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暗流涌动 ...

  •   直到董卓的身影终于消失不见,诸葛亮这才勉强收拾了汹涌的思绪。他叹了一口气,用手支住额头,苦苦思索补救之策。一坛菊花酒而已,他为何如此失态?虽说董卓的不满大约也是积累了好些日子,但终究是此事给了董卓一个发泄的借口。

      一旁荀攸轻声问道,“陛下?陛下心中究竟有何疑虑。”

      “先生也和董将军一般,会错了意,”他喃喃应道,“方才见董将军如此,我思及故人,以致心下戚戚,一时失神,竟让他会错了意。只是董将军竟如此无礼!”

      荀攸看着他,虽然不说话,但是他的疑问很明显:十四岁的少年,久居深宫,何来这般刻骨铭心的故人,能让这一向冷静的天子如此失态?这一次诸葛亮没有回应。荀攸似乎正想开口,却有一人进来报道,“陛下,执金吾丞传到了,正在殿外候着。”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凝神道,“请贾卿进来。”

      他遣散众人,包括荀攸,又请贾诩坐下了,这才问道,“贾卿昨日求见,可是有事来报?”

      “陛下,臣前些日子与董将军商讨借兵一事,董将军已是应了,”贾诩不紧不慢地说道。

      “哦?”当真不愧是毒士,竟这般神速!诸葛亮静了半晌,终是问道,“借的是董将军的并州军?多少人?董将军当真应了?”

      “董将军承诺借两千步卒与丁大人,这两千人臣将亲自去提。只是借来的兵士皆是入伍未久的新兵,董将军的西凉铁骑自不能随便借与他人,”贾诩顿了一顿,却又低声道,“能得吕奉先,董将军甚喜,只是他道还需一人,方愿借兵。”

      “哦?”诸葛亮心下一动,“董将军可是说,希望贾卿任他军中司马或是祭酒?”

      便是深藏不露如贾诩,听他这话亦是一愣,几分不安地应道,“正是。”

      “贾卿愿否?”

      贾诩沉默片刻,说,“但凭陛下意思。”

      “听董将军言语,定是希望贾卿入他麾下,方愿借兵?”诸葛亮又是追问道。贾诩并没有言语,却似乎默认了。诸葛亮沉默许久,暗自思索:以眼下形势,贾诩这般人左右会倒向董卓;既不能为他用,倒不如干脆大方些罢了。于是他说,“只要贾卿并无不愿,便随董将军去罢了。只是自然不能便这般无声无息地去了。你可告诉董将军,让他来向朕讨份告职文书。”

      他能看出,贾诩虽然神色并无变化,却是暗暗松了口气。贾诩匆匆说了几句致谢的话,便准备离去。贾诩方才转身,他却突然出声唤道,“贾卿稍候,朕还有一事请教。”待贾诩转过身来,他又问道,“关于借兵之事,董将军说了些什么?”

      贾诩沉默许久,终于应道,“董将军曾问臣为何从太尉府调离,为何升为执金吾丞。臣未曾答复,但想董将军当是察觉了那是陛下的意思。”顿了一顿,“如果陛下问的是此事。”

      “多谢贾卿点明,”诸葛亮轻声说道。

      难怪方才只一个动作便让一直冷静老辣的董卓勃然大怒。他几番削减董卓的势力,董卓也不可能不知,只不过无法反驳他的堂而皇之,才一直关着满腔火气。但今日却是忍不住了,也不顾礼仪,便当着天子的面将火气全部撒了出来。虽说是他失礼在先,但这董卓也是性情中人,竟忘了利用他的一时失神。诸葛亮暗暗松了一口气,心下却愈发警觉。

      董卓那是一时的火气,今后只怕会更难对付。

      果然之后几日董卓似乎收敛了怒火和呵斥天子的气势,又是恢复了一如既往的不卑不亢,温厚谦和。三日后他便又来觐见——却是来要贾诩的告身文书的。再过两日,到了九月十五,扶风皇甫嵩、长安盖俊的五百里急报便送到了长安,言辞恳切地要求西进讨伐韩遂。诸葛亮并不吃惊;他也猜到董卓大约会如此。他将此事送入明光殿中,让几位尚书议论过,便诏令皇甫嵩讨贼,但说明只可调雍营兵马,不可令长安营或是并州军出动。本来此事也是势在必行,只要莫让董卓插手其中,妄收名利便是了。

      关于讨伐王国韩遂一事,董卓倒也未曾多言。却是九月底一日,董卓趁着皇帝正在明光殿中与尚书台众人议事时突然赶到,说是求见圣上,有要事来奏。入了明光殿,几句寒暄之后,董卓便当着尚书台诸人毫无来由地说道,“陛下,司徒一位空置已久,不知陛下可曾想过重置司徒?”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暗流涌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