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顺其自然 ...


  •   不管怎样,被孙简一闹腾,窦明的心情却是好了许多。

      …… ……

      现在姐姐窦昭的身孕月份大了,窦明和祖母都不太放心。

      三五日的窦明就往国公府跑上一趟,从吃到用,最后连睡觉的情况也问个清楚,弄的窦昭哭笑不得,打趣她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太监就太监吧!窦明都怕的要死了,窦昭倒是很淡然的对待要生产这件事情。

      沉寂了一段时间,窦明终是又听到了纪永的消息,这还是姐姐窦昭告诉她的。她不知道姐姐和纪永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后来姐姐又怎么让纪永退缩的,不过纪永至少不再缠着姐姐了。

      窦明虽然不喜欢纪永这个人,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很不一般,虽然没有真正的入朝为官,可能力还是不小的。

      去年纪永跑到寺里要出家,虽然最后被拦了下来。可他却在外面放出话来,谁要是喜欢守活寡,和公鸡拜堂,大可以到纪家来。

      此语一出,弄的有姑娘想嫁的人家咬牙切齿,弄得纪家的老爷夫人们愁眉苦脸。

      不过有才就是有才,去年他除了出家和婚事闹得满城风雨,还中了探花郎,到被当时的太子力排众议重用了起来。

      可这太子也奇怪,纪永都放出那般话语,他还总是恩赏一些美人给纪永。纪永也是乖张的很,在京里弄了一座三进的宅子,把那些赏赐的美人都送了进去,门口还挂上了万草堂的牌子,弄得许多人都捏了一身的冷汗。

      太子到底不是一般人,对这件事情只是笑笑,美女照送。

      窦明倒是觉得这般乖张的行径像是纪永的性格。

      而姐姐窦昭听窦明这么一说,也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转了许多的闲话,姐姐窦昭终于提到了孙简,“他被皇上急招进宫了,之后就返回建康去了。那边的海事不太平,现在上面又要开禁,终是忙碌些。”

      窦明想着:看来姐姐也知道的不少,是怕她觉得又被丢在京里,心里范轴吧!

      而窦明也只是嘀咕了一句:“建康真的好远。” 便没了后话。

      姐姐窦昭见窦明现在不是很排斥孙简的话题,又说了些现在海事的事情,说孙简也不是就是坐在建康的衙门里面的,海上的事情又不比镇守城池,况且这次除了清理海寇,还要将开海禁的铺垫工作做好。

      然后又顺势提道:“靖海侯在建康有一个庶出的叔叔,早年曾取过举人的功名,现在从商也多是些海上的事情。家里有两个儿子,比孙简要大得多,孙辈……”

      窦明听着姐姐窦昭都开始给她卸孙简的底了,顿时觉得脸上火烧火燎的。

      看着窦明不好意思,姐姐窦昭到是正色道:“既然打算走那条路,什么事情都要打起精神来,不要到时候在吃亏。”

      “……”窦明依势点点头,继续受教着。

      是啊!那条路也许更难走。

      …… ……

      进了七月,皇帝那四十几天的孝期也守完了,上朝第一日就丢了开海禁的由头,朝上顿时就一片热闹,就是窦明这个坐在家里的闲人也听到了风声。

      据说那日殿上可精彩了,不但口贩子们唾沫星子横飞,几家子武将还差点动上手,就是功勋之家也是一个个把眼睛擦得贼亮。朝会一直争论过了晌午,那些排的上号大臣们还被皇帝留下又多摧残了半天儿。

      这海禁开与不开都有好处,虽然加大了海军的压力,沿海的巡防又要上升一个等级,但是,开了海禁那哗啦啦的银子是挡不住的,又有几个能真的淡然处之。

      不过朝里面在热闹,这把火也烧不到窦明。

      最近她最紧张的就是姐姐窦昭生产的事情,已经九个多月了,生产的日子就是这几天了,因为国公府也没有其他的女性长辈,窦明被祖母唠叨的一天去一次。

      姐姐终是在十一日的下午发作了。

      当窦明看到姐姐落红,吓得脸都白了,说话也哆嗦了,恐怕姐姐熬不住,她整个人就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来回转悠。

      血,怎么会有那么多血?

      窦明慌慌张张的不知道该干什么,手脚也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怎么能懂得生产的事情?

      后来冬忍终是看不下去了,过来提醒窦明说:“小姐,产婆、太医都是早就候着的了,不如小姐先使人给英国公传个信儿吧!”

      “哎呀! ”

      被冬忍一说窦明才记起来,还没向外传信儿呢!赶紧又叫了姐姐身边得力的婆子去外院找宋墨的小厮,想办法给宫里穿个消息。

      这些日子因为海禁的事情,姐夫宋墨每次回来都是匆匆忙忙的,上次见到窦明还特意叮嘱,她姐姐要是发动了,赶快让人知会他。

      忙忙叨叨的把婆子打发出去传话,窦明又开始转悠。

      转眼两个时辰过去了,也过了晚饭的时候,可窦明就是吃不下。看着丫鬟婆子井然有序的出出进进准备东西,姐姐在早就准备的产房里备产,窦明忽然想起来以前那些碎嘴的婆子说,女人生产的时候都是大喊大叫的。

      姐姐怎么不出声?怎么不叫?难道里面有事情?

      窦明一下子就待不住了,几步就向着产房走去,刚要踏步进去,到被孙简送来的两个婆子拦住了,这两个一个姓桂、一个姓金。

      拦住了窦明,桂嬷嬷道:“小姐留步,产房这种地方小姐不能进。”

      “我要去看姐姐,别挡路!”这两个婆子虽然长得并不五大三粗,但是堵在那里也和墙一样。

      “小姐,没有哪家小姐会进产房的!”金嬷嬷语气倒是不生硬,有些哄着窦明的意思道:“里面挺好的。”

      “怎么会挺好的?”窦明瞪着眼道:“姐姐怎么不叫出声来?”

      被窦明一说,两个婆子也是一愣,反应过来桂嬷嬷才道:“这好好的叫什么?”

      “怎么不叫,她们说生孩子的时候都叫的!不行我要去看看!”

      窦明上前打算挤进去,到是金嬷嬷拉住她解释道:“国公夫人这是头一抬,开始发作了少说也要个一半天才能生的下来,现在只是在里面养精神,还没到生的时候。”

      窦明一听金嬷嬷的话,顿时有些傻了眼,自言自语的道:“一半天那么久……”

      而里面听到窦明在外面吵闹的婆子也出来回话,安慰她道:“夫人好着呢!让五小姐放宽心。 ”

      可是转了几圈,窦明想着竟然要闹腾一半天,心里就咚咚的打鼓。

      身边的几个丫鬟都是没见过这个阵仗的,虽然不像窦明似的紧张兮兮,但是也不会安慰人什么。到是桂嬷嬷和金嬷嬷,安慰着窦明道:“小姐放宽心,那些生孩子生两三天都是有的,我看国公夫人是个有福气的,必定能够顺利的生产。”

      可窦明别的没听清楚,一听还有生两三天的,顿时就觉得脸色已经由白变青了。

      入了夜,任别人怎么劝她,她也不想回去休息。坐在厅堂里,就一瞬不瞬的盯着产房。

      过了子时,姐夫宋墨终于进了后院,窦明当时眼泪都快出来了。本来就觉得这个事情害怕,姐姐自从进了产房连喊都不喊一声,而且身边也没个人陪着,她总是蹦着一根弦儿……

      现在窦明看到宋墨回来,就和看到救命的稻草一样,眼泪哗哗的流。

      宋墨见了窦明的样子,顿时也吓得不浅,也不顾身上没有换洗,直接闯进了产房。

      …… ……

      天亮的时候姐姐窦昭终于顺利的生了儿子。

      听到婆子出来报喜,窦明的心才放回肚子里。并发誓以后再有这事,自己怎么也要闯进去涂个心安。

      这样子在外面傻等,简直是煎熬。

      …… ……

      洗三的时候人来了很多,几个和姐姐走的关系近些夫人都拿窦明那日的事情当笑话说。

      窦明倒是不很在乎,反正姐姐平安就好。

      窦昭的长子生下来的时候紫的像个茄子,婆子说生下来越是黑,长大了越是白,窦明听得半信半疑的。

      窦昭的精神还算好,宋家那些个女眷也都冒了头,到是大面上还是可以的,不过总觉得她们似乎怕踏进国公府,一个个和受惊的小白兔似的。

      祖母难得的过来国公府看姐姐,虽然只是进去看了看姐姐,然后就一直坐在内堂,但是姐姐窦昭还是很高兴。

      而祖母看了孩子,直叨念姐姐窦昭的长子长的好,是个有福的,喜得合不拢嘴。

      嘉嘉陪着祖母过来的,也去给姐姐道了喜,之后就一直陪着祖母说话。

      毕竟姐姐生完孩子才三天,精神、体力都需要好好休息,早早的就把来贺喜的夫人们请道外面去消遣。

      窦明觉得宋墨好像脸皮也很厚,在那些夫人、小姐的注视下,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出来进去的看姐姐,弄得那些夫人们又是一阵打趣。

      …… ……

      窦昭那边没有什么事情了,窦家宅子这边又开始忙碌。

      虽然今年是国丧,但是秋闱并没有取消,那些个学子们都一个个跃跃欲试起来。

      在窦明看来,考个举人应是很麻烦的事情,但是每每看到窦晓和冯微竹混在一起,似乎也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海禁的事情还在闹腾,热度堪比京城七八月的天儿了。

      窦明今天收到一封帖子,思来想去还是退掉了。虽然不信孙简敢真的做那丧心病狂的事情,但是她是真的不想见那女人了。

      进了八月,京里一点凉意都没有。

      这日窦明去看了姐姐窦昭,窦昭倒是忍得住,做了快一个月的月子,就这么热着,也不用冰,也不开窗,看的窦明都难受。

      从姐姐窦昭那里出来天儿还很早,窦明让车驾绕到首饰铺子去看看。

      姐姐出嫁的时候并没有带走京城这家铺子,而是全转到了她的名下。

      其实窦明明白,姐姐这是让她多少有些出息,不至于守在家里一个钱都没有,看着别人过日子。

      没有孙简冒出来之前,窦昭也想过,恐怕窦明是难嫁的。守着兄弟过日子也要看弟妹的脸色,况且窦家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多给窦明留些银钱,毕竟度日容易些。

      窦明自然是明白姐姐的意思,不过当时还是推了回去,可后来还是拧不过姐姐,留下了这家店铺。

      要说像是京里面这些清贫的翰林们,能出得了五万两的银子给女儿办嫁妆已经是不错了,窦七老爷至少还是有些可取的地方,除了当初赵氏的陪嫁,还另给姐姐两个庄子和四个店铺。

      在那些花钱如流水的躬亲之家,可能这些银子不算什么,但是在五品的翰林这个位置上,又有两个儿子在后面等着,能给这个嫁妆也是难得中的难得了。

      踏进铺子里,还是有着丝丝凉意的。这样的首饰铺子姐姐在南边,西边甚至是辽东都开了分号,京里这家单独给她分了出来,算是窦明的私产了。

      有时候窦明也挺纳闷的,姐姐好像很喜欢手攥着银钱。据窦明所知,姐姐除了那些个陪嫁什么的,自己手里也有不少铺子和银钱,还养了不少的护卫和闲人。

      窦明在大掌柜极度热情的招呼下,上了上面的雅间。

      其实窦明就是过来瞎转转,对那些个首饰的兴趣并不大。举手抬足之间,窦明手上面那串珊瑚串露了出来。

      微微一侧头,窦明感觉大掌柜的眼睛看她那手串,都要看出花儿了。

      窦明看着大掌柜的样子,轻轻退下那串红珊瑚,放在桌上的软垫上。

      问道:“李掌柜看的以为我这手串有什么不是了。”窦明知道这个李掌柜很好这个,眼睛也毒辣,对这些女人的东西很在行。

      李掌柜也没一上来就上手,就这么先直接打量着那串珊瑚,然后轻轻的拿起来,样子比窦明还在乎。

      然后咋咋嘴道:“东家这串珠子,不但色泽好,个头匀称且大,还是难得的珍品……有钱都不好弄到。”

      让李掌柜一说,窦明也对这珊瑚来了兴趣。虽然她是知道红珊瑚很值钱,但到底怎么值钱,有多值钱,她是说不好的。

      李掌柜小心的放了东西,道:“要是让我们弄近似的东西,最少也要这个价钱。”说着比了个一巴掌的手势。

      窦明拿起红珊瑚的手串看看,重新套回腕上,嘀咕道:“五百两银子弄一条手串,还真是奢侈。”

      听了窦明嘟囔的话,李掌柜摸了摸额头的汗,苦笑道:“东家,是五千两。”

      “……”

      五千两?

      五千两?就是黄金也没这个价钱啊!窦明有些惊道。

      “东家,这红珊瑚三年才长一寸,看这手串是一株珊瑚树上取的才,更是难得……”

      后来李掌柜在说什么窦明都没记得了,就记得这个败家的孙简,五千两就买一条手串……败家啊~败家~

      不过她后来还是心里喜滋滋的。

      …… ……

      回了宅子,翻来覆去的想那手串的事情,到不是窦明自己贪财,就是觉得有些兴奋。

      叫来冬忍给她讲讲红珊瑚有多难得,多珍贵。窦明头一次知道,原来冬忍知道这么多。原来这个东西真的比黄金贵,原来红珊瑚还会碎的!

      “天啊!这么值钱,又会碎,我以后不戴了。”听了冬忍说完,窦明忽然冒出来一句,弄得冬忍哭笑不得。

      “小姐,这又不是西洋的玻璃镜子,不是一碰就碎的。”

      “那……你还是好好的帮我收着吧!”窦明想了半天,怎么都觉得这个东西应该供起来。

      冬忍也只能是无奈,小心的收了东西,上了锁。

      窦明看着冬忍问道:“你一直就知道这东西很值钱?”

      “恩。”冬忍点点头。

      窦明托着腮帮子想了想,然后说了一句让冬忍直翻白眼的话,“以后我身上只要超过一百两的东西,你一定要告诉我……不,五十两!”

      冬忍没好气的回道:“小姐!?不至于吧!?”

      “至于!非常的至于!”窦明才不管冬忍怎么想,那些叮叮当当,易碎爱丢又值钱的东西,出了闪失多可惜,还是放盒子里安全。

      …… ……

      中秋节。

      今年窦家宅子里面难得人气旺盛,姐姐窦昭虽然没有回来,但是窦晓、窦暲都在家,又请了冯氏兄妹过来,院子里面来来回回的都是人,也有个过节的气氛。

      前两天国公府送来了螃蟹,个头都很大,怕掉膘还用蛋清喂着。

      窦明一看送来的数量,脸就抽抽。送东西来的素兰还特意趴她耳边说,这已经是减半了。

      想也知道是谁送的,孙简到底有没有脑子,有半车半车送螃蟹的么?就是京城里大酒楼进螃蟹,恐怕都没这数量。

      窦明问了素兰,知道国公府也有半车,想这个孙简不是掏了人家螃蟹窝吧!

      后来想了想,看来也只能都送人了,不然自己非吃出小螃蟹来。

      数了数,八只螃蟹拴在一起算是一提,一共二十四提……一百九十二只……

      窦明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这些螃蟹弄的她满脑袋的麻雀叫,螃蟹送来的时候,光喂蛋清,就不知道又耗费了多少。这个孙简到底是哪里去贪墨银子了!?

      不过窦明还真就冤枉了他,这些东西只要孙简动嘴皮子,有的是人要送人情儿。

      窦明按照亲近疏远,将这些螃蟹分了,宅子里还剩了八提。不过最近宅子里聚的人多,应该没几次就能吃掉了。实在不成,养着过些日子吃也好。

      …… ……

      进了九月,京里一日比一日凉了。

      南边传来击杀上千海寇的捷报,朝里面的气氛更加紧张了,这简直是给开海禁打的礼花炮。

      姐姐窦昭已经出月子有些时日了,人也恢复的不错。今天心情好,窦明去了国公府出来就在外面转转,天气虽然凉了,但是街上的人还是不少。

      她下了车,刚要踏进首饰铺子,就被一个脸生的丫鬟截住了,说是她家夫人有请!

      窦明还纳闷呢,是谁请她。盘算着自己也不认识什么人啊!这时桂嬷嬷直接上来轰人,她才不管是哪家的夫人,她的任务就是照看好这位窦五小姐。

      那丫鬟见窦明也不做声,也不在装矜持,说是贾府的贾二夫人。

      不听那丫鬟说还好,她一说窦明的好心情都没了。

      看窦明脸色不好,金嬷嬷也上来就赶人,可毕竟是在自己的铺子门口,两个人也不会真的就动起手来。

      看着那个丫鬟拉拉扯扯的,窦明也是一阵烦闷,这时一个人疾步走来,出声儿唤道:“明姐儿……”

      听到那声音,窦明就觉得后背一僵。

      …… ……

      窦明直接让王映雪跟她上了边上的茶楼。

      她还不想脏了自己的地方,铺子是绝对不会让那女人进的。

      茶楼的单间里环境一般,小二上了茶水,窦明让随行的人都下去。而王映雪身边的人也被桂嬷嬷请了出去。

      桂嬷嬷和金嬷嬷一左一右的守在门口,不让他人靠近。

      “明姐儿……”王映雪这次看起来素净多了,不过脸上还是厚厚的妆,看起来似乎日子过的不得意了。

      窦明看着她就这么在自己面前哭,一时是什么想法都没了。

      “明姐儿。”哭了半晌王映雪才止住了眼泪,开始诉说着她在贾家的日子是多么的难熬。

      贾家做的是首饰买卖,宫里面妃子所用的首饰多是出自他家,因着他家有两个会仿着当年璀璨一生风格做首饰的工匠。这两年这两个工匠都相续死了,贾家后续无力,已经有些吃不下皇商这碗饭了。

      现在开海禁的事情闹得也厉害,西洋的东西这些年精细的不比这边差,开了海禁贾家恐怕更难支撑。

      这些事情都是姐姐无意中提过的,贾家也算是走到尽头了,要是没有什么回天的本事,恐怕就会被人从皇商的位置给挤下来。

      说了许久,王映雪终于转到了正题上。

      原来她是盯上了姐姐窦昭铺子里面的工匠。看来这就真真的是只黄鼠狼……

      窦明就这么看着王映雪,想着这是她的主意,还是贾家的主意?不过她是不会去挖姐姐墙角的,而且祈平安也是不能露脸的。

      让王映雪又闹腾了一阵,窦明的心情已经糟糕到了极点。

      王映雪见窦明又是一副呆呆的样子,便又开始第二轮的哭诉,不过再说出来的话,让窦明都替她脸红,她真的不配当娘。

      “明姐儿,听说你和顾玉走的很近?”

      听说?你是去打听清楚了吧?

      “我知道你不愿去国公府做小,都怪我当初……但是顾玉也是公府的世子爷,和你年龄也相仿,至今都没有说亲……”

      还没等窦明打断王映雪不找边际的话,王映雪身边那个给她传话的丫鬟就被打的满脸是血,闯了进来。

      “呜呜呜……”的嘴里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就是一直抱着王映雪的腿发抖。

      王映雪也被突来的一幕吓到了,反应过来之后狠狠地踢开那个丫鬟,张嘴就骂。

      窦明看着忽然上演的闹剧,觉得自己根本就不该来见她。

      到是王映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跑去外面找自己的另一个丫鬟,只看到人也是满脸的血,都不会动弹了。

      一看这个情况,王映雪也忘了她的女儿就在茶楼里,连惊带吓的跑了出去。

      窦明揉揉太阳穴,纳闷着桂嬷嬷和金嬷嬷去哪里了,怎么外面就闹僵起来这些事情了?

      这时一个人,满满的堵住了单间的门口,和一堵墙一样。

      踏着咯吱作响的地板进来,又狠狠的关上了门!似乎是被什么给气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顺其自然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