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兵变 ...


  •   之后近十日诸葛亮几乎是天天召董卓来明光殿中议事,可也一直未从董卓的神情举止中读出一丝的异样。十二月二十八日晨,少府官员来报,荀慈明老先生就快到了,已经在洛阳城西五十里的小县中。

      “荀老到了?这实是一大喜事!”诸葛亮转向一旁的荀攸,笑着说道,“先生可是当与文若先生一同去迎?我自当许你们的假。”荀爽的到来终是让诸葛亮暂且分神,以至他这一日并未召董卓入宫议事,这才未察觉丝毫蛛丝马迹。

      红日渐渐西斜时候,荀攸荀彧二人在洛阳城西十五里的道口迎到了荀爽。他们只是在孩提时代见过这位名扬天下的族中长辈,如今面对着白发苍苍的荀爽,不免恭敬太过,竟显得几分小心翼翼和拘束。荀爽并不引以为意,只是像个寻常长辈一般,随口询问他们二人家中长短,事业起伏。待听得荀攸现任黄门侍郎,荀彧为大司农丞,竟成了董卓的左膀右臂,荀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数年前便与我说过,”荀爽笑道,“颍川地灵人杰,才德辈出,但将来最出名的,定是荀文若,荀公达二人。他确实能识人啊!”

      荀攸与荀彧对望一眼,一时皆是无话。难道荀爽口中的这个“他”,竟是…?荀攸正想开口询问,却发觉马车已是到了洛阳城下。这时天已经差不多黑透了;洛阳四面的城门皆是紧闭,只有西南的津门尚且开着。他们回来得正是时候,终于随着十数旅客赶在津门关闭前入了洛阳城。突然间荀攸只觉心下生出了一丝微妙的不安。按照惯例,洛阳最后一座关闭的城门应是正西的雍门,因为雍门正对着市场。今日为何毫无征兆地,却改成了津门最后关闭?

      天子脚下,一扇城门的开关亦可撼动天地。

      待入了城,荀攸心中的不安却是更重。今晚城中来往巡逻的兵士却也太多了些,几乎可比董卓入洛阳城的那一夜;四面八方都是脚步声,嘈杂中带着急而不乱的笃定。

      “公达,”荀彧突然唤了一声,一只手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公达莫不是想多了,”荀彧柔声说道,“城中这般景象定是有来由的。你看这巡逻的兵士中多有丁都尉的北军,是也不是?董将军更不是十常侍那样的人。”

      荀攸半晌不答话,一时间只听见车轮滚动的声音和脚步声。过了足足近一刻钟,荀攸突然抬起手来,指着前方说道,“文若,看!”

      前方正是丁原的府邸,如今正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兵士;他们手中的一个个火把连成一片火海,亮得刺眼。毋庸置疑,这些尽是董卓的并州军——其实从城南往北走了才两里路,便已不见北军,周围只剩下并州军。荀彧也是沉默。半晌他说,“且让我上前问了一句;董将军手下几员副将我大多识得,当能问出些事来。”

      “文若不可!”荀攸一把拉住荀彧的手腕,道,“何必问?若是当真问出什么了,怕是便要有去无回了。”他顿了一顿,吩咐赶车人道,“就在前面右转,往东去二里再折往北上;我的住处便在三公府东北。你控住车速缓缓过去,尽量莫要惹人注目,也切莫停下。若有人来拦吾等再另作道理。”

      马车才刚刚绕过一个路口开始北行,果然便有兵士拦住了他们。荀攸只说自己是出城接族人方才归来,但故意不主动提及姓名官职。领头的小卒倒也没想起来盘问姓名,只是严肃地告诉他们,洛阳城中出了点事,所以无论何人都必得立刻归家,不可在外逗留。不出荀攸所料,之后果然便有三四小卒跟在他们马车后,一路护送他们回府。既然有兵士跟着,车上几人皆是沉默。路过三公府的时候荀攸侧头望去,就看见已有士卒立在三公府周围,还有一队队兵士正往这边赶来。他抿紧了唇,一向平静如深潭的一双眼眸里已是腾起了怒火。

      待终于回到自家府中,关上了院门,听见门外兵士渐渐走远,荀爽这才终于开口。 “公达,就算方才这一路过来看着似乎剑拔弩张,但或许另有原由。”荀爽拧着眉头,声音却是笃定,“仲颖他绝不是犯上作乱之人。”

      荀攸一怔,几分惊讶地看着自家从祖父;之前他从未见任何人直接称董卓为“仲颖”。但眼下还不是询问此事的时候。他呼了一口气,轻声说道,“大父,攸亦觉得董将军不是犯上作乱之人,但人心难料,世事无常;观今夜种种,岂能坐视不理?攸这便进宫面圣;攸乃天子近侍,与守北宫的将军亦是相识,或能进得宫中。”

      荀彧沉默了片刻,低声说道,“既如此,彧可往三公府上,寻董将军的部将问些话来。”

      荀攸一愣,已知荀彧有意为他引住城中巡逻的兵士。他缓缓点了点头,神色更是凝重。荀爽看了他二人半晌,拧着花白的眉毛,却是一言不发。直到荀攸准备离府,荀爽这才终于开口叫住了他,并且解下自己腰间挂着的佩剑送到荀攸手中。“这是仲颖的令剑,”荀爽说,“据他自己所言,他的并州大军都识得这把令剑。若有人拦你,但望此物能相助一二。吾当与文若一同前往三公府拜访。公达,小心行事。”

      荀攸已无暇惊奇或者感慨。他接过荀爽手中的剑,深深一礼,转身推开角门,便没入了夜色之中。

      他的住处本是离南宫的苍龙门最近,但是他却背道而行,一路往北。他方从自家府邸角门遁出便望见不远处的三公府周围一片火光,显然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上了兵士。就在三公府街道对面的苍龙门怕更是连一只虫子都飞不过去。城中既已这般,如果董卓当真心怀不轨,如今也只有一人或许还能靠兵力拦住他。荀攸叹了一口气,只觉背上愈发凉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希望少年天子没有看错人。

      他隐藏在那些最狭窄阴暗的住宅间的小道上,一路向北;幸好他对洛阳城了如指掌,也幸好荀彧的计划似乎有所见效,这一路巡逻的兵士还不足十人,他这才堪堪避过,终于绕到北宫正东的东明门。不出所料,他离宫门还有六七丈的距离便有守门兵士冲上前来将他拦下。

      “今晚城中有事,无论何人一概不得进宫!”那名小兵喝道,“速速归去,不然我只能将你拿下。”

      荀攸站直了,肃然道,“我乃黄门侍郎,天子近臣;今收到边关急报,正有万分火急的军事需要面见陛下。你敢拦我?”

      那小兵怔了半晌,最后仍是硬着头皮大声喝道,“我得了死命令,今夜任何人都不能入宫!侍郎大人还请回吧,明天天亮了再觐见也是一样。”

      荀攸将手中的佩剑直推倒那小兵面前,冷声说道,“你可是董将军的部下?这是董将军的令剑,还抵不上你的军令?罢,你便是做不了主,立刻去请赵子龙将军来此见我。我自与他说去。”

      小兵被他的气势所迫,犹豫了片刻,终是一溜烟地跑去请赵云了。又侯了近一刻钟,荀攸便看见赵云从东明门中出来,往他这里赶来。“荀侍郎,”赵云抱拳一礼,几分歉意地说道,“今晚城中不甚太平;我得了董将军将令,严守北宫,闲杂人等一概不得入内。”

      “我也是闲杂人等?”荀攸问道,语气难得的趋近锐利。

      赵云一愣,又是一礼,随即有些犹豫地说,“董将军有令莫要放任何人入内。荀侍郎,究竟有何事,必得今夜觐见?”

      “董将军为何有此军令?”荀攸追问道。

      “此事恕云不能言,”赵云恭敬而不容拒绝地说道。

      荀攸静了片刻,终是说到,“赵将军,我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现在入内面圣。你可定是要拦我?”

      赵云又不言语了,微蹙着长眉,显得颇是犹豫。荀攸往前迈了两步,直凑到赵云身前,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不知道董将军给了你何等样的军令,又是何等样的说辞,但是如今整座洛阳城中都是并州大军,丁都尉府邸和三公府外更是围得严严实实,这些赵将军可知?”

      “城中确实有事…”赵云喃喃说道,可是眉头却拧得更紧了,双目中竟有了一丝犹豫。

      “便是有事,赵将军可知这般安排看在不知情人眼中却是何意?”见赵云犹豫,荀攸一拍不落地逼道,“赵将军,陛下向来看重你,我也敬你诚信忠义,如今才将心中所虑与你道来。如今我只是欲面见陛下,告知陛下城中情形。赵将军想来知晓城中这些究竟为何,就算不能告与旁人,只不知陛下是否知晓?赵将军是否当将此事报知陛下?还望赵将军三思。”

      赵云沉默了片刻,抬头道,“荀侍郎请;我亲自带你往云台殿中见过陛下。”

      赵云领着荀攸,由东明门入宫,一路往南。他们这穿过连接南北宫的复道,这才走了几步,便突然看见少年天子正往他们这边走来;皇帝居然只身一人,手中提着一盏灯笼。看见他们两人,皇帝便站定了;赵云和荀攸两人忙走近前去,躬身行礼。

      “子龙来了,”皇帝回头看着赵云,微笑着说道。他的微笑还含着着一丝叹息,一双凤目中的光芒冰冷而苍老。摇曳的烛火照在他的脸上,竟让他那本是稚嫩的脸庞显得线条凌厉坚硬仿佛石刻,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子龙,子龙,”少年天子说,“你当真要我死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兵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