。

      看年龄窦明就知道他是昨天自己唯一没有见到的老主持悟尘。

      悟尘的白胡子很长,行动之间总是有些拖拉。窦明主动行礼,和他打招呼,说了三四遍,最后都是喊出来的,他才慢慢的抬头看人,说:“施主,老衲听到了……”

      当时窦明就有一种气血上涌的感觉,这么极品的老和尚是哪里弄来的,简直气死人。

      不过这个悟尘还真是不见外,直接将手里的两个玉米放在地边,然后指着长的高高的玉米地道:“施主帮老衲去摘几个成熟的玉米吧,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了。”

      窦明听得直翻白眼,这老和尚……

      算了,不就掰两个老玉米么,反正自己穿的也轻便,窦明想着便挤进玉米之间,去帮老和尚掰玉米。

      这片地长势很好,玉米大部分都已经成熟了,窦明看到手边有一个差不多的玉米,刚要上手,就听后面的老和尚道:“那个太小,里面些,里面有大的。”

      窦明顿时觉得脑袋一抽一抽的,这老和尚不是已经有些痴呆了吧!

      继续向里走了几步,窦明再次要伸手,老和尚在外面又道:“那个也太小了……”

      窦明鼓鼓嘴,真怀疑这和尚是不是有透视眼,站在外面也知道她在玉米秧里面的情形。

      再走几步,本来还有些神游的窦明,当看清前面玉米秧上面的东西时,立即觉得后背发冷,赶紧停了步子,连呼吸都快忘了。刚才就顾着嘀咕老和尚了,也没仔细看,一米外的一棵玉米秧上面盘着十来条擀面棍粗细的蛇。

      这时,老和尚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施主,前面有蛇,小心些……”

      我*&%¥,这个老和尚是想弄死自己啊!?窦明是不敢张嘴骂人的,恐怕惊了前面的蛇,毕竟一条她还好对付,这明显是蛇在□□,这么十多条可是不能惹得。

      最恨人的就是老和尚,还继续在外面道:“别慌,那蛇盘着的玉米秧上的玉米最大最好吃,我刚才不忍心便没摘,你帮我摘了吧!”

      我……,这个老和尚绝对是故意的,这个你还是自己进来摘吧!

      窦明小心的,一步步的退出了玉米地,一脸铁青的瞪着老和尚悟尘。

      而悟尘还摆出一脸可惜的样子,责怪的道:“怎么没摘?那个要是放到明天就老了,不好吃了。”

      窦明顿时有拿东西砸人的冲动,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这老和尚八成是老糊涂了。

      这时小和尚念嗔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也不先和老主持悟尘行礼,反而是先对着面色铁青的窦明不断的道歉,然后半拖半拽的将悟尘拉走。

      边走还边哄着老和尚回去有又大又嫩的玉米吃。

      这时窦明才明白,她是真的让个疯和尚耍了。

      …… ……

      回到寺院里,窦明稍稍整了整衣服便去西跨院看看早饭好了没。

      衣服只是刚才在玉米地里蹭了些浮土,也没什么大碍,她也懒得再换一身衣服。

      叶子早饭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就是简单的粥,包子,和一些凉拌的小菜。窦明也没让端回后院去吃,让冬忍送了两个护院的吃食,便和杏儿叶子一起在厨房吃起早饭来。

      冬忍回来对窦明毫无形象跑来厨房吃饭的行为又是大大的翻了个白眼,可是窦明都吃了半碗粥了,她也不能在让换地方。

      吃了饭,窦明带着杏儿打算去前面看看大殿里供奉的是谁,冬忍又唠唠叨叨的说她的衣服有些褶子,还蹭脏了一块央窦明回去换。

      窦明才懒得讲究这些,抬步就出了厨房。

      正殿里供奉的是释迦摩尼,而两个偏殿是燃灯和弥勒……看了一圈,窦明觉得这个寺庙无限的古怪。

      这三位佛祖分别代表现在,过去,未来……可是怎么有这样供奉的?怪不得这里的和尚只能自己自足。

      不过这些佛像虽然不大却是铜鎏金的,而且金色带红,佛像表情庄严,工艺也考究。可是这里真的太小了,窦明觉得她没带琉璃来是对的,要是她恐怕三天就闷死了。

      窦明也是真的想不出做什么事情打发时间了,因为这里没有摇椅,她只能找了把还舒服的小躺椅,凑合着放到观佛台上,无聊的打发着时间。

      就在她要睡着的时候,老疯子又来了……额,不对,是老主持又来了。

      其实不是所有寺庙的老和尚都能被称主持的,只有那些大寺庙里的才这么称呼。但是这个小寺庙一直这样称呼,窦明也没意思纠正什么。

      悟尘很随意的骑坐在亭子的围栏上,是一点得道高僧的样子都没有。

      咧着嘴对窦明笑笑,道:“施主命格不好,不好,实在是不好啊……”

      窦明连搭理他的心情都没有,这里只有她们两个,她对这个已经土埋到脖子的老和尚,是一点气都不想提。

      “不过,施主这是坎坷的富贵命,似是被谁影响了,现在出现了很大的变数……”悟尘还要继续长篇大论,窦明只是起身给自己倒了杯茶。

      要是没早上那出,她可能还真把这老头当神仙,可是就他那疯疯癫癫的样子,还是不要过来骗自己了,简直是把自己当傻子哄。

      悟尘看窦明不理他,他也不自知些,还来上劲儿了,竟然顺手拿起窦明刚到的茶水,一口喝了下去,然后道:“这茶不好,你们窦家不是现在很有钱么?怎么不弄些好茶来!”

      这话说的是理直气壮,一点疯癫劲儿都没有,气得窦明想拿茶壶砸他。

      这老和尚是怎么回事,一会儿正常,一会儿疯癫,还一会儿市井的恨人。

      淡定……

      淡定……

      再淡定……

      这世家小姐的涵养就是用在这里的,窦明一再的在心里提醒自己,要是真和这老和尚认真,自己也就太可笑了。

      不过这老和尚还真就正常了,竟然说要和窦明下棋,然后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出来的棋盘和棋子,竟然还大言不惭的要窦明让他三个子。

      窦明看着老和尚自演自导的样子,忽然有昏倒的想法,这个还让自己让子,没搞错吧……

      …… ……

      窦明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下棋下的比她还懒的人,她觉得就是再让他三子都没问题。

      一上午窦明都将时间消磨在观佛台。

      对这个老和尚,她算是摸出点门道来,不管他说什么,你的第一要务是不能急,第二要务是不当真,第三要务是淡定再淡定……

      …… ……

      转眼间,窦明在小卧佛寺已经住了半个多月,进了六月中旬,下山送信的护院带回了庄子上的收成——一篮子的狼桃。

      看的出,这些都是临行的时候摘的新鲜的,窦明将狼桃分给寺院里的和尚一些。

      悟尘也很喜欢吃狼桃,洗净切成块儿,放上许多白砂糖,一次他就吃掉两三个狼桃,没两天一篮子狼桃就没有了,他还抱怨窦明小气,当然了,窦明直接把他的抱怨当空气……

      马上就要雨季了,每年这个时候上下山都成了问题,因为路面湿滑容易出事儿,所以这段时间,和尚们都是不下山的,但是窦明也不能和姐姐完全断了联系,便改为十日通一次消息。

      雨季之前窦明让护卫下山买了许的米面和柴火回来,毕竟有备无患嘛!

      六月十九,天上开始飘起了毛毛细雨。

      窦明前天收到姐姐的信儿,王映雪回京了。姐姐说她大概已经知道了王映雪的打算,让窦明好好的在寺里不要外出,她自有办法解决。

      …… ……

      下午的时候天还是灰蒙蒙的,雨势一直没有变大。

      窦明百无聊赖的将时间耗在观佛台,和悟尘有一下没一下的下着棋,窦明觉得她已经知道什么叫‘腚力’了,就是坐在悟尘面前不骄不躁,不急不缓。

      悟尘这盘棋已经是第三次装疯卖傻了,拦着窦明落子,非说他在摆阵法,叫窦明不要给他捣乱……我,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窦明提了几次气,但还是少放了一颗子。

      她见过悔棋的,可没见过这么悔棋的。

      本以为下午自己会等来一场大雨,没想到她先等来的竟然是窦暲。

      当窦明看到窦暲站在观佛台外面,一副受气的小媳妇样子时,顿时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使了。余护院在后面给窦暲打着伞,一脸的木头样,就和上了发条的西洋音乐盒子一样,一字一句的道:“四小姐说山上清静,五小姐孤单,让暲少爷来陪陪您。”

      说完还从怀里取出一封信。

      窦明也不管那么多男女大防了,这是什么状况?赶紧拿过信来看。

      信上的话只有一句话,确切的说是三个字:看住他!

      看到这三个字,窦明顿时觉得脑袋上面有无数只麻雀在叫,头晕啊!

      悟尘也一点都不知道避嫌,跑过来看窦明手里的信,然后抬头看看站在外面的窦暲道:“小施主今年妄动歪念,忌水……”

      窦明都已经觉得脑仁疼了,这个悟尘还要过来唧唧歪歪的说那些有的没的,她狠狠的瞪了悟尘一眼,吩咐窦暲和余护院道:“跟我来。”然后把那个说话没边没际的悟尘丢在观佛台上。

      冒着小雨行下观佛台,后面悟尘还赖皮的喊着:“走了,这局可就是我赢了啊!?赢了啊!”

      窦明现在才没心情管到底谁赢,反正悟尘输了也是从来不认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卧佛小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