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对峙 ...


  •   诸葛亮一愣,心下顿时警觉。他从半合的眼皮下看着董卓,似笑非笑地说道,“三公之位,却是殊荣啊。朕以为,以董将军的才德功绩,本可任司徒,只是担心董将军久居西凉,不为关东士人所知,任为司徒难服众人心。董将军尚且不能,这朝中便更没有才德名望皆备,可为司徒之人。”

      “陛下,臣未及不惑之年,才疏德浅,自是不能位居三公。但臣有意另举荐他人。”

      “哦?”诸葛亮抬起头来,“董将军欲举何人?”

      “臣以为,大司农曹巨高乃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之辈,可当司徒之职;更何况曹公本为太尉,遭奸佞陷害,方才被罢。如今重使曹公为司徒,可谓斧正之举。”

      诸葛亮拧着眉头,百思不得其解地看着董卓。董卓到底想干什么?这几日与曹操闲聊,他已确定曹家和董卓绝无瓜葛,也无接触,曹家父子对董卓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感。董卓怎会平白无故地为曹嵩求三公之位?卢植、周毖等人也都是惊愕莫名地看着董卓。半晌,卢植说道,“仲颖,司徒一职,确实不当长久空着。只是…只是仲颖当真觉得曹公巨高当任此职?”卢植是个直率人,如今虽是尽量委婉用词,但仍是听得出来:他全然不以为以曹嵩才德能为司徒。

      “三公之位自当是资历深厚,满朝景仰的人方能胜任;除去曹公巨高,谁又堪任?”

      卢植静了片刻,不说话。说曹嵩是“满朝景仰”自是过了,但至少曹嵩确实资历深厚,富可敌国,更是桓帝时便入仕途的三朝元老。若说在朝中再寻得一人出来比他更合适,却也是困难;虽说才德胜于曹嵩之人不少,但几人能有曹嵩一般的人脉和影响力?

      诸葛亮笑了一声,说,“只有一个难处:若是曹公升任司徒,这大司农一职,却要交予何人?”

      震惊过后,他很快便想到其中的奥妙:董卓提议曹嵩升任司徒,却是为了将大司农一职给空出来。司徒虽为三公之首,但如今政务在尚书台,钱粮在司农寺,军权分散各处,三公反倒形同虚设,并无职权。显然董卓已不能满足于仅仅手握兵权,如今竟要将帝国仓廪也一并收入囊中,还想做得名正言顺。

      董卓缓缓侧过头来,目不转睛地望着面前的少年天子。他似乎在思索,考虑半晌,便道,“陛下若不嫌弃,臣可领大司农一职。”

      这次倒不用诸葛亮自己反驳,便听卢植说道,“仲颖久居军中,对于钱粮税赋,平准均属等事,怕是有心无力啊。”

      “钱粮诸事我倒也算有些底子,到底在并州管了一年多,账簿也看了不少;不过卢令所说亦是在理,”董卓笑着附和卢植道,“我行伍出身,本不适合大司农这般职位,只是思来想去,似乎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九卿一如三公,必得有些声名威望之人方可居之。我心中倒也有一两人选,只是怕他们默默无名,不为人知,突然升为九卿唯恐叫朝中众人非议。我虽名望不高,好在多多少少有些军功。说到人选,自然还有荀慈明先生;以他的才德声名本倒是适合,只是荀先生十数载隐居世外,而司农寺诸事太过琐碎,唯恐荀先生一时难以应对。”

      周毖点头道,“董将军此言甚是;荀先生久不为政事,更兼年岁已高,怕是难以应对司农寺。倒不如任荀先生先为光禄大夫或是太中大夫。至于大司农一职,确实有些棘手…”

      “即棘手,或许不当变换人选,”诸葛亮忍耐不住,说道,“曹公巨高可守大司农一职。至于司徒,可待荀老入洛阳后由荀老担任。”

      董卓不说话,而几位尚书确实面面相觑。最后郑泰温声劝他道,“陛下,此事虽未尝不可,但由荀先生任司徒,却不及曹公。司徒需得调度百官;荀老到底十数载不曾入朝,而曹公则是三朝元老。”

      周毖又道,“倒是方才董将军提及心中一两可为大司农人选,不知可否说来一听?”

      董卓点头应道,“我心中的大司农人选便是前番在朝会上推举的琅琊诸葛君贡。他如今官职不高,但确实是理财治政的好手。这般人才,当真世所罕见。”

      周毖若有所思地说道,“此人竟得董将军这般称赞,定是人才。只是他不过地方郡守而已,确实不当提升太快。但将军即已选好了辅佐,如今倒不如请董将军领大司农一职。”说完,他与董卓相视而笑,边上卢植等人亦是颔首附和。

      诸葛亮只觉得心一路往下沉。董卓果然是有备而来,竟然叫整整一个尚书台都顺着他的话头往下说!而议论到这个地步,他竟已是找不到理由反驳。

      “陛下以为如何?”卢植问他道。

      “卢令与几位尚书大人可是都觉得此议可行?”他转向坐在自己身旁,一直静静听着的双荀,又问,“公达,文若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荀攸终于抬起头来,扫了董卓一眼,又意味深长地看了少年天子一眼,最终却还是说道,“陛下,臣以为此议妥当。董将军即觉诸葛君贡此人可任大司农,只是一时功名声望皆不足,何不待其入京后任为司农丞,观其作为,视其才德,然后择机升为大司农。”

      不愧是荀攸,终究是为他找到了一个借口,以保大司农一职在董卓手中却是停不久。可是诸葛珪这个人选?虽说那是他的父亲,但或许也是董卓的盟友。他思索片刻,又是一笑,说,“朕方才考量,觉得以文若先生的品性才华,亦是适合司农丞一职。董将军,你说由荀先生还有那位诸葛先生做你的司农丞,可好?待他们做了些时日,便可考虑升其中一人为大司农,董将军也好远离那些繁琐账本。”

      荀彧抬眼望向面前的少年天子,并未说什么,显得平静,而荀攸却是神色一滞。董卓似乎对皇帝插人到他身边,又有意早早收回大司农职位的事实丝毫不以为意,只是欣然答道,“甚好!臣能得荀先生与君贡相助,不胜荣幸;多谢陛下。”

      听董卓这般亲近地称呼父亲的字,诸葛亮顿怒,却又不得微笑应道,“卢令,周尚书,便要烦劳诸位拟定文书了。”顿了一顿,他又问,“诸位大人,可还有何事当议?”

      静了半晌,卢植突然说道,“陛下,还有一事,臣昨日与董将军谈及,皆是觉得此事重大,望陛下能谨慎考量。”

      “哦?何事?”

      “立后之事。陛下,唐夫人出自颍川唐氏,乃宦官大族,若立为国母恐失于庄重。虽说陛下年岁尚幼,但也当考虑此事了。”

      诸葛亮先是一愣,随即无可抑制地转头望向董卓,就看见董卓微微眯着眼睛,眸子中溢出一种志得意满的光芒,仿佛刚刚捕到了一头鹿的野狼。愣过了,他便只觉得怒火“腾”地窜了起来,比方才听见董卓唤“君贡”更是愠怒。

      好你个董卓,还真是一刻也等不得!他在心中冷笑,宽袖遮挡住的小手已是握成了拳。

      这盘棋才刚刚步入中局,离分出胜负却还早着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对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